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中国产业调研精选(九篇)

中国产业调研

第1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继2010年首次对外“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成果之后,今年6月22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版权博览会期间,中国国家版权局了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成果,表明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到2009年已占当年GDP的6.55%。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增长较快,到2009年已占当年GDP的3.50%。 一、调研项目背景情况 据了解,“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项目是中国国家版权局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逐年开展的连续性重大科研项目。自2007年开始,相关调研活动已相继开展了三次。首次调研由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对2004、2006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了调研,相关调研成果已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陆续以中英文出版。该项目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首次调研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开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不但为项目提供了经费支持,还从美国、新加坡聘请专家为项目提供了技术指导。后续两次调研中项目组也和他们保持联系与沟通。同时几次调研都得到了中国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工业与信息化部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 郝振省表示,首次调研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该项工作在中国尚属首创,受到统计数据采集和有关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中国国家版权局在首次调研结束后将此项研究作为长期项目列入重要议程,并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了连续研究。 “第二、第三次调研在2004-2006年的基础上,项目组对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进行了调查、测算与分析,并且结合首次调研成果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揭示了版权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版权制度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郝振省说。 二、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 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介绍,版权相关产业是全部或部分活动与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或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相关的产业。这些活动包括创作、制作、表演、广播、传播以及展览或者发行和销售。按照WIPO的分类,分为四个产业组:第一组是核心版权产业,比如图书、报纸、电子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游戏、动漫、摄影作品、音乐等产业;第二组是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比如电视机、计算机、乐器、照相机、纸张、复印机等产业,这些设备主要用于作品的创作、制作和使用,因而也被称为版权硬件:第三组是部分版权产业,比如家纺、家具、玩具、陶瓷、建筑等等:第四组是非专用支持产业,比如批发零售业、运输业、互联网产业等等。 通过上述定义与分类不难看出,版权相关产业不是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只是国民经济中与版权相关的诸多产业部门的集合。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存在以版权制度为基础,它们的发展与版权保护息息相关,版权在这些产业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版权相关产业进行研究,是从法律概念出发,以产业的角度衡量版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项目成果显示,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各项指标如下: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为22297.98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6.55%。其中,核心版权产业11928.04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3.50%。 下图是2009年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构成图。(图1)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为991.40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7.89%。其中,核心版权产业506.23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4.03%。 上图是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构成图。(图2)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103.17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7.50%。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为41.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34%。 上图是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的商品出口总额构成图。(图3) 三、2004-2009年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2004~2009年的调研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行业增加值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4年占当年GDP的4.94%,2006年占6.39%,到2009年已占到6.55%。 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增长较快,2004是2% ,2006年是3.06%,到2009年已增至3.50%,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组(2004年版权相关产业的统计数据不含数字出版,以后各年均含数字出版)。 下图是2004-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变化表。(图4) (二)就业人数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其占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保持持续增长,在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占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5.55%,2006年占6.52%,到2009年已占到7.89%。 下图是2004-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表。(图5) (三)出口额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海关商品出口额及其占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核心版权产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其占当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增长趋势。 中国相互依存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及其占当年版权相关产业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占绝对优势,2004年至2009年均在90%以上,说明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外贸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 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海关商品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其占当年海关商品出口总额、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都较低,五个年度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包括商品与服务贸易)均不到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1%,但是五年内持续增长,已从2004年的0.46%增至2009年的0.66%。 上图是2004-2009年度核心版权产业出口总额(图6) 四、中美横向比较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同类研究。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全部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虽然较高,但核心版权产业尚处中游地位。与版权相关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相比,中国还有明显差距。 2009年,美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562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8965.8亿元,中国为22297.98亿元人民币,不到美国的1/4。其行业增加值占全美GDP的比重为11.07%,中国为6.55%。 下图是2009年中美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对比(图7) 2009年,美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081.48万人,中国为991.40万人。其就业人数占全美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8.27%,中国为7.89%。 下图是2009年中美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对比(图8)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外贸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2009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约为87.5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0.66%。而2009年美国几个重要的核心版权产业——录音产业、电影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和非软件出版产业(包括书报刊)的海外销售额就为1291亿美元,它们的海外销售额一直明显高于美国其他主要行业,如飞机、农产品、食品、汽车以及药品等。 五、调研项目结论 于慈珂认为,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和国际比较,在发展状况和发展环境两方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调研表明,2004年至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发展迅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组。特别是软件和数据库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广告服务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以行业增加值衡量的中国全部版权相关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高,但核心版权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美国的二分之一,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二)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环境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版权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与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各地各部门在推动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被提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已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制度层面,更是被提升到国家发展基本战略的高度。2008年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2、网络环境下版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针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2006年5月国务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于2006年7月全面施行。 2007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重要的互联网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又在北京隆重召开,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新技术条件下版权保护的重视。 3、司法与行政并行,版权监管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版权保护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版权行政管理与执法。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与司法的衔接工作,不断完善内部立案、移送制度,建立健全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衔接机制。司法与行政并行,不断加强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版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版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为建立和规范行业秩序,为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法律氛围。 4、版权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中国版权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及音乐、音像、文字和摄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构成的中国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社团自我维权、企业依法经营的良性互动机制。 5、公众版权意识明显提高,保护版权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伴随着中国各项版权制度的深入实施,以及各种版权宣传普及活动的开展,中国公众的版权意识明显提高。近年来,中国国家版权局深入开展了多项面向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尊重版权、抵制盗版、诚信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6、版权工作服务产业发展的机制不断创新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服务意识更加到位,服务手段更加成熟。国家版权局在培育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和园区(基地),推广地方版权工作成功经验,国际版权交流与研讨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中国各地版权部门也大力促进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都开展了与版权相关的产业经济贡献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六、项目成果与后续工作 2011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出版了《各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评估研究》(第五集)(National Studies on Assessing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Copyright-Based Industries)。其中的第一份报告,即为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开展的首次“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项目研究报告。 据郝振省介绍,中国国家版权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将首次调研成果出版后,最近又组织出版了《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2007~2008年)》一书。

