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备课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教师备课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一、教师备课的异化现象

异化是指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本质被扭曲、改变,使得原本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脱离了原来的本意。备课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应是教师自觉的行为和学校教研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在信息化和课改潮流的大背景下,备课的价值被低估,被异化。

1.备课重“抄”轻“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进入新阶段,人们更多以先批判后重建的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对现行的教学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育与研究所的孟献华和李广洲在《合理性存在:教案与学案的对话》一文中指出:“现存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师的课堂诸多活动都直面着种种诘责,甚至于沿用了数十年的‘教案’也成为一种落后的代名词。”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却是备课最显性的成果表达。在信息化迅速普及的今天,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广大教师检索和利用资源带来便利,但是,长期依赖这种在网络里东拼西凑“抄”来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会削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也会削弱教师对学情的把控,这于教学和师生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2.讲学稿强“练”弱“导”

讲学稿一经问世,便在中小学校得到广泛推广,究其原因,就是图方便、图省事,上课按部就班,不用费脑筋。于是,备课就变成了编写讲学稿。这种讲学稿名义上是将教案、学案甚至是练习三者合一,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其实更多是突出学生练习的学案,而“导”所占比重很少,甚至没有在讲学稿中体现教师“导”的教学设计,只呈现学生的练习。如此教学,将备课异化为讲学稿的编写,将教学的过程异化为学生反复做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步入题海战术的陷阱。长期依赖讲学稿,会让学生失去建构知识、习得学习方法、领悟学科思想的过程,不利于知识、方法的迁移;还会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割裂,让课堂变得枯燥、无趣,从而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源,没有了兴趣,完全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痛苦”可想而知,学习效率自然不会高,学习也就失去本来应有之义,也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案有“名”无“实”

在备课时,教师要依据课标、考试说明、教材、学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预设教学、撰写教案,这是备课的核心工作,更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备课如此重要,但是备课没有被培育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是通过检查教案等简单的管理方式,让教师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面,没有让教师自觉将精心备课上升到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有的学校每学期检查教师教案两次,只要求教师写够教案的个数即可,没有对教师教案的质量进行评价,也缺乏对教师备课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引。只看数量、不管质量,只看结果、不管过程的教学管理方式,必然导致凝聚教研组力量突破教学疑难这一过程的缺失,必然丧失培育教研文化的契机。还有的学校规定只需要新入职三年内的教师写教案,也有的学校年龄较大的教师不用交教案检查。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应是每个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只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也不应该“豁免”年龄大的教师,无论教师教学经验有多丰富,教师每天面对的学生的问题都会不同,没有精心的备课,课堂难有精彩的生成。这些教学管理的措施反映了学校的管理者对备课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

二、教师备课的价值取向

要改变备课被异化的现象,就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备课的价值。只有在价值取向引领下,教师才能从内心深处认同备课的重要性,并将其与讲学稿的形式、功能区分开来。而有了价值认同,备课才会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夯实教师的专业根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1.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取向

教师备课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而不仅仅着眼于一节课或几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或习题训练。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有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意识,在备课时应着眼于更宏观的目标来研读课标、研究教材和审视教学设计,并结合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创造性备课。这是教师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再创造的过程,更是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一切教学,本质上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备课也应当以此为根本取向,通过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深挖教学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

2.以“师必贤于弟子”为基本目的

韩愈《师说》中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更多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师生的成就,或者从做人的视角看问题;而对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师必贤于弟子”应当是一种教师专业要求,至少在本学科“闻道”上一定要早于、透于、专于学生。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即使是学科知识的获取,培训机构和网络授课已经很普遍。学生自然会将自己的学科教师与培训机构和网络授课教师进行比较。这对教师备课是极大挑战。课堂要能够吸引学生,需要具备更扎实的专业根基、更广博的知识以及更高超的教学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必贤于弟子”更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时代要求。因此,教师要有“教到老学到老”的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学习,将专业知识研究通透,即夯实“狭义备课”;另一方面要处处留意学科外知识积累,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要有“广义备课”意识。

3.以“孕育教学机智”为努力方向

精心预设的课堂是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但教师的备课无法预料课堂上所有情况。当课堂出现意外突发情况,很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经验丰富者往往能机智地化解,并将意外的教学“事故”演绎成经典的教学“故事”,并可生成宝贵教学资源,能更好服务学生。教学需要机智,而教学经验往往孕育教学机智。如何成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机智型教师呢?可从两个途径入手:其一,及时从学生处获得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和学习体验;其二,积极进行“二次备课”,重视课后对本节课“回头看”:关注预设的成败,并分析出现原因,建构新的教学经验。

三、教师备课的实践路径

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其学识、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采用的备课策略也有所区别。但是不论是何种备课策略,从认知心理学看其本质都一样。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存贮和提取的全过程。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信息的输入就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累积知识、教学经验的过程,而备课写教案则是教师将自己储存的知识、经验等进行提取和深加工的过程,上课则对应信息的输出。信息输出是否高效,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看教师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如何提取有用信息,设计好如何输出。以下几种备课路径可资借鉴:

1.“资料型”备课法

青年教师入职初期备课属于“资料型”备课法。这可以算是备课的初级阶段,青年教师刚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教学经验不丰富,甚至几乎是空白,对学科知识也没有完全吃透。这个阶段的备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积累,完善信息输入,需要教师备课前强化学科知识的通透,纠正知识理解的偏差,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在这一阶段也会经常出现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预设的内容,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感谢学生为自己创造了查找资料补充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契机。这一阶段需要教师有课程资源的生成意识,留意课堂中的点滴,不放过任何可以挖掘的机会,当然有些生成可能会偏离教师的预设方向,但是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只要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也大可不必墨守成规。“资料型”备课法更多的是教师积累教学所需要学科知识、经验等方面的散件,还不成系统。

2.“图书馆式”备课法

“图书馆式”备课法可以看成是“资料型”备课法的2.0版本,是教师经过入职初期快速专业成长,已经跨过教学质量影响期,处在相对成熟阶段宜采用的备课方法。此时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科知识基本弄得通透,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学科知识都已经形成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部件,且资源数量相对庞大。为了资料的系统性,也为查找方便,此阶段宜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资料按照教材章节归档,并在每一节文件夹下按照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所需资源分类整理,比如按照本节课的引入、实验、拓展性资源、经典例题习题等分别建立文件夹。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教师收集、保存、整理、检索的负担。

3.深度备课法

深度备课作为传统备课的优化和深化,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既体现在对学生、教材、课标、教法学法及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上,也体现在对教学进度、难易程度、内容广度等各种教学“度”的精准把握上。深度备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即要求备课要有课程意识,着眼于长远;二是关注学科知识方法的贯通,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三是重视学科知识的迁移,即将学科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而不局限于当下。教师成长到一定阶段,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在备课时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审视教学设计的流程。以物理学科为例,深度备课就是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为指导,设计符合物理学内在逻辑,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凸显物理方法教育,促进学生领悟物理思想的教学过程。深度备课法就是教师经历“资料型”备课、“图书馆式”备课阶段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后,让自己的专业成长走得更远所采用的备课方法。深度备课可以促进教师从更高的视野审视教学,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进一步提升,让更多教师成长为名师,同时也帮助学生认知发展向更高水平进阶。在新课程背景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备课的意义和价值,并赋予备课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出发,在研究、改革和创新中不断拓宽备课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作者:何晋中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