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全文(5篇)

建筑风水学论文

第1篇: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重新读解中国风水学应是站在科学的合理性心理学、伦理学、建筑学、景观学、地质学、星象学、水文地质地理学、宗教民俗文化经济学宏观角度出发的,因地制宜,怎么合理就怎么设计。

1.1从选址建筑设计风水学解析

原则一:依山傍水原则。对生活环境追求安全、稳定、可靠是人类寻求生存基本的愿望。因背有山有靠山,面有“S”型河水环绕,有水源滋养。这种有山有水(而且要好山好水)较适合生存,所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选择。自古以来人类往往容易汇集这种地理环境生存,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依山傍水是中国风水学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也就是说这种背山面水易使人得到生存,易于生存便易于产生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最后得到物质经济文化的繁荣。这里必须强调的选址讲究依山傍水原则时,同时要避开强地震带上、火山周围、海啸堤堰边、劈山山脚下、飓风经过带等自然灾害将要发生的明显地带。原则二:选址应该避免直接前后或左右接邻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水坝下游……俗话说,寺庙前后事必多,按现在心理学来说,谁也不愿意每天面对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长期居住必然会影响居住者的身心负担。除商业用房外其他建筑不宜设在小路的尽端或者丁字路的中心点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长期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从视觉上看也是符合心理学,因为所有的车辆、行人都笔直朝建筑而来,可能造成心理恐慌,必影响居住人的工作与心情。原则三:选址应环境优美,但必须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相结合。就比如说美国的大峡谷环境优美,但不适合居住,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任何物质经济文化。故选址不但要环境优美、而且还要要求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满足建筑的经济文化一定的需求,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其原因就是在于怕人文环境影响孟子的身心教育;原则四:建筑选址不能选在核电站、变电站、高压电塔、电信收发站附近、大楼玻璃幕墙、水镜面、天桥、菜市场……附近或接邻容易带来磁场干扰、光污染、噪音、空气等污染,这些容易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原则五:对地质、水质的讲究。自古以来就有风水师亲临现场相地,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却存大道理。因为地质、水质决定人的体质。其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土壤中含有锌、钼、硒、氟等元素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第二、潮湿的地质,会导致人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的地方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第三、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很早就认识了地磁,战国时就有了司南,到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第四、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第五、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典型的少,云南省腾冲县是典型中的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命存在,飞禽走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后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的巨毒物质。如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合适作为建筑选址的。但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都可以用于生活,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1.2建筑形体及建筑坐北朝南朝向、门窗朝向风水学解析

建筑形体上分析:中国古代易经曾提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是一样的,从北到南,土壤是从黑土———黄土———红土。建筑外观形式也呈现各地域文化的特色。中国现存的建筑都是因地制宜。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北方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中原、华南、华北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基本都是木构架斜屋面坐北朝南为主,赋有中国特色古建筑文化代表。建筑坐北朝南位置、门窗朝向分析:

(1)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北纬)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便于采取阳光。因此,古代把南视为至尊,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门窗开的位置是根据其各种具体的地理环境采光通风及避开夏季阳光直射。

(2)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季节型气候。冬天有西北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坐北朝南的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性情,安居乐业。寺院和道观正是看正了这一点,均将庙宇建在了背靠青山,面临绿水的深山密林之中。而这里面正含了这科学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挡住凛冽的寒风,夏能迎接清凉的南风。潺潺溪流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营造了清新的空气。

(3)自古以来我国的主要外患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常存有要提防北方的心理。这一潜意识的心理防范,逐渐的对朝北开门形成了一种心理的负担。所以,房屋不坐南朝北,是有其原因的。当然,若是把门开朝北,。这也是不开“北”门的另一个因素。

1.3建筑细节水学解析住宅篇

(1)入户门原则开门忌讳见堵见梯,比如见近距离山(假山)、上下楼梯、虎头(另一座建筑物的尖角或者特殊的建筑物)门前有堆积物……气流容易受堵,有一种压迫感存在;开门不可直通到底到底,与后门不可相穿,也就是不可同处于一条直线上;入户有整洁清爽的门面,能带给人一个好的心情……传统风水主张入门:1、开门见红,红色的屏风、图腾给人一种喜气洋洋、温暖如春的感觉;2、开门见绿,科学已经证明绿色的视野最大,也能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给予一种盎然生机勃勃解除压力,“生”指生机茂盛,尤以叶大或叶厚的黄金葛、橡胶树及巴西铁树等最为适宜,不宜种植有刺的仙人掌类植物,否则弄巧成拙。3、开门见“福”(主要起到体现文化品味和调节紧张劳累作用)。这“福”主要源于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鱼跃龙门”、“福禄寿”、“五福临门”……

(2)客厅原则客厅要明亮,主沙发不要背向大门,主沙发背后要靠墙或者背后要端景台或屏风弱化,坐在客厅里宜看到风景优美的地方;

