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论文(4篇)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研究

摘要:采矿工程生产实习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充分发挥两个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巨大优势,将实习活动拓展到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十三五”规划对采矿工程专业提出的“与时俱进,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要求,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实习理念,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扩大学科优势带来的便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习环境,使生产实习成为采矿工程专业的独特优势。同时,结合多年来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调整思路,创新方法,以新一轮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给予多角度的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实习改革探讨方案。

关键词:采矿工程;学科优势;生产实习;改革设想

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地下开采方向在修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采矿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程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1]。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专业、教育部采矿工程专业认证学科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科,近年来学科建设越来越完善,逐步建成“国内引领、国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流品牌专业,创新国际一流采矿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与本土化高度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2]。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活动依托矿业工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采矿工程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已经较多地接触到采矿工程相关技术实践的教学平台,能够对生产实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实习之前动员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一、生产实习的现状

1.实习经费支撑方面

中国矿业大学历来重视本科生教学质量,将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学校教务部除了设置专门网站为本科生建立实习训练平台之外,还给予大量经费支持用于各种各样的实习实践训练活动。采矿工程专业作为矿业大学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优势专业,在实习经费方面更是得到了学校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各方努力,专项实习经费得到了落实,目前本科生每人每天可以达到不低于75元的住宿标准,这完全可以实现相对较好的实习住宿环境,为同学们解决了最为实际的困难。除此之外,每年实习经费的20%将用来支付矿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课费用,这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技术人员针对实习学生的授课热情,而且也显著提高了矿山企业领导层对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改变了以往部分企业不配合、技术人员不积极的尴尬状况。

2.实习时间安排方面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经过集中认识实习和学习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之后,利用学期末的时间进行各种实习项目的安排,实习时间相对合理,规模适中,普通班级实习时间为25天左右,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级实习时间达50天,突出了采矿工程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

3.实习安全责任方面

实习期间的学生安全责任由实习指导教师和矿山企业共同承担,切实保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出于更加人性化的考虑,学校为每一位实习学生统一购买了团体人身保险,附加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等保险,每人拥有保额达20万元的保障,保费低而保额大,该措施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和指导教师的顾虑,有力地保障了实习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实施,对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4.实习内容组织方面

实习内容贯穿于整个采矿工程生产活动现场,包括现场报告及安全教育、开拓开采实习、巷道掘进实习、运输提升及机电实习等。具体来说,以开采开拓内容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重点了解矿井的开拓方式、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采煤工作面的生产工艺等内容;而井巷掘进部分则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实习矿井掘进工作面掘进工艺方式、施工组织管理方式、劳动组织形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整个实习内容的安排详尽合理,基本涵盖了矿井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兴趣低、师生与企业互动不足等原因,导致应有的现场实践环节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落实,实习活动往往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与大纲要求的下井实习和不得少于5次的参观目标差距尚远,无法很好地达到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实习目标。

5.实习考核评定方面

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参考各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各环节的参与度及出勤情况,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习结束时,根据实习内容要求学生整理实习报告,并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方式采用笔试或答辩,根据考查、实习报告及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采用“考查+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合格4个等级,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结果,改变了过去由实习报告编写质量决定实习成绩的不合理评价方式。

二、改革生产实习的若干设想及实践探讨

1.大力开发虚拟仿真系统

凭借学科优势,依托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和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大力开发虚拟仿真系统,模拟一般性的采矿工程现场生产场景,给尚未参加实习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去感受现场的实践活动,达到“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的效果。尤其要注重开发常态化的开采工艺虚拟仿真场景,重点以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以及充填开采工艺为代表,建立可涵盖采矿工程生产系统中开采、掘进、支护、机电、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等全部活动的现场虚拟仿真系统。系统开发完成后,所有教师可人手配备一套虚拟仿真系统软件,保障实习小组内学生都能够模拟运行,在个别环节中甚至可以实现生产任务的模拟,利用学生的游戏心理,逐步让学生从抵触实习到愿意接触甚至热衷于现场实习。

2.配备防爆型的影像采集设备

由于井下环境复杂多样,瓦斯、煤尘等各种危险因素共存,常规的电子设备不允许用于井下实习。而学生在井下进行实习过程中,在工作面、回采巷道、回风大巷等地点参观学习时,由于时间有限,许多问题及现象不能及时的发现并提出,且在离开后很快就忘记了所看到的场景。如果每组下井实习人员能配备一款防爆相机等影像采集设备,就可以采集许多现场的图片,事后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影像资料回顾各个巷道的支护方式、工作面设备布置情况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实习成果的巩固,同时也可以为后期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供相关的图片支撑材料。

