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语文基础教育全文(5篇)

语文基础教育

第1篇: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我国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从近代开始算起一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在这一百多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均存在一定的历史特征。建国以前,在部分国立学校与外国人办的学校里,很多学生往往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杨周翰撰文指出:“以目前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水平比较而言,大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30年代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以当时北京大学的水平比较而言,英语水平尚且如此,其它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既需要一大批英语人才,在这一时间内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获得了高速地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投入岗位,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很多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逐步以辩证地眼光看待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问题,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2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损失。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在以课程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引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学技巧、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不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导,英语课程素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能力受到了桎梏。同时,国内很多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过于唯分数论证,基础英语教学不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涌现出一大批“哑巴英语”,这同样也是过于重视英语考试分数、忽视英语技能性的重要体现。基础英语教育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引导性地位,如果不能再这一时期掌握合适的语言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希望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由于教学技巧的缺失,很多教学成果无法进行推广与实施。此外,基础英语教育在教学实践存在着“重考试,轻实践”的发展趋势,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一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主体、授课方式等安排的滞后。

2.2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

基础英语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的作用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得到体现。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发音、语法等纯语言词汇不断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单单进行纯语言的训练,这不仅造成基础英语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偏差,让其仅仅认为基础英语教育的作用在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部分英语专家对于中西语言与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得体性等因素,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系统与用法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并且,部分基础英语教学者由于担心语言文化教学会耽误主体课程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程负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或放弃这一语言教学环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在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距的背景下,形成了很多的“中国式英语”,在网络上这种“中国式英语”(简称Chinglish)不仅造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还使得外国友人形成了许多误解。基础英语教学者需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将单词、语法、词汇等知识教授学生,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中西语言文化差距需要进行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中,语言文化教学需要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跨文化交流最终获得长足有效发展的关键性步骤。

2.3基础英语教学方式过于滞后

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基础英语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粉笔、黑板、书本等教学方式,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英语需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向现代的智能教学方式,单单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很多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方式仍然过于滞后,学校在对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支持。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工具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缺乏师资、财力投入,狭义上缺乏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与基础英语教学息息相关的图片、实物、模具、录像等方面,很多学校仍未进行普及。在课堂资源方面,部分学校虽然拥有价值较高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共享体系的缺乏,未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也造成了很多学校课堂上虽然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课程资源跟不上先进的教学工具,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学习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教学研讨上存在诸多的不便,对这一问题的完善也需要在改革中得以体现。

3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主要完善措施

3.1加大素质教育应用力度

针对基础英语教育费时较多,但收效较低的问题,在改革中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教学方式加大素质教育的应用力度。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事关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将素质教育改革方式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素质教育观下,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主导思想,要进一步打破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将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转变为以技能、语感以及思维的教学理念。同时,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综合语言技能与掌控技能。具体教学理念改革措施可以分为先以教学思想改革,突出学生中心为第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为第二步,加强知识掌控能力,提升综合语言技能为第三步,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此外,还需要对语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改革中不断注重“过程教学”与“情景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兼顾知识与技能,要对道德观念、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文化底蕴等进行正确地引导。总而言之,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力度就是要全面突破传统课程构建的思维体系,进行全面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3.2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在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思路中,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不仅要从教学思想中得以体现,还要通过实际的应用途径进行完善,具体的改革应用举措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宏观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向,也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当前,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中阶段测试、学期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但为了进一步体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特点,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出语言技能检测方式。在教学大纲中可以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文化教学理念,同时细化对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于英语交际能力要进行突出体现。第二方面要不断加强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以适用性与实际性为主要准则,需要体现出丰富的思想性与教学性,严禁出现中文思想与英文形式的基础英语教学形式。教材改革中还需要对难度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材规划,避免因教材难度过大造成教学成果的损失。此外,第三方面要在基础英语考试中加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知识内容,成绩标准需要与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层次的契合。第四方面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基础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第五方面可以在改革中尝试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这些选修课可以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在专业、课程、课时上不进行大纲限制。

