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一、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内容偏离岗位。医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培养的是适应基层第一线所需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是医学的很多课程在设计之初只注重了课程的本身,而没有在这些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具体体现在教材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我们在讲每一个疾病的时候,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按照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来讲解,而这一套程序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程序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经过本门课程乃至2-4年的学习之后,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还要适应和学习。

2.教材建设明显滞后。全科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人才培养中,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临床的发展,尤其是三年制专科的全科医学教育,还是在沿用本科临床医学的教材,自身还没有一套比较成型的系列教材。在教材体系及内涵上,没能把/六位一体0的全科医疗工作理念融入之中,不利于培养基层需要的实用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

以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和5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6为指导,以为农村及社区医疗服务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切入点,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新的课程体系要吸收医学类和相关医学类中其他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结合当前社区医疗发展趋势,最大程度满足一线的需求。要牢牢把握以培养/掌握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疗专门人才0为宗旨,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0理念的引导下,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的系统化。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实施

1.打破传统。打破/公共)基础)专业0的老三段课程体系,建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根本,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对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全面彻底的整合,建立符合全科及社区医疗岗位需要的/宽基础、活模块0课程体系,既医学基础模块,器官、系统疾病诊治模块,临床应用技术模块,社区卫生模块,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

2.整合内容。(1)医学基础模块。将原分属基础医学中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的内容进行整合、融合,按照个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以及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的框架,构建医学基础模块。(2)器官、系统疾病诊治模块。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按照结构、形态、机能、病变、诊断与治疗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在知识的结构上,打破基础与临床、临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按照全科医疗的程序设计课程,并形成较为合理的体系。(3)临床应用技术模块。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临床基本技能和辅助诊疗技术是整合原本分散于临床专业各课程中的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技能和辅助诊疗技术而形成,而临床治疗知识是吸纳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而开发的新课程。(4)社区卫生模块。主要是适应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而设置,重点是熟悉社区医疗中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六位一体0的工作模式,提高其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5)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模块。主要是适应当前卫生工作需要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而开设,其中涵盖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医学相关法律常识、医院管理及心理学方面知识。(6)综合素质模块。综合素质模块涵盖普通教育课程中的/两课0、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内容。并且结合社区医疗工作将医院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融入到计算机课程中,将科学锻炼身体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课程体系改革只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对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从层次上是有益的补充,从模式上是勇敢的探索。这项改革必将进一步提高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刘洋 张虹 杨琪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