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方略研究

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方略研究

摘要:立足新时期时代背景,围绕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变化与现实需要,系统提出了四点基本方略:高保障度作为第一目标,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智能化开采作为升级方向,打造开放共享的组织业态。并对陕煤集团的发展方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条路径为: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围绕清洁低碳,进行全产业链创新,顺应趋势,创新行业发展模式,顺应趋势,创新行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煤炭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煤炭经济体系;清洁低碳

1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1、1高保障度作为第一目标

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这是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也是中国能源结构的现实。未来较长时期,煤炭的第一能源地位不会改变,从国家能源安全考虑,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目标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用能需求,统筹把握来自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的趋势变化。要提高煤炭能源的保障度,从需求侧考虑,一要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系数的变化,科学确定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需求布局。二要把握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新能源技术进步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及煤炭总消费量。“十三五”是我国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目标的决胜期,也是为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奠定基础的关键期,在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替代加快的趋势下,主体能源由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进程加快推进,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技术进步日趋加快,以其清洁的特点,受到政策鼓励、市场追逐,实现了高速发展,这直接影响着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总量和比重[4]。要提高煤炭能源的保障度,从供给侧考虑,需重点把握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出现的供需新格局。近年来通过去产能,已有超过6亿t落后产能退出,近2、5亿t先进产能核准建设,煤炭供给质量全面提升的同时,供需格局出现新的特点,一是煤炭产量进一步向晋陕蒙三省集中,目前占比已达68%;二是煤炭生产消费逆向布局矛盾更加突出,调入需求省份进一步增多,跨区域调配量和辐射面均大幅增加;三是未来这一格局还将进一步加剧,伴随“公转铁、公转水”的运输结构调整,煤炭运输格局也在重新构建,出现区域性能源供给偏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5,6]。

1、2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

绿色开发是煤炭行业的老论题,过去重点聚焦于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方面。新时代绿色发展要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壮大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煤炭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紧密关联,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要把绿色发展作为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在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传统基础上,更加突出清洁高效利用。有句话说,煤炭是通向新能源的桥梁,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则在赛跑。一定程度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决定着煤炭工业未来[7,8]。

1、3智能化开采作为升级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人工智能列入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正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传统煤炭行业的特点是井下作业、工矿环境相对较差,是易发安全事故的高危行业。在国民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面临人才流失和新招人员难,后续发展人才难以接续等问题。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基于行业特点,抓住科技革命机遇,以智能化开采作为升级方向,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发展融合,加快产业化推广步伐,化解行业发展问题。从当前讲,通过智能化减人,可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双提高;从长远讲,通过智能化改变行业形象,增强行业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夯实行业后持发展基础[9-11]。

1、4打造开放共享的组织业态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时代,实体产业升级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路径还比较传统,仍沿用传统的一块资源、一个项目、一个队伍、一个企业,资源决定企业寿命,队伍与企业终身为伴的模式,从而出现了老矿区、老矿企、老矿工等问题。以煤炭去产能推进产业布局调整为例,老矿区、老矿井人员转移难,产能退出难;新矿区新项目难以有效承继老矿区、老矿井累积的人力资源和管理优势,进新人、培训任务重,从而出现存量产业队伍得不到优化,新产业队伍粗放式增长,工效难以有效提升,行业整体竞争提升有限。根源在于行业组织业态还属于相对封闭的系统,要素资源流动性不强,资源优化配置质量效率还不高。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通过平台构建资源创新配置模式,引领市场,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推进了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为煤炭工业构建开放共享的组织业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环境。

2陕煤集团的几点实践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是在重组陕西省属国有煤炭和煤化工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重组近15年来,坚持“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协同发展”,通过深化改革、产业整合、并购重组、新项目建设等实现了快速发展,2018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94位,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68位。自2014年煤炭市场低谷期开始,着力结构调整,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2、1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探索区域能源协作