(3)厨房原则厨房一定要有窗户,采光通风一定要好,不要在完全封闭的房子里。入户不宜直对厨房门,但也不宜入户后饶一大圈到厨房避免采购生食物与其他空间穿叉;厨房的形状要方正,最好不要三角形;厨房忌讳两水夹一火,比如夹在洗菜盆与洗衣机之接,火炉不要跟水龙头连在一起。

(4)餐厅原则餐厅最好单独一个空间,与厨房相连最好,这样方便使用。一进大门就见餐桌可在餐厅间适当位置用屏风隔挡,也设计一堵高度不高于1.1米高的装饰矮墙,以避大门之冲煞。餐厅与厨房不宜共享一个空间,因为炒菜时积留的油烟气、现代厨房家电辐射等空气气场会影响用餐卫生。饭桌颜色应以选择有生命力的颜色为主,以便刺激食欲,但纯黑色与纯白色为不宜。传统的中国饭桌大多以圆形为主,在风水学上来讲,三角形及有锐角的饭桌不宜选用,因为尖角具有杀伤力,对饮食健康有害。

(5)卧室原则卧室床头不要背对门,床头板不宜用三角板,床头后不要有窗及卫生间,梳妆台不要照床头,房门不可对镜子,卧室带卫生间的卫生间门不宜直对床铺。

(6)卫生间原则卫生间是洁身、排泄的地方,容易产生湿气、秽气。因此浴厕地点宜隐蔽,不宜直接对客厅、餐厅,如不可避免设计应做干湿分区过渡及做些隐藏式美观设计例如:就利用干湿分区过渡(不会闯味),及在干区入口处加设置门同客厅电视墙统一化装饰隐藏式美观设计,达到坐在客厅、餐厅在心理、视觉不到卫生间就在傍边;打开卫生间门不宜见大镜子、马桶……

(7)公共走道原则住宅内走道设计不宜过长,超过整套住宅的2/3的长度会产生阴磁场;

(8)室内绿化原则有些人喜欢在室内绿化植物,植物本身是绿色节能,但种值数量要适当,比如,大面积的爬藤植物、绿墙围绕,根茎未处理妥当,易造成室内环境的阴冷潮湿,青苔密布,过多的则成为阴宅。商业办公篇原则一:商业大门朝向要有气场、门厅一定要大气,橱窗宽敞……达到人(经营)建筑、环境和谐,才能招财进宝。原则二:办公桌后勿靠大窗,背窗而坐,光线从身后进来眼睛不舒服办事不方便,从风水学观点来说,有“空门”,一切生意徒劳无功,负责人办公室要有“靠山”位置才能坐得安稳,且后背墙不可装镜子,因为镜子会将负责人的反映给别人;原则三:从设计角度来说又忌讳办公桌正对门,气场太杂,容易分神;原则四:座位不能在影印机或外溢磁场比较强的地方,如座位靠太近或在电脑正后方,久了容易影响到本身的磁场,造成身心方面的障碍,间接地也会影响运势。最好是保持距离,不然在中间放盆阔叶植物也可以,但植物要定期更换,否则也会变成第二个污染源。原则五:采光顺其自然,座位上不能光线不足或没有窗户座位上的光线如果太弱,会造成太阳能不足、地磁能过多的“阴气重”现象,久了会让人怠惰消极,也比较容易悲观……所以商业办公设计风水学要根据周围的地理、水源、气候及其具体的办公楼地理位置而定,上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一生风生水起、兴旺发达。地域性文化篇例如一:前文所述的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二:还有中国最有特色的汉字的谐音和象形字给中国人带来影响:就比桂花与“贵”谐音,葫芦与“福禄”谐音……;如四合院不能没有种树,没有树木,就好像大口里只有人,这样成了象形字“囚”,也不能只种一棵树,因为成了象形字“困”……例如三:中国文人喜欢“四君子”指的是中国画中的竹、兰、梅、菊四种性情高雅,意境悠远的四类植物。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开门见竹、兰、梅、菊很好文化品味,比如“竹”同“足”,同时又能体现人品的高风亮节的品德如右图所示……

2总述

第2篇: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道教;环境思想;道教生态;环境设计

1相关研究综述

1.1道教的环境思想理念

“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他物的平等。把个人作为自然的有机体,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道”则是从混沌状态逐渐演化为阴阳太极,最终化合为万物[1]。而另一种对老子“道”的解释认为,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道”与“德”的作用,同时将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中的“天人间”“人身中”“人际间”的和谐作为“天之道”的终极和谐。此即庄子所倡导的“太和万物”[2]。时彦茹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父母”“崇道贵德”等概念出发,提出了道教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相处的法则,同时揭示了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处理原则[3]。李卫朝从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状况出发,提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迫切性[4]。李广义[5]、朱晓琳[6]、尹志华[7]分别从道教伦理规范和道教戒律开始分析环境保护的思想。熊自银[8]从人与万物的关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2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环境观。王巧玲[9]从风水学与美学角度深刻剖析了道教风水、道教风水美学、道教风水美学实践及道教风水美学价值等概念,并解释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转换关系。总之,道教环境保护包含了天、人、自然及宇宙之间的关系,其内生性与根源性无疑与“道”密不可分,其相互作用与制约因素使得“道”的内涵与外延在思想和理念上得到了扩展。而“道”的深层意义是使人们理解在“天、地、人”的关系中的合理权衡。

