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热发展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热发展研究

一、“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体现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初期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初期,人们对于古代传统文学的态度并非那么热衷,而是表现出怀疑甚至是批判的态度。所以,那时的国学不仅不热,而是受到一种“冷”待。国学被盲目的否定,国学并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启蒙阶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发展初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千辛万苦中不断地挣扎。也许冥冥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对其的依托,才会迎来一个个发展的转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

随着文学多元化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并且,人们对于传统文学的审视态度,更加的理性、客观。传统文学中的精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加强调文明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精髓在其中的重要推动力。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次,和谐社会、“中国梦“,其本质都是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足见传统文化在当今文学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横空出世,受到追捧充分说明了这些。于丹主讲的《论语》,一时成为社会关注及热议的焦点,就是因为传统中国文化已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其精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才有国人高呼“国学热”。对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更多的是包容与肯定,与时俱进的国学形态,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二、“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的,但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低迷状态,在此时期,“国学热”的出现不仅彰显出国学的价值,更是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良性刺激。在现当代文学中,作品粗俗、娱乐性强,这些元素的融入,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缺乏国学的有效融入。所以,“国学热”强化了传统文化中优良文化元素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流入,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体现。其次,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国学只有更好地具备现当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国学现当代文学价值的体现,在于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诉求与肯定。于是乎,“国学热”是促使国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是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逐步的融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再次,不可回避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也出现了危机,并随着危机的日益凸显,我们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地强化。通过国学来支撑并寻找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学热”在被迫切需要的情形之下呼之而出,释放中国民族文化的本质、拯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低迷。国学热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传统文化,促使我们通过对国学新的运用,从而成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

三、基于“国学热”视域下强化对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是指引一个国家和文化朝着深远方向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学热的出现,为强化对传统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笔者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的调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如何强化与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关系的研究,让文学在发展中一脉相承,这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要义。此外,在强化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应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内容。改革是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当代中国文化在改革浪潮之中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关键在于夯实传统中国文化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性发展。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开放性,加之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强调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引导作用,让当代中国文学仍是民族文化发展前进的载体,仍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化仍处于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在大力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此为契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国学的现代化。此外,我们大力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不仅仅是出于丰富研究内容的目的,而更多的是转变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不良之风,如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浮夸与低迷,都应在国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得到涤荡,夯实发展前进的道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热”不是一个人或某个民族的刻意追求,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强烈的诉求。国学热让受到冷遇的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以新的姿态融入到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浪潮之中。于是,国学热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是双重概念下的不同分析。正确认识国学热的“热源”,是深入分析“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体现、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引导作用的重要基础。

作者:陈彪 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