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庭教育研究思路(7篇)

家庭教育研究思路(7篇)

第一篇:社会支持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启示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没有时间与精力过多地关心孩子,家长和孩子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有些单亲教育的家庭来说,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也不多。第二,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在农村地区,隔代监护是比较普遍的,但这种监护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隔代监护中的祖辈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不遵守纪律等坏习惯。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第三,寄宿学校教育不能完全补位。由于外出打工,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就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放在了寄宿学校。但是现有的教师和学生人数的比例差距还很大。对于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辅导、日常生活照顾和情感关怀老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照顾到,毕竟寄宿学校不能完全代替家庭。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内涵

国外社会支持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先应用于精神疾病及医疗康复领域。其后社会支持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开展起来。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从社会学角度看,陈成文、潘泽泉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从社会互动关系角度来看,程虹娟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感,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2]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者李强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从社会支持的方式上,有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正式社会支持是指各地政府部门、学校、群众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非正式支持主要指由父母、亲属、同学、邻居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整合诸多学者的看法和建议,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就是支持主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给予支持客体物质和精神帮助,满足支持客体需要和解决其问题的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多元的,按其来源和方式可以分为正式支持:包括来自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包括父母、亲戚、朋友、邻居等的支持。

三、启发与应用

当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严重缺乏时,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支持不足的问题。首先,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主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内部的非正式支持。由于自身的原因,家长和监护人无法完成家庭教育的重任,还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正式支持。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社会支持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将不仅仅是家庭,还应该包括政府、学校、社区、企业、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主体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不足的第一步。其次,扩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关于家庭教育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教育。”[4]本文试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以农村适龄儿童为教育对象,以政府、社会个人等为多元参与主体,以多元参与主体的社会支持为其良性运行的保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目标,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存的教育形式。这一概念扩展了我们对于传统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最后,构建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理论强调参与主体多元,能够保证资金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时间的持续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多元参与主体之间也要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否则就不能良性运转。如何更好地来挖掘这些资源配置并整合好这些资源,建立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文丽1 杨恩丽2 单位:1.文山学院 2.文山州妇联

第二篇: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前有虎后有狼,中间隔着猫和羊”——这不是儿歌,是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精彩看点,更是当下我国家庭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家庭意识的变化,“421家庭”模式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在这一模式下,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无疑成为全家人关注的焦点。面对不同的家庭成员,孩子的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这部热播剧将这一现实问题凸显出来。剧中的虎妈、猫爸、狮子姥爷、狐狸奶奶代表了不同的教育观念,他们都想在孩子身上加以试用,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冲突。

一、不同教育观念的展现及问题

1.“虎妈”的教育观。秉承“精英式教育”的理念,对孩子严苛要求,操控孩子的一切。认为只有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妈妈才是合格的妈妈,孩子长大以后获得的成功远比快乐的童年来得重要。为此,不仅千方百计将孩子安排进名校,而且还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形成了“虎妈”过于强势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往往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而强制式的教育不但会压制、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还会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2.“猫爸”的教育观。与“虎妈”的严厉教育相反,“猫爸”走温柔路线,主张“快乐为主,无为而治”的“放羊式教育”,希望多尊重孩子,为孩子营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完整的童年。剧中“猫爸”不仅最大限度地给女儿争取各种放松、“偷懒”的权利,还经常和女儿一起糊弄甚至“欺骗”妈妈。猫爸的教育缺乏理智,孩子虽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但是尊重是有选择的,自由是有约束的。尊重和自由不等于彻底放弃规则,只有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3.“狮子姥爷”的教育观。。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代表,和出于教师职业习惯,姥爷毕大千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高压式教育”。他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教育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做一部精密的机器,在运转的过程中,不希望有任何偏差。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或想法偏离了最初设计的轨道,他们就会有失控感,就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纠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剧中,他为外甥女“兔妞”制定的加强版学习计划表分秒必争,强度之大令人咋舌。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方式,如果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同,就会形成规则感强、有责任心的优点,但付出的代价是,孩子在被严厉管教的过程中受到的心理伤害,迁延到生活中甚至是成年后,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问题。更糟糕的是,如果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被孩子认同,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孩子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对于任何让其负责任、守规矩的要求,统统不管。