1.2道教的环境设计内涵

关于道教的环境设计内涵,陈连波[10]认为,园林的各个要素构建了道教宫观的发展与延续,而园林中的道教建筑构筑了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同时,李欣韵[11]、钟冀[12]分别就成都道教宫观环境及其特色进行了分析。从文化学、符号学到环境美学对宗教学———道教[13]进行研究,也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一种方法。以当代社会环境为时间节点,以南方道教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为媒介进行了研究[14],呈现了建筑空间环境与道教哲学思想、中国风水学、道教自身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从空间上(北方)对道教建筑及景观环境进行探讨的还有冯卫平[15]对沈阳市道教建筑整体布局类型、平面形制、单体形态特征、装饰艺术以及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肖东、刘大平[16]将武当山道教建筑环境中的地理要素、山岩洞龛、河涧井泉、生物资源、建筑设施等进行了道教思维层面的解析,同时阐述了武当山道教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因此,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研究的广义与狭义的关联和对应,是理解作为道教理想的和谐和作为环境设计和谐的重要视角。

1.3道教的环境设计实践构思

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是我国乃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亟待解决的问题[17]。张晓瑞[1]的文章首先分析了道教生态思想在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认为道教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智慧、构建策略。在张晓瑞的博士毕业论文中[18],将目光投向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并立足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以“天人合一”“天地父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思想要素灌注到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践之中,使生态环境构建在具有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并成为能够正确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思想依据。毛丽娅[19]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对道教戒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其实践进行了探讨。没有对道教思想纵向的理论梳理、横向的深刻剖析,研究道教的环境设计实践环节就容易陷入虚无主义,而构建的过程正是从纵向的思维链条和横向的思维跨度走向实践领域的过程。

1.4道教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

李裴[20]从环境美学思想史对魏晋六朝道教的环境选择及其美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卿希泰[21]将“天人合一”作为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与文章切入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为道书中对于破坏自然、杀生伤物给予谴责和惩罚的思想具有道教生态伦理的现实意义。李远国[22]就道教理想中洞天福地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张继禹[23]从自然生态环境分析了道教中的“洞天福地”“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以及维护自然环境的自然本性,提出蓝色空间水体、绿色空间植被、灰色空间建筑、红色空间人文、灰色空间空气与现代人居环境的人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密切关系。无论是从跨学科研究还是对宗教学本身的探讨,道教中关于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重大,而微观环境要素构筑和宏观宗教理念的结合,不管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还是现阶段环境恶化的时间节点上,道教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1.5道教环境设计的思想启示

道教中的环境设计思想无论在历时的发展中,还是现时的运用与实践都有其思想的启示与深层的内涵。从生道合一即从生命角度论证人和万物的平等性,在生态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4]。刘维兰、赵博[25]从宇宙“造化”论和“三元”和谐思想论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启发、“三道既宜、三才既安”和“劝善”对乡村生产方式的启发、“诗意栖居”的环境美学思想对民众生活观念的启发分别论证了民众的众生意识、乡民的生产形式、乡民的生活理念。宋林瑜[26]在其论文的第三章中着重分析了道教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赵晓峰、曾畅[27]从道经中“十洲三岛”溯源,以图形化分析十洲三岛及其景观模式,最后从建筑选址、建筑分布剖析了十洲三岛“仙境模式”对道教建筑环境的影响。张继禹[28]分别从“道法自然”、“仙道贵生”、“济世利物”阐述了道教以《道德经》“上善若水”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教义宗旨,阐析了道教推崇的名山重地不仅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且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与道教致力于建设和保护的行为是分不开的。综上,道教环境思想研究关乎环境保护理念、环境设计理念、环境设计实践、环境设计的意义与思想的启示,说明了道教的思想到实践、概念本身到深层内涵、具体实物到引申意义的跨越,是人们将道教内涵与外延的转换过程,也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权衡过程。

2研究展望

2.1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竖向延续

任何一个事物的延续及发展都与其自身的发展、与其有关的人的认知以及与其相关的物的发展有关。就道教环境思想而言,首先,道教的内在延续为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思想的铺垫,道教思想中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环境生态的思想内涵———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警示人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因而其延续也是必然的,因为“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其次,道教对人的影响,用老子的话即“道氾呵,其可左右也。”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的恶化,人们对传统道教思想的认识也在逐步加强,而人们更应积极做到“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从老子到庄子,再到道教,直到今天对自然环境的反思,是道教思想从源头一路走来的竖向思想的发展,是纵向的思想延续过程。

