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员语言表达浅析

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员语言表达浅析

如今,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中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但其权威性与专业性仍深得受众青睐。在此形势之下,如何不断地变革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播音员作为该行业的关键角色之一,更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探索出一条专属于传统媒体的道路。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根据新闻播音员的价值和问题所在,以新闻播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专业训练为主要方式,以规范播音员语言表达为主要目标,探析规范播音员在电视新闻播音中语言表达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凭借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早已得到全面普及。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并没有被受众遗忘,其权威性与专业性仍是受众选择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电视新闻节目绝不可以安于现状,在提高节目品质与丰富节目内容的同时,对新闻播音员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该行业的“门面担当”,新闻播音员是与受众直接交流的重要角色,有责任于竞争中力挽狂澜。在媒体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中,对播音员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专业的播音基础功底,使自己的语言具备生命力、欣赏性、感染力,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1]。本文针对以上的研究背景,结合对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提出的新要求,以新闻播音为重点,重在规范新闻播音员的语言表达,为新闻播音员寻求一条可行之路来适应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二、新闻播音员语言表达的意义

1塑造新闻传播的有声语言

新闻在被播报之前,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而新闻播音员以声音为媒介,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带给受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新闻播音员的语言表达具有塑造新闻有声传播的作用。播音员的语言表达打破了文字的局限性,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及时报道,为受众带去便捷的同时,及时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2树立新闻节目的品牌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改变,新闻节目对播音员风格的要求从过去的严谨、庄重改变为如今的亲和、自然,这给新闻播音员带来了更多展现风格的空间,使其语言表达的魅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新闻播音是一项性质比较特殊的工作,播音员主要通过声音来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在此过程中,由于新闻播音员并不能够通过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与听众进行交流,因此语言表达便成为塑造风格的唯一方式。很多播音主持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例如,提起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难免会想起海霞的亲切、康辉的大气。新闻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表达引领着受众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优秀独特且规范的语言表达自然会增强节目的可听性、可视性,从而树立节目的品牌形象,挖掘更多受众市场。

3构建受众与新闻沟通的桥梁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其开场词为“各位观众,晚上好”,该开场词将受众作为第二人称,一瞬间拉近了播音员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具有十足的亲和力。除此之外,受众是通过声音来获取新闻讯息的,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表达也成为新闻与受众之间交流的唯一媒介。而广播节目主持人如果能提升其语言表达的水平,与听众更加有针对性地沟通交流,无疑能发挥语言魅力,增强节目的黏合力,收获更多的忠实听众[2]。

三、新闻播音员语言表达的问题所在

正如上文所述,新闻播音员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其语言表达发挥着塑造新闻传播的有声语言、树立新闻节目的品牌形象、构建受众与新闻沟通桥梁的作用。新闻播音员虽然受到了专业的培训,但依旧有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音表达欠规范尽管普通话的练习是每个播音员的必修课,但其在吐字归音上依旧存在不足。常见的问题有发音不规范、声母不区分、韵母不饱满、调值不到位等,这与地方方言及日常说话的习惯等是脱不开关系的。吐字归音是使字音清晰准确、完整饱满的传统发音手段,在普通话训练过程中要达到发音清晰、字正腔圆的效果,这便要求播音员在基本功上下足功夫。

2稿件准备欠充分

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好十足的准备,新闻播音也不例外。然而在新闻播报中错播、嘴瓢等问题却时有发生,这与备稿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在新闻稿件中,难免会遇到长句、难句,包括庞大的数字、拗口的英文名等,播音员的识读能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但远远不能代替备稿,如果备稿不充分也无法确定稿件的基调、划分的层次和主次等。因此,新闻播音员要进行充分的备稿,在稿件基调的定位和声音的技巧方面做好准备。

3内容传达欠清晰

这里的“清晰”,并不是指吐字的清晰规范,而是指在新闻稿件内容表述中的清晰,这是衡量受众能否听得懂、能否瞬间抓住重点的标准。稿件是“死”的,需要新闻播音员通过对稿件的处理和技巧的运用让稿件“活”起来、鲜明起来、清晰起来,对于重点的部分给予强调,根据句子成分给予停顿,而不是用同样的语气节奏播完整篇稿件,毫无停连、重音、节奏等的处理。

4情感基调欠恰当

“恰当”指的是合适、妥当、不偏不倚。在情感基调上,常见的问题有二:情感基调不够、情感基调过强。前者体现在播报时毫无感情和状态,只是把稿件的内容读出来、播出来,对基调的把握不到位;后者则体现在“过分”把握基调,与新闻的客观性相悖,在新闻播报中过分地掺杂个人的情感,就如同朗诵文学作品一般。无论如何,在新闻播报中都要在把握情感基调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进行定位。

