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科学化管理探究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科学化管理探究

摘要:实验教学中心作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高校的教学水平、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学校专业能力和软实力的象征性标志。建立完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为实验中心带来全新的氛围,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现代实验室管理的趋势所在。加强实验室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及科研水平。本文从转变观念、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与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浅析实验教学中心的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改革;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引言

实验教学中心是各大院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创新欲望、提高综合能力的课堂。实验室教学日益彰显其重要的地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再是主从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对依赖、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合作关系。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管理的核心环节,过程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不断改进完善同样是实验室改革的目标,要使实验室的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教学计划相匹配,关键是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水平与标准。因此如何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将科学化管理,通过严谨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行之有效的标准体系,量身打造符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实验教学中心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实验教学任务也在不断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实验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以往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部分实验人员出现倦怠情绪,仅负责实验室准备工作,忽视了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安于现状。如何让实验人员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消除消极心理及顾虑,积极开展教研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树立“厚德博学,严谨奋发”的工作精神正是我们现阶段迫在眉睫的核心任务。建立完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为中心带来全新的氛围,实现教学秩序稳定,管理合理有序,实验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教与学紧密结合的崭新面貌,是中心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3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改革的方向及措施

3.1切实转变观念,谋求发展

观念的转变是推进实验教育的先导与关键,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位置。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只是作为对理论课程的一种补充,把这个过程当成是普通的实践环节内容。但是实际上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医院在招聘医学生时在重视理论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所以要坚决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落后教学思想,认真解决好如何重视的问题。要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制定统一的规划,转变思想观念,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一个高度重视的位置上,谋求其更高平台、更好前景的发展。

3.2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与建设

(1)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水平管理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只有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验室建设才能良性发展。我们建立实验室管理员岗位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自身的规章制度,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做到科学、完善、可行。同时,建立了仪器设备使用反馈及监督制度,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使用人员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表,以便仪器维护人员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从而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质量检测与管理系定期对仪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有效地保障了实验的顺利进行[1]。(2)建立统一质量体系档,统一标准。针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准备质量、实验器械的准备标准、实验动物的准备标准、实验室卫生的质量控制、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均制定统一的质量体系进行归档。在制定各类纸质版登记表,方便每次教学科研使用后登记保管之外,建立了信息化数据库,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库数据的更新,便于保存和管理,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医学学科间的交汇融合,各专业知识的契合渗透,实验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独门独科的教学,各学科间的共享、宽口径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在基础医学领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其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医学人才的培养场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室缺少开放的力度或者是不开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需要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责权明确,优先注重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其次,借助开放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对外有偿共享开放等模式,根据全天候开放课程科研实验室、预约开放大型仪器设施等的方式实现全面性开放。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接触实验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动手能力。(4)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工作岗位中日益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的同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在总体结构上进行改革,要努力搭建适应学科特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课时进行调整,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以及综合、设计类实验的内容,通过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的合理有效地应用,并结合新知识新概念新的社会动态来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地加以理解。

3.3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的技术工作者是高校科研以及教学工作的后备大军,他们也是实验室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改革以及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背景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实验队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建一支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强、工作责任清晰、知识结构合理的实验室技术团队是实现实验室赖以发展的关键所在。(1)调整实验技术队伍结构。逐步淡化“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的界限,提倡教师与实验员之间的流动,加强沟通与交流。鼓励实验员除了实验准备工作外,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工作,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长处,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工作上能更加突出的表现。激发专职实验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努力构建一支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队伍。(2)正确对待实验员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紧缺人才的培养,抓紧一线工作的科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实验员的地位,给予相对应的经济待遇,调动其积极性。注重个人特点,充分发挥每名实验人员的优势和特长,做到人有所用,人有所长,人有所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对专任的实验教学人员要经常性地进行实验管理方面的培训,尽可能为实验工作人员提供各种交流和考察的机会;积极开展高校之间的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注重合作和交流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使其尽可能了解专业前沿成果,掌握专业相关的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通过在职读博及自学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年龄、职称、学历、布阵合理的实验室队伍。(3)分类管理实验室队伍,建立考核制度,完善鼓励机制。实验室队伍分从事教学的实验员和科研的实验员。对于从事不同领域的实验工作人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的方案和制度来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热枕与积极性。根据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可以设立不同奖项,如实验教学奖、实验技术成果奖、仪器设备维护奖、实验室管理优秀奖等,让实验人员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考核制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从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管理工作量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几个大的方面出发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全面并准确地反映实验人员的工作业绩,并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通过实验室绩效评估工作,教学平台的实验工作者应制定教学的相关绩效评估工作,科研平台的实验工作者应该按照科研相关管理绩效评估来评估工作,使实验工作者能积极全面掌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整体状况,加强交流实验室建设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3]。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标杆和方向,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完善现有的考核制度、提高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工作素质,形成“高效管理、博学奋进、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这不仅仅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全局调度,为学生提供优越科学的教学氛围;也对实验室各环节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督促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业务能力,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知识更新,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新形势下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水平与教研能力,为其他高等学校实验中心管理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平,刘晓锋,彭文兵,等.提升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药事,2014,28(7):726-728.

[2]汪魁,杨燕."审核评估"要求下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0):120-121.

[3]陈晓华,邓乐天,李建周,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2-13.

作者:范小芳 陈然 王萍 马建设 龚永生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