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农业技术经济全文(5篇)

农业技术经济

第1篇: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农业技术经济所研究的课题、研究数据和材料来源、分析的方案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建设实际,并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进行,并要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方法正确与否。总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搜集、汇总、整理与综合设计分析,使之达到农业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提高经济效益。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

结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做到教与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理论学习和课堂练习,进行计量软件的计算机操作和案例模拟,同时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掌握课程结构———两条主线与三方面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多学科,内容丰富,评价方法种类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学起来一头雾水,感觉好像是农业技术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课程内容的拼凑,不容易掌握。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课程结构和脉络认识不清。事实上,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主线清晰,内容明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牢记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线和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理清思路,心中有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根据农业技术经济学者和教师的总结,该课程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技术线,解决的是农业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农业技术进步的规律问题;一条是经济效益线,研究解决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问题,即农业技术扩散与应用过程的经济效益问题。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它们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贯穿课程始终。[4]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由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5]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农业投入产出边际理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效率评价理论、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等。研究方法包括农业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程序和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其中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包括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投资评价等方法。应用型研究是运用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技术政策、技术制度、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问题。

(二)安排好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涉及经济学原理、经济学评估方法及应用等,要合理安排好课堂和练习的结合。一是安排课堂授课内容。课程内容难易不同,对于比较易于理解的内容或学生以前在别的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可以粗略讲解或让学生自学。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内容,如经济效率和技术进步测定部分,在课堂上需要多用时间,还要补充一些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否则有些学生一次听不懂,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在课题上,还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收获情况,同时还加强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评价方法介绍,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因此多做练习非常重要。[6]学生们多做练习题,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掌握,不断巩固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步骤,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算例题或练习题,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更正,或让学生们当场提出疑问,教师进行答疑;另外一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课下完成,然后提交作业,教师批改后反馈给学生。这种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的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是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们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相关计量软件,结合案例来解决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相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农业技术经济评估中,有些基本方法需要借助专门软件支持才能完成,学生们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方法,并在实际中应用。根据课程内容,动态经济效果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优化、农业技术进步测定、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定等一系列的实现项目,需要EXCEL、SPSS、EVIEWS、DEAP、FRONTIER等软件作为实验教学软件。实验环节要安排充分的课时,保证软件讲解、演示和学生操作时间。实验环节的教学安排要区别于一般授课安排,首先确定要解决问题、经济原理、方法介绍、计量软件以及案例,做好课件,提前发给学生们预习;其次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授课内容,重点是给学生们演示软件操作的步骤,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再次教师讲解完之后,布置课堂练习作业,并在教室巡回辅导、解疑;最后学生们提交作业,教师修改后反馈给学生。通过实验环节能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分析的步骤和程序,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但是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专门的实验教材,全凭教师讲解或网上搜集资料,比较局限,所以我们正在着手编制《农业技术经济学实验教材》,希望能够对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四)拓展社会实践环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需要进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本人在“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小学期实习,让学生们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以便能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一是带领学生们参观农业科技园区,让他们亲身体会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的神奇效果,并听取农业科技项目负责人假设项目的论证、评估和施行等。通过这样的实习,在课堂上讲授的技术创新,如无土栽培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等,学生们觉得空泛,但在参观、实习中他们亲眼看到这些技术成果,非常感兴趣,不时对技术、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问题,以前课本上学的内容立刻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二是让学生自己深入企业或农户调查,让学生确定主题、设计调查问题,调查农户或企业的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然后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写出调研报告。例如,测定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评估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们掌握方法的实际应用,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对我国三农情况和农业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和认识,增加感性认知。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技巧

(一)结合科研

在高校许多教师都从事科研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例如,本人在讲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测定时,就首先把发表在《农业技术经济》上一篇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测量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看到DEA方法公式比较复杂,有畏难情绪。但我告诉学生,只要学生们认真学好这一章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写出逻辑清晰、理论性强的文章。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劲头就大大增加,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结合案例教学

通过引用来自于项目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之一。[7]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非常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在一起互相讨论、思考和交换意见,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技术经济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三)适当运用图片和视频

第2篇: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措施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健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制度关注和重视只能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果和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健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将理想转化成现实,通过资金环境的优化来提升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来,进而对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环境友好型战略的发展背景下必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必须深入研究当前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实解决当前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一)缺乏专业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改革离不开优秀的人才,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技术既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又要保障农业产品的产量,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目的,这使得我们农业技术正面临着挑战。目前我国缺乏农业人才,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从事农业科研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给农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困难。并且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一直以来做的都不是十分理想,很多农业技术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和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有着直接关系。缺少专业农业技术人才就导致了农业生产中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产量并不理想,无法有效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缺乏投资

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改革中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改革创新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如先进的农业设备需要经过不断的研发和科研实验,不断的实验,最终才能投入使用,在这期间所产生的费用是巨大的,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更加侧重工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科研并不重视,所以一直以来农业技术开发都缺乏经费和资金,因此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数还停留在陈旧的农业技术阶段。

(三)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是将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将技术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目前我国能够进行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单位较少,所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农业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并且农业技术推广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和专利技术推广费用。这使得我国农业技术没办法很好的推广,几乎没有私人企业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二、改革创新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建议及思路

(一)加大投资力度

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农业技术对农业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效率意义重大。农业生产中加强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农业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想要保住农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加农业技术开发投资力度,保障农业技术科研经费的充足,以保障农业技术开发的顺利进行。并且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二)培养优秀农业人才

只有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技术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科研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想要保证农业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必须加强有效农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事业宣传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业事业中,并加强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通过实践改革,以此来创新我国农业技术。实现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结束语