2.2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空间拓宽

道教环境思想的拓展与人对道教环境及道教的认识及道教环境思想在地域、空间上的蔓延有密切关系。首先,道教环境思想不应仅仅局限在“上士闻道,堇能行之。”而应该向普通人拓展。即道教环境思想波及的人应该从上层高端人士向中层及普通百姓传播,因为毕竟上层高端人士是极少数的,而中层及普通百姓占社会的大多数,一旦普通人的思想高度达到“道”的层面,那么道教环境思想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其次,道教环境思想不应仅仅局限在城市的公园里,而应涉及广大的农村及未开发的地域。

2.3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内容扩充

道教环境思想不只局限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洞天福地”“返璞归真”上,而应从源头探寻“道”的最高境界。道教的源头无疑是老子的道德经,而对道教环境思想的执行虽不至于“见素抱朴”,但也应充分认识“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因为“知常,明也;不知常,茫。”道教环境思想作为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媒介,或许更能融合人与道———人与自然的关系。另外,道教环境思想与道教其他思想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利用其他关系如老子对“道”的认识,对“德”的体察,都与环境思想紧密一体。因为不仅作为思想的“道”是一个整体,自然是一个整体,包含政治、军事的社会更是一个整体。

3结语

关于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研究的回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对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研究究其根本是充分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但是当代社会,道教环境设计思想足以说明对“道”做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研究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梳理“道”的光辉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揭示“道”在环境设计思想中的规律而烛照未来。

参考文献:

[1]邱丹丹.“道法自然”:道教的生态文明理念[J].北方文学:下,2014(12):35-36.

[2]邵文涛,杨立志.道教生态伦理观念阐微[J].资治文摘,2017(6).

[3]时彦茹.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7.

第3篇: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以人为本

1我国现代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历经数次转变,20世纪80年代受到国际主义运动的影响,国内出现了大量建筑外形酷似方盒子或积木块,造成单一、冷漠感;90年代全球化的影响下“欧陆风建筑”成为一种商业流行,折衷主义手法融入西方古典建筑元素,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大量装饰、塔楼式建筑样式等,使得“千城一面,南北方一型”成为中国建筑的写照;到了21世纪,国际化建筑设计浪潮影响到国内,为与国际接轨,出现不考虑设计与环境相融合,没有完全利用传统建筑的价值等问题。总而言之,面对现代建筑行业,我国应当走上传承历史建筑文化结合现代生态建筑理念的创新道路。

2基于生态建筑理念的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特点

生态建筑理念是保罗•索勒瑞的“城市建筑生态学”中将建筑学与生态学的概念结合在一起,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设计了一种高度综合、集中式的三维空间尺度城市(紧凑型城市模式),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消除城市因无限水平扩张而产生的问题[1]。这也与现代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相同,即“5R”原则:Reduce(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浪费及污染)、Recycle(生活中循环回收可重新利用的资源)、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旧材料)、Renew(利用可再生资源)、Revalue(选择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发展绿色技术)。“生态建筑”理念涵盖了建筑学理论思想,并且将其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不断进展,反映在建筑的三元素——气候、技术、地域文化的全新组合。从理念上对比,其理念和中国传统自然观不谋而合。从传统吊脚楼所蕴含的建筑人文内涵来说,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2.1气候条件决定建筑形态的表现

地域气候条件影响建筑的设计形态[2]。聚落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有效避免拆除,地处环境四周围合以抵御冬季风寒,民居采用封闭的屋顶形式以防止雨露雪霜[3]。传统吊脚楼所在地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总结为湿润、多雨、风缓。为适应气候,吊脚楼形态特征表现为底层架空、楼台悬空、回廊厅堂等(图1),都是解决潮湿、酷热的做法,且具有美的价值。既然气候条件作为决定建筑形态表现的影响因素,就需要善于利用两者相互的化学反应,产生出具有逻辑性与美学价值的“建筑形态”。

2.2技术条件影响建筑形态的表现

技术是衡量建筑发展的尺度,并影响着建筑形态的表现。传统吊脚楼主要材料采用木材,利用榫卯结构将木材进行连接组合,并且以模数制作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4],其结构分别为穿斗式和榫卯结构,穿斗式结构将竖向立柱、纵向穿枋、横向的檩、椽和纤组合在一起,形成吊脚楼稳固、精细的整体空间构架,并且它的架构比普通的抬梁式结构轻巧,承载力也胜出一筹;榫卯结构是建筑的重要连接方式,榫和卯相互连接,共同承受和分散最大限度的力量,相互依存(图2)。不管是穿斗式和榫卯结构,还是传统吊脚楼的建造技术和形态,都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达到“阴阳互补、虚实相生”将建筑与环境和谐一体。生态建筑不仅要求充分利用技术、材料及新能源,达到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且更要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吊脚楼正是在于将气候条件、营造技术、美学价值、造型语言等因素,作为建筑形式表现的考虑范畴,在建造设计上借助自然之势、环境之势,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形式美。