第2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 目 录 〗

1.导言

1.1本报告研究的动机

1.2相关研究综述

1.3数据来源

1.4相关指标/术语解释

1.5研究方法

2.国内外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1国外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1.1相关数据分析2.1.3发展趋势分析

2.2国内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2.1相关数据分析

2.2.2发展现状分析

2.2.3发展趋势分析

2.3中国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现状

2.3.1质量现状分析

2.3.2质量管理动态分析

2.3.3质量标准分析

3.被调研企业的现状

3.1被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3.2生产车间现状

3.2.1人员情况

3.2.2设备情况

3.2.3生产工艺流程

3.3被调研企业的饲料存在的质量问题

4.HACCP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4.1HACCP 的基本原则

4.1.1实施危害分析4.1.3确定关键控制点的界限

4.1.4建立监控程序和方法

4.1.5制定纠偏措施

4.1.6建立资料记录并保存文件

4.1.7建立审核/验证程序

4.2建立HACCP 体系的前期工作

4.2.1建立并推行基础管理体系

4.2.2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承诺

4.2.3教育和培训

4.2.4制定HACCP 计划

4.2.5被调研企业饲料产品及其销售范围

4.2.6被调研企业饲料产品的用途和适用动物

4.2.7被调研企业饲料加工的流程图

4.2.8验证饲料加工流程图

5.HACCP 在被调研企业的应用研究

5.1饲料厂的安全性危害分析

5.2饲料生产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5.3制订关键点的控制限(要求或标准)

5.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测程序

5.4.1原料接收点监测程序

5.4.2原料储存点监测程序

5.4.3输送环节的监测程序

5.4.4清理设备效率监控程序

5.4.5粉碎系统的监测程序

5.4.6配料系统配料误差的监测程序

5.4.7混合作业的监测程序

5.4.8液体添加点的监控程序

5.4.9制粒工况的监测程序

5.4.10干燥冷却工段的监测程序

5.4.11成品发放的监测程序

5.4.12配方设计质量的监测程序

5.4.13检化验工作的监测程序

5.5建立纠偏措施

5.5.1原料接收纠偏措施

5.5.2原料储存纠偏措施

5.5.3中间输送环节的纠偏措施

5.5.4原料清理纠偏措施

5.5.5粉碎系统的纠偏措施

5.5.6配料误差的纠偏措施

5.5.7混合料变异系数超标纠偏措施

5.5.8液体添加的纠偏措施

5.5.9制粒工段的纠偏措施

5.5.10干燥冷却工段的纠偏措施

5.5.11成品发放的纠偏措施

5.5.12配方设计纠偏措施

5.5.13检化验工作的纠偏措施

5.5.14原料投料点纠偏措施

5.6建立记录和文件保存制度

5.7建立验证/审核程序

6.结论

 

第3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通过调研。发展前景,正确分析国际、国内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全面掌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准确定位县中药材产业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找准解决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确定今后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重点任务,并制定出县中药材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调研内容

一)解国际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站在全球中草药发展的高度。中草药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有那些,研究分析国际中药材发展现状。包括世界中草药生产布局。世界对中草药的需求量是多少,人类对中草药认识的变化。

二)分析了解国内中药材发展现状。①全国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域。②当前全国中药材的面积和年产量。③国家和省上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④全国中药材的需求量。⑤中药材产品消费结构。⑥全国对我县种植的大宗中药材的需求量。⑦近三年来全国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效益。

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是生产种植环节方面重点调研:⑴全县中药材资源情况。包括野生资源和家种药材品种、规模和品种名称及储量。⑵中药材种植生产布局。包括区域分布。全县中药材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值,品种布局等。⑶近三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变化情况。药农人均收入以及价格的变化等情况。⑷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数量、品种、面积、投入资金及来源、产值、基地GAP认证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⑸全面分析药材种植的效益,包括种植各类药材的经济效益,要对照粮食作物算经济帐。⑹全县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现状。包括中药材种子的选育情况,种苗繁育情况,种子种苗引进和生产情况。⑺当前主要中药材生产技术情况。包括大黄、当归、红芪、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的生产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情况。⑻农户销售前粗加工情况。⑼农户销售前药材的储藏情况。⑽农户药材销售情况。⑾国家和省上对我县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支持情况,包括项目支持,政策扶持,财政资金支持等情况。⑿中药材产业发展机制,包括领导机制,即县、乡、村三级组织对中药材产业在领导上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工作机制,即县乡村三级队伍运行情况,素质如何,作用发挥的怎么样,否建立了中药产产业开发奖励扶持机制。二是加工环节方面重点调研:中药材企业的数量,中药材企业的基本情况,效益,企业基地建设情况,以及中药材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加工产品的方向及GMP认证、产地产品认证情况。三是销售环节方面重点调研:县内销售网络的基本情况,销售企业数量,规模,年销售药材量,销售队伍人数及总体素质的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中药材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及税收。

四)找准存在问题。通过对世界和中国药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分析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前景。切实找准制约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存在问题和困难。

五)提出加快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式、时间和分组

1调研时间。从年6月17日开始。分组向农牧局提交调研报告。农牧局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归纳汇总,6月25日前完成所有调研工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全面掌握情况,于6月26日前撰写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交县委县政府审定。

2调研方式。调研采取入户实地重点调查、统计分析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入户调研。农牧局选择全县药材主产区的10个乡镇10个村200户农户进行重点实地调查。如实填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表》县中药材加工销售大户登记表》由调研组统计汇总分析。三是召开座谈会。召开由中药材种植大户、加工大户、销售大户、中药材加工企业主、科技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其中调查制种农户数要达到50户以上;县乡企局深入选择40户加工销售大户进行重点入户调查;经委负责对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逐个进行调查。二是统计分析。由全县25个乡镇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村社。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

4调研分组。调研分为三个组:

