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缺口依然较大,这不仅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各大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有鉴于此,各相关院校应当积极跟进市场需求,努力提升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

1当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当前有大量的高校都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这些院校每年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计算机技术而言,其在我国各大院校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该专业也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在理论、实践以及教学大纲方面也都相对完整。但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再加上各大院校专业的增加和学生的扩招,不少院校一直沿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诸多行业的需求。实际上,计算机人才并非只能在IT行业中从事相应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社会的其他行业当中,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通常来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有:软件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应当既具备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学习不同行业专业知识的水平,从而尽可能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水平。具体来看,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专业定位方面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不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轨的现象,表现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就业难度大,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等等特征。

2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相关专业教师应当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际需求出发,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一般来说,课程体系主要包含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其中,通识教育即基础课,专业教育则为专业课,专业课又可以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培养合格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对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改革,并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首先,在基础课教学改革方面,尽管我国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已经相对成熟,但其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面方面却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也无法体现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这是因为当前的基础课教学覆盖面较广,对于理论体系的完整程度过于重视,根本无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不仅如此,当前高校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也使得除了部分考研学生之外的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基础课教学的质量。有鉴于此,相关教师应当明确专业基础课的定位,适度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并采用分层次和分模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实际上,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应当重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概念,重视学生掌握应用数学与物流知识的程度。其次,在专业课教学改革方面,尽管国内不少高校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较为全面,但却不具备鲜明的特色,导致不少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不少的课程,但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却涉足不深,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胜任企业的需求。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技术背景,及时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比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的APP工程师近年来被社会所热捧,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各相关院校和教师就应当及时依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相应的专业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

2.2改革教学考核体系

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依靠科学的考核机制。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加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力度,并在考核时重点体现实践内容的地位。对于实践课程,则主要采用实践的方式给予考核,逐步降低笔试在学生考核中的比例;第二,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过程重于结果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当适当布置一些课程设计或者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提高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答辩和研究报告的方式计算成绩;第三,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提高他们的合作水平。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布置1-2个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程序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分工合作与集体讨论等方式,完成系统的分析和模块设计,并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口头答辩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2.3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办学

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办学,这是因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企业是他们未来几十年当中最终目的地,如果能够较早接触企业,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与企业需求的差距;而对企业来说,需要的则是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具备足够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以便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足够的利益和保障。因此,相关院校及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邀请知名企业代表担任学校的顾问,组建有企业参与的教学管理委员会,促使企业直接对专业的课程和学生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定期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讲解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第二,积极和企业合作,建立起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的校外实训基地,努力借助专业实践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并通过校企交流等活动,选派优秀教师进入企业当中参与到实际项目当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尽可能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第三,严格执行定岗实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应当严格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定岗实习,实习的时间应当不少于半年以上,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当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状态,感受企业的文化,了解自身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加快学生和社会的接轨,切实保障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4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因材施教,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当尽可能制定出和学生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方案,引导学生在学校期间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大致分成几个群体,如准备考研的学生、准备考公务员的学生、准备就业的学生等等,针对这些学生分别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等,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针对性。另外,应用型人才也应当重视全面发展,学校应当积极扶持学生社团和组织的发展,鼓励他们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塑造出健康、积极、快乐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多个方面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复杂而艰巨,相关院校及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对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密切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符合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华斌,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02):5-9.

[2]李德新,李虞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03):111-113.

[3]刘伦.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03):85-88.

[4]毛伊敏,胡健,漆华妹.基于“平台+需求”的“2+1+1”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02):76-78.

[5]王育坚,马楠,牛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23):61-65.

[6]陈志泊,张海燕,王春玲,赵方,王建新.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07):94-98.

作者:邓俊钦 单位: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