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沟通;沟通能力培养;应电专业人才培养;电子行业沟通技能

所谓职业沟通能力是指在从事相关职业活动过程中,为达成职业工作目标而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它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的都是未来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维护等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这些未来的电子产品工程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将要面对不同的工作伙伴和客户群体,需要执行不同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与推广。因此,对他们来说,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展、取得事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在校学生职业沟通能力欠缺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在职业沟通能力方面普遍欠缺,以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开口说不了,特别是在涉及有关专业问题时表现得尤其突出。有些学生私下里侃侃而谈,但真让他对某个专业问题谈谈认识,或者对某个硬件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时,往往是吞吞吐吐、含糊其辞。还有些学生明明实际动手能力很强,毕业设计时的方案、实物做得非常好,但到了毕业答辩需要表述时,往往语焉不详、不得要领,没能让答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有甚者,在毕业应聘面对面试官提出的“请你谈谈这三年你学到了什么”这一类问题时,表现得一脸茫然。

2.提笔写不了,特别是在撰写技术文档时问题尤其明显。作为电子行业的未来从业人员,撰写技术文档是一个基本素养的体现。近几年通过教学练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增加了技术文档撰写的训练环节,但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很多是想不到、写不出,有些是想到了、写不出。语言总是干巴巴,专业术语基本不会,内容的安排总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行文格式也会弄错。这样的问题到了毕业设计阶段时暴露得更为突出。

3.不注重沟通时的礼仪。有些学生在与教师、同学就专业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时,往往不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甚至有时还会缺乏良好的态度、情绪。

二、未来所需的职业沟通能力

作为一个未来的电子产品工程师,在今后工作中总会碰到形形的人和事,如何与人进行交流、沟通,解决不同的问题与困难,最终达到所需实现的工作目标,是这些未来工程师们目前亟须掌握的基本职业能力。下面以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为例,探讨一个电子产品工程师可能会面临的职业沟通问题。首先是在电子产品的规划阶段。不论这个产品是委托开发还是立项开发,都需要先跟客户交流,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然后和工作伙伴一起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调研,形成方案报告;最后将整体方案向技术主管和相关专家汇报,通过交流、论证以取得方案评审通过。其次是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要完成系统方案设计,硬件、软件设计、调试,以及样机的组装、测试等大量工作,因此作为开发小组中的关键成员,只有与其他小组成员通力协作,及时沟通、协调,才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开展、有序前进。如果是作为小组负责人,还需做好与其他部门如器材供应部门、生产测试部门的协调工作,在产品开发完成后做好开发总结报告。最后是在产品的试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研发部门的电子工程师需要和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接,帮助生产部门理解、消化、吸收相关技术要点,做好技术指导。对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要认真分析与研究,以便进一步改进、修正、优化相关技术文档。需要说明的是,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后者是指通过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方式。由于这一方式跟对话主体、对话时的环境及语境有很大关系,因此表格1中未做具体描述。

三、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对一个电子产品工程师来说,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全方位的职业沟通的过程,沟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他们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对一个资深的电子工程师来说,不仅要掌握多种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技能,同时也要充分运用非语言沟通技能,这样才能使沟通更为及时、高效,才能有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结合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职业要求,对高职院校应电专业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口头沟通技能,主要是能熟练运用专业术语来口头描述一个专业事件,要求表述完整、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用词精炼。二是书面沟通技能,要熟悉未来专业工作中可能会涉及的各类技术文档书写,要求格式规范、文笔通畅、结构完整、观点明晰、逻辑严谨。三是注重沟通礼仪。通过对沟通礼仪的培训,熟练应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位置距离等非语言沟通技能,快速拉近沟通双方距离,使语言沟通表达得更加准确、有力、生动、具体。对上述沟通能力的培养通常采取课堂教学,通过专业性的显性课程和渗透性的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前者可设置诸如职业沟通、科技写作、沟通礼仪等针对性课程,而后者则把相关沟通技能的培训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目前我院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设置了若干用于职业沟通能力训练的教学环节,如工作小组成立、设计方案讨论、团队分工协作、技术文档撰写、工作汇报与总结等。这一系列训练环节不光体现在一门专业课程中,而是贯穿到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且这种内嵌式、渗透性的训练模式相对于通用课程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口头专业表达、技术文档书写、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沟通礼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今后开展全面、系统的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阮越广 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洪明,许湘岳.职业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第2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建筑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