组员在县农牧局、药材中心抽调。主要调研中药材生产种植、粗加工、储藏销售环节的工作。

组员在经委抽调。负责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环节工作的调研。

组员在乡镇企业局和各乡镇抽调。主要负责销售环节工作的调研。

四、几点要求

一是精心组织。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同志任组长,高度重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中药材产业专题调研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农牧局、经委、乡企局、药监局、统计局、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工商局、发改委、药材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调研组的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准确填写各类调查表,组织好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保证调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调研组的工作,财政局、发改委要向调研组提供近三年来中央和省市对我县中药材产业支持的资金情况,扶贫办要提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意向等情况。

第4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一、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现状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市场调研行业在中国内地诞生发展。据估计,目前中国有市场调研机构1500家,形成一定规模的有400至500家,规模较大、实际运转良好的有50家,且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2003年行业总营业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加20%,占世界调研市场总营业额的1.6%。从世界调研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市场调研业的总营业额很小。但与GDP的增长比例相比较,市场调研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中国调研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是2004年我国首次推出调查分析师资格认证。它是中国十大职业资格认证之一。从目前的状况看,不少市场调研机构提供的市场信息的层次和深度,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往往达不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少调查分析的专业人才。调查分析师资格认证,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调查与分析的质量与效率,促进行业专业化进程。

市场调研是一个新兴行业,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市场调研行业在国际上和我国的发展作一比较和分析,使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这也是我国今后市场调研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比较分析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调研行业已经有近100年的发展历史,到如今已相当成熟。中国与国外先进的市场调研行业差距很大,跨国市场调研机构与内地市场调研机构相比,也出现明显的整体优势。从行业内部来看,目前在中国内地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组成方式不同,可分为四类:民营机构、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主办机构、跨国机构、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跨国机构占领了国内调研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形成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市场调研机构的客户需求。外资调研公司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及外资背景,业务覆盖面较广,而且能直接得到跨国公司的客源,客源相对比较充足。相比之下,我国市场调研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几个大城市,其销售额主要来源于外资、合资企业,顾客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少。

2、市场调研机构的形式。按市场调研工作的性质分,在中国的跨国市场调研机构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市场上独立的调研企业,包括了各种调研组织如广告商、定制或专项调研企业、辛迪加服务企业等;另一类是企业自己的营销调研部门。目前,国内市场调研机构主要集中在“定制或专项调研服务”和“现场服务”两个层面上。定制调研是目前我国本土调研业业务最集中的领域。我国虽有1500多家调研机构从事此项业务,但调研规模和范围要小得多,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几个大城市,极少有国内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至境外。而更多的小公司多是属于“现场服务公司”,主要接受国外企业或国内同行的委托,经营转包业务。

3、市场调研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资调研公司有强大的国际技术背景,有母公司带来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操作上比较规范和科学。他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也比较大,较好的薪酬福利待遇与发展平台,有良好的培训机制,往往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公司内的专业化分工也比较明确。国内很多调研公司经验不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一方面,对某个市场或某个领域的基本知识或基本的市场敏感度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市场研究很困难。另一方面,很多目前在国内研究领域流行的模型都是从国外直接照搬来的,缺乏在国内应用的经验,更不用说是否进行过基于国内市场环境的二次加工。

从行业的外部环境来看:

(1)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发达国家的市场调研行业在经过产生、发展、成熟、再发展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规范,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行业规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中国市场研究需求增长很快,但是研究规范、行业自律的发展速度都没有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2)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调研观念。在国外,“决策前先调查”的观念深入各个企业。而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完整的现代企业营销观念,对流动、复杂、多变的信息缺乏敏感。中国的企业很多还是靠感觉营销,也就不像国外的企业先把市场上非常具体的数据统计出来,利用数据说话,进行科学决策。此外,中国消费者对市场调研缺乏一种健康的认识。消费者在接受满意度调查时,经常是“前10分钟好好回答,后10分钟随便说说”,调研结果令人将信将疑。

(3)研究领域的产业环境。三百年市场经济为西方市场调研业与市场调研客户提供了共同的高度发展的产业环境,这个产业环境相对稳定、信息充分。调研公司的产品信息主要集中于管理咨询与战略战术分析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由于市场经济的初建,产业环境往往呈现多变状态。中国的市场调研师如果想完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项目,就必需从产业分析入手。现实的选择是调查研究师往往并不具备产业的深入认识。这就给中国市场调研公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深入产业分析基础上的管理与战略咨询投入太大;而没有产业分析基础的研究项目是很难让企业满意的。

由我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市场调研行业的特点为:1、市场调研业是一个极富增长潜力的行业。2、调研机构普遍组织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偏弱,投入资金过少。3、调研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市场调研的专业人才。4、市场调研业尚缺乏成熟、有效的行业规范。5、客户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现代企业营销理念。6、研究领域的产业环境不稳定,信息不对称。

三、政策建议

1、加强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应该完善整个行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平定价,建立有效约束市场调研业的操作规范,提高市场调查与研究的透明度等。还要加强市场调研业的法律意识,使其严格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接受舆论与社会的监督。

2、重视产业环境,形成行业上的专业化。所谓形成行业上的专业化,是使那些对某一行业特别熟悉的公司或针对自身有实力的行业转变成专门行业的专门化公司,从而通过市场细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专业化趋势必将导致缺失产业分析基础的综合咨询公司渐渐被市场所抛弃,立足于专业产业、特定知识领域的小咨询公司成为市场主体。

3、提高调研人员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调研机构首先要加强对调研人员的录用、评审制度,其次要加强对调研人员的培训,为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对调研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培训员工学习国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二是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三是与国内著名的跨国公司进行交流、合作。此外,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调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第5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讯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工业部类、农业部类两者相互提供着它们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种消费资料,所以,它们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工农业的产品要经过交通运输业运输出去。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的产品都要销售出去;工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除少量产品在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上出售外,工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商品,要运送到外地市场销售,这就需要运输行业的运输。

第四,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大都要经过商业企业销售出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经过商业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第五,金融业。金融业是进行货币经营的行业。银行把政府拨款和居民储蓄的货币资金贷放给企业,企业用这些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招聘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并按规定的期限归还银行本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要用货币购买运输工具,运输完成要收运费;商品的交易也要以货币作中介。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媒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以上的理论说明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必须协调才能顺利发展。

三、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1.国民经济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

