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变革与创新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变革与创新

摘要:新闻采编工作对于整个新闻制作流程而言至关重要。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较而言,新闻采编工作有着更多技术优势,同时也更加复杂化。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做出相应改变,掌握新时代所需要的新技能。本文针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与创新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采编;互联网技术;媒介人才

导语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无论是新闻信息的采编过程还是传播途径都越来越复杂化。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问世为新闻传播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随着5G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又发展到一新的高度。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低下,早已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知识接收需求。同时,传统的新闻采编途径过于单一,难以为受众呈现出比较全面的新闻内容。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媒介新闻采编工作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媒介融合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有效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就必须对症下药,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1.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

1.1多样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首先是参与主体的多样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言论。近些年,各类自媒体层出不穷,人人都拥有麦克风,人人都能随时随地新闻消息。与自媒体相比较而言,专业的传统媒体生产新闻内容的速度倒稍显落后。其次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往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以及广播,新闻采编的工作内容也是适应这些传播渠道展开的。以往的新闻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如报纸只能以图文形式呈现新闻内容,广播只能以音频呈现。虽然电视既能呈现视频、音频又能呈现文字与图片,但电视新闻生产效率并不高。当前受众接收新闻的渠道拓展到了PC端与移动端。对于受众而言,二者轻便易携,且呈现效果更佳。接收终端的不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促使新闻采编内容生产多样化。最后是新闻采编途径的多样化。以往新闻采访一般是通过电话采访、实地采访展开。实地采访能够让记者了解到最真实的新闻素材,但耗时较多。电话采访尽管高效便捷,但记者只能仅凭受访人的表达作出信息真伪判断,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全面性。现今,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使得视频采访成为可能。记者能够通过视频采访迅速把握信息全貌,采访效率大大提高。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记者收集新闻素材的效率,新闻采访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媒体人手动完成,但现今机器新闻写作的问世加快了新闻编辑效率,新闻编辑还可以借助云技术不断存储、读取以往的新闻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所生产出的数据新闻更加真实可靠,可视化的呈现优势便捷了新闻编辑工作。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的各种工作途径都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1.2互动性

网民借助互联网技术除了能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新闻信息外,还能对他人所发表的内容进行评论与回复。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反馈的过程。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受众想要进行反馈只能通过给媒体寄信或者是打电话的方式,其传播周期长,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但现在,一旦网民有的新的想法,时时刻刻都能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网络上发表出来,媒体也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受众反馈。新闻采编工作者接收到反馈后又不断调整自己的采编内容,从而完成互动过程。媒介融合下的互动还可以是多次的、持续性的,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闻媒介所生产的新闻内容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会更加喜闻乐见。

1.3全面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闻采编工作更加全面。以往一个媒体受到技术以及个人精力的限制只能专注于一个或者几个行业进行新闻制作。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媒介工作者能够借助更多高科技产品生产新闻内容,新闻采编效率大大提高。一个专业媒体除了能够生产出政治新闻、民生新闻外,还能生产出包括娱乐、旅游、科技、军事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大类的新闻。在编辑新闻版面时,其中的子菜单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通讯、评论、消息、专访等,当前有的新闻版面还添加了深度报道、读者来稿、网民评论等栏目。新闻采编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求知欲,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

2.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采编人员更加鱼龙混杂

互联网技术为每个网民提供麦克风的同时增加了新闻采编人员的复杂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者大多是比较专业的人员,其所报道的新闻真实性和专业性更高,媒体的可信度也更高。但随着自媒体以及各类网民的加入,舆论界变得鱼龙混杂,反转新闻、虚假新闻频频出现。有些自媒体为了抢时效、蹭热点便不顾信息真实与否,随意发表出来。社交媒体将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一旦一类虚假新闻或是谣言引爆舆论,其声势和威力不可估量。比如,在肺炎疫情期间,关于民间医生李跃华非法行医的虚假报道层出不穷。“吴鹏飞观点”这一微信公众号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以及求知心理,便在网上传言说李跃华受到韩国邀请,代表中国驰援韩国对抗疫情。这一虚假信息一经发表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根据这一消息点发表的其他相关内容其阅读量也迅速破十万。虽然最后官方出来辟谣,但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像这类虚假新闻、反转新闻近些年来并不少见,这是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

2.2采编人员技能掌握不足

与传统新闻采编人员相比较而言,融合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所要掌握的技能综合性更强。以往新闻记者与编辑是分工合作完成新闻内容制作,记者只需掌握采访技能、提问技巧等技能,而编辑也只需掌握稿件编写、文字排版等技能,一个新闻作品的顺利产出离不开记者与编辑二人的努力与默契。但现在随着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新闻生产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与编辑的划分界限不甚明显。作为一个新媒体时代的记者既需要掌握基础的采访技能、文字组稿能力,还需要掌握摄影技术、驾驶技术、视频剪辑技术、图片处理技术、收音技术、数据挖掘以及可视化技术,甚至是网页制作等技术。当前,一个新闻作品的诞生大多需要一个人完成。融合媒体时代,需要记者编辑掌握的技能多而复杂,当前,满足时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传统媒体记者与编辑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其业务能力极强。但同时其工作习惯早已养成,要让他们此时去学习那些新的技术,对于他们而言难度较大。而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尽管掌握了新媒体时代所需要的新技能,但缺乏历练,其采访能力与新闻写作能力不强。采编人员技能掌握不足是新闻采编业务变革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2.3采编讲究更高职业操守