当前,建筑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可用“缺失”一词来形容。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语文课程大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建筑类专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也很少得到关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的培训或指导。根据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因认识不深或偏见造成的对语文教育的忽视

“语文”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语文都是学生的主要课程。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何二元在对比中小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生存条件时曾谈到,“中小学语文课时多,跨度大。按吕叔湘先生的统计,是‘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如今12年学制,加上无止无休的补课,有人统计,语文课教学可能已达5000课时。教学时间很多。”[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包括一些院校主管教学的领导都想当然的以为,中国的学生在大学入学考试结束后已经具备了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在大学阶段没有必要再继续语文课程的学习。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并且远远不够,高职院校尤其如此。然而,事实上,这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二)因课时紧张造成的对语文教育的放弃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其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是与就业、与工作紧密相连的。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均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制的学生有两年时间在校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并辅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环节,第三年直接在企业参加实习并结合实习内容或生产实际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学校也更重视专业课的开展,保证专业课有充足的课时。相比之下,无法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并且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明显效益的语文课程只好让位于专业课了。

建筑业是一个以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等等。因此,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建筑技术和管理人才”。[2]培养学生高级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是建筑类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建筑类高职院校安排的专业课课程有:施工技术、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设备、建筑CAD等等,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和英语听力,大学英语与英语听力,开课时间为两学期,其它基础课程为一学期。显然,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放弃了语文教育的开展。

二、建筑类高职院校开展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语文教育在建筑类高职院校呈现为“缺失”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实际上,开展语文教育对于建筑教育、建筑行业及学生本身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

建筑业的产品如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物,从深层次上讲,它们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比如北京的天安门、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世贸大厦等等。中国的建筑能否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的建筑业能否在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站稳脚跟,这不仅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他们的文化素质也密不可分。而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均与从业人员的语文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

具体而言,一线技术工作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文素养对技术的传承、进步和革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工程建设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本项工程建设成就和突破、失误和不足及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他们如果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就可以在工程建设中通过交流总结,活跃思维不断深化理论认识,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同时,较高的人文素养也可以使他们从更高的层次或更文明的角度来处理和解决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职业能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广大从事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面对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

建筑类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担任建筑施工员、造价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岗位。根据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现场从事第一线管理、技术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不仅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效益等有很大影响,并且对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并不能够使用人单位满意。

湖南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李祥贵老师负责的《高职院校语文应用能力测试机制研究》课题组对2009年人才市场对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只有16.5%的企业认为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好或较好”,76.1%的企业认为“普遍欠佳”,7.4%的企业认为“普遍不好或很糟糕”。在书面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多到少依次为:(1)不够简洁;(2)主题不够明确;(3)意思表达不够清晰;(4)欠条理,出现病句、错别字。对于口头表达能力,26.1%的企业“普遍好或较好”,72.7%的企业认为“普遍欠佳”,1.2%的企业认为“普遍不好或很糟糕”。[3]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很不满意。

这种情况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同样存在。因此,从就业的角度来讲,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毕业生。

(三)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每一位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或工作之初都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做一个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建设领域大多从事现场施工员、造价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工作,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在取得注册造价师、建造师、监理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更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工作。如果他们在语言能力、总结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没有一定的功底,那么,以后的人生职业规划和发展中也很难有大的突破。职业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对策:开展“建筑语文+实用写作”的语文教育

既然语文教育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要而且必需,那么在当前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语文教育呢?笔者尝试采用“建筑语文+实用写作”这样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试图通过将语文与专业紧密结合起来的方式,达到既兼顾专业又切切实实提高学生语文职业能力的目的。

具体而言,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思想上应服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属性要求,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出合格的具有良好语文职业能力的土木专业毕业生而服务。在课时安排上也应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以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为宜,课时不必过多,50-60个课时即可。在教材选择上,选用自编教材——《高职建筑语文》。该教材也严格遵循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由“建筑语文”和“实用写作”两个部分组成。