3.3增强教育课程资源效率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对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写划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关注,进一步将学科发展定位与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改革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针对性、实效性与经济性、整合性与共享性等原则。其中,必要性与针对性主要是指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自主创新,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实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利用为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课题及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出针对性不同的课程资源。对于基础英语教育低年级阶段,可以以图片、TPR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应当以提升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等课程资源运用为主。实效性与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促进教与学资源利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对于课程资源可以进行改编利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英语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体系优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整合性与共享性原则需要教师按照具体的图片、文字、活动等标准,根据实际的教学课题与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其中优秀部分进行针对性地丰富创新。共享性则体现出优秀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对基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4小结

第2篇: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一)英语教育成就“爱美之心”

语言是人类符号系统的精华。语言本身即是美,其美的展现既在韵律也在意境。在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聚合中,英语语言呈现出强烈的韵律美。英语语音的清浊、快慢、长短,配合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轻重缓急,构成了英语语音独有的参差有序和高低起伏的音韵之美。通过词汇、结构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英语也表现出富有色彩的意境美。语言具有形象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不仅可以记录和描绘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各种美的体验,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描绘人类的审美认知成果,还可以以文字的万千组合创造出新的美学情境,构造出多彩多姿的心灵世界。语言使用者就在文字中复现、重温、感受和咀嚼美不胜收的意境。英语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掘语言的美育价值,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学习体验语言的美,学习如何用美的眼睛、耳朵去感知世界,用美的心灵、情感去体验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成长和发展。”在品味英语语言的韵律与意境之精妙与美好时,学生得以树立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

(二)英语教育提升“思辨之力”

语言既是认知的内容,也是思维工具。英语语言表达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历史演进、社会生活和自我成长中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感知、体验和阐释,是其理解自我和周围世界的成果之精髓所在。英语语言也代表着与汉语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系统、崭新的思辨方式和表达逻辑,由此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以差异化理解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创生新知识与新概念的思维工具。当中小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与已有认知体系全然不同的认识成果和认识方式时,其固有的认知系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他们在试图理解和适应新的精神成果之际,在尝试调控和运用全新的认知体系和工具之时,其内在认知结构不断被打破、调试和重构,认知系统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将得以提升,学生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的方式更为全面和深刻,思维的缜密性和批判性得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得到促进。英语学习就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扩展了心理空间,还丰富了概念系统。

(三)英语教育成全“向善之情”

道德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逐步生成与稳定下来的价值观和精神意义,表达了对理想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和谐共生、互为促进关系的崇尚。英语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以真实可靠的方式反映出这些价值观和精神意义。大量富有生命力、形象性、感性化的英语格言、俚语,都承载了人类在求真、向善、尚美过程中所追寻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展示了普世认同的人生态度、人际准则和人性追求,承载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材中提供的大量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和谐相处的德育素材,传达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促进学生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针对这些语言材料制订教学目标时,必然关注这些语言材料中反映的道德思想,将它们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英语教育的过程也是德育的过程。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尊重、爱护之心对待自己,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每一处进步与成就的认可,对每一次暂时失误与挫折的鼓励,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心、帮助,体会到尊重和关怀,真切地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相处方式。潜移默化地,他们就会树立起一种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会以着眼未来的视角看待今日的进步,会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正视当前的不足。英语教育就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四)英语教育传播“文化之知”

英语语言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社会生产和文化生产的成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创造出的独特的表意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得以表达、传播和继承的重要工具,集中表现了其使用者对周围世界和内在自我的认识。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不仅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还引入了许多有英美国家历史、地理、人物、节日、风俗、宗教等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中,中小学生必然会体会到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差异所在,在两种文化的理解、分析和对比中,学会欣赏他族文化的精妙,更深刻地认识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基础英语教育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必须承担起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语言所承载的关于民族心理、生活、历史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同情心和理解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欣赏,从而发展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迷失

基础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然而,在人们试图探寻其理想目标和可操作的实践方向时,英语教育人文意蕴常常遭到忽视。