近年来,集团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不断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先进产能,先后关闭退出了1815万t竞争力不强的煤炭产能,多措并举筹集置换指标,获批先进产能5620万t,实现了煤炭产业结构大调整;另一方面把先进产能建设与拓展市场相结合,与重庆市开展了“投资物流+保障供应+产能置换”一揽子合作,重庆市关闭退出的产能指标用于陕煤集团先进产能建设,陕煤集团承诺年度保供规模并逐年提升,最近两年销售到重庆的煤炭量呈现翻番增长态势。下一步,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的北煤南运蒙华通道,完善集疏运系统,谋求陕北能源基地与华中两湖大市场的深度对接,进一步加强区域能源协作。

2、2坚持绿色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支撑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瓦斯抽采与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瓦斯近零排放。以大佛寺井田抽采为例,年产气能力1600万m3,加工成浓度达到95%以上的CNG压缩气销售;建成运行了总装机容量3、54万kW低浓度瓦斯发电站,使用国内首创的自动配气技术、自动检测记录技术等,年利用瓦斯8000万m3。积极推动采煤工法革命,提高资源回收率。在柠条塔矿示范成功“110—N00”采煤工法,实现“无煤柱、无巷道”的井下采煤,资源回收率提高10%、用工成本降低10%、资金设备投入减少10%。110工法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N00工法即将在矿区全面实行。围绕资源转化发展特色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已经建成煤盐综合利用、煤焦油加氢产业的配套循环和煤、电、化、建材为一体的矿区循环经济综合产业园,形成了“园区小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特色发展格局,做到资源“吃干榨尽”,工业三废“零排放”,每年可转化煤炭2200万t。着力延伸清洁高效产业链,探索转型新路径。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生产航天航空用油,把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与煤炭分质利用制芳烃相结合,生产“三烯、三苯”,进而生产高附加值的聚烯烃、聚酯、聚碳酸酯等化工新材料,延伸进入纺织、建筑装饰、汽车等制造业领域,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融合错位发展之路。

2、3突出创新,推进智能化建设

在全国率先建成黄陵智能无人开采矿井,通过采煤机自动化技术、工作面视频监控技术、远程集中控制技术、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等技术的集成,实现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全可靠性高、工程质量高、企业效益高。先后攻克防片帮技术、顶板破碎围岩智能控制技术、底板软弱围岩智能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开发大采高智能综采装备及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为智能化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中“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技术”实现常态化应用,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化开采提高了工作面设备开机率,实现“机械化减人”的效果,提升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用人多、成本高、效率低的老问题。整个采煤过程的操作变得简单、安全、高效,“穿西装、打领带,坐在地面采煤”成为现实,煤矿工人的操作环境极大改善,煤炭行业的传统形象彻底改变了。目前在建的陕北榆神矿区的三个千万吨级矿井,正在吸收黄陵的先进经验,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

2、4加快服务化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服务

顺应煤炭工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趋势,依托集团既有的矿井建设、煤机装备、物资采购等产业平台基础,在陕北基地和彬长矿区大力推进专业化生产服务,建成了两大服务基地,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神南服务”商标,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煤炭企业综合服务商”。服务功能方面,实现煤矿服务业务全覆盖。已经开展了煤矿工作面搬家准备、巷道掘进、矿用大型设备的修理及配件的加工与制作、矿用大型设备的采购与租赁、矿山救护与消防、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地质测量服务、职工培训、煤炭质量检测等业务,真正成为了提供煤矿生产专业化服务的“煤管家”。服务模式方面,线下与线上齐推进,服务与运营相结合。在开展煤炭生产服务线下经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经营,成功运行“煤亮子O2O线上平台”,完成三次技术升级,2017年新增41个功能模块,新注册用户215家,完成线上交易1、2亿元;发挥全系统服务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开展煤矿托管运营,一方面集团内部老煤炭企业托管运营新煤矿项目,另一方面走出集团面向行业市场开展托管运行服务,2017年外部市场实现托管收入1、4亿元,盈利1500万元。

