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数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探析

【摘要】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一直处于改革和创新中,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小学是学生养成数学习惯的关键时期,确保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后续学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门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基本特征制定课程标准,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必要性

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有利于其当前的知识学习,而且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他们认为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需要不断引导和辅导,因此错过了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机。现阶段,这样的教学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一)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意识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灌输教学法,这导致学生养成被动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幅度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无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内在印象,因此无法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此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部分教师仅仅要求学生钻研标准数学答案,忽视了解题方式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独立思考丧失兴趣,出现无法主动思考的现象。

(二)学生被动地独立学习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逻辑性和专业性高的特征。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使用正确的方法,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家长将成绩作为评估学生成绩的唯一指标,这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基于试卷知识点制定的教学内容,最终将导致学生丧失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另外,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思维方式,在讲解一些深入的数学问题时,许多教师会使用接受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数学知识点,这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存在机械复制的问题,并且不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和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几乎不会交流,这样数学课堂氛围十分压抑。在这种数学学习环境中,学生经常出现走神、犯困等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很少,也无法形成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学生利用背诵数学习题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但是当学生遇到形式多变的问题时,将会出现错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数学知识,所以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为了有效改善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数学提问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比如,教学“长方形”时,为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吗?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呢?”随后学生会对教师的问题深入思考,并努力通过查找资料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二)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模式

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将数学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并经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目标。独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要重新优化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交换自己和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角。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科学指导。经过长期锻炼,学生将会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会积极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学习“统计图”这一课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统计图,为学生讲解统计图知识。随后,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统计图,并且向学生询问统计图组成要素和代表的含义。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深刻感悟统计图,自主思考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掌握统计图知识。

(三)积极创建自主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创设自主的数学学习氛围。传统的“填鸭式”数学教学模式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创造的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味,严重忽视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比如,教学“四边形”这一课时,如果教师机械地讲解数学知识,将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将班级中的学生自由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布置一道数学题鼓励小组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解答这一问题。在这种自主学习氛围,学生将会逐渐形成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四)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动力,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必须准确找到小学生的兴趣点,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生活特征的学科,在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定的数学知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整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使用新颖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比如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效利用买菜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卖菜阿姨,有的学生则扮演买菜的妈妈等。具体情境为:小明妈妈到菜市场购买蔬菜,其中萝卜2.5元,白菜4.3元,小明妈妈给了卖菜阿姨10元钱,那么卖菜阿姨应该找小明妈妈多少钱?经过仔细计算和深入思考后,学生就很快得出正确答案。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创造更多机会。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

为了全面激发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考素材,引导学生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现实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通过创造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独立的思维意识。其次,教师应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的数学问题。借用三维动画、图片等为学生直观地演示各种有趣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最后,教师要直观地为学生展示数学教材内容,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数学书本中蕴含的定理,从而更加全面地展示数学习题。比如,教学“图形的变换”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从而将图形变换知识更加直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会为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提供便利,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地位,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丰化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现代交际,2016(06).

[2]刘丽.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途径[J].赤子,2016(18).

[3]蔡雪萍.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时代教育,2019(10).

[4]韩淑珍.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作者:周小红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葆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