“建筑语文”部分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所选篇目的学习或阅读,使学生了解建筑文化,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喜爱,增强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职业责任感、进取心和自信心。在具体内容的设计上,按照学生对事物由浅入深的认知原则,分为“著名建筑”、“建筑与大师”、“建筑与文化”、“建筑与革新”“建筑与古代文学”等五个主题单元。在“著名建筑”单元里,主要介绍赵州桥、万里长城、故宫、都江堰、苏州古典园林等中国建筑,使学生对中国的一些伟大建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建筑与大师”单元进一步介绍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茅以升、詹天佑的动人事迹,讲述他们与建筑之间的故事。建筑本身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不同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念,建筑业的发展同样可以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在“建筑与文化”单元里,主要选取以北京、上海等地的民居及建筑为内容的文章,比如《胡同文化》、《上海的民居最风情》及上海外滩建筑群等。在“建筑与革新”单元里,主要介绍一些现代城市象征,比如上海东方明珠塔、陆家嘴金融中心、世博建筑群等等,体验建筑给上海这个城市注入的新鲜血液与活力。最后一个单元“建筑与古代文学”,选取《滕王阁序》、《登鹳雀楼》、《岳阳楼记》、《黄鹤楼》等诗词,让学生体验建筑诗情画意的另外一面,和作者一起感受亭台楼阁带给心灵的独特情思。

“实用写作”部分主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紧密联系具体的土木工程岗位实践,为培养学生一定的土木工程职业能力服务。当前的应用文写作在内容编写上有面面俱到、大而全的局限,因此,笔者主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岗位选择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招投标书、合同、总结报告、招聘启事、论文写作五个方面。在每一部分分为情景案例、知识介绍和实训三个环节。比如引入一些由于不会写应用文或不知道规范要求而引起的工程纠纷案例、合同,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重视,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另外可与建筑现场相结合,让学生根据现场建筑施工特点,写出各项技能操作要领,或者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古建筑、现代建筑,写说明文或观后感或用媒体展示。在参观实训中进行写作练习,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又可以提高语文职业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语文教育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筑类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及专业发展需要,适时地开展语文教育。

注释:

[1]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5

[2]王廷杰.关于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商情.2012,(41)

第3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平行文本 财务指导 翻译策略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强了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和接轨,与此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此寻求机遇。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业务量多少,所有企业无一例外地需要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公司的财务资料也不计其数。在企业中,指导类文件是指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各部门运营工作的指引文件,指导各部门如何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财务指导文件是指对企业开展财务工作进行指导的文件,对于每家企业来说,是财务工作的根本,因此对其翻译质量要求较高。

本文在平行文本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别总结了财务文本的写作特点和指导类文本的写作特点,并将两者归纳总结出财务指导类文本的写作特点,探讨了财务指导类文件的译前准备、专业知识准备,为开展高效高质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为企业的财务指导文件的本地化和国际化提供参考,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外国企业的中国本地化提供指导。

一.财务指导类文本特点

1.1 财务类文本特点

财务类文本主要通过文字和数字传递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财务资料通常分为企业内部财务资料和对外财务报告。企业的内部财务资料是用于企业财务部门记录企业财务收支和资产的文件,包括各种收支凭证、报销凭证、内部财务规章制度等;而企业外部财务报告是在某一阶段对企业财政状况的阶段总结报告,向外部使用者(如股份持有者、外部监管机构等)和内部决策者提供信息。财务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清晰易懂,才能保障企业的顺利经营和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因此财务文本有如下特点:

a.大量专业术语。会计专业术语是财务工作从业者经常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如借(debit)、贷(credit)等,方便该领域人员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

b.语言清晰易懂。简练的语言避免歧义,准确无误传递所需的财务信息。例如盛大集团2010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中:“本年度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非美国通用会计标准)为8.26亿元人民币(1.25亿美元),较2009年下降53%。本年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净收益为13.42元人民币(2.02美元),2009年为25.34元人民币。”该语句没有冗余修饰成分,清晰地阐明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传达准确的信息。

c.客观如实。客观中性能保持披露的信息可以如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本年度净营业收入达到56.04亿元人民币(8.46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7%。”该语句客观阐述企业财务信息,不添加主观感情,有助于准确地外部监督和内部决策。