4.狐狸奶奶的教育观。女孩要富养。在她看来,“富养”=“娇生惯养”,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包办代替几乎孩子的所有事情,典型的“溺爱型”教育。这种教养观念下的孩子大多不成熟,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也不足。

二、对不同教育观念的反思

1.教育思想要统一。每个人的教育观念都带有自我生活的痕迹,也有自我的局限性。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个家庭成员都要首先进行自我反思,本着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原则,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力求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在某个教育问题上存在分歧,一定要及时、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尽量靠拢,而不是一味地把这些不同看法、不同做法通通留给孩子去消化,让孩子去综合判断。

2.教育方式要“个别”。“观念指导行动”,不同的教育观念势必带来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独特的气质、性格,有他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处事风格。每个家庭成员尽量从容、淡定对待孩子的教育,避免拿“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标准来给自己的孩子施压,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观察、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上,而不是盲目攀比、一味跟随。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3.教育要理性。爱是一种本能。但爱要把握一个“度”。爱既不是“虎妈”的严苛爱,也不是“猫爸”的放纵爱;既不是姥爷的强制爱,也不是奶奶的溺爱。过严过松过于放纵,都不是理性之爱,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不负责。家庭成员应学习正确的、理性的爱的方式,把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半,在尊重、理解、以身作则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发展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的平台,这才是更科学、更理性的教育爱。

作者:段晓璇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三篇:儿童关键期家庭教育研究

一、前言

关键期即人类某种行为技能与知识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也最易受影响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会获得就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的重点,覆盖了儿童发展的多数关键期,且父母还可以针对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关键期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这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指为保证儿童关键期的良好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是怀孕后期3个月到产后5个月。母亲怀孕后应多吃高蛋白质和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两岁以后给孩子吃些杂粮干果等;炊具应使用铁质。完备的大脑结构是信息加工的保障。“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儿童时期正是早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期,因此应加强体育锻炼。在儿童早期,将体育教育放在首位是科学和恰当的。

(二)心理准备。父母应该为了抓住儿童发展关键期做好心相应的心理准备,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正确态度并且学习相关知识,为塑造儿童良好性格与成长氛围创造条件。1.提前准备要细心。年轻父母在准备要孩子或刚有孩子时应提前充电,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手眼协调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开发与训练有一定了解。2.认真引导有恒心。幼儿时期的发展快速而复杂,如语言、行走的发展,因此持之以恒的动态引导十分重要。3.注意保持平常心。经研究表明,人的成长呈波浪式,故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的时候,家长要表扬但不要得意忘形,如果孩子的变化达不到父母预期的标准也不要太失望,要做到能时常鼓励,时刻保持平常心。

三、儿童关键期家庭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注意力关键期的家庭教育

开发注意力的关键期在幼儿学龄前3-6岁。注意力非天生而在于训练,儿童的注意力不好,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另外,影响注意力发展的原因还有儿童的身体健康条件,体弱多病的儿童容易注意力低下。注意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加强,家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很多实践和研究证明,孩子对目的越明确,注意力就越容易持久。2.培养兴趣;兴趣是注意力的先导,所以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尤为重要。3.劳逸结合;一段时间学习后应有自由活动时间。4.创造安静的良好环境;为孩子学习尽量提供安静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应尽量不要观看这类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

(二)记忆力关键期的家庭教育

记忆是指人们过往的生活经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学龄前的孩子能记住直接经验和部分的间接经验。父母训练记忆力可从生活环境中培养。先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再让孩子识记饭菜、动物名称等。另外,记忆力和注意力紧密联系,因此注意力和记忆力应该进行协同训练,一变对事物施以注意,一边加强记忆。父母要充分把握儿童记忆力关键期就要了解增强记忆的规律:1.注意集中。记忆时聚精会神,不受外界的干扰,记忆痕迹才容易在大脑皮层印刻下来。2.兴趣浓厚。儿童认为无趣的知识不易被记住。3.理解记忆。当记忆材料的语义特征易于理解时,才更容易被记住。4.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记忆应及时复习。5.最佳时间。上午9到11点和下午3到4点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机,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学习材料。

