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教育几点看法探讨

职业教育几点看法探讨

[摘要]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四十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中、高职教育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很多传统职业在慢慢消失,新的职业又在诞生,职业教育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文章通过多年的中、高职业教育教学与社会办学经验,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提出新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业价值观

1职业教育闭门造车严重滞后行业发展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可以说还是在自我封闭的循环中运行,没能真正达到与社会及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地步”。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不合理,实训实验的设备陈旧落后,专业教师不了解具体实际操作,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很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自主性较大,专业审批较为宽松,基本属于自己决定专业的设置权限,这也就造成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笔者曾就职过的职业学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使当年招生爆满。换言之,当时热电专业开设什么专业课都不清楚,更没有专业的热电专业教师,更不了解热电的运行模式,完全属于“闭门造车的局面”。随着一个教学轮回的完成,该到学生安置的时间了,结果没有一个毕业的学生能安排到热电岗位工作,连实习的岗位都没有,到现场考察的人大吃一惊。因为所有的工作流程基本都是自动化操作,只有少部分人员在操作电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根本没用武之地。为此订单培养的学生家长抗议,引出了很多矛盾,留下了多年的隐患。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缺乏广泛的社会调研,盲目地设置专业,造成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其次,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设备陈旧,严重滞后行业生产设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是职业学校的灵魂与根基,先进超前的实训实习设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这两点在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是弱项。一是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高校引进的,属于典型的出学校进学校,根本就没有到企业真正实践过,更没有企业的生产实际经验。教学方式基本还沿袭着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的这种以书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实际岗位情况,不具备实际岗位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有甚者属于滥竽充数型的,临时增加专业,根本就没有专业教师,逼迫很多原本属于文化课教师进行转型。如有的学校新开汽车专业,逼迫体育教师转型汽车专业教师,严格讲这是典型的“赶鸭子上架”,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吗?二是实训实验设备。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大瓶颈,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句民间谚语就是:人巧不如家什妙,都说的是再有技巧的人都不如先进的设备,说明操作设备的重要性。现在的职业教育实训实习设备普遍落后行业的发展。例如汽车专业,因为学校经费不足,用报废的老旧的汽车做实训设备,国家的教育补贴没有用在实处,表面看似光鲜的实训设备,实际绝大多数都是报废、走私、水淹的经过翻新的设备。少有最新型的车型还没有进入市场而首先进入职业学校做实训的,这就造成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不会被接受与认可的关键,跟不上行业的发展,甚至严重滞后行业的发展。

2职业教育在走弯路

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大家还记得计划经济时代吧,那时的职业培训完全属于师傅带徒弟的时代,那时师傅教徒弟也真是尽心尽力,因为将来徒弟要接师傅的班的,徒弟的水平就代表了师傅的水平,如果徒弟水平差那将使师傅脸面无光。那个时代师傅带徒弟培养了无数的技能高手,创造了很多不朽的丰碑。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班时代的结束,职业培训开始转向了专门化,产生了职业教育。当时的职业教育属于两条腿走路,教育系统普遍设置为职业高中,企业和行业举办的叫技工学校。在这期间,职高的职业培训质量以及就业明显要比技校差很多,原因是技工学校属于企业“亲生”的,无论就业还是实践操作明显优于职业高中。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很多技工学校转隶到了教育系统,与企业或行业完全脱离了上下级的关系,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技能就明显削弱了,原本属于企业本职业务的技能培训变成了与己无关的事,企业成了技能人才培训的旁观者。在我国,很多职教专家、领导也都去发达国家考察职业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但移植到我国都变成了“水土不服”,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所决定的。国外的企业参与技能培训是分内的事,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业务,无论这些人才能否到自己的企业工作,都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反,我国企业觉得人才培训是学校的事,我就使用现成的,万一我培训的人不在我单位工作那就亏大了,这就是国内与国外的本质区别。作为职业培训的中坚学校,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与技能培训的欠缺,产生了好多理论:产教研相结合,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等,最近又新出一个名词叫现代学徒制。学徒本身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永远回不到真正的师徒关系了。