1.2 指导性文本特点

指导类文本是为保证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完成而做出指引的文件。该类文本有助于提高相关人员效率,保证工作高效顺利完成。

指导性文本语言简练易懂。如果指导性文本语言过于复杂,会导致读者不理解指引内容或引起歧义,而简练的语言可以清楚传递文本内容。

指导性文本逻辑清晰。指导性文本通常含有工作流程或操作步骤,因此清晰的逻辑结构可以帮助读者顺利进行操作、完成工作。

1.3 财务指导类文本特点

财务指导性文本是对公司财务人员从事相关财务工作做出的说明和指引文件,其文本特点综合了财务类文本和指导性文本的特点:

文本中含有大量财务专业术语;

a.文本中语言简练、易懂、客观;

b.文本中逻辑严谨、清晰。

二.平行文本在财务指导类文本翻译中的作用

2.1 平行文本的概念和作用

平行文本翻译策略是指,译员阅读和分析大量内容相似、专业领域相同的文本,为翻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译员效率和译文质量。译员可以通过平行文本总结出相关领域的表达方式、专业知识等,有助于译员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也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该领域的表达方式。

2.2 财务专业术语准备

财务类平行文本中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对专业术语的提炼是翻译准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总结专业术语词汇表可以减少译员翻译时的查找时间,也可以保障专业术语的准确程度,如将术语英汉词汇表导入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在遇到相同术语时,软件会根据词汇表自动翻译该术语,大大提高译员的效率。

2.3 财务专业表达方式准备

每一领域都有自己固有的表达方式,获取该领域的表达方式特点能使译文更加符合该领域的文体特点,更加专业。财务指导类文本的表达方式,如术语较多、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目的语文本应尽量贴合该表达方式,才能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

2.4 财务专业知识准备

受专业限制,译员可能对源语文本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没有深入了解,这将影响译员对文本的理解和译文的专业程度。获取该领域知识的方式有很多,如专业教育、请教专业人士等。而通过平行文本获取专业知识是译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译员在面对不熟悉的财务领域时,可以通过阅读财务基础知识用书、财务报告、财务内务资料等文本,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专业术语、财务基础知识,帮助译员理解财务文本中的长难句、段落、复杂逻辑等。

三.翻译工具

用纸笔的传统翻译已经被现代高效的计算机翻译所取代,因此对翻译工具的选择和熟练应用也是翻译准备阶段必不可少的一步。翻译市场中有许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购买和使用,以最常用的TRADOS软件为例。译员掌握并充分利用其术语库和记忆库,可以减少重复翻译和查找术语的时间,提高译员的翻译速度和译文质量。翻译词典的使用帮助译员快速查找单词,如Google翻译、有道翻译词典、金山词霸等。该类词典虽方便快捷,但应注意其文本多来自网络,可能出现错译、词序混乱等问题,译员应有自己的专业判断或在权威词典中进行查找。

四.总结

充分的翻译准备工作是翻译项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准备工作包括对文本特点的研究,对翻译工作的熟练掌握,以及通过分析平行文本,对专业术语的提炼、对专业表达的模仿、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对财务指导类文本翻译准备工作可以帮助译员提高翻译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查找财务术语和财务知识时间,同时还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专业。高质量的财务指导类译文有利于企业顺利开展财务工作,为企业的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Baker,M & Saldanha, G.(2010).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Newmark, Peter. (2006).About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顾菁,李枯青,冯晨阳.(2010).会计基础.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李长栓.(200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刘玉廷.(2001).《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国际惯例的协调.会计研究,03:1-6.

6.龙明慧.(2009).实用文本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山东外语教学,06:78.

7.莫莉莉. (2004).论经济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技巧.中国科技翻译,03:32-34.