(三)数学能力关键期的家庭教育

数学能力也称为逻辑•数学能力,即是推理、运算能力。数学能力基本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在儿童18个月左右,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半左右,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的关键期在5岁左右。所以在5岁左右父母应及时教给孩子数学概念。在此大好时机,父母应该做的有:1.提供给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机会。比如诱导孩子数一数从旁边开过的汽车数量,用尺子量一量身边的物体。2.帮助孩子形成数的概念。首先要让孩子区分“1”和“许多”之间的区别,学习10以内的点数和序数;认识相邻的数并理解相邻数之间的联系;以及数的组合与分解。

(四)语言能力关键期的家庭教育

研究发现,2-3岁是孩子学学习口语的关键期,此时应对孩子的听觉加以有效的刺激。但语言的发展是分阶段的,父母要抓住各阶段重点进行培养。0-1岁是语言学习的预备期,这个阶段孩子主要是语言感知阶段,父母应该经常让孩子辨别不同的声音,和孩子说话并重复纠正孩子的发音。1.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多听、多看、多想、多说,鼓励孩子的模仿。2.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多说积极正面的词汇,少说负面、粗俗的词汇。3.培养孩子的说话方式,在父母用语言传达对孩子的要求的时候,其实也是对孩子说话方式、行为能力的养成,对待孩子要用温和有道理的方式进行对话,同时注意对待孩子行为的标准要一致。4.尽早开发第二语言,这个时候的儿童语言学习快、压力小、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可以在这个阶段为孩子创造双语的语言学习环境。大多孩子在五、六岁时会对某一方面表现出特殊敏感和强烈好奇,即敏感区,为了能够使孩子的特殊才能不受到抹杀,父母应该注意做到:①不对问题设标准答案,不约束孩子的思维,积极的顺应孩子丰富的好奇心,积极的与他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创造一个权威小的家教环境。②使孩子广泛的接触社会和自然,培养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以便找到孩子的敏感区。

四、结束语

关键期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不断动态循环,向前发展的。父母想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儿童,只有抓住每一个关键期,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发展的潜力,增强儿童的智力。

作者:林雪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完善策略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省妇联统计,黑龙江省目前约有农村留守儿童17.8万人,占全省儿童的3.45%。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一、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历时两年选取我省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及绥化市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在校生,年龄分布在6-16岁之间。发放调查问卷1017份,访谈留守儿童72人,访谈留守儿童教师及家长15人。本次调查男生人数占49.6%,女生人数占50.4%,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调查对象中独生子女占54.7%,非独生子女占45.3%;父亲外出务工比例为39.2%,母亲外出务工比例12.7%,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比例高达47.8%;留守家庭中,父亲监护占9.5%,母亲监护占33%,祖辈抚养占37.9%,其中祖辈抚养比例最大。调查表明,我省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但在生理卫生知识的了解上,留守儿童所知甚少。只有28.6%的留守儿童了解相关知识。留守女童缺乏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差;相比于城市同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的比例明显偏高。在访谈中,有93.1%的儿童参与简单家务劳动,有37.1%的儿童参与比较繁重的田间劳动;留守儿童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内容单调,64%的调查对象课余时间会选择去同学或亲属家玩儿;在对留守儿童的零花钱管理上,父母外出打工前后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调查显示,74.2%的留守儿童把零花钱花在书籍文具上,说明在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能够理性认识,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关注度较高,基本不管的仅有6.0%。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比较明确,认为读书非常有用的占78%,但是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判高于实际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辅导学业能力有限;情感缺失也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其自我评价不高。对父母的思念,对家庭现状的无能为力,让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与父母分别的痛苦,从而产生的苦闷与焦虑等内心情绪波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留守儿童因无法与父母经常性交流,受年龄与观念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和抚养人探讨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二、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情感缺失影响儿童成长。调查显示,47.8%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儿童在遇到生活问题、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缺少来自父母直接的关怀。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席,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部分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与子女见面一次,平时多以电话沟通联络。留守儿童不能经常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关爱,在情感上逐渐与父母疏离,有的甚至产生隔阂。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在儿童成长时期形成的亲子关系的疏离,往往是很难弥补的。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受访儿童的家庭现状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父母长年分居两地,最终造成了情感破裂而离婚,很多儿童由最初的留守儿童变成了单亲家庭儿童,或是留守儿童随着再婚的父母成为新家庭中的一员,这种复杂的家庭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阻碍。