3.恢复真正意义的跟班劳动

近二十年来,由于煤矿企业的产能压力,矿井生产以安全为基础,以维持正常生产、保障煤矿效益为第一要务。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往往局限于一般性的参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大大减弱了生产实习的效果。因此,为能够达到最优质的实习效果,应该保留部分跟班劳动的机会,将原来的12~18人一组的生产实习活动,进一步细分为2~4人一个小组,分批次、有组织地进行跟班下井。期间,指导教师需全程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经过跟班下井劳动,学生们对真正的井下生活有了设身处地的感受,能够体会煤矿一线环境的恶劣和煤矿一线工人的艰苦,为以后通过所学改变煤矿现状做储备。

4.寻找矿井特色工作面进行跟班

要想达到跟班实习应有的效果,首先应该选择最具有矿井特色的工作面,这样才能接触到最真实的现场,如去淮南矿区生产实习的小组,就要到井下矿压显现最突出的工作面去看一看,而不是去参观最干净、最有序的备采面。一个原来宽5m、高4m的巷道,由于围岩压力太大导致其变形也相当严重,只留下了一个宽2m、高不到1.5m的狭小空间,跟班学生从里面通过时的感受要比通过几次正常维护巷道的效果要好;去大同矿区实习的学生,就要去看看由于顶板过于坚硬放不下来而必须采用强制放顶措施的现场环境。生产实习就是力争要把矿井生产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出现难以适应、无法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结论

首先,采矿工程专业学科优势明显,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各个环节都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教育寄予了很大期望,实习指导教师与本科生也积极按照生产实纲要求进行实习,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而且各相关部门也为培养快速适应煤矿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其次,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要紧跟学科发展潮流,将之积极渗透到2016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二是,切实考虑国家“十三五”规划意见,结合煤矿当前形势,培养煤矿企业需要的专门技术、管理人才;三是,要始终把握本科教育主旨,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避免陷入职业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杜计平.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纲[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008:6.

[2]张东升,屠世浩,张利先,等.基于学科优势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全过程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05-107.

作者:朱卫兵 王晓振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第二篇: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培养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在我国,高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直接决定了创新人才的质量。矿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我国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则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一、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科研融入型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在高校教育中,要将相关科研成果引进教学课堂,以实现课程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那些荣获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以及211项目建设成果作为课堂教学中分析和探讨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创新之处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发,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可以将煤和瓦斯共采、保水开采或者煤矿锚杆支护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作为课堂教学探讨的主要对象。其次,将相关科研成果内容编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高校教学要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则是重要的一环。在高校教育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编入教材中,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最新应用成果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再者,加强科研软件开发教学平台的构建。采矿工程专业利用科研主要软件,开发为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研究“数字矿山”的三维建模软件Maya开发采矿工程虚拟系统,通过该系统,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演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采矿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具体而言,可以将教学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和创新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强在工程设计活动中的实践操作,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其次,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演示与验证实验、综合与设计实验、创新与前言实验等三个层次,通过增加与工程相关的实验项目,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采矿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策略探究

1.重组教学内容。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高校采矿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中,首先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此,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立为以下内容:第一,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为主要目标之一;第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第三,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有正确的教学方向。其次,可以将实验课从日常教学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岩层控制的实验方法与实测技术探究”实验课,而且该实验课要分为多个学时来完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应用,然后通过一步步地深入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2.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成长导师制指的是学校通过聘请本校或校外的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担当学生导师,遵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个别化教育模式。首先,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要重塑教育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共情性的学生观。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但是,在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不能够依然将学生看作是自己塑造的对象,而是自己需要的人,将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持有共性情的学生观。第二,建立研究探索为主的课程观。在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过程城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引导,使学生获得符合各自身心发展特点的全面发展。所以,传统的课程观念必须有所转变,通过积极引导,根据不同个体的自身特性,使他们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自助学习和探究,不断提升各科成绩。如果学生喜欢小组探究,那么就将这一类学生聚集到一起来学习,遇到任何问题,通过小组探究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而对于那些喜欢自主探究的学生,导师要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以供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但是,作为导师,当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暗示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收获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其次,要强化教师反思。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导师,要根据每一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来反观教学过程中,如果大多数学生出现共性问题,则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大度调整和改革,而如果是学生自身问题,则可以通过个别教育来弥补学生大度不足。第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地评价,作为学生的导师,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学生,对于那些优等生要通过全面评价和了解,发现其相对较弱的科目,然后通过适当地指导,使其变得更优秀,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通过全面评价去发现他们相对较擅长的内容,然后通过科学引导,使其强项不断凸显出来,以此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明军,王许,胡程月,杨莹,赵青.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2).