第4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本标准规定了专业技术干部的资格评审、聘任、考核及评选优秀专业技术干部的程序和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专业技术干部

2引用标准

2.1人职发〈90〉第4号《关于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2.2人职改字〈87〉10号《关于在企业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实施意见》。

2.3晋纺科字〈97〉6号《关于山西省纺织系统科技功臣、科技先进企业评选办法》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3.1.1组织机构

a)由总经理、各部门主管领导、人事教育处处长、宣传部长等组成公司职改领导小组,领导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b)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人事教育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c)成立工程、经济、卫生、会计、中学、小学、技工学校、统计、政工九个专业初级职务崐评审委员会,负责本专业的初评工作。

3.1.2评审程序

a)个人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高级5份,中级4份,初级2份;

技术报告或学术论文,高级5份,中级4份;

学历、技术工作资历证明各1份;

工作总结,高级5份,中、初级各1份;

外语或专业知识考试合格证;

技术成果证明,技术革新获奖证书各1份;

其它可以证明本人工作实绩、业务水平的材料各1份。

b)基层单位按要求审查个人申报材料,写出考核评语及推荐意见;

c)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合格者,提交各专业评审机构;

d)各专业评审机构通过无记名投票(或打分)方式,确定担任相应技术职务人员的名单;

e)由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会议记要,写出考核评审评语和评审意见,填入申报表;

f)需经上一级专业职务评委会确定职务的或委托地区评委会评审的申报材料,由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推荐意见,经总经理审查同意后转报;

g)经相应专业技术评委会确定,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由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和本人,并负责资格材料的及时归档;

h)本人申请转系列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按申请转换专业的评审条件重新评审任职资格。

3.1.3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按《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执行;

3.2专业技术干部考核

3.2.1考核

a)由总经理授权总工程师和各专业技术职务和评委员会主任组成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专业技术干部的考核;

b)各专业技术职务初评委员会具体实施本专业考核;

c)人事教育处负责检查各专业的考核情况。

3.2.2考核内容

a)工作实绩、工作能力、职业道德;

b)人事教育处协助各专业初级评委会依据上述内容制定本专业的考核细则。

3.2.3考核的办法

3.2.3.1日常考核

a)各单位行政领导应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或任期目标,定期(每季一次)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实绩考核》表,并报人事教育处备案;

b)人事教育处定期深入基层单位考核专业技术干部的工作情况和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落实情况。

3.2.3.2年度考核

a)每年年末,由被考核人填写年度考核表和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b)单位领导审查,并填写评语和意见;

c)专业技术职务初评委评议考核,写出年度考核评语;

d)人事教育处汇总考核情况,报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公布,并将年度考核表装入被考核人的技术档案。

第5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术语 语言特点

一、引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近百家高校开办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孔旭,2009:174)。由此说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我国是一个热门学科,社会需要大量该专业的人才。

同时,为了帮助该领域的师生与学者更好地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翻译这方面的权威专著就很有必要。在笔者翻译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研组编写的Biodesign:The Process of Innovating Medical Technologies时,分析其术语特点,希望给读者有所启示。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术语特点

尽管英语科技词汇产生的数量多、速度快,但是科技术语具有严密性、简明性、单义性、系统性、名词性及灵活性六大特点(Dunne, 2012:78)。而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中,由于学科不断交叉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复合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产生大量新词;为了行文简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也同其他科技文体一样,应用大量缩略词。

(一)复合词

复合词的定义为由两个独立的词构成的一个简单形式,许多复合词是名词形式,当然人们也创造了复合形容词以及形容词复合名词(Yule, G.,2006:54),而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大量术语为复合名词,主要有以下形式:

1.名词+名词=复合名词

例1.Without regulatory clearance by the FDA (or the equivalent agency abroad)even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medical technology will never reach patients.

分析:其中名词“regulatory”+名词“clearance”组成了复合名词“regulatory clearance”。

译文: 如果没有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国外同等机构监管批准,即使最新、最重大突破的医疗技术也无法应用到患者上。

2.形容词+名词=复合名词

例2.The new law provided for three classes of medical devices based on risk, each requir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regulatory scrutiny (see below for details).

分析:其中形容词“medical”与名词“devices”组成了复合名词“medical devices”。

译文:新的法律将医疗设备分为三类,每类有够不同等级的监管要求(详见下文)。

(二)新词

一门新学科或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及其发展,会产生大量的新词,而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密集,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跨界与融合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交叉学科的问世带来了许多新词(张义宏,2014:163)。本篇翻译材料中,由于包含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所以也会产生大量新词。

例3.However, regulatory issues are so deeply embedded into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at innovators need to understand 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nomencl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the biodesign innovation process.