(一)固守“工具论”教育理念,制约英语教育人文性的抒发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始终禁锢在以功利目的和效用为最高追求的“工具论”思想之中。英语语言仅仅被视为交流的媒介,英语教育的目的被简单地看作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交流和学习的工具,教科书的编制仅仅重视知识和事实的呈现,教育实践则停留在语言技能精巧性的训练上。2011年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虽然也提出了英语教育要提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但仍将综合运用英语“做事”定位为核心课程目标,其他人文价值追求仅仅被置于边缘的、附属的、是为了支持语言运用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边缘地位;与此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具体的和确定的评价指标,以及对人文性目标的空泛笼统的提法。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看似得到了提倡,但仍被视为“工具论”英语教育的婢女,人文性的教育追求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凸显,其提升教育的全人发展内涵反而受到了曲解,其重要地位反而遭到弱化。英语教育的工具性追求仍然是终极目标,本应该处于中心地位的真正的人的发展、求知求善求美的意义探寻、个性发扬和生命成长则始终处于局外,语言本身所蕴含的真善美意义遭到遮蔽,语言教育过程所蕴含的人文教育价值受到禁锢,学生本应获得的成长遭到扼杀。

(二)偏重文化价值,遮蔽多元人文内涵

有学者和教师认识到英语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应是对学生作为具有个性化、生命化、生活化的有意义个体的培养,必须注重工具性知识和技能之外的人文意蕴追求。然而,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仅仅重视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忽视英语教育的美育、德育和智育价值的现实情况。当提到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时,人们所想到的仅仅是语言的文化意蕴,语言所承载的历史、风俗、思想、观念等知识性、事实性东西,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阐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英美文化知识。但对于英语语言的美学价值,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所感受到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对语言形式背后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对语言材料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动态生成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的情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后果是,英语教育人文价值追求变成了英语教育文化价值追求,英语教育的深层次内涵未能充分挖掘,英语教育之“成就人”和“成全人”的全面价值未能实现。

(三)人文理想与教育实践的断裂

即使一些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英语教育要注重多元人文价值,但在教育实践中并未能践行人文理想。基础英语教育除了在一些展示性、表演性的公开课中表现出一定的人文价值追求,一旦身处真实的课堂,教育者立即将人文情怀抛到脑后,转而实践一种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机械操练为主要活动方式、以题山试海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活动。学生本应获得的个体生命的成长、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成长和心智的发展,被有意地忽视。究其原因,就在于基础英语教育评价体制的缺陷。对学生的评价,以量化结果为主要手段,很少采用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以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较少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评价,唯学生分数论,追求一次性的结果,不重视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怀、认知能力的培养。因此,虽然个别教师胸怀满腔人文情怀,然而并无勇气也无能力挑战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只能依从和顺应,英语教育的人文理想与教学实践产生鸿沟。教育的多元价值遭到解构,英语课程多元目标遭到覆灭,学生的成长遭到损害。

三、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回归

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人文内涵的回归。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育者都需要转变观念、改革实践,追求英语课程中人文价值的彰显。

(一)理念转向:从工具理性到兼顾人文精神

英语教育的工具理性造成了英语目标的迷失,为追寻基础英语教育本真价值的实现,必须转变理念,语言观从工具论转向人文论,英语教育观从实用效能取向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人性的昂扬,是情意、美德、审美体验、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以未来生活和人性释放为导向的全人发展。如果教育者不能摆脱工具论的教育观念,就不能发现教育本真的价值,就不能从一个音节、一个语调、一个词语和一个句子中把握英语教育的真善美,不能从有限的课堂教学材料中把握教育的生命性和课堂的无限生机。如果英语教育的实践者不能从单一的工具目的的观念中超脱出来,他就无法在实践中去创生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就无法体验到英语教育给学生的心灵、认知带来的丰富体验和成长。这一切的后果,则是英语教育的价值失衡,最终将会导致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缺失。基础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作准备。这一准备,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存的外在工具之准备,更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心灵、人性、爱与美的感受、思辨的深度与广度、情意的发展之准备。“英语教育应当兼具工具理性和人文精神。只有站在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高度,我们对如何利用和掌握其工具性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与手段。同时,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又不能独立于工具理性而存在,因为英语教育中人文性内容的传递和表达只有与知识文化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结合,才能实现英语教育过程的完整统一。”因此,教育者应该转变思想,以多元价值观照下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英语教育的尺度,既注重其工具价值也追寻人文内涵。唯有如此,英语教育才能为学生带来人生中最珍贵、最真实的真善美的体验和追求。