2.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或缺失。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辈或单亲抚养,而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祖辈抚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质等的局限,如文化水平低,劳动负担重,还有远离孩子生活区域等局限,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使得留守儿童所获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或缺失。一是对留守儿童学业的辅导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班级平均水平以下,成绩突出者仅占少数。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课业难度逐渐加深,抚养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越来越不足;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指导,教育方式单一,只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关注较少。另外,我省农村祖辈抚养留守儿童比例过大,抚养人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落后,许多老人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感到力不从心;三是抚养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抚养人和留守儿童之间难以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仅能在生活上为留守儿童提供照顾。

3.留守儿童所受社会关注不够,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频率不高。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经常性的呵护。76%的留守儿童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父母与子女沟通时间短,内容简单,多集中在吃穿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的话题,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学校教育能提供给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也明显不足,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特别关爱这些处于弱势的留守儿童群体。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对留守儿童加以特殊的关心与照顾,但也有少数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留守情况不知情或无暇顾及,这也与农村学校经费有限、师资不足的现状有关;另外,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也明显不足,如社区、村委会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目前,我省最为缺乏的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专业机构、专业教师和长效机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家长监护责任。一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使留守儿童父母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护责任和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保持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完整。在沟通内容上,要更多地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同子女短暂相聚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抚养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2.完善学校各项机制,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一是学校要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起“学校—班主任—家长—抚养人”的管理网络,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络机制,使父母和抚养人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构。注意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三是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家访活动,让留守儿童父母或抚养人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正确的辅导方法;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有所寄托,以此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

3.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使留守儿童有更多机会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二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改善。建议由政府牵头,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所实施的儿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构建留守儿童指导服务体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三是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力度,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此外,应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打工地就学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让更多的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同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单位: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第五篇:中美家庭教育观文化维度理论研究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美文化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方方面面的。本文利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探讨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背后的文化差异。

一、霍夫斯泰德及文化维度理论

1967年至1973年期间,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蒂德及其团队在IBM公司就文化价值观问题进行调查,面向各国雇员发放调查问卷112000多份,霍夫斯泰德基于该研究于1980年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首次提出衡量文化的四个维度: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利距离、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1]20世纪80年代末,霍氏对之前的研究重新进行调查,不仅再次证实了前次研究的成果,还基于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2]本文即从这五个文化维度出发,探讨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二、从文化维度理论看中美家庭教育观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维度聚焦于社会对个人成就及人际关系的认同程度。[3]个体主义文化更多强调个人权利与责任、隐私、自由和创新,而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多强调群体、和谐、协作、传统和面子。中国崇尚儒家思想,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因此具有浓烈的“重集体轻个人”文化倾向。具体到家庭教育,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先人后己”。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和帮助,家庭成员间也强调“长幼有别,尊重长者”,过失会导致自己和群体蒙羞和丢面子。而美国的家庭教育观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他们强调主动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实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家庭成员间更多的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过失会导致负罪感及丧失自尊。

(二)权利距离

权利距离维度聚焦于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4]。中国属于“高权利”国家,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的父母更多地强调“服从”,“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准,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教师对于课堂有绝对的支配权。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而在“低权利”的美国,人们更喜欢享有平等的关系而非特权。美国的孩子从小被教育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不能干涉子女的自由和隐私,教师希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美国父母不要求子女赡养父母。

