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摄影专业教育变革发展

媒介融合下的摄影专业教育变革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摄影专业建设;摄影教育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发展的格局得以重构,媒介融合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摄影语言、摄影美学、影像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也随之转变。这也意味着从事影像生产的摄影专业人才的艺术思维和创意技法需要随之革新。单一的图片拍摄和编辑能力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而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掌握创意思维和创新技术,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整合能力的跨媒介影像制作人才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摄影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寻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创新影像人才的发展模式,成为摄影专业教育的新使命。

一、摄影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传输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和资费的降低,以及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内容分发机制的完善,催生了海量的影像需求。以数据图表、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信息因为理解门槛较低,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在未来,影像将作为一种新的文字形态或者信息交流的基本单位而存在,并推动人们进入影像阅读的时代。以往,部分高校的摄影专业课程体系内容陈旧,对媒介生态变化的反映不足。以往的摄影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在图片经由印刷媒介呈现、传播的基础之上,图片的拍摄和制作一般由具有公信力的媒体机构和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摄影师、美术编辑配合完成,并通过报纸、杂志、移动媒体等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图片的采集、传播全部通过数字渠道进行,不断升级的智能手机成为集影像制作与影像传播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而部分学校的摄影专业一般在选修课里开设一至两门多媒体影像制作的课程,动态影像的课程占比较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影像内容的需要。随着人们在手机端对图片修饰软件的熟练应用,图片的真实性常常令人怀疑。纪实摄影对美学的追求已经从真实性表达逐渐转向抽象的、诗意的艺术表达,正如摄影技术在真实性表达上的优势让19世纪末的绘画走向了抽象表达的探索之路一般。手机厂商的影像工程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影像表达的门槛,催生了影像表达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摄影的语言体系也会具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融合向纵深的方向发展,给予了传播学、美术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更多的机会,而从属于美术学的摄影专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建制,学科弱势的问题在短期内仍难以解决。在部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下,在部分综合性大学和摄影专业师资缺乏的院校中,摄影专业作为弱势学科可能面临着被合并和停招、减招的危险。如,近年来,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摄影专业已经停止招生,大连医科大学的摄影专业招生人数也逐渐下降。在《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华南师范大学、红河学院、西安工程大学三所大学撤销了摄影专业。在摄影专业教育已快速发展近三十年的今天,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学校,一些高校的摄影专业未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缺乏独特的美学追求,没有树立专业的品牌形象,辨识度低。同时,部分高校的摄影专业缺乏在业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毕业生,以致社会认可程度偏低。摄影专业的招生要求按美术类专业执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高校的招生质量。此外,摄影专业教育体系以外的摄影文化生态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摄影文化推广领域,摄影图书出版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待提高;美术馆或者画廊中的摄影展览的数量和质量总体比不上绘画、雕塑、装置等其他美术类展览;社会上一些摄影爱好者对摄影的审美意识层次有待提高。当前,摄影专业教育既面临媒介形态、生态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等外在挑战,又面临着学科定位不清、理论结构体系不完整等内在问题。如何促进摄影专业变革、确立摄影专业的地位,成为所有摄影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二、变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1.借新文科建设契机,促进多个学科专业融合,构建新的摄影专业课程体系(1)拓展摄影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度在高校摄影专业课程体系内,摄影理论教学不应完全依赖于摄影史、艺术史课程的教学,摄影学专业应当提升如人像摄影等应用摄影课程的理论教学高度。在以往的人像摄影课程中,教师一般从器材、用光、构图、摆姿、色彩等角度入手开展教学,这属于对图像语言角度和技术操作手段的教学;而摄影摆姿的教学过于依赖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模特的专业素养,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从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入手研究面孔和身体姿态在不同种族、地域、文化形态下的意义,也可以从传播学的视角入手探讨身体作为叙事符号在商业传播中的作用,还可以从艺术史的视角入手追溯肖像画的面孔呈现。