3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但从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看,煤炭的消费总量短期内并不会大幅下降。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围绕“高保障度”这一目标,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弹性,做到“关键时能顶得上,保障需求供应;需要时能让得开,实现稳定经营”。能顶得上,就是要有能满足总需求的产能,能兜得住能源保供的底;能让得开,就是可以合理安排产量,随时能为更清洁的新能源让路。这就要求把握好三方面关系:①把握产能和产量的关系。科学确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产能总量和需求,发挥基础能源作用;运用底线思维安排行业有序运行的产量,保障行业健康运行;②把握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摸清家底,科学评估既有的产能规模和产量水平;科学规划,有序安排行业投资规模和产能产量释放节奏;③把握供需区域格局特点与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供需高水平匹配。1)建立能源需求动态模型和煤炭行业大数据,优化指导行业发展与运行。以能源需求模型科学确定煤炭产业总规模、增长速度、需求布局;以大数据统筹煤炭产业供给能力、布局结构、市场需求、运输网络,超前储备安排资源储量、开发能力、通道建设等;从总体上把握高保障度和行业有序运行。2)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机制,促进产运需衔接方式向现代交易模式转变。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和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清理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等限制,推动煤炭交易信息共享,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智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煤炭交易市场运行机制,发展煤炭期货交易,创新煤炭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发展煤炭现代物流体系。加快重点煤炭运输通道和煤炭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保障跨区域煤炭调运。推进重点区域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煤炭精细化加工配送与应急保障能力相结合。4)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加强物流环节收费监管,清理不合理收费。推动煤炭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煤炭物流领域的应用,提高煤炭物流专业化管理和服务能力。

3、2围绕清洁低碳,进行全产业链创新

坚持绿色发展是关乎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向社会提供清洁能源服务的新定位,突出创新发展,构建从煤炭生产到煤炭消费全过程的清洁产业链。1)顺应能源结构调整清洁替代的大趋势,围绕绿色安全高效发展创新,通过降本增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生态红线为底线,践行近零生态损害的绿色开采理念,实施地下水资源科学保护和利用,做到矿区环境有效修复和保护。2)顺应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发展趋势,围绕清洁高效利用创新,延伸产业链,降低煤炭使用排放,提高煤炭产业市场生命力。做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与转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坑口超低排放火电和超低排放现代煤化工产业。3)顺应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分布式”发展趋势,围绕循环经济和新能源耦合协同创新,提高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煤基产业链与新能源等关联产业相耦合,探索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开采技术、矿井乏风瓦斯利用技术,深部矿井瓦斯抽采与热电冷联供技术;依托矿区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储能等协同高效能源供给,发展集风、光、电、气、热多元协同的煤基清洁能源基地。

3、3加快智能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安全水平改善行业形象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跨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煤炭行业实现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当前有利的市场环境也为行业智能化提供了机遇,走好这条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行业发展最基础的矛盾,促进行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加强集成创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行业的集成应用,服务煤炭生产、灾害预防预警、煤炭物流、行业管理等。特别是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围绕大型智能化现代矿井建设,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化开发技术的变革,支撑能源技术革命。突出试点示范。依托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广建设智能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实现生产过程、管理调度、灾害防治、后勤保障等环节智能感知及快速处理,全面提升煤矿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地质构造的探测、反演和智能决策技术,形成基于透明矿山的智能化开采系统,有效支撑当前煤炭开发,也为深部资源的开采奠定技术基础。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装备的自动控制,避免开采事故的发生。

3、4顺应趋势,创新行业发展模式

模式的创新,旨在贯彻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构建新平台,优化配置发展资源。在当前煤炭行业增量发展空间有限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原则,把资源开发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体系,把优化存量资源与吸引优质社会资源相结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激发发展活力。新矿区新项目要坚持轻资产投资和社会化服务导向,以新模式整合配置行业存量优质资源;老矿区老矿井要以专业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分类挖掘优质资源对接行业发展。两者关联互动助推行业生产服务产业发展。煤炭开发系统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内部通过专业化分工、模块化运行、服务外包的手段更加聚焦核心竞争力提升、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非核心业务的运行成本。外部要与社会高效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对接,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资源开发系统的生产服务类业务完全社会化,对行业内专业化公司完全开放;生活服务类业务完全社会化,融入就近的城市功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煤炭工业有新作为。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国情,顺应趋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创新,系统推进,为践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基础能源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吟.40年煤炭工业实现十大历史性转变[N].中国煤炭报,2018-08-07.

[2]谢和平,王金华,鞠杨,等.煤炭革命的战略与方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0.

[3]曹海霞.我国煤炭价格的改革历程回顾及发展趋势前瞻[J].中国煤炭,2008(5):55-56.

作者:孙喜民 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