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课堂中伪启发式教学现象探析

语文课堂中伪启发式教学现象探析

启发式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东西方都有深远的渊源。语文课程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在实践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些一线教师并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因此在部分课堂中存在着伪启发式教学现象。研究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弄清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

伪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的,指不正确的、错误的启发式教学。伪启发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徒有启发式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其精髓,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问即是启发

有一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提问就是启发,把提问与启发等同起来。他们中的有些人喜欢在课堂上一问到底,喜欢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来问。这样的做法很难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还有些人喜欢在教学中完全凭个人的喜好、无目的地随意乱问,“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这些教师盲目地满足于课堂氛围的“热闹”,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其实,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不得法,即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或过于复杂、深奥,则很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那么就不能说这些提问具有启发性。笔者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才具有启发性。

2.一味少讲多练

有部分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少讲多练。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每堂课都要按一定的比例来划分讲与练的时间,且练的时间一定要比讲的时间多,因为若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做练习便会导致“满堂灌”。其实,只要讲解有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堂课讲四十五分钟也无妨。讲多讲少只不过是形式而已。

3.谈话法就是启发式

谈话法不等同于启发式,谈话法可能是启发式,也可能不是启发式。衡量谈话法是否是启发式,关键看教师运用谈话法时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谈话法如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就是启发式。否则,就不是启发式。“方法本身是承担不了检验教学方法的标准的。任何一种具体的方式和方法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是和一定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的。同一方式和方法,因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

二、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不在于不停地提问,也不在于一味地少讲多练。之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出现诸多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些一线教师没有深刻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倡导者,其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性论断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汉代郑玄曾说过:“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这揭示了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必须审时度势。宋代朱熹进行了这样的论述:“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朱熹揭示了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愤”指学生的学习心态,即想弄懂某个问题而没有弄懂的为难心态;“悱”指学生的表达状态,即想说出来而又语塞的状态。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愤”去“启”,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使其豁然开朗;针对学生的“悱”去“发”,帮助其整理模糊的认识、混乱的思维,使其能够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所想。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对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人们或将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或将其理解为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或将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这些认识都没有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科学、深入、全面地揭示出来。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解释。宏观层次,表现为一种教学思想、原则、原理。中观层次,表现为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或指导原则,可谓是一种方法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受到一定的指导思想的支配。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各种教学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既可以具有启发性,又可以不具有启发性。微观层次,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每一层次体现的内涵、内容差异很大,但无论是微观的方法层次,还是中观的方法论层次,它们都受到宏观的原理层次的制约。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创设最佳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语文课堂中伪启发式教学现象的杜绝策略

语文课程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各一线教师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纷纷开展启发式教学。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因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认识不到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等而造成了很多伪启发式教学现象。这些教师开展的启发式教学空有形式而无精髓,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了杜绝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顺利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科学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语文课堂中之所以存在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部分一线教师并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相关论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自身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理解。一些教师仅仅将启发式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方法,这便是没有全面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的表现。其实,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原则、原理。语文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有着多样化的个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有效启发。“在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心中有底。”如果教师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了解得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甚至导致无法驾驭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

3.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性、层次性的问题,有效提问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要想让提问具有启发性,就必须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讲究技巧、讲究艺术。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应细致地了解学生,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兴趣,以及其已掌握的知识、已获取的社会实践经验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还应深入钻研教材,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巧妙设计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问题提出的方式很重要。提问的方式有很多,既可直问,又可曲问;既可正问,又可反问;既可明问,又可暗问;既可宽问,又可窄问;既可单问,又可重问;既可追问,又可连问;既可欲正故误地问,又可以虚求实地问;即可对照比较地问,又可铺路搭桥地问。如此种种,皆可灵活选用。教师的提问要力求新颖有趣,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注意梯度,由易到难,突出层次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拘泥于预先设计好的提问。“有时教师感到津津有味的内容,学生未必会感兴趣,而教师不感兴趣的地方,学生却可能兴味很浓;有时教师认为很容易的问题可以少讲少问甚至不讲不问,但学生却不理解,感到茫然,而教师以为学生可能不懂的地方应多讲多问,学生却可能早已理解而对教师的讲问感到厌烦。”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机应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总之,提问设计的好与坏,是否具有启发性、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是否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是否有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深入钻研教材。启发式教学源远流长,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一些一线教师尚未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以致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伪启发式教学现象,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要致力于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在实践中杜绝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以启迪学生智慧,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当前的语文教学质量有所裨益,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作者:张永锋 单位:江苏扬州市高邮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