分析:“Biodesign”作为翻译材料的书名与主题就是新词,由前缀bio-与design组成。

译文:然而,监管问题是深入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方方面面,创新者们为了在生物设计创新过程中有效起到领导作用,就需要了解监管程序和术语。

(三)缩略词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英语新术语大量涌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英语语言学中就出现了缩合词(blends)和缩略词(abbreviations)(韩贻仁,2012:45),而在本次翻译文本中也存在大量的缩略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组织机构名

例4.The modern era of the FDA began in 1906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Federal Food and Drugs Act, which created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for the agency.

译文:现代美国食药监局时期源于1906年联邦食品和药品法案的通过,该法案为它开创了监管授权。

2.病理名称

例5.Each CPT code is assigned a number of relative value units, or RVUs.

译文:每个CPT编码都会被分配到一个相对值单位(RVUs)。

3.医学专业术语

例6.Under Medicare, each CPT and HCPCS II code is assigned toan Ambulatory Payment Classification (APC) groupwith a unique relative weight, which is then convertedinto a payment amount.

译文:医院等门诊设备使用CPT或HCPCS II代码声明门诊服务。在医保中,每个CPT和HCPCS II码被分配到门诊支付分类(APC)组并具有唯一的相对权重,然后将其转换为付款金额。

三、结论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在术语方面都存在大量的复合词和缩略词,并有一些新词出现,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希望了解科技前沿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笔者还结合翻译材料,针对以上特点进行了翻译策略的总结,在专业术语方面可采用意译法、缩合法和零翻译来解决。

当然,由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也有待其他译者进一步研究,从而为该领域的翻译事业做出贡献,为广大读者带来质量更高的翻译著作和文献。

参考文献

[1] Dunne J.and Elena S.Keiran.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Project Management[M].John Benjamins Publish Company,2011.

[2] Yule,George.The Study of Language[M].Thir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3] 孔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现状[J].消费导刊,2009(8):174.

第6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1有利形势:

1专业档案人员队伍逐年壮大。从1994年的45人,增加到1997年的143人,1997年的专职档案人数是1994年的217倍。这说明,我们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也表明,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1994年有25人,占总人数的55%;1995年有43人,占总人数的50%;1996年有73人占总人数的51%;1997年有72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毕业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从中看出,我们不仅有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敢打硬仗的档案干部队伍,而且在文化知识的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2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1994年至1997年这四年看,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4%,186%,176%,244%。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是目前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档案专业人员贫乏。几年来,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和文化水平虽普遍有所增加和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却极其贫乏,毕业于档案专业学校的寥寥无几,包括档案专业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内,1994年5人,占总人数的11%,1995年3人,占总人数的34%,1996年6人,占总人数的42%,1997年5人,占总人数的35%。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十分匮乏,跨世纪人才短缺,如果不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档案馆功能将受到很大制约。

二、几点思考

1注重人才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些无疑需要人去操作、去管理。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1把住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

2注重人才的使用,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青干部,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启用。

(3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继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实用性

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

2拓宽知识面

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3因材施教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可因人而异。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由于人员变动,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第7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英语;生物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79-03

在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到了“新经济”,报告称“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是一种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高新技术和现代金融为支撑,有日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1-2]。这一发源于美国的经济现象,已在欧洲、亚洲出现,并有席卷全球之势。对“新经济”的内涵与实质,争议颇多。有专家认为,所谓“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3]。

生物技术产业是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垄断性差、技术通用性强等特点[4],已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在2015年国务院的《中国制造2025》中,已将生物医药列入十大领域内[5]。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将是我国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对生物人才的要求也将发生变化。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立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过去各级高校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大、全,从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等现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输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方式变革,适应行业产业需要的高职业素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6]。

由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方向的转变,培养方案也随之调整,最显著的是缩减课内学时,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但理论学时的缩减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减少,这对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也使部分领导和老师对某些理论课程产生误解,尤其是对英语。由于大学英语CET4的成绩和毕业挂勾,所以学校、老师和学生还相对比较重视,但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就远远不够。而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因此,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建立新型的教学框架势在必行。