2.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某一个经济部类或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发展的快,其他部分行业及企业不能够与它们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发展过快的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就会出现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们所讲的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即它们的快速发展,是各相关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都能够快速协调发展起来,使得国民经济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够协调快速发展,也就是发展到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更多和产品质量更高阶段上的协调快速发展。

3.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带动和相互协调。一个经济部类和一个行业及企业先快速发展起来,对其他与之相关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要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快速发展起来。既然所有的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和企业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动其他经济部类、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为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创造出相应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它们能与工农业的发展相协调,促使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要相应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4.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协调就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四、培养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

1.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有能力为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做出决策和指导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认识到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状态,同时能及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以调整,使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

2.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出具有高深科学理论和高技能的科学家。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技术理论和技术研制能力的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大力培养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人才。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培养出能操作机械设备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的高技能人才。“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 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这个数字看,我们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培养高级技术专家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我国现实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客观上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这种大量是指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都需要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大多数需要依靠发展教育进行培养。当然培养人才,不只是在学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能进行培养,像许振超等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成为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

五、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

以上说明了我国已培养出大量高级专家,研制出了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还制定了继续培养人才的规划,这会促进我国今后继续快速发展,但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培养出研制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的人才,才能加快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1.我国自己研制出高性能的先进机械设备还比较少。我国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虽然比起过去有所更新,但比起发达的国家来,我国自己生产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研制出新的高效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备。我国现时虽已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数量还比较少。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大学、大型企业中。每个科研院所、每个大学、每个大型企业,他们自己用来研制工作的仪器、机械用具大多不足。因此,研制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仅仅依靠某一个科研机构、某一所高校或企业,是很难完成研制任务的。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科研院所的有关高级技术人才,把各大学有关的科研人才;大型企业与该项研制工作有关的人才,暂时集中起来,组成研发小组,把分散的科研设备、资料等资源也暂时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组成的科研开发小组可以集体进行讨论,集体进行研究,以扩展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对新机械设备研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更能产生新成果,能更有把握研制出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产品来。

2.研制新机械设备也可以依托某一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研制新机械设备所需的人才,如上所说,可把各有关研究院所和各有关大学的人才组织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个企业具备进行研究所需的条件,可依托某一相关的大型企业。依托大企业进行新机械设备的研制,能节约大量的研制费用。

3.研制新机械设备可吸取发达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我们研制同种机械设备时,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便使我国制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来,能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设备。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强大起来,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

六、国民经济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市场的供求平衡上

第一,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当某些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时,这就表示这些商品生产过多了,这是国民经济不协调的一种表现。生产出的商品,有一部分卖不出去,就表示生产出这部分商品不能及时用于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如果生产这部分产品长期卖不出去,积压时间长了就会变质,成为不能使用的废品。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当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即这种商品满足不了购买者的需要时,如果这种商品是劳动资料,使用这种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这种商品是原材料,使用这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也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从而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或企业继续的发展,这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就会影响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发展,表现为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及时购买到,不仅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符合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符合应有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又能够及时销售出去,迅速回笼货币,使各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平衡地发展。

第二,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应及时纠正。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上说,国民经济必须协调才能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04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 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我们必须理顺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就是投入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使企业不仅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些投资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我国对国民经济中某些经济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到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生产当中。

总之,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需要的一些产品又不能被生产出来,阻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七、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要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国家机关对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类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使国民经济实现一时的协调快速发展,还要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国家在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快速发展时,既要研究现实国民经济中一些部类、一些行业和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随着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使国家制定的发展经济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3.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某一个部类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限制进行再投资。以紧缩货币供应为手段,使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下来。对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增加投资,使其能更快的发展。我国现实对农业实行减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某些产品实行补贴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的措施,这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4.行政措施。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采用行政手段,使它的生产扩张在一定的时期内降低下来:而对于我国要加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实施减免税收的办法,实行增加投资等手段,使之加速发展。

第6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早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即伴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1];随后,库茨涅茨在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即产业结构变化会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他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加强非农产业的发展,来缩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2];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要快于就业结构的转换[3];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就业具有其独特性[4];卡尔兹等指出,技术进步使劳动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其失业率上升[5];Geogre主要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6];Young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制造业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机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如汤光华、舒元等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张车伟、蔡眆对中国就业弹性的演变及趋势做了研究[9],夏长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10],徐光平、景建军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11],张少红等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研究[12-14],张文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做了研究[15]。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成为各国新的合作重点。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经济结构重组阶段,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就业领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梳理和两者协调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增长了173.4倍,年均增长率为9.31%(按不变价格计算)。与此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9∶47.6∶24.5,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演变为9.2∶42.6∶48.2(见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共下降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快速,共增加23.7个百分点。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16],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1978-1991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2014年)。图1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1018.4亿元、1736.0亿元和895.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288.6亿元、9055.8亿元和7551.2亿元,增幅分别为419.3%、421.6%和743.0%;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到“二三一”,产业结构比重则从1978年的27.9∶47.6∶24.5演变到1991年的24.2∶41.4∶34.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7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总变动值为19.8,年均变动1.52。第二阶段(1992-201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以及随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GDP总量从1992年的27068.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共增加609394.4亿元,增长了22.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58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331.6亿元,共增加52531.6亿元,增长了9.1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64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392.4亿元,共增加259752.0亿元,增长了22.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962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6738.7亿元,共增加297110.8亿元,增长了30.8倍。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阶段(1992-2011年)演变到“三二一”阶段(2012-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由1992年的21.4∶43.0∶35.6演变到2014年的9.2∶42.6∶4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减少1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减少仅0.4个百分点,且第二产业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大,增加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特征演变,整个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且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长远发展看,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但下降速度会较为缓慢,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比较国外学者钱纳里、赛尔奎因、库兹涅茨以及艾金同等借助多国资料,分别对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几种代表性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本文选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作为国际理论标准模式进行研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参考周叔莲、郭克莎(2000)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见表1)。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美元)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以1980年为基期,2010年中国物价共上涨了4.895倍(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100,1980年为109.5,2010年为536.1),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5:1,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表1,接近于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为9.7:45.6:44.7,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为9.6:46.2:44.2。与国际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于国际标准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