当前,新闻采编人员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因此,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进行,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更高的职业操守。只有专业媒体人不断保证新闻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才能弥补当前虚假信息泛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媒介重现往日辉煌。以往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而言,外在诱惑只有些许的广告费以及车马费,诱惑不甚明显。但当前随着媒介影响力不断扩大,外界给予新闻工作者的金钱诱惑越来越多,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得金钱而不惜制作有偿新闻,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海量的信息为媒体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新闻来源外,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虚假信息,需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辨识。当前,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有的媒体人为了抢时效而忽视对消息准确性的判断,跟风而行,从而也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之前,记者与编辑在处理新闻内容时所受到的外在影响比较小,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更强。但如今,在网络平台上,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纷繁复杂。人类本就是感性动物,在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面前内心不免动摇。采编人员在制作新闻时极容易受到他人观点影响,这也是反转新闻出现的一大原因。在今后的新闻发展过程中,新闻内容的全面性与客观性面临严峻挑战。

3.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与创新途径

3.1提高新闻内容深度与广度

目前,人人都拥有麦克风,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新闻内容,但其发表新闻的深度与广度与专业的媒体相比较而言相隔千里,这也是诸多网络红人昙花一现而专业媒体历久弥新的原因。专业的传统媒体有着当前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专业人才优势与设备优势,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对于突发事件的临场反应能力更强。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专业媒体采编人员要发挥好这一优势,凭借业务能力与优质内容在众多网络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1.1提前定位媒介受众群体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其他社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始前,新闻媒体必须提前定位好媒介受众群体,之后再按照受众喜好为其推送更多新闻内容。以往的晚报与日报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晚报的受众一般是普通民众,因此,晚报的内容更加接近生活,语言也更为通俗易懂;而日报则偏向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报道严肃认真的时政新闻。媒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袭承日报与晚报的这一长处,精准定位媒介受众群体。当前,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不同的新闻内容精准地呈现在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面前。此时新闻采编人员更需利用好这一技术优势,在提前定位媒介受众后,再将新闻内容细分化,快、准、稳地抓住受众需求心理,增强用户黏性。

3.1.2加强新闻采编内容深度新媒体时代,信息阅读最鲜明的特点是碎片化、快餐式。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的迅速走红,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一现实情况。为了顺应快餐式阅读这一潮流,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倾向于制作浅薄化新闻内容。殊不知,人们在冷静下来后还需要阅读深度新闻内容,以掌握事件全貌。此时,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采编变革时可以抓住这一突破口,加强深度报道,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传统媒体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新兴自媒体人员不可企及的。尽管互联网技术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闻接收终端以及新闻呈现形式,但要想真正抓住受众眼球仍必须将新闻制作落点于新闻内容之上。比如在今年2月中旬爆发的“李跃华非法行医”这一系列事件中,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李跃华的相关报道,但这些报道非常零散,对于没有从头开始关注此事的受众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此事全貌比较困难。而《解放日报》于3月9日发表的关于“李跃华非法行医”事件的特稿,将整个事件的全貌以整个版面呈现出来。其字里行间对这一事件的分析也针针见血,在极短时间内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与好评。尽管《解放日报》的报道与新闻的时间相隔甚远,但它仍能凭借其内容甩开诸多抢热点的新媒体取胜。由此可见,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坚持“内容为王”至关重要。

3.1.3新老媒体联结,拓宽广度传统媒体有着内容优势,但在新闻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再好的新闻内容若不能为大众所关注,无异于徒劳。而新媒体了解各大平台算法机制特点以及平台运营规则,能够很好地将新闻内容推广到受众眼前。传统媒体要想顺利转型即可与其他新媒体相联结,拓宽媒介内容的广度。比如《四川日报》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封面传媒,正是新老媒体成功合作的典范。除此之外,网易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商业门户网站也将新老媒体融合发挥到极致。这些商业媒体没有生产新闻的资质,但它通过整合,将时政、娱乐、军事、旅游等各类新闻聚集在一起,既增加了传统媒体所生产内容的曝光率,又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获知需求,一举多得。

3.2不断培养综合型媒介人才

当前媒体采编变革正遭遇到综合型人才缺乏的瓶颈,要想加快媒介变革就必须突破这一瓶颈,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质量新媒体人才。首先是针对新闻事业单位的中老记者、老编辑的培养,这些记者编辑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如果因为新技术原因而被埋没太过可惜。因此,各大新闻单位都必须为这些专业人员开办技能补习班,集中学习新闻摄影、图片处理、微信公众号排版等比较简单且必备的新技能,像视频剪辑、数据抓取与可视化、网页制作等比较复杂的技术可以交给年轻人才完成。各大高校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摇篮。当前,新闻高校培养出的新闻人才对于新技能的把握比较到位,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因此,高校在培养新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提升学生临场发挥能力。在实践开始前,高校要为学生聘请一些行业专业人才举办讲座,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及了解到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完成实践计划。在寒暑假之余,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

3.3加强媒介自律,提高职业素养

当前,新闻从业人员正面临着许多诱惑,稍不留神就会影响到符合标准的新闻作品的产生。在纷繁复杂的媒介融合时代,记者和编辑在进行新闻工作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乱。其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采访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以免漫无目的胡乱攀谈,致使采访效果大打折扣。编辑在进行组稿时需要保持本心,尽可能的保证客观公正,在新闻作品中彰显媒体人的职业素养。

结语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对于媒介采编者而言,如果不能顺应时展要求作出变革与创新则会立即被受众所抛弃。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具有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化险为夷并脱颖而出。媒介工作者需要在充满诱惑的舆论环境中保持本心,从而提高媒介公信力,让受众信服。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N].科学导报,2018-12-25(B02).

[2]侯云慧.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电视技术,2019,43(15):46-47.

[3]王小玲.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记者摇篮,2019(2):55-56.

[4]辛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228,230.

[5]陈玉红.论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与对策[J].国际公关,2019(3):35.

[6]杜勇.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J].传播力研究,2019,3(15):137.

作者:杨丽 单位:四川省雷波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