若是把这些理论建构的任务都交给摄影理论课程的教师,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时里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敦促学生通过阅读、撰写文章和拍摄计划的方式,提升理论认识高度。近年来,经由对摄影史的发展脉络和摄影本体语言的探索,国内的专业院校开始重视古典摄影工艺、银盐工艺等课程。但观察一些学生的作品可以发现,在剔除古典摄影工艺后,学生作品内容本身的美学高度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甚至有时从视觉造型的手段看,相对于数字影像作品还有所下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2)摄影专业的应用类课程应由单一静态图片转变为数字媒体影像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社会对通过数字相机拍摄的照片的商业需求减少,短视频由于在信息传播上的便捷性、娱乐性更强而备受欢迎。这让摄影专业面临着在商业应用上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摄影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的就业[1]。但同时,国家、省、市、县级的传统媒体被迅速整合成各级融媒体中心,这些具有公信力的传播机构对于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的需求不断增长;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信息传播上的直接性、有效性推动了更多商业类视频的市场需求出现。这种需求端的快速增长和内容的垂直化对影像人才的要求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影像制作类的课程教学水平和硬件条件上与摄影专业往往存在着一定差距,摄影专业的学生在影像素养上具有一定优势,关键是如何把良好的影像素养与具体的内容相结合。换一种思路,教师可将摄影视为视觉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引导学生将摄影作为观看世界的方式。当学生进入影视类、传播类学科专业学习时,将影像素养与具体的内容结合,会有更大优势。就像设计类学科的课程大多从绘画开始学起,绘画的基本技能最终在视觉传达领域得以体现。(3)教学内容垂直化如果把摄影视为应用类专业,那么教师对学生基本的影像制作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与各行业专业内容的结合。如,有的学生对体育感兴趣,那么体育文化、体育传播、体育品牌的相关内容可以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方向,也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主要方向。这种目标导向制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影像制作技能与兴趣爱好结合。这样,教师可对学生开展分类指导,推动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形成千人千面的教学互动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理论研究,重塑独立的摄影理论体系归属于美术学类的摄影专业应突破学科限制,从电影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中不断汲取养分,在多学科的语境下对摄影展开多媒介、多视角的研究。首先,摄影专业教学应充分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视觉形态,不断探索影像语言。以电影摄影师对影像的研究为参照,职业的电影摄影师在接到一部电影的拍摄任务后,会根据叙事和视觉形态建构的需要,对数字摄影机和镜头做严格的技术测试,包括镜头畸变、散光、弱光、高光下的层次表现,以及各种监看设备的色彩准度。摄影专业教学应引导学生从技术层面对各种视觉灵感来源(摄影师、画家的作品)进行视觉转换,跨媒介整合“视觉IP”,并最终建立起独立的影像概念[2]。如,在人像摄影或时尚摄影中,从光学镜头的角度看,一般不提倡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特写或者更小的景别。但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的作品《荒野猎人》多次使用16mm镜头贴近拍摄骑在战马上的莱昂纳多,从效果上看并未见明显的透视变形。从技术层面看,数字电影机如Red、Arri相比于数码相机具有更大的宽容度、光学素质更好的庞大镜头群、工业化的作业流程,为摄影在数字影像语言上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关于视觉叙事、空间叙事的理论研究更是理论成果丰富。其次,摄影专业教学应在不断发掘新的摄影实践、充实摄影史料的基础上,站在视觉文化等多学科视角开展广义的摄影研究。这个领域涵盖了摄影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审美的对象、理论的对象等种种可能性[3]。高校摄影专业师生对摄影的研究要跳出对摄影作品的形式主义分析和通论式摄影史的局限,开阔视野,拓展至美术史与批评、艺术管理、视觉文化与传播、影像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领域,并持续而深入地开展研究。人们可以观察到,近年来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的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对摄影的研究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显著提升。最后,摄影专业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在线教育环境和良好的信息共享生态。随着慕课课程的发展,以及来自民间自发的对于国外优秀视频教程的翻译与上传,对于大量的艺术史、传播学、人类学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学习。这使高校摄影专业师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完善,理论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如,Lynda、MasterClass、图虫网、影视工业网等专业网站为师生免费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类课程,使摄影专业有机会避免安排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技术类课程,也让教师得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高层次的理论和创作教学。