四、规范新闻播音员语言表达的对策

1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的基础

受众是通过播音员的声音来直接了解新闻事件的,因此,声音成为受众理解新闻信息的唯一载体,语言表达关系到受众最直接的感受。普通话的语音发声练习必然是每一位新闻播音员的必修课。要把普通话说标准,首先要从自己的短板入手。在语音发声中,字是由“字头”“字腹”“字尾”组成的,三者的发音组合在一起,呈一个“枣核形”的整体。“字头”即声母和韵头,要准确有力;“字腹”即韵母中的韵腹,要饱满圆润;“字尾”即韵尾,要归音闭合。矫正普通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进行。普通话练习的精髓在于听说结合,多听多练,要结合自身发音的不足,注重对正确发音的模仿,找到规范且适合自己语音发声的方法。在练习语音发声之余,同时要注意学习其他塑造声音的方法。如坚持练习口部操、绕口令,加强唇舌力度,也就是练习俗称的“嘴皮子”;学习胸腹联合呼吸法,气沉丹田,达到持续稳定、平稳顺畅的用气状态;尝试掌握轻重音、儿化音、变调等普通话常识等,以此来夯实语言表达的基本功。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字音,如氛(fēn)围、报道(dào)、殷(yān)红、召(zhào)开等;区分如血(xiě)淋淋与血(xuè)腥、一哄(hòng)而散与哄(hōng)堂大笑、硕果累(léi)累(léi)与伤痕累(lěi)累(lěi)等。新闻播音员要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以标准的语音发声和正确的汉字读音来为传播新闻服务。

2充分备稿——语言表达的前提

新闻播音员在节目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其正确驾驭稿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分备稿便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规范播音员语言表达的必经之路。备稿,分为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广义备稿指的是播音员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狭义备稿指的是播音员对具体稿件进行分析继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备稿六步”,这要求播音员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并剖析稿件。一般而言,数字在新闻播报中是需要着重去强调的,尤其是庞大的数字,播音员瞬间正确识读是很困难的。倘若不进行备稿,不对稿件中数字进行标记,则难以在正式播报时达到准确无误的效果。除此之外,若省去备稿这一步骤,播音员很难在看到文字稿件之后立马确定好基调,也很难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做出恰当的气息、停连、语气等的处理,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风险的挑战。在备稿过程中,播音员要联系事件的背景,明确向受众告知该事件的目的,划分好层次,分清主次,确立与之相应的情感基调,且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标记,从而达到准确无误的目的。

3外部技巧——语言表达的手段

新闻播音是讲给受众听的,需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耳朵,唤起受众的听讲欲望,对于新闻稿件要娓娓道来,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基于此,表达清晰、正确传达便成为新闻播报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播音员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剖析和解读后,运用一定的外部技巧将文字稿件外化为声,准确、自然、清晰地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外部技巧,指的是停连、重音、语气、节奏[3]。如《新闻和报纸摘要》在2022年4月6日的特别策划《足迹》,其中标题为《浙江省牢记总书记嘱托,协同推进经济大省和生态大省建设》的新闻,对于其外部技巧的运用,可进行如下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2015年和2020年两次/前往浙江考察调研。考察过程中,总书记/深入工厂企业、城镇乡村,就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重音、停连等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清晰、信息传达不明确等问题。但是新闻稿件的外部技巧处理并不是单一的,要在正确分析稿件的基础上投入个人的理解,采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来进行外部技巧的运用。在新闻播报中,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升降、停连的运用、重音强调的处理、整体节奏的把握,通过有声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来使听众在第一时间抓住重点,让新闻播报表述更清晰、传达更准确。通过播音技巧的灵活运用,新闻稿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饱满的感情将得以体现[4]。

4投入感情——语言表达的辅助

有声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就是内外兼修:“内”表示情感上与新闻稿件的共鸣,“外”表示声音上与受众的共鸣。因此,除了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丰富语言表达,更要在其中投入丰富、真实、自然的感情。播音员作为新闻传播的先行者,以有声语言为媒介传递新闻讯息,用声音赋予新闻生命。播音员的播音基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只有在新闻稿件和新闻播报上投入感情,才能与新闻合二为一,才能让受众产生共鸣,才能让节目有亲和力,从而更好地搭建起受众与新闻之间的桥梁。如《新闻和报纸摘要》在2022年3月31日标题为《环境变美、生态变好,候鸟有了更多“新家”》的新闻:“春暖花开,候鸟迁徙。近年来随着各地增强爱鸟护鸟意识,环境变美,生态变好,不少地方成为候鸟愿意驻足的‘新家’。”这段新闻描绘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赞扬了各地爱鸟护鸟的意识和我国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进步,是积极向上、满怀憧憬的,语速可放慢,语气要温和,但不可矫揉造作,而是应当是从内而外、自然的抒发。但情感基调的确立不宜在新闻播报中有太强烈的体现,基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新闻播音不同于朗诵或主持,不需要将浓烈的情感外露,要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地描述新闻事件。新闻播音员传递情感应该通过新闻信息较为隐蔽、含蓄地表达出来,其情感的表达不应太过突兀,应该恰到好处,且把握好尺度[5]。如今,读稿念稿的“机器”已不再适应大局势的不断前进,电视新闻播音员不应该仅仅是稿件的传播者,而是要与稿件相融合,参与到稿件创作中,在稿件中投入自己真挚的感情,准确传达稿件的内容与态度。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新闻播音节目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除了要将“创新”这一理念贯穿于节目始终,提升节目质量,更要加强对新闻播音员的专业培养。新闻播音员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肩负着塑造新闻传播的有声语言、树立新闻节目的品牌形象、构建受众与新闻沟通的桥梁等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前景。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播音员,除了要提升政治素养、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注重道德素质等,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规范语言表达,即夯实吐字归音的功底,在新闻播报之前充分备稿,在新闻播报时运用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明确情感基调,将恰当合适的感情倾注于稿件中,让受众听得清、听得懂,激发受众的听讲兴趣,打造有亲和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让电视新闻节目占据一席之地,更好地传播新闻讯息与服务大众。

作者:杨云曦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