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提升小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实践

提升小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实践

一、精选读本

利用班级微信、博客,推荐给家长一些好的书籍,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如多元智能教材里面的各种绘本图书)。比如推荐几本最经典的绘本:《快乐的一天》(〔美〕露丝•克劳斯)、《绅士的雨伞》(〔日〕佐野洋子)、《米菲》系列(〔荷兰〕迪克•布鲁纳)、《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山姆•麦克布雷尼)、《三只小猪》(〔美〕大卫•维森纳)、《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美〕艾瑞•卡尔)、《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大卫不可以》(〔美〕大卫•香农)。还有很多像这样图文并茂、充满想象和童趣的绘本,会给孩子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二、静心读练

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比、练。首先是读,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文字、读图画、读色彩,进而读构图、读造型,读点线面黑白灰,读审美、读精神。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味领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在低年级阅读绘本《我爸爸》《我妈妈》时,每张图片上爸爸妈妈的行为表现一下激起了孩子的共鸣,这时老师提问: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什么?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纷纷分享自己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爱,那张张小脸上洋溢的是骄傲和自豪,多了份对爸爸妈妈感恩的庄严。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标志性动作是什么?你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活动?思维一旦打开,灵感涓涓而来。当然,孩子们笔下的爸爸妈妈就更加多彩多姿了。中高年级阅读连环画《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文字,明白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一张图画,仔细比较文字内容和图画内容的关联和区别,明白绘画采用的是什么表现形式,谁是画面的主体,占画面多大的面积,构图形式是怎样的;再想一想,画面上人物的动态和生活中哪些动态相似,如果把这个动态搬下来,你能给他配上什么道具和环境,会变成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经过这样的类比联想,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就轻松地解决人物动态的难题了。接下来再看画面的颜色,人物和背景用色上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学习,创作时便有样可依。这就是读的重要性。然后是比,比较阅读,比较绘本和连环画的表现手法、用色方式、造型理念。不是任何表达方式都会适合所有人的审美趣味,所以应让孩子们在他的绘本连环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动态等。继而是练,读明白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了,然后就开始练。练什么呢?练表达,美术课上的表达重点在于绘画语言的表达。首先要弄清楚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人物、动物、风景等等,谁是主角,在哪儿,干什么,还有些什么,这些都是要弄清楚的内容。然后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去仿画,临摹,以提高自己绘画语言的表达水平。同时想想,这个画面完美吗,还可以怎样改进,如果是我会怎样表现这个内容。前面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的创作。

三、激发创作

创作自己的绘本、连环画,首先要选好主题,既要让学生有内容可画,还要让孩子有表达的兴趣,这就要寻找和孩子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的主题。比如我们创作的《我的一天》。先让孩子欣赏《快乐的一天》,米卡在知道小浣熊要来做客以后,在那一天里忙忙碌碌准备各种他能想到让小浣熊快乐的东西,迎接客人的过程。拟人化的造型,清新的色彩,漂亮的画面,米卡忙碌又开心的形象,无不深深打动读者。那么每个学生从起床到上床睡觉,生活的点滴各不相同,因此,先安排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互相交流分享一天的开心事、烦恼事。那么所有这些事都可以串到共同的一天里,在确定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解决了画什么的问题,然后动笔画就容易多了。连环画往往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后期的封面制作和装订,需要家长的参与。我们每学期一次的“创作绘本、连环画”活动,在“爸爸故事会”“亲子阅读剧场”“图书交换角”的活动环节吸引家长来校和孩子一起参加阅读活动,互相交流指导阅读中家长和孩子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方法,督促家长坚持和关注。

四、分享交流

开展“我的绘本、连环画展”,将孩子改编、自创的绘本集、连环画进行展览,欢迎家长参观,形成家校共促,让阅读的层次更深入、创作的氛围更浓郁。三年来,我们在绘本阅读与创作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低中高年级的绘本连环画临摹与创编,让绘本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有机结合。语文老师们反馈:通过群文阅读训练,学生们读与写的能力明显提高,遇到有图画的阅读,学生格外活跃,这正是得力于美术教师们的绘本阅读研究。家长们也反映孩子看图说话的兴趣明显增加了。他们在阅读连环画、临摹连环画,再创编连环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深层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更把文字语言内化后转变为绘画语言,进行提炼加工表达,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

作者:侯晓恢 单位:苍溪县陵江镇第三小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