2.3文化特色创造建筑形态的表现

传统吊脚楼所处中国西南地区,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有机载体,影响着吊脚楼的建筑形态。思想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风水,建筑选址喜欢依山旁水、背风朝阳,为了不破坏田地和自然环境,多建在高坡之地,并以古代风水学理念为参考,比如“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测定方位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带,若得如斯是俨雅,乃为上吉[5]”是请风水师占卜来选定屋基的原则;“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6]”则是房屋方位选择的基本条件(图3)。当地人作为巴人后裔,虎乃巴之图腾,在他们看来,白虎象征正义、勇猛、威严,具有辟邪、免灾、祈福、发财等神力,所以吊脚的柱础雕刻上常见白虎纹样。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更是需要融入悠久的文化历史,不管是吊脚楼中“天人合一”宇宙观、自然观还是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纹样,都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发展,渗透到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中。

3中国现代生态建筑继承与发展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生态建筑理念传入我国,逐渐得到民众的重视,政府和社会推动其发展。吊脚楼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的内在精神都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激发现代设计师探究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继承和未来发展。3.1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家思想教导人们依赖自然、尊重自然,指导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为后辈留出更适合居住的环境。事实上,现存的传统吊脚楼正是在尊重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修建在半山坡或者沿河以达到“藏风聚气”,材料全部采用可再生资源木材,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节能环保。现如今,伴随着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不断涌现,体现了生态建筑理念的生态化、环保化原则,将我国传统的生态观念,结合现代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从原材料、结构,再到建筑形式融入自然,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2传承文化特色,创新民族建筑

伴随着当前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缺乏,表面上看来是建筑形式风格的同化,实际上则是对文化、思想的领悟不够透彻。传统吊脚楼不管从建筑形式还是装饰纹样都是继承当地的文化特色,肯定了传统,巧妙融合并给予现代人美的价值体验,将民族归属情感融于建筑中,赋予建筑独特艺术魅力。当代设计师王澍出色地做到了这点,比如他的乡村建设保护项目——浙江文村,保留古村的历史文化和真实性,尊重文村当地民居坐南朝北的独特风水文化,就地取材,将老房子改造成具有浙西风格的现代民居,赋予其新的生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坚持创新,通过建筑体现民族的文化根源,坚信中国传统设计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寻找到建筑未来发展道路。

3.3以人为本——新建现代坡地生态建筑

形式服从内容,为了体现生态建筑中人性化原则,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完善传统民居形式,将新的现代生态建筑服务于人民。传统吊脚楼建于自然斜度的山坡上,这一点可以学习并利用到现代建筑的建造上,实现土地的最大使用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因为地势不平坦,土地价格便宜,从而使建筑最终造价和售价相对便宜。重庆的洪崖洞正是符合了其因素,它所处位置位于交通要塞紧邻滨江地带,天然地势斜坡较陡,建筑充分结合地形高差,为避免破坏地层稳定结构引起的滑坡、崩塌等问题,从而采用了分层筑台、错层和吊脚楼的营造技巧,将建筑与环境巧妙结合,同时还为人们提供商业便利,成为现代新型坡地生态建筑的代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生态建筑理念有机地揭示生态规律,协调人、建筑和自然的关系,与中国传统建筑吊脚楼蕴含的宇宙观等思想不谋而合。生态建筑的建造手段,同时也是以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为依据。作为现代设计师,需要结合当代科技技术为物质基础、充分利用生态环保材料,从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建造出民族化、生态化的建筑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玉卿.当代建筑生态设计研究程式[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武晓玲,仝璐.探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076.

[3]王红英,吴巍,郭凯,等.吊脚楼民居营造技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15.

[4]李勤.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简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6(1):5-9.

[5]水艺景观[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第4篇: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工程设计;东西方风格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和谐之美,是东方美学风格的重要体现,而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美学风格,奇特与创新是最主要的特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融入东西方风格,取其精华而自用,去其糟粕,大胆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同时,通过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打造独特的中国东方风格。

2东西方风格融合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东西方风格相融合的审美已经渗透在我国建筑工程、园林景观、装修装饰等环境艺术设计中。东西方融合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具有新中式、多元化的特点,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环境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还使其更具现代科技感[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不少融入东西方风格的优秀案例,以下具体分析。

