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为导学下的中职护理教育研究

行为导学下的中职护理教育研究

关键词:行为导学;中职护理教育;护理行为

中职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中职护理教育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寻求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引导教育改革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1]。因此笔者倡导从行为导学的维度审视中职护理教育行为,希望其成为更加有效的中职护理教育策略。

一、推崇行为导向教育价值观,实现课程结构的调整

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基本导向,确保行为导向教学价值观得到推崇,由此推动中职护理教育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2]。因此,对于中职护理专业而言,需要实现实际课程结构的不断调整,将行为导向教学理念贯彻其中,引导学生护理技能素质得到良好的培育,使得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锻炼。

中职护理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模块,即临床护理模块、基础医学模块和文化基础模块。这三个模块相互关联,是中职护理课程体系组建的基本框架。中职教师依照行为导向教育的价值观,对于实际各个模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细化,以展现课程内容行为导向的基本目标。以临床护理课程为例,教师将其细化为临床护理概述、妇幼护理概述、老年病人护理概述、精神病病人护理概述、传染病患者护理概述、手术病人护理概述等几个部分,或者依照现代医疗机构的护理岗位,对于实际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改造,确保实际护理教育教学是以实践的方式进行的,模拟对应的科室护理环境,确保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护理教育教学格局中实现自身护理素养的不断提升。除了实践性课程体系的重塑之外,还需要中职院校积极强化与对应医院之间的合作,确保能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保证实践课程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并确保实际的课程体系展现出行为导向的特点。在这样的实习格局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相互交互和探讨,还可以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流,由此使自身对专业护理知识的理解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专业素养得到更好地培养。在实现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重塑的时候,学校还可以邀请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医疗机构对于护理岗位的要求更贴近现实,对于实际护理岗位的职业素养也更清楚,因此他们可以将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的诉求反馈给中职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中职护理实际课程结构的优化既能朝着实践性的方向发展,又能够节省院校大量的调研时间。

二、关注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护理教育也能够跟上时展的诉求,关注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护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综合护理素养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本质上讲,对于学生的发展能力,就是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素质的综合,在护理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院校需要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培养,由此确保实际护理教育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3]。

比如,在静脉输液知识点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对应的病人情境,“老张,65岁,因为肺部感染需要进行输液治疗,根据医生的嘱托,需要保证在40分钟内实现1000毫升的输入,但是在输入的过程中老张突然出现了气促、气喘、咳嗽等症状,请问如果你是当时在岗的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为了确保实际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教师选择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有的学生扮演病人、有的学生扮演护理人员、有学生扮演医生,由此确保整个护理过程可以得到良好的演绎。在这样的演绎过程中,学生会思考肺部感染的护理技巧、可能出现的肺水肿的症状,并且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思考在现实工作岗位中可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从而规避出现上述的问题。在这样的实践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对于典型病例的护理实践操作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演绎过程,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找到实际护理教学的节点,以便更好地规划后期的护理课程。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实践情境的创设,其本质就是在模拟现实病人案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护理知识,实现自身护理实践操作素质的锻炼,这是符合行为导向教学基本理念的。当然在实际的护理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以模拟演绎的方式进行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由此营造良好的护理实践环境,从而为培育实际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能力创造更好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护理行为的考核,改变以往评价的格局

行为导学理论除了对实际教育教学实践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之外,还希望改变现代护理教育的基本格局,此时就需要将焦点放在护理行为考核上,使评价格局得到改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参与实际的护理教育教学活动[4]。传统的护理教育思维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就行了,因此许多教师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贯穿始终,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护理专业的教育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院校就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全新护理学习绩效体系的构建,由此确保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为此,中职院校需要形成健全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实现考试考核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改变以往单一化的闭卷考试模式,形成闭卷、开卷、作业、论文论述、口试、实践操作相互融合的考核机制,确保依照实际护理工作岗位诉求进行考核格局的重塑。比如,在实际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环节,教师可以以模拟面试或简历制作的实践方式,将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作为重要环节,由此形成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的考核格局,确保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理想的考核。第二,在实现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动态考核模式的采用,就是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融入其中,实现层次考核层次评价,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确保考核成为敦促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要实现职业素质考核内容的增加,依照当前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诉求,设置技能考试模块,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心理素养能力等纳入实际的考核内容,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团队评价相互融合的方式,给出学生对应的评语,引导学生依照实际评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善。

总之,行为导学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生护理实践素质的提升,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格局,由此引导实际护理专业教育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作为中职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行为导学模式的价值,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调整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马秋平.“产教融合、学赛一体”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2):100-103.

[2]汪新华.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32-35.

[3]张杰,王家翠,张艳红.中职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67-68.

[4]周孝碧.新常态下对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110.

作者:杨香玉 单位:福建省上杭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