(二)内涵开放:从文化能力追求到多元能力发展

教育的人文内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从英语教育的学科特性来看,文化能力发展体现了英语教育人文内涵的追求,但以人的发展为向度的人文教育还要关注美、德、智的全面发展。基础英语教育既要追求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的传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还要追求人性、人情、人格之发展。人的根本价值和幸福追求在于个人生活中对美的发现与体味,对善的思考与行动,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只有将这几者相结合,将审美、求善、善思、文化理解统一起来,才可能充分发挥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传统以文化理解为主要追求的内涵,忽略了英语语言和英语教育本身所带来的内在统一联系,只能片面地达成英语教育的目标,造成英语教育内涵价值的缺失,同时也不可能培养真正的人,促进学生作为有自主性、生命力的个体的成长。其看似人文性的追求,说到底也是以工具论英语教育目的为辅助的。基础英语课程必须摆脱文化教育独大的人文偏失,转向充分挖掘英语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实践重构:从单一技能为中心到学生整体成长为中心

第3篇: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文学写作教学;缺位及其成因;价值

一.文学写作教学的结构性缺失

结构性缺失是相对于事物的全面缺失而言的,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谈到了文学写作教学的结构性缺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在课标中的体现。在这本书中,叶黎明教授考察了1912—1999年长达85年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涉及到文学写作教学的内容规定仅有6次,其中在1923—1941年期间文学写作教学在课标中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接下来的1948年教育部颁布的初高中国文课程标准中,却删除了自1929年以来课标中规定的文学写作的教学内容,强调写作教学要遵循实用原则,并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作文要“作切合生活上最需要应用最广之文字”。此后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在实用导向的引领下,写作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三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加应用文的写作。这期间文学写作教学被彻底遗忘了。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写作教学重新得到重视。2000年春季正式颁布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试验修订版)。其中较为突出的变化为:不仅在总体上增加了文学教育的内容,并且对其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文学教育“有所加强”的情况下,文学写作教学的相关规定也有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在“写作部分”除了强调联想与想象、鼓励创造性表达外,还首次取消了对写作文体的强调与限制,在教学内容中未提到具体的文体名称,仅仅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训练内容提出了要求:“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这变化,就是对创造性表达的鼓励。尽管课标中并未从正面提出“文学写作”的要求,但这却是新世纪语文教学大纲中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它对于创造性表达的提倡,对于传统的三分、四分文体的写作教学内容的突破,实际上为文学写作教学重回教材与课堂,创造了较为宽容的空间。

之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文学写作的课程内容建设相比于2000年的教学大纲又向前迈了一步。义务教育课标在写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与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高中语文课标则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将文学写作教学纳入到文学教育的范畴,认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中语文课标除了在“表达与交流”版块鼓励文学性的写作,还设置了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爱好发展写作能力。其中五分之三的系列都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学写作尝试,比如“诗歌与散文”系列鼓励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小说与戏剧”系列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等。这是自1963年以来,文学写作首次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被明确、正式地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现行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则沿袭了2001年课标的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除了继承2003年课标理念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并且在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占比最高,为2.5分。但这些变化,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虽然新课标认识到文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培养想象力与审美创造能力,并且设置了各种选修课程,为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提供了路径。但是,课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在课程理念未转化为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未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未转化为适宜的教材内容的情况下,课程理念直通课堂,造成了课堂教学层面文学写作教学的‘花样百出’。”[1]