2.1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著名的设计单位,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工程设计方案中坚持东方建筑简、静、清、雅的内外空间设计风格,在建筑功能、造型上采取了现代西方设计理念,特别是功能设备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作为千禧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工程,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08×105m2,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31169m2,约29%的覆盖率,容积率0.68,在兼顾巨大体量的建筑实用主义同时,还兼具了浪漫主义玲珑体统、优美独特的东方造型气质,其外观和室内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在总体布局设计上,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很好地结合了紫金山西麓的玄武湖东岸风景,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使内部人员将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而且极大地延伸了展览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功能展览中心的优势,在建筑的构造上,还采取了东低西高的不规则弧形。我国的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注重风水格局,强调人与客观环境的有机结合和精神寄托。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城市名片性建筑,在建筑东立面的设计中采用了扬起的挑蓬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不规则棚顶和弧形屋面华而不实的弊病,部分墙面的设计选择了剔透晶莹的透明弧形装饰架和全透型玻璃,结合南向入口的卵形台阶等造型,整体协调,改变了以往矩形建筑设计的单一性。不仅如此,该结构设计还合理地利用了太阳能光源,提高了工程照明、采光等方面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能源,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虽然距离建成至今已超过20年,但其融汇东西,贯穿古今的造型、结构和外内设计都称得上是中国21世纪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2四川北路公园环境景观设计

四川北路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428号,其占地4.24×104m2,是开放式绿地,处于地段繁华的商业街。该公园的景观设计坚持着天人合一,传统文脉与地域水脉的东方理念,同时又突出了“新世纪彩虹”现代主题。在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下,各个小品、花镜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移步异景,千姿百态的意境美学风格,还处处体现了布局空间的现代化导向作用,提高了公园的服务性和科学性。花池、孤赏石、花架、桥、廊、亭,不仅为游人提供了赏景观色的艺术美学体验,还可以休憩、避雨,体现出西方公园的休闲与娱乐功能,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如图3所示。

3东西方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异同

3.1文化艺术美学

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的形成,与长期的社会生产形式离不开关系。我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一直以来都遭受着其他文明的冲击,在冲击与融合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纳海百川、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美学并没有因外来文明的冲击而灭亡,反而通过自身强大的内化力量,在包容中逐渐进步发展[2]。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文化,西欧和北美文化是典型的外求性文化。在这种文化历史下,西方世界强调征服与战胜,注重事物的差异性。这2种不同的文化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是互补且相互影响渗透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对东西方园林的设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西方园林整体追求非自然的物质形式,强调人工式和几何式布局,追求色彩与情感的契合、结构与拼接的协调、形体与符号的变异,有着结构重复,抽象且简单化的特点。而中国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追求精神内涵的意蕴与自然的。以苏州园林为例,游人可感受到山水、动静、花草、亭榭的相得益彰,如图4所示。

3.2宗教信仰观念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文化是影响东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宗教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对客观环境的观念。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大多数西方人信奉的宗教,对其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造就了其特殊的审美观念。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科学,西方国家的宗教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自然灾害、霍乱疾病和战争的影响下,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缓慢,基督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精神寄托,对中世纪欧洲影响很大。西方大体量、超尺度的建筑设计体现着追求时间永恒与造物主崇高的信仰观念。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格物”思想以及与客观世界和谐相处的规律学说,形成了高深智慧的五行风水学,这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的住宅园林设计中,还体现在现代中国的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和空间布局等许多方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理想,以期环境设计艺术能更好地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3]。

3.3哲学精神思想

受地理自然环境、生存条件、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影响,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精神思想,这些哲学思想造就了不同的东西方审美机制和美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侧重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务实,重视对人的现实生活指导,其核心在超脱现实,到达理想彼岸。西方哲学重视对自然客观环境的思考,侧重于去认识世界和自然的本质与规律,以此来改造世界、征服自然。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中庸”“和”等哲学思想影响,在建筑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存在守旧与和谐的心理,在结构造型上多体现舒缓、敦厚、静穆、庄重、均衡的美感。因此,差异、残缺、对比、突兀的创新变革型风格很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体现。西方古典哲学与美学艺术虽然也追求和谐,但这仅体现在结构的复制性或形式美这一层次,在西方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牢牢地烙印在西方环境艺术设计中。因此,可以发现西方艺术设计往往伴随着叛道离经和向传统挑战,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尤其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这种具有创新性、批判性且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尤其明显。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借鉴了这样的审美风格,逐渐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设计美学风格。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1科学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宝贵文献资源,特别是对建筑设计来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有选择性地科学传承,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错误的神秘超自然风水观念、盲目神化、封建迷信等。同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通过仔细分析研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其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并优化整合展现,以中国风创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理念,同时,还要避免故步自封和全盘照抄的思想,也要积极探索在西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积极引进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将其“中国化”,以此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时代内涵。

4.2尊重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强调“和而不同”。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审美范畴和美学风格也会有很大不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要尊重这些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还要重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与传承。例如,在湘西古城的土家族,有着浓厚且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人员在设计中融合应用这些民族风格元素时,应在尊重的基础上,注意不要触碰其禁忌和避讳,才能更好地在环境设计中完美融合体现民族艺术,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5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方的审美风格受社会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设计风格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在建筑、景观和装修的设计中必须要合理地体现东西方文化,在环境设计中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和精华。作为设计人员,不仅要科学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还要注意取长补短、勇于创新,打造现代中国的特色环境艺术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周永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再开发的思考[J].西部皮革,2021,43(2):87-88.