第4篇: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关系

引言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是结合了“环保”、“绿色”、“维护生态平衡”等理念衍生而来的全新农业生产形势,是在现有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良性循环能力的农业发展趋向。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增强农业生产活动的环保水平,减少农业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农业生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此,农业主管部门要正确看到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什么是环境友好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就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最终能够转变农业形态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这需要人们转变农业生产意识,将节约水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优化自然配置、减少农药化肥等作为核心理念,优化土地资源分配,弱化农业生产对于土地资源的突然,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可持续供给能力[1]。所谓的环境友好,就是指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不能够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主要参考,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稳定的目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机本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技术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且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友好型农业则与之相反,其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维护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

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重要价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构成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维护自然资源的可利用能力,且对原本的农业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研发出全新的、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农业技术。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在保证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农业资源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全新技术,是我国农业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必然结果[2]。

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

关于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范围较广,比如:种子改良、减少农药施播、降低化肥使用量、机械收割等,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病虫害,实现“增产增收”目的等最终目标。这些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可以说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若农业生产产量增加、农业用地污染减少、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且农作物生长情况较佳,则农业经济水平能够有效提升。若土地污染情况减少,且有效节约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则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平衡,推行环境友好型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水平[3]。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随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普及,农业经济增长发生一定的变化。科学的农业技术需要推广,才能够被广泛实施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取农业生产收益。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流动不足、缺乏生产资源等多种原因,导致无法有效推行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农业生产观念,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4通过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1加强宣传,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新型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理念的推广奠定基础。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农业生产观念,农民的思想意识固话,更加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模式,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时,工作人员要积极宣传环境友好理念,让农民认识到环境友好理念对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让农民看到真正的实惠,促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此外,还可以给农民进行知识宣讲,让农民看到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促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与新理念,有效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4]。

4.2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能力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调节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的生产能力。现阶段,我国针对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提出了很多全新的农业技术。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引进大量的先进创新成果,提高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水平,有效实现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关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引进,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为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5]。

4.3重点展开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地区农业主管部门内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促使技术推广人员能够数量掌握先进技术的使用方法,将新技术、新理念更好的推广到农民群众中。此外,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还要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机械设备的培训,让农民能够直接学习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农民的农业素养,让农民更好的了解农业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从而发挥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好的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4.4发挥政府调控职能,不断推出科学政策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调控水平,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提出科学的政策,有效引导农业发展,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与普及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基于此,各地区政府要制定农业技术发展的创新政策,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创新要求,并且对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区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扶持,为农民提供物资基础,促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尝试新型农业技术,走上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之路[6]。

5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农业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基于此,要大力推行环境友好型农业理念,创新农业生产活动形式,引进大量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保证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改变农业环境,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引进先进技术,重点展开培训,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中榕.探索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8):290-291.

[2]贾国斌.浅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J].农业与技术,2019,39(13):172-173.

[3]张伟成,殷宏元.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8):52-53.

[4]许海英.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4):267-268.

[5]高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9,(1):15-18.

第5篇: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农业经济增长;策略

1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意义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就是为扩大再生产而投入农业生产领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会比表现,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使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动力,能够不断改善农业的物质技术,是农业的生产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投资的多样化表现。

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2.1政府投资为主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农业的技术推广中还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这也是由于我国农业结构中相关农业类的企业发展受限、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的。在传统的农业结构中,农民个人经营为主,农业落后思想根深蒂固,合作型、规模性农业企业发展受限,使得农业推广技术投资在农民群体中发展缓慢,不得不依靠政府来进行支持。

2.2教育、科研、推广脱节

在农业生产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但是在当前的现状中,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农业科研单位没有融入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领域中,农业教育事业没有成分结合社会企业的发展情况,在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教育+科研+推广3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科学农业技术转变农业生产力时候受到阻力。

2.3投资带动力不足

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作为基础。目前国家在农业政策上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中间层即农业社会市场没有完全打开,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财政支出的方向更多倾向于城市建设,在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所占比例不大,投资力度小。

3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策略

3.1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影响

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在重视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体系,缩小方向,针对推广投资领域进行具体的政策支持,比如明确农业投资中的“专款专用”,通过农业部门,面向社会投资企业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广宣传。在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政府是领头羊,只有政府加大资金支持结合利于企业增长的政策,才能使更多的资金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流动。也可以通过政府控股干预的方式,促进相关企业的改革。

3.2加强农业科研、教育的结合

农业科研、农业教育是农业技术生产的源头,农业技术主要来自农业事业科研单位、农业教育中。政府通过自己的智能和权力,鼓励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发展学校教育中农业院校的事业。有了环境,农业技术自然会快速增长。在农业局可以通过研究所的功能,进行农技推广的技术研究,学校通过开设相关的专业培养人才,政府也应该鼓励社会企业的发展,比如针对相关的企业进行创业资金支持,政府扶助。使“产、学、研”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合作、教研结合制度,提升技术转变的效率。有力良好的环境,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就能够够深入农村基层。

3.3建立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主体应该回归于社会中,利用多种机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实际行动促进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发展,例如在教育上重视农业专业的建立,在科研上加大投资资金,在银行金融领域降低贷款条件和利率;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向社会提供人才;鼓励投资行业对农业技术领域的投入,依托政府的政策规避风险;利用市场经济的特点,让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自主发展和生存,让社会主义“资本”恋上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形式刺激农业经济增长的活力。

4结束语

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利用科技生产力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吸引社会资本的大量流入农业生产结构中。通过社会资金的引入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这需要政府、科研单位、教育和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