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促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笔者针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存问题,立足TPACK模型,分析TPACK对于信息化教育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指导意义,从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目标、重构教学氛围、促进反思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旨在实现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推进人才战略顺利实施!

【关键词】TPACK模型;职业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师教学能力

1引言

在大数据网络时代,信息化教育在教与学的不断融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开放性和终身性等特点,也日益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如何在信息化教育时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共同关注的问题。

2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存问题

信息化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展要求的产物,非常适用于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然而,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相对滞后,无法紧跟信息化教育发展要求和变革趋势,主要体现为:

2.1知识技术整合能力不到位

信息化教育应用于职业教育,是教师将自身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融会贯通的整合过程,而非简单叠加信息化技术于教学环节的形式。由于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不熟悉信息化技术,也没有深入研究专业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匹配的教学教法,无法综合应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来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仅仅“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误读,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2协作互助教学氛围欠营造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交互、共享和协作,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不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固守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更没有设计多样化的互助共享教学活动来引导和激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成果,结果就是僵化沉闷的学习过程制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3创新应用教学评价待改进

信息化教育在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上,更加注重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教学成果的实践应用。但部分职业院校尚未建立对于教师队伍教学能力考评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仍多见于传统的、制式化的教学考核,对于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综合衡量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知识融合能力以及反思性实践能力,尚未深入研究和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客观上不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3TPACK模型的基本内涵

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6年提出的理论模型,认为TPACK是教师未来专业发展必备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理解信息化教学诉求下教师知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TPACK框架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四个复合要素及境脉要素(Context)。在核心要素中,内容知识(CK)包括具体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法知识(PK)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方法与策略选择、过程管理与调控、评价与考核实施等;技术知识(TK)包括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是有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术。在复合要素中,学科教学知识(PCK)需要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现实需求有效呈现教学内容,也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设计和使用合适的技术;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体现在技术可以强化教学法的应用和促进新的教学法诞生,教学法也会影响对于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则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三者的动态平衡。而境脉要素(Context)强调结合真实教学情境和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2]。可见,TPACK既是教师知识框架,涵盖CK、PK、TK、PCK、TCK、TPK以及TPACK等七种知识元素和教学境脉,强调知识整体性;同时,也特指由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知识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构成的一种复合型知识。

4TPACK对于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适用性

TPACK模型对于信息化教育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信息化教育促使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积极转变,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理念的转换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机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评价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以及终身学习的实践者3,TPACK的基本特征正好匹配上述角色定位。一是TPACK构建了教师全新的知识体系,其贯彻和实施离不开教师,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本身就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课堂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和监控的作用。TPACK帮助教师升级知识体系,明确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和路径。二是TPACK所包括的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以及技术知识(TK),三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即TPACK不是单纯强调信息化技术,而是重在研究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以促进教与学。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是TPACK作为复合型体系,并不存在某一种标准方案去解决每一门学科、课程或者课堂的应用问题,只能依靠老师的认知灵活性去寻找,这有效促使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探究各种情境下教学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正,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4]

5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策略

TPACK要求教师对于技术深刻理解,对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和不断反思,对学科专业实现自我拓展和持续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技术性、实践性、情境性和互动性,符合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的现存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5.1更新教学理念,整合知识、技术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落实在职业教育具体的教与学过程中,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注重教师角色定位的发展变化,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就教师具体的教学理念而言,一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实现TPACK所强调的技术、教学法和专业学科内容的相互作用;二是深刻理解TPACK中的境脉因素,形成以任务驱动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情境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这是衡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三是构建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与自主合作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与发展;四是调整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评价,侧重于考核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促进实践的适用价值与指导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应用价值[5]。就教师整合知识、技术与方法而言,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不断精进专业知识研究,掌握和应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技术,如多样化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微课和慕课设计与开发以及交互式教学平台搭建等,还应注重以人为本、混合学习、产学融合、职业发展教育等理念的更新。

5.2变革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TPACK模式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首先,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会转变为强调以构建真实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更为注重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度、吸引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度,教学目标明确,是优化教学设计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其次,在教学内容整合上,不再单一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向更为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例如,广受关注的情境教学,始终贯穿情境设计和应用,运用多元化信息技术,保证情境的真实还原与实践经验的高度萃取,在教学内容整合中明确职场业务痛点并设计典型情境和挑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问题的解决中去,完全符合TPACK对于境脉因素的强调,也有效满足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重视。其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需要利用TPACK框架进行系统课程设计,并选择与合理使用技术。比如,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和学习内容的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仿真实训室等;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环境,灵活选择PC端和移动端的资源库、网课、网络平台、APP以及各种社交软件,综合运用多种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拓展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5.3重构教学氛围,强调自主、参与、合作

教学氛围综合反映师生对于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行为态度,气氛的和谐与融洽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教师精心设计交互式教学环境以及营造团结互助的教学氛围,是充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发挥主体作用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教学法的整合应以和谐融洽、协作互助的教学氛围为依托,营造平等和谐、高效互助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在学习小组或团队中贡献力量,进而充分发掘其学习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交流沟通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及时交流与沟通。

5.4反思教学成果,提高实践效果与应用价值

基于TPACK模型,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地更为多元化。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一是评估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设计者等角色身份的转变是否及时,二是衡量教师的信息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法的融合能力是否到位;三是评估教学反思能力与实践应用价值,这也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反思与改进能力而言,TPACK促进学科、教学法和技术三者有效融合,需要教师经历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职业发展历程,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在职业教育中,教师提升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应用价值,应该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有效路径,需要创建内外部经验分享平台和跨界交流机会,提升教师教学的影响力,打造专属品牌,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赋能,也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资源保障。综上,TPACK理论可以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断整合与深度融合,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切实解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存问题,可以从理念更新、目标变革、氛围重构、反思评价等多个方面持续渐进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静.三重视角下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之内涵与特征[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87-95.

【2】史先红.基于TPACK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策略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8):41-44.

【3】关少化,连莲.基于TPACK框架审视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角色[J].北京教育,2018(07):08.

【4】唐瓷,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隆平,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典型案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张倩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