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

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

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概述

中国钢琴音乐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此后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作品,早期的《摇篮曲》《牧童短笛》,建国后诞生的《花鼓》、《浏阳河》、《太极》等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这些时代不同、类型不同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代表着中国钢琴音乐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精气神、体现着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灿烂的中国文化,从钢琴音乐文化的视角上看,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音乐的融合,推动着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现今对钢琴演奏者的教育大多是从西方音乐文化起步,并且在演奏与练习中大多使用西方钢琴教材,致使演奏者的知识结构过于偏重西方而忽视本土音乐作品,在此后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也容易将其与外国音乐作品同样对待,忽视本土作品的独特性,对其中深层的演奏技术与风格把握不准确。针对以上问题,积极探索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其中,结构是音乐作品的基础组成,不同于西方钢琴作品具有固定的体裁、规律性的体系,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结构独特性显著,具有体裁多样、灵活变换的特征,融合了中西音乐结构的双重特质。产生如此差距的根源在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形成途径的多样化,包括古典音乐作品的改编、民间民族音乐的改编、借鉴西方技术的创作等等,不同的创作来源产生不同的音乐结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准确把握,这是一个相对复杂困难的过程,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

(一)古曲改编而成的结构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古曲的改编,比如《梅花三弄》、《夕阳箫鼓》等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古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在曲式结构与音调等方面极大地保留了中国古典音乐风貌,具有中国音乐原汁原味的风格。对于这类作品的演奏,应当首先了解其创作根源以及基本的发展历程,从而充分理解音乐结构存在的形态,并明确其功能作用,促使演奏者在演奏中准确把握结构的表现形式,达到借用西方乐器来表现中国音乐独特之美的效果。以钢琴曲《阳关三叠》为例,它由黎英海根据隋唐时期琴歌改编而成,歌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又名《阳关曲》。曲名“阳关三叠”,是以古曲中以叠奏的手法加以呈现,共三次叠奏,虽有变化但基本旋律线条相同,由一个乐段与副歌组合而成。钢琴曲中也重点保留了这一特色,曲式特点以及全曲的整体结构分布基本与古曲保持一致。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这一类音乐作品时应当注意根据其结构根源进行相应的处理,准确区分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变奏与西方音乐中的变奏的差异,真正演奏出具有中国音乐韵味的叠奏。

(二)民族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音乐结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这也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又一重要来源。器乐作品与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两大类,这两种音乐形式与钢琴结合灵活多样,既可以保留原有的音乐结构,也可以对其进行改组重建。首先在民族器乐的改编方面,《二泉映月》就是典型的例子,将二胡曲改名为钢琴曲,民族器乐的曲调与西方乐器融合,形成独具中国民间风格的钢琴曲。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充满即兴的色彩,但总的来说具有重叠式乐曲的特点,曲调多次变化重叠,钢琴曲同样保留了这一结构形式,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从音乐结构的根源来体会它的功用以及乐曲表达的真正意义。第二,民歌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奇葩,为钢琴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民歌本身简单、短小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照搬在钢琴曲中,必须进行一定的改编,使得简单的民歌创作为庞大的交响性钢琴作品。《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钢琴曲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变化创作而成的。

(三)结合西方音乐结构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以及大量的作曲技术传入我国,对我国作曲家的思想理念与创作形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产生了大量运用西方作曲技术来创作中国钢琴音乐的作品,这些作品将西方音乐的结构原则以及中国音乐形式进行充分的融合,借用西方技法来表现中国风貌。这样的创作模式在近现代广泛应用,也是演奏者最为熟悉的方式,在演奏时相对容易掌控。

(四)其他结构

当前音乐风格日益多样化,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曲家们正在积极探求创作音乐的形式,除上文提到的三种创作模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钢琴作品。例如赵晓生的《太极》,将西方音乐的“奏鸣曲式”与东方音乐“大曲”结合,产生“奏鸣大曲”的结构原则,这是两种曲式的融合,同样也是两种文化、两种思想的碰撞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结构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研究与探索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上文对中国钢琴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组织结构模式进行研究。同时,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音乐结构多样,演奏中尤其需要注意,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的音乐结构,促使其与钢琴形成完美的结合,演奏出具有中国韵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玉峰.试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02:74-78.

[2]李松兰.试论中国钢琴学派的萌芽[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12,02.

作者:杨咪咪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