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校地合作模式及路径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校地合作模式及路径

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做到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道路仍然十分漫长。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时常陷入“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1.认识欠缺,供给不足

客观上,一些基层党委政府没有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没有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主观上,部分基层政府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认为与看得见、摸得着、来得快、政绩明显的经济建设相比,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致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重视。

2.合作平台缺乏

目前,多数基层没有配置专职的公共文化工作人员,即便是有配置专门的基层公共文化工作人员,往往也从事其他工作,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普遍存在编制紧、学历低、能力弱、新人缺等问题,难以跟上新时期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需要。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播、知识创新的源头,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科技文化场馆、先进的设备设施,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高校与地方合作不仅是高校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有效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有必要构筑一个载体,即围绕本地区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建立一个高校和地方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平台。3.投入机制有待增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目前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社会资本基本没有介入,投入机制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尽管近年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相比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还是明显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涌入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员,由于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公共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要求农村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更是文化振兴。由此可见,新时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文化建设同等重要,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更好地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高校与地方合作的现实意义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高校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源头,高校的科技创新最终要为地方服务,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越来越成为高校之间达成的共识,也越来越成为地方高校在特色和服务方向上的定位内容。

1.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助推者,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是马克思追求的革命目标。在理论上,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问题从“偏离的原子”到“人性的复归”,再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探索,凸显了人的发展是其整个理论中的价值取向。对人类而言,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条件的发展同等重要。而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全覆盖的服务体系,通过传递正能量来鼓舞、指导人类参与到社会的全面建设中。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将高校的智力优势与地方的区域优势相结合,从而构建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全方位体现新发展理念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强调。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是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治本之策。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是开放与共享两大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开放的理念体现在高校与地方合作中从“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公共文化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共享的理念体现在高校的智力优势与地方的资源优势共享,从而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川旅——龙泉”校地合作路径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十一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为成都市东部主城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级)所在地。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首。[2]四川旅游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服务现代旅游业发展。学校长期秉承“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意识,特别是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与驻地龙泉驿区之间长期进行有效合作,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校地合作的创新型转化。

1.注重理念引领

高校社会职能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程度,高校只有密切与地方合作,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起服务地方、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学校充分认识到驻地龙泉驿区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母体”,以及实施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的重要战略意义。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学校扮演着文化繁荣助推器的重要角色,通过开展有效的人才培养、文化服务与传承等工作,提升学校在龙泉驿区的地位、功能和价值。作为人才、科技和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学校资源优势明显。龙泉驿区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对教育、人才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强烈的渴求与需求,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发展获得更强劲的动力源泉。

2.搭建有效平台

构筑一个载体,建立一个合作创新的平台,是加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龙泉驿区政府积极推动与学校的合作,做好支持和引导工作。城市在发展,文化不掉队,学校与龙泉驿区的合作有效推动了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了地方基层文化发展,实现了大学“引领文化”的社会职能。

3.创新共赢模式

⑴“双学双进”合作模式。学校与龙泉驿区达成协议,实施“双学双进”工程。“双学”工程,即学理论、学典型:一方面,龙泉驿区利用固定党日活动、微党课讲堂等邀请学校教师深入村社、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建设、传统文化等方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最基层;另一方面,学校邀请龙泉驿区好人进课堂,为广大师生讲好人故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好榜样。“双进”工程,即学校老师走进龙泉驿区基层挂职锻炼,龙泉驿区干部走进学校结合区情为老师学生开讲座。2015年至今,学校已经选派了3位老师分别深入龙泉驿区委宣传部、龙泉驿区同安街道丽阳社区开展为期1~2年的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建立学校与龙泉驿区的全方位联系,特别是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互动良好。例如,龙泉驿区的大型活动中学校选派优秀节目友情支持,不定期邀请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老师、同学对相关人员进行艺术指导与培训,共享文化娱乐设施。同样,龙泉驿区也鼎力支持学校的相关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首届社会实践成功汇报活动中,龙泉驿区区委宣传部推送的节目“川剧变脸”引爆全场,好评阵阵,这样的形式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校地有效互动,同时还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⑵携手共建“研究中心”模式。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为了确保高校和地方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学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协调,与龙泉驿区区委宣传部达成共识,携手共建“龙泉驿区校地合作理论研究传播中心”。经过前期的组织协调,目前已有包括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在内的4所龙泉驻地高校形成联盟加入该研究中心,其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该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要紧跟国家发展形势,因地制宜,让学校和地方共同参与做好理论研究与文化传播,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在党的精神与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进基层”宣讲中,该中心组建了专门的宣讲团10余人深入到龙泉驿区乡(镇)、村(社区)先后开展专题讲座上百次,这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体现。⑶互惠互利、资源共享。龙泉驿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永恒不变的主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学校“弘思学社”与龙泉驿区“弘陶书院”友好结对,“弘陶书院”的书法大师深入学校为“弘思学社”的同学们开展讲座,传授书法技艺;“弘思学社”的同学们走出校园与“弘陶书院”的书法爱好者们一起深入基层开办书画展览,送春联下乡等活动。这种有声有色的活动,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实现了学校和地方的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学校与龙泉驿区的合作理念具有前瞻性,着力于机制模式创新,成效显著。在新形势下,校地合作要在深化上下功夫,积极思考,主动对接,实施新举措,寻求新突破,努力扩大合作领域,双方都要找准合作重点,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扎实推进项目落地,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走进龙泉驿——龙泉驿区公众信息网[EB/OL].(2017-07-31).www.longquanyi.gov.cn/index.php?cid=2314&tid=127050.

[3]龙文明.龙泉驿好人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4]魏晓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甘肃科技,2016(10).

[5]何根海,张勇.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9(9).

作者:乔谦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