[2]杨安杰,郭鹏,毕建平.高校机械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3).

作者:屈年华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第三篇: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选取等方面出发,提出教学改革意见,旨在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是面向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采矿工程领域中矿井设计与开拓、煤田地质与勘探、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煤方法、矿山环境保护和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了解外文文献检索、写作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专业交流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并且具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精英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之一[1,2]。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煤矿,而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及其应用能力成为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丰富学术交流和开拓视野的必备条件[3]。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但这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在经过公共英语和四六级应试培训后,进行外语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外语。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方面缺乏成熟教学方法,作者结合近几年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

目前,我校担任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师流动性大,且教学任务繁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造成上课积极性差,效果低。且教学轮次少,连续性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专业外语教师多为本土教师,在外语学习上存在“哑巴外语”的现象,虽然具有很强的听、写和读的能力,但口语表达能力差,存在开不了口的问题,采用双语教学难度大。

(二)学生认识不足,积极性差

我校采矿专业外语为大三开设,之前已学习了大学基础英语,很多同学将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四、六级考试,认为专业外语只要考试及格即可,学习积极性差。本专业学生在采用母语授课条件下的专业课学习存在理解困难,由于专业外语授课期间增加了外语部分,且外语听说能力欠缺,学生经常出现听不懂、看不懂、说不出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厌学态度,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失去了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气氛逐渐影响其他同学,使得整个学习氛围减弱,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单一

在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解提问,学生笔记回答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显得尤为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代替了板书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注重专业外语课文的翻译讲解,或是教师翻译课文,或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自行翻译,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健全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考核仍然停留在课内考核加平时考勤的方式。课内考核主要通过对词汇、句子和短文的翻译,无法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没有形成一套听、说、读、写等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教学期间尝试过进行考试题型的改变,但明显发现学生表现出严重不适应,考试成绩下降明显。

(五)专业教材匮乏

适合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的教材不多,原先使用的教材为蒋国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就知识结构而言,该书是非常好的教学及科研参考书,但其涵盖内容过多且内容陈旧,涉及不少淘汰落后的采煤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没能体现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知识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匹配,与专业课相关性及实用性低,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不重视专业外语学习。由于教材广度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吸收全部内容,导致学生积极性差,学习气氛低。

二、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是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加强师资力量和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国外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和优秀的硕士。二是加大专业外语教师的出国进修学习,通过国家、省部和学校的留学资助,鼓励老师出国深造,提高外语表达能力和扩宽视野。三是定期组织老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国内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先进的教学经验。四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可采取定期举办专业外语教学法研讨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以前的常规教学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教师按照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查阅资料和讨论,最有由老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回答问题。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常用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采矿工程相关的外文文献等方式扩大阅读量和词汇量。

3.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正式学习课堂内容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在课堂内添加一部分课外专业内容和词汇,增加学生的学习广度。

4.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例如,课堂上通过一些煤矿开采方面的外语视频,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专业外语的重要作用,可以将专业外语教学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堂之外,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融入到课件中,在必要的时候用动画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5.采用教师提出在煤矿生产中的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专业外语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可采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以卷面成绩为主,内容主要为采矿工程方面的专业词汇、句子和短文特别是学术论文摘要的英文表述等知识。平时成绩分为平时到勤率、平时作业、课堂翻译和课堂提问等方面,其中平时作业成绩避免单调的卷面作业方式,采用规定题目,学生到图书馆和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完成;课堂翻译可采用下课前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挑选出未讲课本内容的1段让学生进行翻译,下课交上来,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可避免抄袭的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课堂提问除了采用常规的提问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词汇抢答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通过这种改革的考核方式,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在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最终选用的教材是蒋国安、付玲毓主编的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该书难度适中,便于学生学习,学生认可度高。该书共包括五大部分24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HistoryofCoalMining(煤炭开采史);OriginofCoal(煤的成因);CoalExploration(煤田勘探);SurveyingandMineMaps(测量和矿图)MinePlanning(矿井设计);MineDevelopment(矿井开拓);ShaftSinkingandTunneling(井巷工程);UndergroundPressure(矿山压力);LongwallMining(长壁开采法);Room-and-PillarMining(房柱开采);MineHaulageandHoisting(矿井运输和提升);MineVentila-tion(矿井通风);MineDrainage(矿井排水);MineElectricalPower(矿井供电);MineEnvironmentProtection(煤矿环境保护);CoalMiningunderSpecialConditions(特殊条件下采煤)。涉及面广,这五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均和学生平时所学的五门专业课程(煤田地质学、煤炭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系统工程)内容对应,学生对课堂内容熟悉,接受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注重专业词汇的整理,而不再花费巨大精力纠结于个别单词的意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为扩大学生的视野,建议学生自学的一些书目,例如煤炭工业出版社《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用矿业英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质学专业英语》等。