二.文学写作教学缺位的成因探究

文学写作为何在语文教学领域如此不受待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不符合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百年语文一直坚持以“实用”为导向。高举“实用”大旗,致力于培养学生作“实用简及”的日用文章。并且在语文教育界基本达成一种共识:写作虽然具有活络思维、促进自我发展的作用,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于信息的传递。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文学写作因为其“不实用”的特质,在语文教学领域步履维艰,不受待见。

(二)对文学写作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分析。叶黎明教授从写作的目的、功能和主体进行区分将文学写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文学创作∶创作的主体是专业作家或职业化的写作者。这是一种复杂且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侧重于写作者对于人的理解的表达,是作家对于生命的一种审美体验,成熟的文学创作者往往具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文学创作属于写作的较高层次,专业性也较强,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和社会性。2.文学写作∶写作的主体是相对于作家或职业作者而言的普通人。如名人写自传、非职业作者向报章杂志投稿、日记写作、微信、微博写作等。并且人们的写作动机通常是内在的,不是出自外界的要求,而是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也决定了文学写作具有相应的生活性和娱乐性。3.文学习作∶习作的主体主要为中小学生。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通过几种文学体裁科学、系统、规范的训练,达到特定的语言学习和文学学习的目的。”[2]其功能可以一分为三。一是可以为社会生活中的“文学写作”实践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由、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为少数学生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三是对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思想心灵的启迪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很显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教的是“文学习作”层面,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文学写作的这三个层面却被挤压成“文学创作”一个层面,并以反对“文学创作”的理由来反对“文学写作教学”,从而导致了文学写作教学课程层面的结构性缺失。

三.文学写作教学的价值探讨

从近年来课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文学写作教学已经引起教育届的重视与关注。全面、正确地认识其教学的价值,是确立文学写作教学目标、研制课程内容、进行教材教学设计的前提。文学写作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文体思维,培养文体语言表达的敏感度。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表达力与逻辑思维力是互为表里的,写作就是把内在的思维逻辑用外在的书面语言连贯起来。诗歌思维、小说思维和散文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三种思维形式。“要学会读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写小说”,这是沃尔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因此,要想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适当地进行文学写作训练是必要的。我们看到一个事物,作家也看到了这个事物,但是我们不能写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了,和作家写出来的还是差距很远,这就是语言的功力。每一个作家都是在用最精准的文体语言,表达其最细腻的情绪与情感。写作必须建立在对语言敏锐感觉的基础上,而诗歌、小说的创作,包括好的散文的写作,都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

(二)鼓励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生活是需要想象的,而“文学是人类想象的语言表达”。文学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直面社会现实,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所谓的“乱世出文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鲁迅、老舍等著名文学家的许多作品都是对于现实社会的揭露与讽刺;文学作品还可以在我们不愿面对、难以面对或无法面对世界本身的时候,帮助我们以一种想象的、浪漫的言说方式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另外,想象还是创造力的源泉,经常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够开拓思维的空间,促进智力的发育。思维与语言不可分割,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文学写作中对语言创造性地‘诗意’使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

第4篇: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引言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师的课程整合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学科课程理念相融合,不能结合具体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教与学,阻碍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和有效学习的开展。因此,如何从语文学习的主体角度出发,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学科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和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融合”与“整合”是有区别的。“整合”强调的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而“融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无缝连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参与者、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与加工,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凸显语文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创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利用信息化对教与学的环境及方式进行创新,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2]。