(三)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聚焦于对不确定性及含糊性的容忍程度[5]。中国属于“不确定性”中等的国家,中国人认为“不确定”会给人带来压力,改变现有的稳定关系。人们普遍追求在稳定中寻求发展,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在家庭教育中也强调“稳定”,“平安是福”“细水长流”是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中国的孩子也被教育要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已拥有的东西。此外,中国人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成员间也更愿意相互有所照应。“养儿防老”的思想也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体现。而在“不确定性”较弱的美国,人们不认为“不确定性”会带来压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和秩序,更希望能有所突破或创新,受个体主义影响,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美国家庭的模式随着子女的成年而被打破,子女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美国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赡养和扶持关系很淡薄,有的家庭甚至不愿意生育孩子。

(四)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

从霍夫斯泰德的研究看,中美两国都属于具有阳刚气质的国家,社会成员更重视工作收入和提升机会。家庭分工中,父亲往往负责处理外部事务,而母亲则负责处理家务和感情问题。此外,家庭教育也有不同侧重点,教育男孩时往往要求其坚强,而女孩则要求其温柔善良。

(五)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该维度体现着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6]。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注重长期导向的国家。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强调信守承诺,尊重传统,重视培养孩子坚韧、节俭及未雨绸缪的品质和生活习惯,而美国的长期观念倾向较弱。他们认为传统和承诺完全可以被打破,孩子也被教育要“活在当下”。

三、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观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和两个国家所奉行的文化价值观紧密相关的。这些价值观有些差异巨大,有些又有相似之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并理清这些差异,才能有效交流。

作者:何艳萍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外语系

第六篇: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城市流动壁垒的取消,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成为一种常态。打工收入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然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子女教育的忽视就是长期打工所带来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问题近代年来屡有报道,厌学、辍学、自闭、心理不健康等问题接踪而来,甚至出现了一些犯罪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发生呢?笔者以为,代际生活分离、教育方法问题、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

一、代际生活分离与子女教育缺失

农民工开始长期在外务工之后,他们与子女的生活模式大致有三种情况,即间断性与子女居住、长期分离、携带子女定居城市等,以下我们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间断性与子女居住。农民工初入城市打工时期,大多数民工呈现季节性务工。他们在农闲时到附近城市打工,而到农忙时回来种地,这样一来,他们与子女之间能够保持不断的共居。从当前来看,那些务工机会多的城市附近的农民工,由于离家较近,他们也可以和子女间断性地生活在一起。第二,长期分离。这种情况在当前比较突出,那些典型的农业型村庄往往容易出现农民工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况。农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将子女留给年迈的父母抚养。第三,携子女生活在城市。近年来,这种代际生活模式逐渐增多,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务工之后,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就希望让子女也生活在城市。他们有的是将子女从农村接到城市来,有的索性就将孩子出生在城市。[1]上述三种生活模式相比过去固守在农村代际共同生活的状态发生变化,由此也引发了子女教育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孩子的成长是伴随父母的关心爱护以及形成规矩的过程,父母与孩子的分离都不同程度造成上述因素的缺失。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极容易形成内向、自闭的性格,而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则更容易成为问题少年。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和规矩的养成是在父母长期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的,而父母的缺场则必然导致孩子无法获得健全的家庭教育。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失去了模仿的对象,而老人则常常偏向于溺爱孩子,对于规矩的树立往往显得不足。因此,留守儿童常常表现为一意孤行、不听建议。跟随父母到城市的孩子虽然可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的生活重心往往是打工挣钱,而无心教育子女。甚至女子的安全常由于父母的粗心而造成事故,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一言以蔽之,这都是农民工生活重心偏向经济收入所付出的代价。