三、结束语

在了解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可通过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和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智刚,谭冬莲,曹权,等.轨道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25-226.

[2]孙江宏.机械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200-201.

[3]乔元栋,鲁杰.涉煤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5(28):32-33.

作者:吕文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第四篇: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策略

摘要: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采矿业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企业杜宇采矿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培养体系已经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所以,采矿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就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

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主要还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并且,该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相关的煤炭企业就需要从高校中引进大量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从本质上来说,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完善与修订,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与有效保障。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是本院传统的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历届毕业生都以吃苦肯干,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而供不用求,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其在进行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沿用的培养模式更多的还是一种经济一直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专业面过于狭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这样一来,就导致其自身缺乏创新能力,且适应性比较低,使得其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阶段,中国的煤炭资源开发也逐渐向着集约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变化,其对于煤矿生产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其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就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创新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与水平[1]。

二、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专业课程的体系应当依照“平台+模块”的模式来进行构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要依据课程知识结构,来把课程设置成五大平台课程,并且要确保综合素质课程能够贯穿于整个培养方案当中。其次,要强化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推动国际化与开放性教育。并且,要开设信息检索与英语等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自学能力。第三,要对部分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来有效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把相关的矿山压力与控制课程当中的岩石力学部分,划分到岩体力学与工程课程当中去,并为其补充与矿压测试技术相关的内容。第四,要全面强化安全意识,并进一步为其增设与矿井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来把矿井安全技术课程从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分离出来,来强化学生对于矿井安全技术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并引导其更好的对相关知识理论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目标

把硬岩矿床的采矿技术与采矿工艺做为主线,并对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充分的融会贯通,以此来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的采矿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来为其增加相关方法与科技成果的应用,并通过对相对成熟的方法与理论以及科技成果等进行有效的应用,让实际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适应现代采矿技术对于知识本身的需求,并以此来推动课程内容的时代化与体系化。通过运用互动式与参与式教学的办法,来把课程论文与课堂研讨做为其最主要的基本形式,并以此来实现学生参与与教师讲授之间的充分结合。通过对数字化设计系统与三维动画的研发应用,来提升教学内容的时空化与形象化,拉近课堂与实践的距离[2]。此外,要进一步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体系,来积极配合与创新课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采矿专业知识的同时,来进一步培养其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实现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一体化发展。

(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在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当中,金属矿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等都是采矿专业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往往都是独立设置并且分散讲授的,就容易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的知识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由于学生们对于各个部分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掌握,导致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因此,就针对这一问题来说,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的体系化改革。把采矿工艺与采矿方法作为主线,并将与储量评价方法和矿岩性质等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井巷掘进和凿岩爆破等专业技术进行全面的融合,并以此来建立起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让各个方面的知识之间能够有一个有机的联系[3]。

(三)创新教学手段建设

从本质上来说,学习采矿学,往往需要学生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实践能力与三维空间想象力,并通过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大力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运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把课程论文与专题研讨当做是其最主要的形式,来通过运用恰当的采矿实践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资料查阅,并通过课堂研讨与小论文的撰写,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的展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办法能够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能力。就针对于互动的方式来说,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来对已经讲授的某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达,并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深入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更加牢固的掌握。

(四)优化能力培养建设

简单来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是存在根本性差异的。虽然知识的传授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辅之以良好的时间环节。而上文中所讲到互动式教学,就是进行课内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措施。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与科技写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我们应当通过运用课外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培养[4]。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与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为日益严重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导致矿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通过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能够促使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联系与结合的紧密性,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钦节.“黄金十年”后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2]常西坤,秦忠诚,陈绍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34-135.

[3]刘音,宗青.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04-105.

[4]梁青玉,王子萱,刘田钰.理工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以LT大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2:26-28.

作者:丁昊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