(二)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伴随经济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镇化的稳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快速,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成熟,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见图2)。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总量变化略微下降,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2790万人,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共增加16154万人,年均增长448.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1364万人,共增加26474万人,年均增长735.4万人;从就业总量的增长速度上看(见图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小,且2003年以后均为负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0.53%,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快,除第二产业少数年份增长率为负值外,增长率均为正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6%和5.36%;从就业结构变化上看,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变化到2014年的29.5∶29.9∶4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29.5%,共减少41.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增加到2014年的29.9%和40.6%,增加12.6和2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4和0.79个百分点。图2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图3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978-2014年)2.中国就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分析同样,运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作为研究就业结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郭克莎(1999)的研究(见表2),相当于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其所对应的就业结构应为24.2∶32.6∶43.2,而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7∶28.7∶34.6,与标准模式相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标准模式1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8.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过程看,在标准模式中,人均GDP从3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74.9∶9.2∶15.9变化到24.2∶32.6∶43.2,第一产业下降5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7.3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464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相当于30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80年的4163美元,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1980年的68.7∶18.2∶13.1演变到2010年的36.7∶28.7∶34.6,第一产业下降32.0个百分点,下降值小于标准模式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1.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这也给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尤其是要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从总体上看,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就业结构的这一特征正好验证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理论,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就业结构变动要慢于产业结构演变。

三、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接近于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协调性较好,而中国就业结构则与标准模式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为对两者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进行研究。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重/就业的产业构成比重-1。若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若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外部劳动力不断转移进来,反之则有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人口的转移越不协调[17]。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总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情况如表3所示。(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负值,且绝对值呈现扩大趋势。从整个过程看,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处于大于0.5的水平,绝对值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大为0.75,且2000年以后,绝对值都在0.70以上,较大的负偏离度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整体较第三产业偏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离度从1978年的1.75下降到2014年的0.42,下降较大,尤其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的这种不协调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加入WTO以后,中国第二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01下降到2014年的0.19,且从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较低的位置,表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进入壁垒较低的特征。(4)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呈下降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改善明显。总偏离度从1978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1.30,共下降2.07,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由原来的不同步、不协调逐步向协调同步转变。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的比值。比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越大;比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和总弹性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1)就业总弹性分析。就业总弹性均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是拉动幅度不是很大,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增长0.154个百分点。从就业总弹性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总弹性都在0.1以下且不断下降,近年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由正值变为负值,1978-1991年就业弹性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而从1992年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2003-2014年经济平均每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数量减少0.47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为正值(除第二产业个别年份为负值外),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就业人口数量增加0.287和0.48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效果显著,且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过程如表5所示。(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且数值都在0.50以下,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5下降到2014年的1.42,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01下降到2014年的1.19,且同一时段的值都要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最好,尤其是2006年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于1.30,2014年为1.19,接近于均衡水平值1,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很好。四、结论与建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变得平缓,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2014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占到整个GDP的90.8%,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标准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0.34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2014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就业结构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差,产业发展与就业转换协调性不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好,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产业结构转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新优势,更加注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处理好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三产业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以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是第三产业要提升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景建军 单位:山东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2]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4]ARTHRULW.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1999(22):139-191.

[5]KATZ,LAWRENCEF,MURPHYKM.Changesinrelativewages,1963-1987:supplyanddemandfacto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3):124-127.

[6]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8):79-84.

[7]YOUNGA.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e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D].NBERWorkingPaper,2000.

[8]汤光华,舒元.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26-28.

[9]张车伟,蔡眆.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10]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11]徐光平,景建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15(7):130-134.

[12]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2):170-173.

[13]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7(4):79-81.

[14]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9):95-99.

[15]张文玺.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第7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内容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安全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日趋成熟,提出了几个有代表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推进了产业安全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存在共同的不足:忽略了产业协调问题;没有明确全过程控制;过分强调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四力模型,即新的指标体系由产业协调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力构成。

关键词:产业安全 产业协调力 产业控制力 产业竞争力 产业发展力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研究的代表作为俄罗斯经济学家B•K•先恰戈夫主编的《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他在书中提出的经济安全“阈值标准”对产业有所涉及,不过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经济安全指标,并未提出一套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对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起步阶段,处于萌芽状态

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进程加快,产业安全问题凸现,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业安全的研究刚刚起步,处于萌芽状态,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一部分来展开的,本身还不独立。

(二)20世纪90年代:探索阶段,有了初步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沿着经济安全研究的思路,在设立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或评价体系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海舰(1997)和顾海兵(1997)。他们是国内较早对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学者。

李海舰强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并且进行量化研究。他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设立了市场占有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外资控股率四大指标,用以监控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顾海兵的研究则进了一步,他直接设立产业安全指标,该指标包括三资企业外方总资产占全国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各大行业、细行业的三资企业外方资产占所属行业资产的比重,三资企业各类产品总额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额的比重,外方专利许可量占全国专利许可量的比重。

总体而言,产业安全的研究有了初步成果,但还不成熟,多数还是依附于经济安全的研究。

(三)21世纪:独立化阶段,逐渐趋于成熟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产业安全的研究更加重视,产业安全的研究也逐步独立化,表现为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安全衡量标准,出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

第一,“经济安全论坛”提出的制造业安全模型体系。2002年,“经济安全论坛”组编《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一书,提出了制造业安全模型。该书认为,一个完整的制造业安全整体评价模型应该包括两个部分。

首先,对制造业行业和产品的现行状态进行描述,这反映制造业安全的基础状况。该书将这种表露在制造业领域之内的经济安全定义为制造业的显性安全。其评价指标包括:库存周转率、顾客满意度、财务指标、研发投入比率、制造业行业劳动生产率、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制造业进出口商品价格比、外资进入规模、外国商品对我国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制造业产品(制成品)出口与进口的比率、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制造业大企业的世界排名和国内排名、制造业总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关于技术水平的比较、主要军备技术水平、军备进口比重、关键产品进口依赖度。其次,包括对制造业领域之外的安全环境描述的指标,该指标分为国际经济关系、国内科技水平、国内宏观经济条件三个部分。