[2]杜丽娜.解析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J].艺术品鉴,2020(9):226-227.

第5篇: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脉;新徽派建筑;聚落;建筑现象学;场所精神

1引言

文脉(context)—词,最先源自语言学的范畴,用以表明语境中的逻辑关系或事件发生的背景[1].在建筑学与城市研究领域,文脉“是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及特定条件下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一种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2].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现代主义建筑忽视建成环境的批判,文丘里在1966年著成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积极主张建筑与环境的互动,赞成由外而内的设计[3].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著成的《城市建筑学》一书则把类型学作为城市与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方法,通过对历史原型提取、抽象、沿承与重构,回应人们的集体记忆[4].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公众的文化性消费显著增多.尤其在历史街区与古村落保护更新设计中,如何通过文脉延续的视角,营造独特的场所精神,唤醒人们的身份认同,既有社会意义也有经济意义.本文以黄山市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为例,通过符号学、类型学、现象学的方法,对影响徽州建筑与聚落中环境特性的要素进行提取与分析,继而用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段转译与再现.

2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黄山市西溪南镇,村落结构总体呈东西走向,以条遏、陇遏、雷遏三条水系为主线,特色鲜明.建设用地位于规划新建的西溪南景区游客中心旁,周边为传统街巷空间,东南面临快速干道,为场地主要人流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基地东北侧紧邻部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老屋阁,这是一座为典型的徽州传统天井院式祠堂建筑,三进院落,日字形平面.场地向北则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街区———中街,基本保留了明清古村落的街巷肌理和风貌.可见,该地块属于极为敏感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新建筑如何延续寄存环境的文脉,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

3基于文脉延续的设计思路

3.1场地模数与形态生成

文脉延续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寻求与周边既存建成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形态、色彩、材质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空间尺度与空间关系的角度思考.傅熹年先生在对明清北京故宫平面设计的研究中发现,故宫的规划由一个基本“面积模数”控制,其数值大体与乾清、坤宁二宫所在的院落面积相一致[5],而“百尺为势,千尺为形”的说法也印证了模数作为设计手段早已运用到传统的场地设计之中.在西溪南文化艺术中心概念设计中,由于新建建筑为现代文博类建筑,其空间形态和功能需求必然与周边传统民居有很大不同,因此从尺度的角度入手,建构形态生成的基本框架,似乎更为合理.基于这种思路,笔者从周围最重要的历史建筑老屋阁入手,对场地进行网格划分,以老屋阁通面阔为基本模数,形成16米见方的九宫格,再根据设计任务所确定的功能分区和面积比例,通过合并、拆分、加减、移位、特异等手法形成建筑平面的基本格局.在基本形态的框架下,进一步对设计任务书进行综合分析,建筑空间可以整合为四大功能区,即(1)综合展厅区.(2)综合活动区.(3)管理办公区.(4)多功能报告厅.综合展厅区是建筑的主体,各展厅沿围绕内天井布置的连续坡道布置,螺旋向上的坡道迎合了展览所需的环形流线的要求.综合活动区包括书画、器乐、摄影、艺术沙龙等功能用房,该区域集中安排在展厅东侧,通过入口平台与连廊与展厅相连接;管理办公区设在展厅底层,具有独立的内部人员入口与货物入口;多功能则作为造型要素位于南部主入口西侧.

3.2立面构图与色彩关系

从建筑形态与色彩关系上呼应既有建成环境是文脉延续的又一重要思路.徽州民居属于泛江南民居的分支,与大多数江南民居一样,以“粉墙黛瓦”的色彩关系示人.同时,徽州民居由于木料较好,一般不施漆仅施桐油,室内呈现出古朴的原木色调.因此,在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中,保留黑白灰的色彩基调,同时引入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立面构图运用类型学与符号学的方法从徽州民居中提取特征元素,黑色压顶的片墙是用现代建筑语言对马头墙的概括,大面积白色墙面上随机的点窗,是对徽州民居的内向气质和独特的村落拓扑关系的回应.在建筑天际线处理上,利用折线屋顶,形成起伏的山墙面,及呼应了老屋阁,又与村落的整体立面形象相一致.