二、家庭教育方法问题重重

当农民工将生活重心放置到如何挣钱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就显得时间上、精力上、耐心上都力不从心。以至于导致农民工教育子女的方法出现问题,有些农民工就会使用放任型、经济补偿型、简单粗暴型的方式来对待子女。以下我们进行具体探讨。[2]第一,放任型。农民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务工经济中,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来教育子女,所以他们要么完全交给老人照顾,要么自己照顾也对子女不管不问,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经常看到的孩子长期出入网吧,过早地与社会青年混迹到一起等不良行为,就是父母放任子女的后果。等到他们想管孩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即使想管也管不住了。第二,经济补偿型。一些较为成功的农民工在城市赚到了钱,但他们却特别忙,整天疲于奔命地游走在城市各个角落,根本顾忌不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总觉得亏欠孩子,于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一些有钱的农民工就通过经济给予来补偿对孩子情感照料的不足,然而他们却疏忽了金钱是代替不了情感的照料。有钱的孩子开始无所顾忌地花钱,而不用心读书,旷课、逃课成为这些孩子的家常便饭。第三,简单粗暴型。在城市没有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的农民工,想要生存下来,无论挣钱多还是少,他们都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子女教育不再是生活的重心。但当子女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待子女,教训孩子、骂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教育就是简单粗暴型的方法。而这种方式常常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则可能趋向做出与父母期待相反的行为。[3]上述三种教育子女的方式仅是从理想类型的角度进行划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多是三种类型某种程度的混合。尽管三种方法看似有所不同,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三者背后折射的问题是一样的,即农民工没有时间、精力和耐心来教育子女。这样一种只生育而不好好教育的代际关系,着实给孩子、给社会造成不小的问题。

三、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问题困境

事实上,农民工子女身上所发生的问题,不仅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照顾的不足,还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社会的影响有紧密关系,这多种因素缠绕叠加在一起,使得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非常复杂。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社会是稳定而不流动的生活境况,农村社会有着一整套约束人们的习俗、伦理以及舆论,每个人都较为稳固地生活在熟人社会中。农村家庭更有着强大的管理机制,子女教育根本不成为问题。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现代文化的到来,传统农村的那套约束机制受到动摇,农村社会舆论、习俗、伦理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网络社会对人们的冲击更为强烈。青年人开始向传统农村那套约束机制发起挑战,他们日渐有了自己的价值观,面向村庄之外、寻求城市生活成为他们的向往。[4]改革开放之前的老一辈是典型的农民,而以后人的价值观则增加了现代文化的痕迹,增加经济收入、探求新世界、迷恋网络世界等,成为青年人的生活常态。毋庸置疑,这种社会文化也会影响到儿童的生活观。在当前农村中,青少年儿童玩耍手机、上网也是正常现象。然而,这种现象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对农民工子女来说,无论是由老人抚养还是由父母抚养,当前网络的吸引力已经大大超过老人、父母的说教。网络世界确实无所不有,尤其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诱惑十分强大,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以至于耽误学业、损害身体、走向犯罪等。当然,网络对城市家庭的子女教育同样造成不小的问题,但似乎由于农民工对子女照顾时间的不足,导致其子女对网络的沉迷更为严重。当家庭教育不足时,孩子就容易从家庭之外寻求欢乐与安慰,而网络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而当孩子沉迷网络之后,忙碌的家长不去耐心教育却采用打骂的方式,导致孩子产生对家庭的离心力。这样就形成一种双向推拉关系,一边是家庭向外的推力,另一边是网络世界的拉力。如此一来,孩子教育困境更为严重。