3.专业院校应重视专业品牌形象建设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授王川在谈到学院品牌战略时说:“品牌是美院实体之外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在信息时代是最重要的认知载体,是所有世界级大企业公认的与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并列的顶级资源。我们将在核心价值、文字表述、视觉系统、品牌管理、品牌性内容上逐步落实。”[4]专业品牌的核心应是专业的核心价值追求,或者说是美学追求。莫霍利•纳吉在包豪斯学校创作的“黑影照片”、贝歇夫妇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实践的“类型学”摄影、格里高利•克鲁逊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坚持的导演式摄影美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冯建国教授的高品质黑白银盐工艺,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王川、姚璐、缪晓春三位教授在当代艺术上的持续创作和“在技术与观念、专业性与创造力间创造平衡”的教学理念都影响了无数人。开设摄影专业的美术学院、电影学院、传媒学院乃至时装学院、体育学院等都可以在美术学、传播学学科下探索类别摄影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明确的美学主张。专业负责人首先要对各类风格和美学倾向有足够的包容性,同时在明确的美学追求下教会学生对待艺术的正确态度、做艺术的方法论,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对摄影的热爱和投身摄影创作的欲望。在相似的美学主张和价值追求下的师生互动,无疑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积极参与构建大众摄影文化生态,充分构建大众的影像意识摄影专业的建设应助力大众摄影文化生态建设,在摄影的展览、出版、社会教育三个方向上发力,从大众摄影文化生态中汲取养分,并反哺学院式摄影教育。其一,在国内摄影收藏市场还未成熟的阶段,摄影理论书籍和摄影家画册的出版是一种低成本的影像保存方式与摄影文化传播方式。唯有艺术家、出版社都能得到社会肯定和一定的经济回报时,才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形成良性循环。摄影专业学生的课程作业、毕业作品不应局限于一场展览,高校可以将学生的作品结集出版,扩大转播效应。摄影专业师生可以与书店合作,开展一些普及性的摄影分享活动,在线下将摄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形态进行传播,尝试取得大众的认可。其二,摄影专业师生可以将丰富的摄影知识和文化制作成视频等形式,并利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抖音等平台传播。在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摄影实践和社交媒体上关于摄影美学、摄影文化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众的摄影审美意识或影像文化意识的发展。在大众图像生产机制下,一些摄影爱好者组成了热衷于讨论各式摄影美学的群体,这也是摄影文化进一步普及的主要受众群体。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电影制作,还是中国的摄影艺术家,乃至民间摄影爱好者,近年来开始大量采用胶片进行拍摄,二手商品交易网站eBay上的大画幅胶片相机、镜头和胶片的价格在近年来不断升高。这正是摄影文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带来的良性结果。其三,摄影专业可保持与智能手机厂商的深度合作,探索影像的伦理底线。在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智能手机影像算法的升级在影像创作上给予大众更多的可能性,但高倍变焦功能、红外夜视仪功能也给一些人创造了窥视私人生活、传播不雅图像的机会,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摄影文化生态的建立。摄影专业教师利用自身在审美和摄影伦理上的积累,参与智能手机厂商的影像研发工作,成为必要且可行的措施。其四,摄影文化和影像意识的培养需要重新回归青少年群体。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本科专业的招生,电影教育专业的发展,将会给广大的中小学提供大量相关专业师资,中小学生的影像素养将会得到显著提高。而三影堂、木格堂等摄影文化机构与艺术家合作的、针对青少年开办的工作坊和摄影游学活动,也成为民间摄影教育的有益补充。在目前的学科定位下,摄影教育难以作为单独的本科专业建立,但是摄影作为影像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青少年影像意识和视觉素养的提升,将会为高等院校的摄影专业教育提供大量优质的生源,从而促进整个摄影专业和摄影行业生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建明.摄影学科建设呼唤理论之声[N].中国摄影报,2013-09-10(3).

[2]王竞.自觉的影像——电影创作中的影像概念设计[J].电影艺术,2017(4):150-156.

[3]顾铮.作为新学科的摄影史:历史、现状与反思[J].文艺研究,2010(8):5-15.

[4]王川,戴陆.从摄影到规划——中央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川教授访谈[J].美术研究,2017(3):29-31.

作者:张弢 魏蔚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