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科微量注射泵安全风险护理探析

儿科微量注射泵安全风险护理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收治110例微量注射泵治疗患儿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岁~12岁,平均年龄为(5.92±1.27)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为2岁~11岁,平均年龄为(6.13±1.08)岁。两组患儿的上述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安全管理,实验组应用安全风险护理可控因素超前阻断法,主要包括[2]:①教育风险:向患儿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对家长护理过程中的错误给予指导;②穿刺风险:谨慎选择穿刺部位,穿刺成功后充分固定,必要可应用保护性约束;③观察性风险:对输液部位执行一看、二摸、三对比的观察方式;④药物误差风险:预防回血、针头堵塞,保证原药液全部输入,保证剂量准确;⑤操作风险:加强专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⑥器械性风险:检修保养,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渗漏、用量偏差、脱针脱管、工作故障等。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评价护理满意度,评价包括:观察、教育、故障处理、穿刺,得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满意度差异

实验组观察评分(22.91±1.45)分、教育评分(22.78±2.57)分、故障处理评分(22.69±1.32)分、穿刺满意度评分(22.89±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75±1.16)分、(18.36±2.05)分、(18.92±0.96)分、(19.01±2.7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微量注射泵应用儿科可保证用药安全性、时效性,但在应用过程中可发生不良事件,限制其应用,同时产生护患纠纷[3]。诊断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实施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意识和风险阻断意识,通过前瞻性护理,有效控制安全风险[4]。通过超前阻断法可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穿刺评估和良好固定可给以患儿家属带来心理抚慰,护理人员加强主动控制风险行为,取得家长认可,通过药物误差、操作风险、器械风险管理,降低工作失误率,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5]。综上所述,儿科微量注射泵应用安全风险护理可控因素超前阻断法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儿科应用微量注射泵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式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5~226

2朱秀娴,林素清,左柳.风险管理性护理在应用微量注射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运送前后泵体移动注出率改变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63~265

作者:周恒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