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浅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浅议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侧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为培养信息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改革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该文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诞生的背景,论述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给出了建设路径,并以具体的案例——PPT制作来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做法。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将信息化手段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有效改善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入门课程,其影响力大、受众面广,对该课程进行全面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重新梳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好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能更有效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1课程思政概述

1.1课程思政诞生的背景

一方面,高职院校近年来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些留守儿童逐渐成长为年轻一代大学生,他们在缺少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亟待塑造;当下一部分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社会责任感、学习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纷繁复杂的信息里充斥着各种各样非主流的价值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1.2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平均一周有20~24节课,而目前思政课一般一周只有4节课,再加上一周一次的班会主题教育课,能用来开展思政教育的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利用好课堂时间,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课程,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并行,显得尤为重要。

1.3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一新型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课程思政需要做的工作是寓价值观引导于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之中[1],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品德,与思政课程及其他课程形成合力,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及对策

2.1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开设时间早,大一即开设本门课程。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或中职学校进入大学,学习仍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思想单纯,学习热情较高,能主动投入学习。此外,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年轻人愿意学习信息化知识,加之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因此他们课程参与度高,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更易于他们接受,效果也更好。

2.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劣势及对策

教师自身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薄弱。长时间以来,不少教师在潜意识里都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他们还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观念,树立协同育人的大局观。从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到党的进行全面的落实和部署,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一直在与时俱进。高校应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进行热点问题研讨,以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及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只有先解决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态度问题,才能将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教师对课程思政占用学时有顾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周学时4课时,开设14周,共56课时,有些院校、专业课时数更少。该课程是大学生信息技术扫盲课程,需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若按照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则课时较为紧张。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和思路,注重教得精而非教得多。同时,教师还要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启翻转课堂,把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不需要长篇大论讲政治理论,只需挖掘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2]。教师自身的思政能力不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都是理工科出身,存在思政素养不高等问题,加之缺乏可供借鉴的课程思政经验,因此部分教师存在心里没底、不敢轻易开口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教研室活动时间,加强对当前时事热点、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研讨,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思政能力。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受课程本身教学内容和学时限制,课程思政所占课堂教学的比例并不大。学校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将其与思政目标相结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原则,推动以育人和服务专业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蕴含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人文思考[3];二是课程传递的逻辑思维等科学素养;三是课程要求遵守的法律法规及提倡的职业道德。

3.1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出发

从思政教育角度考虑,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要向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炼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与迷茫,为学生成人成才源源不断地输送正能量。让思政元素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振奋学生的精神,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教学内容与专业及思政元素相结合

从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选取贴合专业的案例,如在电子表格教学中,对于财务及会计专业,可以选择制作工资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严谨的职业素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应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微课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使用。教师还可将整门课程的预习环节放在线上教学中,即根据教学内容推送预习要点,学生根据推送内容提前进行预习。同理,教师也可将一次课的重点内容及软件重要操作步骤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复习和查漏补缺。这样可以有效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形式应当多样化,讲故事、优秀作品展示等均可以成为教学形式,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案例实施——以制作演示文稿为例(“疫”起制作PPT——决战疫情中国必胜)

要求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新冠病毒相关资料和国家抗疫政策等素材,分小组制作以“决战疫情中国必胜”为主题的演示文稿(PPT),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实现演示文稿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又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引导学生审视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思政教学目的。

4.1课前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来培养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4.2课中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优秀PPT案例,以开阔学生眼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着通过拆分讲解案例,让学生清楚了解整个教学用例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设计、制作、编辑PPT时更加有的放矢。具体教学设计见表2。

5课程评价与实效

从2020年9月开始,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校层面,由教务处牵头,安排专人负责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工作,鼓励教师申报省级、校级课程思政课题,组织开展课程思政课题中期检查,召开相应的校内校外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从学生座谈会反馈来看,学生普遍觉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热情较之前被调动了起来,出勤率更高,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6结语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信息化社会更需要高素质人才。而思想境界的高度决定了学生未来人生能达到的高度,因此培养学生自律、坚韧、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大局观,值得全体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向不同专业开设,各专业的特色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应根据各专业的特色适当增减,灵活处理,同时应积极探索适合各专业的不同思政案例,不能搞“一刀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须经常更新案例,与时俱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者:朱静怡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