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华民族文化创建高校的特色美育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创建高校的特色美育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国经历几千年的岁月积累、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现代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有些民族优秀文化正在逐渐淡化甚至面临边缘化的危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认识到高校美育教育所应该承担的人文教育功能与审美教育功能。然而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导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高校美育教育二者之间出现了断层。这就要求高校美育教育勇敢承担起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基地。这也是当前高校创建特色美育教育时亟待思考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育;民族文化;特色

一、引言

美育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审美意识的新兴教育,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艺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国际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产品始终处于“入超大于出超”的状态。好莱坞影片、美日动画片、韩剧的传入,对“80后”“90后”乃至“00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观我国的文化艺术产品,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鲜有轰动全球的影视、动画片等,整体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炎黄子孙,如今却岌岌可危!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国家堪忧,民族堪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对新时期的高校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既要传授美育教育的知识、技巧,还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聚了华夏各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与创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复兴,必然要对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而高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摇篮,而美育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该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艺术课程、艺术生活等多种形式在美育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首先,通过开设汉字书法课程,能够应对汉字危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国人身在键盘时代,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处境。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汉字教育,将汉字书法课程纳入日常教育中,教师也要勤学苦练提高汉字书法水平。开展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激发学生的让学生的汉字书法水平得到培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其次,开设舞蹈课程,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新时期应该通过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对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加以创新与发展,促使学生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大使命

中华民族文化在经历了多次的碰撞与融合后,仍然永葆着核心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和谐”“包容”等文化价值可以凝聚人心,缓解社会矛盾,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氛围。其中蕴含着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归宿感与责任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具有积极的约束、规范作用。其次,由于现阶段许多高校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道德认同感,所以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诗书礼仪、经典语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高校美育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让美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美育教育的健康发现,实现共赢。

(三)民族优秀文化与美育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十分冷漠,并没有承担起集成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高校美育教育应该合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大学生展开人文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升其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其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天然合一”“修身”,能够使大学生的自然品行和道德修养得到锻炼,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和谐人格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美育教育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创新,也使大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得到提高,从而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

三、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现状

(一)美育教育观念落后

因为受到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在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涌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这给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国人甚至高校美育教育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情况,这对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创建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美育教育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其教育观念滞后与时代的发展,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美育教育的作用,更甭说培养的艺术审美能力了。而缺失和忽视美育教育会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断流,阻碍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

(二)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缺失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究其原因仍是应试教育的“毒害”。中小教育以学致用为主要目标,片面强调升学率,所以这些学生从小就没有接受系统的民族文化熏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仅仅局限在表面上,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底蕴缺失。这样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情感,流行文化和不成熟的情感,整体思想意识、价值观不成素,对世界的分辨能力较差,不能明辨是非。再加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滞后,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根本不能正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无法融入其中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低,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十分淡漠。很显然,这与新时期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相符。

四、在高校特色美育教育教育创建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目标

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于美育教育,也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改善当前美育教育的严峻现状。在高校特色美育教育中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明确教育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建设、发展、传承中华文化。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与追梦的坚忍顽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这些与“中国梦”的内涵是相契合的,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能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体系。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美育教育。当然也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渠道,将民族文化渗透其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传统、传统服饰、地方戏剧等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进一步拓展美育教育的范围,不断完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系。

(二)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标记和文明符号,这便是民族文化,它具有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特点,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美育教育,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要加强艺术选修课程的建设,提高艺术课程的专业化程度,如开设音乐艺术、美术鉴赏课程等。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基本没有接受过美育教育,如果只是根据学生自主自愿,那么肯定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其次,除了普及美育教育,还要以鉴赏为主,注重审美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情操的结合。如可以让学生广泛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结合高校所处的地域民族传统,将区域文化特色资源引入到美育教育课程,如贵州高校地区研究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突出学校美育教育的办学特色。一些高校在科研中要有足够的分量去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建筑学应该重视对古典舞建筑的研究、文学研究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开展艺术类讲座等,坚持以古为今用、汲取精华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思想的涌入,给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在多元化发展时期,民族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却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外来文化复杂多元,背后隐藏着许多短板,高校美育教育必须对此进行严格的筛选,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在全球文化大潮中坚守中华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中去,从知识意识形态层面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修养。首先,教师在美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民族文化知识、技能,渗透民间工艺,注重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在艺术创作中把握民舞文化特色,体验民族情感,从而实现高校美育教育的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建立民族文化底蕴是艺术创新的理念,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不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断追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深度及广度。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弥补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缺憾。巧妙借助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为己所用,这些资源可以是戏曲、书法、工艺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追求高水准的民族文化传承,注重现代社会理论剖析,学会以现代的眼光诠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拓展艺术创造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

高校在创建特色美育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活动的途径是丰富多样。其中,民族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第二课堂。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秧歌、昆曲、豫剧、黄梅戏、剪纸、书法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如创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如编织、朗诵、书法、象棋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展示了高校的民族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特点,通过开展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建立民族文化交流友谊组织,鼓励学生各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比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文化传承的热情。当然,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应该在生活中进行切实的体会。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接受民族文化艺术,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并以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格与文化素养。

(五)建立专业的高校美育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队伍

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教师是美育教育的执行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与民族文化传承队伍的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素养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而美育教育工作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美育教育工作者自身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学校也要从体制上健全与重视教师的师资配备与艺术类综合素质提高。首先,教师要从理论上丰富自己,观念上充实自己,广泛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精挑细选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并结合学生的兴趣、个性需求生成课程教育,有效传递给学生,在继承中发展,赋予民族文化生机与活力。其次,要注重教育方式,因学生而异,选择传递优秀的民族文化。当然对外来文化不能盲目拒绝,也不全盘吸收,要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为民族文化增添光彩。同时,高校也要建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育教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大地最具生命力的文化。高校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大使命,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下,广大美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高校美育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勇于肩负使命,不丢弃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实现高校美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国华,宋扬著.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革新[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2]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

[3]于芳.浅谈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4)

[4]陈华.论高校素质教育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5]鲍荣娟.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J].美育教育,2015(11).

[6]张白露.艺术——永恒的人类精神家园——读《艺术的意蕴》有感[J].艺术研究,2016(01).

[7]李桃境.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6).

[8]周莉.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评《移速教育学》[J].教育评论,2016(05).

作者:张莉 单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