第二,黄建军 (2001) 制定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

黄建军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中国的产业生存环境,包括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生产要素环境和产业市场需求环境。二是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三是中国的产业控制力,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从内部控制看,国家对本国产业的控制力指标包括:政府对该产业国内生产能力的控制;政府对某一产业中重要企业的控制和提供支持的能力;政府对基础产业的控制。从外部控制看,产业控制力指标包括: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外资经营决策权控制率;某个重要企业受外资控制情况;受控制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四是中国的产业外资利用度和中国的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对外依存程度用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来反映。

第三,“中国入世后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2002年,由“中国入世后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何维达教授提出了一套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该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组成,即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何维达提出产业安全衡量的指标体系后,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于是他继续进行研究并加以修正,补充了部分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类新的指标,这样,何维达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就由四类指标组成,体系比较完整。

第四,朱钟棣和孙瑞华(2006)等人的三级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在何维达修正后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组二级指标,并进一步丰富了三级指标。朱钟棣等人提出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也同样分为四大类,即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相比何维达的指标体系,朱钟棣的指标体系对每一类的指标分解得更为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计量性,一共包含33条评价指标。

第五,景玉琴(2006)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景玉琴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国内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三大类组成,每一类又由若干细项指标组成。该体系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在产业国内环境评价方面加入了政府规制环境因素;其二是取消了对产业对外依存度的评价,她认为产业对外依存度高低并不能反映产业安全状况。

第六,李泳、王爱玲(2006)构建的一套行业安全指标体系。李泳等从综合表现、影响因素、政府规制、内资实力和机遇修正指标五个方面确定了衡量行业安全水平,并据此建立了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有突破,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产业安全研究独立化,即把产业安全研究从对经济安全研究的依附中独立出来,探索建立了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奠定了衡量产业安全状况的基础,产业安全与否的评判就有了准则。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图克服仅仅定性分析的不足,侧重量化分析,对我国的产业安全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就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本身的研究而言,还有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体系不严谨,名词不统一,评价指标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关于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用于量化评价的指标(观察变量)的称呼就不一致,比较混乱。 有的把这些用于量化评价的指标笼统叫“指标”,如李泳、王爱玲(2006)和“经济安全论坛”;有的叫“可量化指标”(景玉琴, 2006);有的叫“三级指标”(孙瑞华,2006);还有的学者对此前后称呼不一,先是叫做“具体指标”,后来又改称“分析指标” (何维达,2002)。另外就是关于“产业对外依存度” 指标的存废问题,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争论。多数学者主张保留,认为这个指标对于产业安全很重要;也有学者取消了对产业对外依存度的评价,认为产业对外依存度高低并不能反映产业安全状况。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有四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忽略了产业协调问题。看到了产业竞争、产业控制和政府规制等问题,却忽略了产业协调这个对产业安全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没有明确过程控制。把产业控制分为内部和外部控制,却没意识到产业控制是个过程。产业控制不仅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还应该包括对产业的全过程控制,即动态控制。

第三,过分强调产业竞争力。就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而言,产业竞争力确实非常重要、关键。不过,产业竞争力只是评价指标之一,不可过分强调,更不能取代其它几个也很重要的指标。

第四,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以往的研究多是就产业谈产业,没有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没有产业发展的理念。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的运行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产业的科学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长久保障产业的安全。

产业安全指标新体系“四力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的综述和讨论,结合各个已有评价体系的优点,并强调开放经济相关指标的重要性,本文提出新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即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由产业协调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力构成,即“四力模型”。其中,产业协调力是基础,产业控制力是过程,产业竞争力是关键,产业发展力是目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家的产业安全。

具体而言,“四力模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是一个由总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总指标是产业安全;一级指标由四大指标构成:产业协调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力;每一个一级指标又由若干二级指标组成,二级指标共有39个(见表1)。具体如下:

产业协调力的二级指标有8个:产业协调度,产业市场集中度,市场竞争度,供给市场集中度,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

产业控制力的二级指标有7个:指标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品牌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核心技术控制率,外资对重要企业的控制,重要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某外国对产业的控制程度。

产业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有10个:国内市场占有率,世界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内资源成本(DRC),贸易竞争指数,产业损害指数,劳动生产率,产品增值率,产品价格,相关产业竞争力。

产业发展力的二级指标有14个:政府行政力,资本成本,资本生成效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技术发明和创新人员占专业人才的比重,行业失业率,研发费用占成本比重,专利拥有率,供给产业竞争力,境内需求量,境内需求增长率。

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四力模型”的特点

“四力模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统一了指标体系的层级,理顺了逻辑关系,规范了名称,使得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考虑了开放经济的情况

开放经济条件下,各方都要顾及他国的产业安全,和谐共处,真正双赢。

(二)评价指标更加全面,体系更加完善

在继承吸收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四力模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补充了产业协调力这一重要指标,这非常重要,是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根据本文的研究,产业协调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三大产业协调。既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也包括每一个产业内部结构比例的协调。应注意克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的不利局面。

第二,重点产业的上、下游协调。一般说来,产业后向关联度和环向关联度弱,前向关联度最强,这是目前普遍现象。由于前向关联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企业倾向于前向关联度最强。而对于环向关联来讲,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负的外部性,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前向关联度、环向关联度与后向关联度要协调好。

第三,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协调。对外贸易存在巨额的顺差,容易招致国际社会的指责和报复,不利于产业发展,因此今后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协调好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二者关系。同时,做好产业经济协调。

第四,产业发展战略协调。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好支柱产业与先导产业,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关系,合理调配资源,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部分指标作了修正

有的学者把 “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为产业提供的软环境”作为两个评价指标,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考虑到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政府为产业提供的良好的软环境,也就是说政府行政能力内含政府为产业提供的软环境因素,因此,本文认为这两个指标可以合二为一,统称政府行政能力;此外,景玉琴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取消了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理由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低并不能反映产业安全状况。本文认为,即使产业对外依存度高低也许不能直接反映产业安全状况,但是,它可以通过影响产业协调力最终影响产业安全状况。因此,建议保留这个指标。