四、反思与建议

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国家、企业以及社工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首先,子女教育看似家庭问题,然而却与整个社会的宏观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实行的是发展大城市战略,大多资源被配置到大城市,因此农民要想打工挣钱,则必须远走他乡到大城市务工。留守儿童便成为打工经济所造成的代价。即使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也会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而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获得同城市子女一样的待遇。尤其是户口问题、子女上学问题,依然是城乡二元社会的壁垒。[5]当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农民工自身生存的压力致使他们无心关注子女的生活世界,以至于使得子女教育问题重重。一种可喜的现象是,当前宏观经济制度正在发生变化,国家除了重点发展大城市之外,中小城市也受到格外关注,一些企业从沿海城市、大城市迁移到内陆中小城市就是证明。内陆一些城市的农民工已经不用远走他乡务工,在离家不远的城市就可以打工挣钱,甚至一些县城也有了规模较大的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种离家较近的务工模式,降低了农民工打工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他们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件好事。笔者以为,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应该继续加深这种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使得更多的农民工可以就近务工,增多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其次,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除了宏观经济制度调整为加大中小城市资源配置,方便农民工务工、教育子女之外,企业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要想将子女教育好,则必须让其父母具有较高的素质,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如此,才能保证农民工将子女教育好。当前,企业的行动逻辑更多的是如何增加其利益,而对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关注较少,这不得不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足。一些企业尽管给予了所谓较高的经济报酬,但却把工人当做机器一般使用,导致工人的生活非常压抑,近年来打工者跳楼事件屡有报道。这无疑是企业纯粹经济逻辑的结果。笔者以为,企业不仅要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更要承担起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其中对工人的人性化管理,提升工人的素质也应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如果真能让农民工在企业中受到现代文化的教育,将他们培育为现代社会合格的公民,那么,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质量也势必会得到提升。[6]再次,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帮扶与干预,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良好方法。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出现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如果能够进入到其家庭,给予一些必要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将对他们是莫大的帮助。具体而言,第一,向父母提供教育方法上的指导,例如一些拥有教育学知识的社工可以介绍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第二,向问题少年提供心理干预。当一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这时候不是父母仅仅通过关爱可以解决的。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社工便可以发挥力量,对子女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总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给予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作者:韦惠惠 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七篇:社区家庭教育内涵及功能研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下,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现代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所面临的困境不仅增添了为人父母的应对压力,更阻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为政的现状下,迫切需要一个纽带来打破三者的尴尬格局,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社区家庭教育便应运而生。

一、社区家庭教育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研究甚多,而对社区家庭教育的研究很少,对于有关社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使用不同关键词,在不同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查询。通过研究其内容发现,国内相关文献多停留在以某市为例阐述该地区社区家庭教育现状,对社区家庭教育的定义还没有具体的研究。国外的社区家庭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指社会学校对父母进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即对父母开展的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组织和公益团体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弱残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救助[1]。可见,社区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体,与社区教育密切相关,与家庭教育同音共律,但它与二者又存在很大区别。首先,社区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载体不同,家庭教育主要以家庭为载体,而社区家庭教育则以社区为依托,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在实施广度上要宽泛得多。其次,父母在社区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定位不尽相同。《辞海》将家庭解释为由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在这个共同的生活组织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一样,家庭教育本身也是相互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父母自身也受到教育。社区家庭教育的主体则以第三方形式展现,目前我国的社区家庭教育主要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部分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父母则变成了纯粹的受教育对象。广义上的社区教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产生,如原始社会的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是社区教育,只是这种社区教育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现代社区教育则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为基本标志,其教育对象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并根据不同社会层次的不同社会需求,形成了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一般以整个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如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娱乐环境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为居民创造良好的职业培训以提高就业率等。当现代社会问题更多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时,社区家庭教育便从社区教育中分流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独立发展。不管是社区教育,还是社区家庭教育,都无疑对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家庭和社区实际情况,笔者将社区家庭教育定义为:在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系统中,社区管理者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的社区工作和社会服务对家长和未成年人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

二、社区家庭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社区家庭教育作为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新型教育,不管是在微观个体上,还是在宏观整体上,都具有多重功能。

(一)优化功能

第一,社区家庭教育是提升家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家长的教育思维。长期以来,家长总是把“自我理想”教育和对孩子的理想教育混为一体,不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灌输给孩子,还把自己在成长经历中的遗憾和没有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分数,盲目攀比,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备感无所适从。社区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式,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指导孩子,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因此,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可以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反思自己现有的教育方式,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第二,社区家庭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除学校以外,社区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他们探索新知,休闲娱乐,健康锻炼以及社交学习等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区中完成的。当今社会青少年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大多工作比较忙,很多都是跟着祖辈一起生活,监护人不当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教育他们合理安排好在学校之外的时间,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成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社区家庭教育是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的必要方法。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家庭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社区家庭教育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办好社区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证。社区工作者尤其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从事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对社区工作者来说既是服务群体、服务大众的任务,又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利于塑造高职业道德、高工作能力、高知识水平的综合型社区管理人才,有利于引导社区管理者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融入,在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社区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

