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

摘要:职业倦怠是指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导致的身心俱疲,情绪低落对待工作没有热情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重点陈述了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预防对策。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社会相关法律条例的修改提供依据,同时也对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减少医患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倦怠;急诊;护士;研究进展

1研究现状

护士作为在医院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群体,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常常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对于急诊科护士,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通常急诊科患者具有发病危机、就诊时间、就诊人数和疾病种类均不固定的特点[1]。急诊科护理面对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导致身体上的不适,产生职业倦怠情绪。急诊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作因素和自我因素两大方面,只有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才具有可行性。

2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工作因素

急诊护士作为在第一线的护理人员,在医院这种人员和环境都很复杂的工作环境下,通常面临的都是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较高的工作压力[2]。急诊护士作为在医院急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部门又常常需要应对很多突发事件如小范围爆炸、群体中毒事件等,都需要护士在处理时专业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在工作中有条不紊。而在患者情况好转后常常感谢的是医生的医术精湛,而忽略护士起到的重要作用。护士在付出辛勤的工作后却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其职业价值得不到尊重,贡献得不到社会认可,使得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产生倦怠情绪[3]。

2.2自我因素

急诊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通常是因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对护士的工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当突发的病患前往急诊科就诊,需急诊护士对其病情进行判断近年来,群众对医疗技术的信心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要求急诊护士对病情的准确判断,这对急诊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高精尖抢救仪器层出不穷,都要求急诊护士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还需要找时间不断充实自身[4]。护理工作者多为女性,除了工作外她们可能担任着家庭中妻子、母亲、子女的角色,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老人、教育孩子,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产生强烈的冲突[5]。

3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预防对策

3.1争取医院和社会的支持

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医院应该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急诊科一定倾斜,例如对在急诊科表现优异的护士人员予以晋升或者相应的物质奖励;在薪资制度上增加夜班的津贴和岗位补助,加强急诊科的安全管理,确保医护人员安全。为医护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晋升空间[6]。加强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尊重对预防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也具有重要意义。使护士在工作岗位得到尊重和理解,增加职业热情,此外国家法律也应该增加关于急诊科建设的法案,通过相关法律条文的设立维护急诊护士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争取通过社会各界的投入改善当前急诊护士现状。

3.2改善护士自身素质

由于急诊科病人状况多样化,因此急诊护士需要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才能更好的胜任该工作,这就要护士提高自身能得业务能力和水平,构建更稳定的医疗体系。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学会对自我状态的调节,对当前工作现状进行正确评估,降低对职业的期望值,积极面对职业倦怠情绪,尽量让自己在工作中感到充实和成就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研究显示对护士进行正念减压法可以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及时的疏导和沟通,对改善不良情绪均具有重要作用。

4讨论

急诊科护士作为医院工作最前线的护理人员,超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症状概率是高发的,这必须引起重视,需要医院和社会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对于护士的职业倦怠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现状仍不乐观,研究方法与国外的研究仍有差距,理论模型仍然没有建立完全,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完善相关理论,建立适合的护士职业倦怠评估评价体系。由于其自身的职业的特殊性和当前的社会对其关注不够,导致急诊护士产生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职业倦怠现象,同时目前医院对护士的人文关怀不到位、提供的工作环境不舒适,心理疏导不及时等状况,导致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状态的改善收效甚微,是对护士本身的一种伤害,对医院的发展和基础医疗体系的构建都具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本文从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得到社会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重视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策,改善当前现状,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身心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薛雅瑜,孙大勇,岳秀玲.急诊科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4):8-10.

[2]樊洁洁.急诊科护士职业疲惫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18):2284-2285.

[3]邱秀娟.门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应对[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98-299.

[4]杨华.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0):15-16.

[5]陈锦霞,冯晓薇.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性调查[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04):406-408.

[6]罗文艳.急诊护士共情疲劳的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6):6-8.

作者:张冬英 邬陆贤 祝春娴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