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产业结构对机械专业设立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机械专业设立的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了深刻变革调整时期,产业分工及转移出现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万家,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70%,反映转型升级中产品价值量的提升。深圳以国际化的视野,以更大胆识和气魄,以世界先进城市的标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积极为全国探索新路。

一、深圳机械行业结构升级的特点从深圳市20多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看,机械行业的“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已被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资本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工业结构取代,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的传统产业先后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已兼并重组,高新技术及传统优势的产品均显现出外向型特征。深圳机械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出现以下特点:

(一)突出创新引领、培育产业增量、发展外溢型经济上下足功夫。以创新谋发展,以自主创新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增量发展来带动存量调整,包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成长型、创新型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扩大开放中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在更高层次参加国际竞争,提升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性举措。

(二)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进高端重大项目上下足功夫,要加大旧工业区改造力度,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以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高产业研发用房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比例,将更多的土地资源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倾斜;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重点引进创新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以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

(三)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低端落后企业上下足功夫。重点支持汽车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大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力度,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发展。同时在通过“腾笼换鸟”为优质增量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二、机械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是在五十年代建立的传统专业。四十多年来,尽管在实践中其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也有一定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其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基本上还是陈旧的,并没有作过很大的改变。因而,随着当代世界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这一传统专业已逐渐表现出其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当前的机械专业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计算机普遍而大量应用,作为工业自动化重点的机械制造业,正向计算机集成综合自动化过渡,它将成为当前制造业和未来工厂发展的模式。在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成为制造业现代化的标志。机械工业与上述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并渗透于产品的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所有领域及全部过程,构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机械产品正让位于机电结合、机械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结合的精密程度更高的产品。可见,机电一体化以及现代科技复合型乃是当代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然,传统的机械专业教学内容陈旧,远远落后于科技经济的发展现状。

(二)教学计划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进程。旧的机械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是本科教学计划的缩减,实质上属于“本科压缩型”。而成人高校的机械专科教学计划又是从普通高校专科教学计划缩减而成。因而,总跳不出“本科压缩型”的框框。再加之四十多年来的“一贯制”,专业教学计划没有做过根本的改变。因此,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机械专业的教学计划显得很不适应。

(三)培养目标脱节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纵观当今机械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已从过去“专业分工型”向着“综合复合型”发展。这是由目前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专业分工过细的大型企业已逐渐减少,而中小型企业,如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所需要不是纯设计型的只懂机械的人才,它们更需要知识面广,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既懂机又懂电,能设计会制造善管理的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而旧的机械专业,由于专业太“专”,知识面过“窄”,限制了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因而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三、未来机械专业设置的启示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应提高对专业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真正落实。生源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础,要有更多的生源,就必须注重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改革,突出专业特色,这样才能在与公办高校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一)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深圳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注意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管理方式,创造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大力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上游工业,利用国家对装备工业的扶持政策,加快引进适度重型化的重大项目等等,这种发展趋势启示我们,在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必须进行调整,即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机械类中的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基本相同,在学生低年级可开设各专业基础理论课,让学生有较宽的理论基础,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在理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就可安排一些认知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认识实践、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还能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建设

高职机械专业课程设置,应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目前大部分职业学院课程设置都是按普通高校的传统做法,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及与专业的关系,将课程分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作环节四部分,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也是如此。这种按学科体系划分课程的方法,与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理论课时过多,高职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学生接触专业太晚,缺乏专业意识,学习具有盲目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实践课时较少,学生技能训练缺乏,掌握岗位的专业技能与能力都不够。深圳机械行业结构升级启示我们,对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环节比重应加大,应使实践环节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50%或更多。学习专业基础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各专业基础课都要含课程实践,专业课要细化到岗位,机械类高职学生不仅要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组织生产,并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师资教学条件保障

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取决于师资,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不能固守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能力与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培训,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四、结语

目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在启动期,若干重要领域酝酿着新的突破,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出现深层次调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部分处在国际分工低端,将面临严峻挑战。深圳机械行业结构的升级启示我们,提升自身资源实力,加快布局国际市场,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是机械行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好方法。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应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来组织教学,加强学生的技能实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