3.3环境特性与场所再现

建筑现象学认为,场所不只是抽象的区位,而是一种“环境的特性”,场所是定性的,因而无法以分析的、科学的概念加以描述[6].建筑现象学反对现代主义以“机能的”思路将建筑设计“向度化”,主张用一种类似诗歌的办法重现一种具体的、地方性的情境.在目前大量的新徽派建筑设计实践中,从符号学视角对徽州民居特征性的研究已颇为丰富,甚至呈现出某种“程式化”倾向.不管建筑的体量与尺度如何,似乎都可以用黑白灰的色彩符号与马头墙的构件符号传达出徽派建筑的感觉.符号学层面上的简化与抽象固然能够以一种简便高效的方式快速表征徽派建筑的典型形态,但却无法全面传达徽州传统建筑的环境特性.显然,徽州建筑具有鲜明的现象学特征,这种特征是零碎而具体的,更确切地说,是基于环境整体而非建筑单体.行走在典型的徽州古村落中,你会感受到一种类似电影一样的完整、动态、连续展开的过程,而理解徽州建筑的特征必须放到这种动态体验中.徽州传统村落往往分阶段建设,因而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有机生长的态势.一个完整的徽州古村落,会有清晰的出入口,层次分明的街巷,中心感强烈的公共广场与祠堂,错落有致的天井院住宅群,这些构成了“边界”“路径”“节点”“区域”等界定空间的要素[7].如果跳开具体的、定量的思维,用一种更宽泛和定性的视角看待这些要素的关系,可以发现,在徽州传统聚落中的空间体验是由一系列“水口———街巷———院子———房子”的关系所构成.因此,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中,这种关系的保留与再现无疑是文脉延续的又一重要思路.

3.3.1水口

水口标记了村落的物理边界,既是出入口也是整个空间序列体验的开端.徽州聚落规划极重风水,水口处理往往是营造的重中之重.水口分为进水口与出水口,由于徽文化中,水与“财”关联,因此对于以经商著称的徽人来说,出水口尤为重要.出水口一般位于整个村落东南角,即风水学中所谓“巺位”,同时用景观元素装点限定.以“类水口”空间作为场地或建筑的入口空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使用者对于徽州传统村落的“场所记忆”.在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中,借鉴宏村主入口南湖与画桥的做法,通过水庭与景桥的设置,使入口空间从面性空间转为线性.景桥横跨静谧的水庭院,游人穿过长满莲叶的荷塘,通过大台阶拾级而上,在入口平台处分流转折,经过门楼与悬挑形成的过渡性灰空间,分别进入建筑的主体.通过这一系列体验,完成了水口空间的转译.

3.3.2街巷

街巷是传统徽州聚落的骨架.街巷空间的序列性和层次性都会使行走在其中的人改变视线,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整体意象[8].新徽派建筑中,街巷感获取的关键不在于必须形成明确而等级分明的路网系统,而在于传达某种“漫游式”的体验,这种漫游式的体验是基于灵活随机的路径转折和空间收放来实现的.在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中,通过围绕内天井的连续盘旋而上的坡道联系各个展厅,这些坡道拉长了建筑垂直向度的空间体验,丰富了转折与对景关系,使行走的过程连续而动态,从而使空间具有某种“街巷式”的特征.

3.3.3场院

徽州村落中大量的祠堂、书院、牌坊等前的较大尺度公共空间,以及街巷交叉口、古树、古井周围限定的较小尺度公共空间,构成了环境中的“场”.而各种宅前庭院,天井院则构成了“院”,这些场院空间是丰富而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发生地,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在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中,通过直跑楼梯拾级而上,连接位于二层的入口大平台,形成类似村落公共空间的“场”,而活动室底层架空,结合片墙为何成的不规则小空间,则形成私密而内向的“院”.

3.3.4天井

天井是徽州民居单体建筑最具特征性的要素.四水归堂的天井不仅能采光、拔风、还兼有聚财的寓意.与北方合院式民居不同,合院的界域是由单体建筑围合而成,而天井则是在单体建筑中“挖”出而成.传统徽州民居的天井很小,尺度上无法适应大型现代展览建筑的使用需求,因此,直接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中引入传统天井往往不易做到,但只要有“挖”的动作存在,空间便会具有“类天井”空间的特征.在西溪南文化中心概念设计中,在展厅部分挖出一大一小两个天井,完成对“房子”的转译再现.从入口水景经由街巷式的漫游空间,通过“场”与“院”的过渡,最终到达天井院式的房子,这一序列关系构成了徽州聚落与建筑的物质环境特征,也是新徽派建筑的场所再现成败的关键.

4结语

综上,文脉延续的实现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从空间的维度,可以通过延续周边既有建筑的形态和尺度关系实现;从构图的维度,可以通过符号学方法提炼立面原型,同时延续既存环境的色彩关系实现;从体验的维度,则可以通过现象学方法,定性而具体地分析提炼既存环境的典型场景,进一步将这些场景整合成具有环境特征的场所.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对当下的新徽派建筑创作具有引导意义,也是表达建筑地域性与民族性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奕秋.基于文脉延续视角的南京市钟岚里片区城市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苗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

〔3〕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阿尔多•罗西,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傅熹年.明代北京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总体规划手法的特点[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上),2007.26.

〔6〕诺伯格•舒尔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7〕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