(四)没有过分强调产业竞争力

一国固然要强调产业竞争力,包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应强调不对他国构成产业损害,以免招致进口国报复,不管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也不管是来自进口国本身的,还是进口国寻求WTO贸易争端救济机制,最终都会损害本国的产业。所以,拟补充“产业损害指数”。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不强固然会使得产业不安全,产业竞争力过强也未必会带来产业的持久安全,应提倡产业适度竞争力。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已成为重点,产业安全课题研究逐渐也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作为评价产业安全问题标尺的指标体系也就成了学者研究的重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相对完善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正逐步形成。本文借鉴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文献,批判地继承了前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新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由产业协调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力构成的“四力模型”,此模型在更多考虑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强化产业协调力,修正相关指标,并提出适度竞争力,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全面、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创新,为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但是,本文所构建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还是原则性的,未进一步研究各指标因其作用程度而赋予相应的权重,以及如何在不同的产业中使用“四力模型”评估产业安全。因此该“四力模型”的操作尚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具体衡量产业安全状态时要针对产业的实际情况,对指标及其权重做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B.K.先恰戈夫[俄]主编.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2.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 (22)

3.顾海兵.当前中国经济的安全度估计[J].浙江社会科学,1997(3)

4.何维达,何昌.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

5.黄建军.中国的产业安全问题[J].财经科学,2001(6)

6.经济安全论坛组委会编.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与研究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 景玉琴.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6(2)

8. 李泳,王爱玲.中国重点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6(10)

9.李海舰.外资进入与国家经济安全[J].中国工业经济,1997(8)

10.孙瑞华,刘广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

11.朱钟棣,孙瑞华.入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5)

作者简介:

第8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9月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

此前《财经》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已拟就《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参与政策调研和文件起草的人士透露,《决定》此前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征求意见。而《规划》内容还需补充完善,时司或将推至今年年底。

密集决策调研

决策高层第一次公开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2009年5月份。去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9月21日和22日,国务院总理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会者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发表了看法。

11月3日,在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他强调,要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

2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和相关文件起草组。

此后的3月~4月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员部委开始了全国调研。由发改委等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亦同时征求各方意见。

参与调研的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陈志博士介绍说,调研分为区域调研和领域调研前后两个阶段。区域调研集中在三个区域:湖北、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省份代表,广东、上海代表发达地区,另外还包括东北地区。调研内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及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等。

回京后,调研组又分领域进行了多次座谈,部分企业家和科学家代表参加座谈,相关文件起草工作随后进行。

参与《规划》起草工作的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吴滨博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领域,都需要较长时司的培育,大规模推广应用也需要一定时司。大家目前的共识是将《规划》内容写得实一些,强调针对性,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尽量避免政策“通用性”。据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所长王昌林介绍,目前《规划》还在编制和研讨过程中。

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室主任张晓文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国务院的《决定》,《规划》涉及的内容更多更细,涵盖很多产业,包括较多技术性内容,目前还在研究和制订当中,计划于今年年底左右出台。

“七领域”版本演变

《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据《财经》记者了解,经广泛征求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版本与此前相比有所变动,如海洋工程和航空业,目前都已并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医药和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并在其中扩展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项。

曾参与地方调研的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段小华博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相比此前版本,目前确定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集成,这与各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有关,也与带动一些领域发展的意图相关。

吴滨表示,在七大领域之下,还包括20多个重点方向,不排除其中的重点方向有所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2010年年初的《2008~2009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41万亿元。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

另外,“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还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产值有望达到4000亿元,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可达6万亿元。

扶持政策高含金量

《决定》在财政、税收、金融、国际化和市场等方面,都列出了扶持政策。《规划》则将对这些政策进行细化,比如在节能环保,能源价格、资源税收、新型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建设、新能源的上网定价等,都将有所突破。

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有关人士表示,《规划》中即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最主要的还是财税扶持和优惠政策。

此次《决定》指出要制定完善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据了解,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将参照和借鉴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另外为鼓励自主研发,按照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具体政策是,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增值税方面,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一定比例税负之外的税款即征即退,但该政策只针对软件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等。

据段小华介绍,在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研发和市场培育方面,政府将出台不同以往的举措,眼下呼声较高的“重头戏”是财政和金融相结合的政策,它体现着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耦合,可引导大量民间资本的跟进投入,包括资本市场、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方方面面都要发挥作用。

据悉,在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中央层面早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设下伏笔。2009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首批与北京等六省市合作,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发起设立20只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旨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立之初即募集资金约9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相关省、市财政投入12亿元,社会资金近70亿元。

截至目前,20只创业投资基金中已有16只组建完毕,公开挂牌。

在8月2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战略性新兴

产业需要一个培育孵化的过程,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明显,政府参与创立的创投基金,就是要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

此外,此次《决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融资方面也多有着墨,指出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协调政府与市场作用

段小华分析指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建立适应其发展阶段的科技投入政策。可以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比如科技公共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阶段应当是新兴产业的形成阶段,即孕育期和成长初期。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就处于新兴产业的孕育期,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则处在成长期,都需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信自、产业则处于发展期,更要强调竞争。业内人士表示,说到底,就是在各个阶段如何去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问题。

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室主任张晓文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原则是,政府不能管得太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不能像此前的4万亿投资计划那样,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力量。

在中央层面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之前,全国很多省市的相关政策已先行。比如,8月30日湖南省下发《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所列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个领域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这一版本与中央层面有所差别,后者包括的“新能源汽车”被“文化创意”取代。

第9篇:中国产业调研范文

摘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是政策导向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产业结构细分的相关理论,以及制度上和资源消耗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着手研究产业结构动态性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制度 资源消耗 综述

前言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和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然而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找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在现实的资源性问题突出矛盾的压力之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意义。

1产业结构的细分理论

1.1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定义中国。城市产业结构构成了城市生产力的主导部分,是城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一般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部门。

