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校,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自主管理体系,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多年来,辽宁省大连综合高级中学在国有民办的框架下,以“去中心化”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学校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人、财、物以及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去中心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但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管理模式中,仍然保持着计划体制的“残影”,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的转型”。传统的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由设立的诸多部门组成“金字塔”型梯队,每一层面上又有若干正、副人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上层负责,可是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致使每个人又不能真正地负起责任来。当世界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新型管理理念随之产生,“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组织机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监督。在制度建设上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传统的学校管理很难实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这一目标。层层的管理机构、一级对一级的负责制、僵化的分配体系,不仅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71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电视辩论中出现的。乔姆斯基认为:“通常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会为其中最有权力的因素进行高效的服务。一个‘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和自由结社体制,肯定会碰到不公平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希望于这些人之本能的进步,这比寄希望于来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所取得的进步更安全些。”根据这一理论,海尔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而像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时就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建设现代学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民主决策等“关键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建立了由《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和《办事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以“去中心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始探索以工作项目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从2010年开始,就撤销了学校的各部门,取消了各种岗位和职务,开始实行以工作项目细则为核心的工作项目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细化为6大部分133项,其中6大部分为教学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二是给每项工作制订工作细则,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三是按照项目工作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管理范围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学校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发放项目工资;四是职工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发展意愿和对取得劳动报酬的期望等条件,进行工作项目的申报,并且申报后要通过答辩展示自身的优势并提出做好工作的具体方案;五是由党政工团成员组成学校领导核心小组,该小组下设人员聘用工作小组,工会主席担任聘用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负责对聘用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六是被聘用人员要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和工作项目聘用合同,工作项目聘用每年一次,每次在一月底进行。

三、“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1.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合法公正、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依法自主办学,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工的合法权益。学校的《依法治校》制度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规定,这是学校办学的依据。《管理规定》是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依据,以此立规矩、定方圆;《工作细则》是每项工作“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的“法宝”;《办事流程》是建立校内外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协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南。(2)必须建设一支立志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学校进行组织机构改革的前提是,必须有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而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要稳固保障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外,还要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同时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执行力,树立关注结果的效益评价观念。这是学校实行“去中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3)学校必须成为真正的法人。“去中心化”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如果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从大连市人民政府对学校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后,学校便逐渐成为真正的法人,拥有了自主确定办学规模、自主用工、自主确定办学模式、自主确定分配政策、自主确定内部管理机制等权力。学校的法人地位决定了校长要对学校的管理和未来发展、对教职工的利益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负全部责任。这种责任是具体而公开透明的,校长的办学行为要受到学生、家长、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每年要向职工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汇报全年工作,包括经费的使用情况;还要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经职工大会通过后,再组织全校教职工去实施,促进学校科学稳步发展。(4)必须科学制订“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的微调。工作项目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增加新的或取消某些项目,在增加工作项目时要循序渐进,不太成熟的工作项目先确定为临时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确定为正式工作项目。在确定工作项目工资时,既考虑到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水平,又考虑到工作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职工选择的频率等因素。在不断探索中,学校逐步采用了动态工资制度,对班主任工资、宿舍管理工资、课时工资等都采取了与学生数量挂钩的办法。在项目工资外,还设立了效益工资,并明确了效益工资的发放标准,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5)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和考核。“去中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正如互联网思维描述的人际关系———“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使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对人的行为管理上升到价值观的管理。因此,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与行为考核结合起来,才是“去中心化”管理的有效保证。在评价体系中,既有个人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团队协作;既有创业精神与能力,也有社会和个人责任。这种评价体系促使教职工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又使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促使教职工进行自我管理。

2.实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后,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

(1)激发了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教职工从“任务执行者”变成了“责任承担者”,因为每一项工作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谁都不愿意自己负责的工作达不到标准而被别人看低。当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就会很有成就感,就愿意去接受更多的挑战。(2)在“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校在教职工队伍中建立了新型监督和被监督机制,改变了“中心化”管理模式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现象。(3)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以前是由远离一线的领导根据传送的二手信息做决策,现在是直接由一线人员根据各自的需要做决策,减少了办学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每个工作项目责任人既是具体的工作落实人,也是工作项目的管理者,根据亲身经历可以准确和详细分析工作中的利弊,科学优化管理手段,并有权利对自己承担的工作进行修改和决策。(4)更有利于学校的民主管理。每个人都是学校管理的主角,都会从自己管理的角度去审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使参加学校事务真正成为教职工的具体行为。(5)分配政策公平、公正、透明。每个教职工的收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教职工在选择工作的同时也选择了劳动报酬,这使过去三个人做的工作现在由一个人就能做完且达到标准,继而获得三个人的工资。这种合理的分配办法,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6)公平的竞争机制促使教职工主动提高。通过公平竞争,许多教职工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为自己制订了能力提升规划,并主动要求在寒暑假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有的教职工为了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项目,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技能培训,取得了社会认定的劳动技能证书,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7)设立了教师聘用底线,即师德标准。凡是触及师德标准底线的人,都没有资格参聘。正因为坚守了这一底线,才使教职工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使教职工都能够自觉地维护学校的声誉和职业的尊严。学校秉持的师德标准,使教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大连市“家长满意示范学校”。

作者:金小河 单位:辽宁省大连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