(一)实现教与学环境的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的重要步骤。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灵活、资源共享性和超媒体等特性可以充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生动现象、丰富多彩的氛围之中去理解、品味和感悟文本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其心灵的共鸣,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例如,在《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孔子的巨幅画像,并配以古朴的古筝音乐,这激发了学生们对这位影响了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的崇拜。此外,笔者还结合课文设计了相应的情境,使两千年前的师生对话得以生动再现,从而让文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撞击了学生的灵魂。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意识,而且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孔子,感受到了圣人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二)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就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营造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构建一种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点的教与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探究活动中,自我建构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1.网络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建构,提升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古诗四首》的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①看动画,听范读。播放Flash动画,学生边观看动画边跟读。②我来读,你来评。指名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点评比较。③我查阅,明主题。网上查找相关的网站,了解各诗的写作背景,并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想抒发怎样的感情?④我诵读,你评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共作简评。⑤课外延伸阅读,写下赏析。通过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观的改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网络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科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自主探究活动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中,自我建构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课文时,笔者先是利用远教媒体资源,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美文美读—合作探究—探究学习”五个板块,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整篇文章的重难点,自主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探究活动,以获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使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然后,笔者又在习题精选中布置了基础练习和阅读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最后,笔者在扩展资料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取的教学信息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3.网络协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教学要实施协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协作性的交流讨论,互相纠正、点评与补充,实现“兵教兵”。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组织,从而加深与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三)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信息时代赋予了学科课程教学“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学科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都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设计高效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主导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教学结构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资源充足、协作互动的数字化、开放化、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搭建交流协作的学习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合作,使师生的思想和观点相互交锋、碰撞,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与评鉴的知识体系,提高主体意识、探究能力与对话合作精神。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组合、重构与融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信息化教与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自主探究活动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中。让他们利用这个时代的学习工具自我建构语文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伟.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7(10):162-163.

第5篇: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一、学生心理的衔接

初中教育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初中学校数量比较多,而且绝大部分是划片招生,因此学校一般离家比较近,学生每天都可以回家,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而高中教育带有一定的选拔性,学校数量有限,大部分学生距离学校比较远,需要住校学习、生活。这种差异让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产生陌生感,感到紧张、焦虑。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初,都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感受更加强烈。这时,就迫切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技巧地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兴趣与期待,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从而帮助新生调整好心态,逐渐提高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因为部分学生适应慢、基础不好,而对他们甚至对整个初中教育产生疑问。这样做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对高中学习、生活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在授课时,教师要多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无论是知识点设计还是目标要求都要杜绝一刀切,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教师还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教学内容难点较少,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学习压力不会太大。高中教学内容更多,难度也大大增加。从文本角度来说,初中的篇幅少、文章短、深度浅;高中教材包括必修与选修两种,篇幅容量及深度远远超过初中,课后习题也更加多样,且增加了更多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高中语文相对于初中语文,不仅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还需要其深入地综合分析。所以,进入高中后,随着课程难度增加,一些学生会陷入茫然而无法适应的境地。这需要初、高中教师共同努力,多方面做好知识上的衔接。下面,我以初、高中小说教学为例,简单谈一谈语文课程方面的衔接。初中小说的教学内容集中在字词的学习与积累、内容的梳理、创作背景和作家的介绍、小说主题的探讨、人物形象的分析、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的概括等方面。教师强调最多的是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分析和表现手法。而高中小说教学不仅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还要分析故事情节,以及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的作用等。典型环境的作用分析也是重点,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研讨与练习中,教师让学生分析“风雪”这一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高中小说教学还侧重于把握主题和分析小说的语言。因此,在初、高中小说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衔接。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小说教学的“小说味儿”。在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习惯架空小说的文体谈小说的三要素,对学生要求过低,只求生搬硬套找出小说的三要素,缺乏对小说教学的赏析引导,难以体现小说的魅力和韵味。其实,在初中小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关注小说的虚构特征、叙事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小说的写作风格。如在讲解讽刺的艺术特征时,教师可以将《范进中举》《变色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此类小说的表现手法。如此一来,在高中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小说知识,从而实现初、高中小说教学的自然衔接。另一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小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初、高中小说教学衔接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初中教师要了解高中小说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高中教师也要熟悉初中小说教学的内容,甚至可以让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互相开设一些讲座,让双方都能把握教材的变化及小说教学的现状,促使初、高中小说教学衔接更加紧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