1.2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划分。

1.2.1关系论

在一定的地域内,农村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的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农村这个空间领域,是农村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相互交错的综合体。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农村产业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和非农业产业系统。农业产业系统再次细分为:农、林、牧、副、渔五个子系统;非农业产业系统可以分为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建筑业。

1.2.2层次论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的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基本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的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狭义农业范畴;第二层次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广义的农业范畴;第三个层次四肢农业和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比例关系,属于大农业的范畴。第一层次中的种植业各项是一种单向性的无机关系;第二层次上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主要哦那个过食物链和营养链相互连接,属于交互性的有机联系;第三层次上农工商建筑和运输是一种网络状态的社会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2.1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

2.1.1国外对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

Simon. Kuznets 在他的《现代经济增长》中谈到:我所说的整合是指不发达国家不久以前或目前的制度和精神条件,鼓励不同集团和地区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或者经济结构。T.W.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中从不同部门对制度的不 要求暗示了制度的行业影响:激励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对此我们有几个更为一般的看法……每一户收入都增加的经济中,对于服务于非农业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合约与财产安排的需求会相对于农业部门相连的合约与财产权利的需求而增加。

2.1.2国内学者对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

2.1.2.1体制转变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郭克莎和王延中认为,体制转轨对制度的影响表现为i:(1)体制转轨过程中,决策主体结构,信息的传递方式,动力结构的选择,调节方式的选择都发生那个了变化,这些变化和多元决策主体的共同介入带来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的一系列变化。(2)在体制转轨中,双重体制的共同作用及其发生的一系列的碰撞和摩擦,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造成了产业升级的困难。也有学者从目标政策,产业结构与体制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证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体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对策。

还有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途径这一角度,认为我国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和优化的原因是我国以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忽略了存量调整,所以必须加快存量调整和产权改革,促进产权流动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2.2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2.1.1国外研究的一般概述

总体来看,2002年以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惊人,通过利用各个阶段的分析数据可知:单位GDP能耗下降招式因为各个产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造成的。

Xiaolu wang, LianMeng (2001)认为,能源强度消耗的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几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只见得对应关系已经引起了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对中国能源与经济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怀疑。Thomas G.rawski (2001)通过分析我国1990年以来能源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比较亚洲部分国家的能源经济数据,认为中国在能源消费下降的情况下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并认为中国199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真实的。

2.1.2国内研究的一般概述

民间国内对于能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都已经引入了定量分析,从方法看,意识采用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直接回归分析;二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2.1.2.1直接回归分析。

徐博,刘芳(2004)通过分析表明,经济结构变动,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且可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我国在能源弹性系数较小的情况之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经济结构变动降低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这将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开始想清洁高效能源增长方式转变。

刘满平(2006)认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耗总量,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协整关系,既具有长期的共同趋势。这说明我国工业化阶段对能源消耗的增长有着更高的依赖性。而目前以重工业拉动工业增长,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需求弹性明显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2.1.2.2灰色关联分析。

尹春华,顾培亮(2003)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一二三产业的生活用能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度,从而对我国今后几年的能源消耗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的近期能源消耗不会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只会缓慢增长。

曾波,苏晓燕(2006)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动趋势。从中可以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开始较大幅度下降到稳步下降,符合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中”的论断。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概述

在基本了解了影响产业升级的两大基本影响因素,制度与能源消耗之后,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当前时代特点。

3.1国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A.O.Hirschman 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深入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性增长的不可能性等原因,从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资本发展重点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也应该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带动行业发展。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优原三代平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有着丰富的研究在书《产业结构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基准条件,“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他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率先在生产率快的主导产业中优化升级,并且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应优化升级需求增长快的产业作为主导。

3.2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回顾

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九五”期间乃至到今天要大力发展石化、汽车、机电和建筑行业四大产业结构,此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地方层面延伸的趋势,国内对于产业优化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2.1优化升级指标体系研究

定性分析由于缺乏准确率并且主观性太强,从而学者很快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优化升级分析。定量分析就变有优化升级基准的指标化,从而运用数据化。针具产业结构的特征,首先要确定多项指标,然后根据系数得出比率,随着影响优化升级的因素越来越多,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构成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3.2.2优化升级的基准研究和评价方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如已经归纳出来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关联度、增长率和生产率上升率等基准以及日本的环境等,形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典基准体系。我国学者又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许多学者邮过去片面强调掉采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基准来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向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评价方法上面,专家学者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等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4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问题思考

4.1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化

周一星教授(1991)研究表明,全国工业相似系数高达0.5以上的占77%,并且规模越大越接近。究其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所提倡的独立自主,自成体系为方针,各地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独立的体系,大求全,小的也求全。产业结构的这种趋同带来了资源的大量的浪费,总体的聚集效应开始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能源,原材料,资金等各种资源的紧张状态,从而增加了生产能力的闲置。

4.2制度改革举步维艰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制度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制度改革的困难性。其中很多的问题还没有高清楚,如产权的真正含义,制度的量化等等。所以研究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如,制度的变迁是徒河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影响的?有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影响制度对某一行业影响程度的因素是什么?怎样建立我国的产业结构自动转换机制?

4.3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缺陷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然而由于其基准指标体系较为理想化,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体现产业结构特征或优化升级的价值取向但是数据不可以获得。缺乏有针对的动态性,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会随着自身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渐丧失。大多说的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精力放在应用研究之上,在一定成都上优化出的产业结构同时具备支柱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特征,而定量研究中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数据缺乏联系性,实际操作中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结语: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通过产业结构内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动态关联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是这些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的过程。对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新型工业化社会。已经明显有了实质性的政策导向,本文试图从产业结构的细分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着手,进而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一个综述。

参考文献:

[1]李梅,杨明俊.中国城市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2)

[2]李果仁.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综述[J],产业结构调整,2003,(5)

[3] Simon. Kuznets. 《现代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页.

[4]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朱锡平.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9,(3)

[6]邓伟根, 降盛辉. 结构调整与产权改革,中国工业经济[J]1996,(1)

[7] wang, LianMeng.A reeval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J].china’s economic review,2oo1

[8]Thomas G.rawski. 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J] energy policy.2001

[9]刘润生.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J],2009,(5)

[10]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