3中职教育高中化,高职教育本科化

最近这几年中职教育高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教育思维根深蒂固所致。在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一个学生只有上了大学,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但随着中职教育的政策调整,中职学生也可以考大学了,这就相当于以前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又看到了“曙光”,特别是许多高职专科学校,在录取竞争压力下,把很多指标向中职倾斜,这就使很多中职学生更容易考上大学。为此,很多中职学校,特别是很多县城级的职业学校把原本应该好好研究职业教育的主体,也开始变相成另类“高中”了,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的本末倒置。本应该好好研究职业性质、职业特点以及动手能力培养的职业学校也开始加大力度学习英语、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的教学。很多职业学校也把每年多少学生考上大学、都考上了哪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作为招生宣传的手段,把每年考上多少学生作为一种荣耀悬挂在楼上与学校的网站上。看似一种招生宣传,其实就是把职业教育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中职学生应该有深造的机会,中职学生也应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来是件好事,但不能把国家的好政策念“歪”了,不能把职业学校变成高考的主战场。高职教育本科化也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职业分工细化,大学也分为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两部分,国家鼓励很多本科大学转变为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主战场的高职高专教育反而向本科教学转变,很多教师不专心搞技能研究反而热衷于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学校评估上也注重科研项目的多少不注重技能方面的项目。这些做法势必引导职业教育走“偏”走“斜”。

4职业学校变成中介所

职业学校的优势就是培养掌握熟练技能的操作人才,这是学生就业的最大资本,然而,很多职业学校的就业却浪费了培训的资源。盲目就业,为了就业不择专业,其结果大多数学生没有从事所学专业,造成的后果就是就业稳定性变差。很多职业学校对外宣传的就业率可以达到100%,但究其就业稳定性来讲,就业稳定率可能极低,今天就业明天即失业。笔者是搞汽车维修的,有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回访,其结果还在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个人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如此现象是两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培训质量问题,另一个是社会用人导向问题。培训质量是就业长久稳定的基础,原则上讲一个人的职业一旦定位,就应该是终身制,职业越单一越长久越能培养出技能大师,所谓的技能大师就是从事一个职业达到了巅峰状态。职业教育的失败就在于培训质量出了问题以及职业定位。职业学校的关键不是能培养多么熟练的技术人才,而是要有个职业启蒙与职业定位与职业兴趣培养过程,要培养终身从事所学职业的意识,把职业当兴趣培养,形成稳定的习惯的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终身从事所学职业。职业教育不能推行宽泛的教育,应该推行单一的、简单的、熟练的操作技能培养。让就业的学生依赖所学专业,依靠所学专业,学生越难改行职业教育越成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让就业的学生畏惧改行,因改行一切要从头开始,代价太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大师。现在很多企业来学校招人,不是选择专业,而是把职业学校当作了职业介绍所,来招聘廉价的劳动力。学校也为了盲目追求就业率,不加选择地把学生推出去,这样势必就造成了所学非所用的局面,形成了短暂的就业很快就失业与职业的重新选择现象。从很多招聘现场看,招聘的条件之一大都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看似招聘条件,实则是用人导向的问题。形成如此的局面大都是企业不信任培训学校,不担负职业培训的责任,更担心的是培训好的员工离职去了竞争的企业。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用人问题,特别是广大的私企,更是把眼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现成的人才,高薪挖核心人才,根本就没有责任与义务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5职业价值观有待重塑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与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一些年轻人快速暴富、一夜暴富的心态急剧膨胀,这冲击着年轻人的就业心理。很多人就业不是想着以后如何发展,而是就看眼前工作是否体面,薪资是否能接受,随时做好跳槽的准备。一个国家有多发达,不单需要有高级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广大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得住寂寞,一直坚守的高技能人才。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明确“爱国”“敬业”,其中“敬业”本身就是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重塑新时代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想做到“敬业”,首先就要爱岗、爱职业。这样的“种子”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就应该种在学生的心田里,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意识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与职业成就感。把工匠精神深植于职业学生的职业行为中,要有终身从事所学职业的决心,这样才能无愧于当代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肖评.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2019(5):24-27.

[2]韩彦芳.浅析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J].职业,2019(5):51-52.

[3]曾露.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9(2):34-36.

作者:杜若明 单位:大连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