(二)协调功能

第一,协调亲子关系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驿站,亲子关系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人际关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及人格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总是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孩子只能顺从,直接导致了亲子矛盾和亲子冲突,令不少家长陷入教育困境[2]。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正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变化。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成长,如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追名逐利的行为导致子女的价值观偏颇;祖辈带孩子致使孩子骄纵无理,形成了性格缺陷等。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现状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导航帮助其矫正。社区家庭教育正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改变以往单向、权威的家庭教育模式,将未成年人的家庭打造成一个不受世俗影响的成长乐园,使家长与子女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动的亲子关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第二,协调社区人际关系以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村委会向城市社区转化,但城市化的衡量标准不应该只是关注这种简单的转化,应更多的关注转化后的社区管理和发展问题。据笔者访谈发现,从目前的社区管理模式来看,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交流极少,只有涉及到“户口”、“生育”等行政问题需要履行行政手续的时候,居民才与社区管理组织有部分接触。可见,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低,故而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也不高,这从根本上都归因于社区管理组织没有解决居民切实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一个普遍现象真实存在于几乎每个家庭,社区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又能实实在在为居民解决困扰他们的难题,这无疑是协调居民与社区管理组织关系的最佳契机,通过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中增强居民与社区管理者的互动,社区工作者能了解到居民的各种意愿,居民又能对社区管理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有更深刻理解,在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中,既完善了社区管理组织职能,又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起到了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第三,协调社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优化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和保障社区有序、有效转化的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居委会在自治实践中对自己角色认知不明显,很多工作者在自我角色定位中都出现角色冲突、角色混乱甚至自我职能异化[3]。通俗讲,当前社区该怎么管,管成什么样,用什么策略管,哪块儿具体谁来管,管理部门没有明确方向和规划。很多社区的管理模式还沉浸在“官-民”的传统模式里,扮演着“道德和制度的绝对权威者”,作为一个准行政组织,他们一味地机械接收上级行政部门的命令和指示,继而盲目执行。事实上,这种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需要,社区家庭教育迫切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让社区工作者能在群众呼声中有目标、有方向的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根据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原则,使每个社会工作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运用自身才能做有价值工作,这便推动了社区工作者内部职能细化与分流,优化了社区管理结构。

(三)整合功能

第一,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一方面,社区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以一种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家庭教育有理可循。社区家庭教育方案的推动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和科学文化教育,对为人父母者开展育儿知识和保教能力教育,对为人祖父母者提供祖孙相处之道的经验交流,等等。这些方案的实行既可以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的预期效果,又能够促进社区家庭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社区为依托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又无形中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整合到一起,使教育成为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大系统[4]。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子女教育和成长问题占据着家庭教育重要地位。亲子沟通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亚于亲师沟通对于学校。但无论是亲子沟通还是亲师沟通,都离不开家长、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沟通与配合。社区家庭教育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家庭教育的需要,补充了学校教育不足,促使公共教育资源为社区家庭所共享,创造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第二,整合社区资源以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整合与优化社区资源是社区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以多元视角,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功能,既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又服务了社会本身。首先,构建社区家庭教育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有关社区家庭教育的制度法规,既能让社区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又能让社区生活有制度可言,促进社会治安。其次,在对社区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中,也能完善相关社区服务设施,提高社区硬件设施质量,从而创造美好社区家园,为社区居民服务。再次,塑造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障家长和子女学习的基本人权,既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社会水平,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了社会公平,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综上所述,社区家庭教育既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参与者自身,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都意义重大。

作者:谭慧娟 彭先桃 单位:长江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