一、当今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误区

1.学校、老师和学生重视不够。由于地方高校的转型,培养方案的调整,高校领导、部分老师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毕业生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而毕业生到企业去工作只需要会操作就行了,不需要多强的科研能力,因此不必重视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甚至可以不开设。

同样,学生对该课程也不够重视。专业英语大多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许多学生已通过CET4、CET6考试,没了考试和毕业的压力,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2.现有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大多就是老师将课本读一遍,然后翻译一遍,学生被动地听课,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英语对老师的要求高于其他课程,要求老师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目前,大多专业英语的老师是专业老师担任,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较深厚,但英语口语水平相对于公共英语的老师来说较差,所以,难以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

4.学生感觉难度大、跟不上。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会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较公共英语的词汇更难记忆;专业英语的句型也较公共英语的复杂。因此,即使公共英语成绩优秀、专业课水平高,也不一定能学好专业英语。学习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大,学习困难,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专业英语教学新框架的构建

1.高度重视专业英语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不再是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利,许多企业也进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而员工作为企业基础和主要的人力资本,承载着企业最主要的知识资本,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因此,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作为主要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更要顺应潮流,提高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是鼠目寸光,将学生培养成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要让学生明白通过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努力,几年后自己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动力。

创新科研能力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因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大多用英文发表,需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也需要用英文来。另外,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也是从国外进口,如说明书都看不懂,显然这样的毕业生是不符合企业要求的。

所以,专业英语教学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很重要,高校从领导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都要对专业英语高度重视。

2.构建专业英语教学新框架。由于应用技术型大学较以前总学时要缩减20%以上,而实验课时只增不减,所以理论课时要大幅度减少,所以靠增加学时加强专业英语教育行不通。因此,要对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框架。

(1)设立专业英语课程群。将生物工程中所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纳入专业英语课程群,逐渐递进开展双语教育。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有:《生物工艺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与设备》、《酶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课程不再与英语独立,而是有效地与原来的《专业英语》一起形成课程群。大大增加了专业英语的课时,让专业英语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学好专业英语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循序渐进,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提高难度。根据各课程开设时间的先后,对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提出不同要求,逐步提高难度。大学第一年开设《普通生物学》,该课程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词汇,将课程中专业词汇的英语标注出来,讲解专业英语词汇与公共英语词汇的不同。专业英语词汇多为合成词,如细胞色素cytochrome一词,就由“cyto”(细胞)和“chrome”(色素)组成;许多专业英语词汇有前缀或后缀,如“micro”表示“微”,由此派生出许多单词:microbiology(微生物学)、microscope(显微镜),“Case”表示酶,因此“protease”就表示蛋白酶等。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忆专业词汇,并纳入考试内容。这样,专业英语的教学就不再与公共英语脱节,学习公共英语的同时接触专业英语,使两门英语教与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大学第二年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较多,二上会开设《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内容多,也是学生觉得较难学习的一门课程,如在此时大幅度提高专业英语的难度,学生恐难适应,所以,该课程的英语学习还是以词汇为主,辅以简单句子,由于有了《普通生物学》的基础,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应该不会太难,简单句型也会让学生乐于接受,再加上此时许多同学已通过CET4考试,跟进简单的专业英语句子,让学生趁热打铁,也减小了后面学习的难度。二下开设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与后续的专业课内容联系密切,也是许多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所以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此时,可以结合理论内容讲解英语复杂句型。如《微生物学》讲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的几种运输方式时,可以结合图形,用全英文的PPT讲解,对典型句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专业英语中复杂句型的分析以及从句、语态和时态的正确使用有个初步了解。

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开设,大多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的认识逐步加深,也确立了今后的目标。一部分同学准备考研,还有的准备直接参加工作,他们认识到只有学好专业课才能到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因此,专业课的英语教学可以渐渐加深难度,全英文的PPT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用英文表述的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英文阅读能力。如《生物工程设备》这一课程,可以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常用的发酵、分离纯化设备,让学生阅读国际品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这时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对专业英语的词汇、句法、句型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由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句子的翻译,进而翻译专业文献的摘要,从句子的基本框架入手,到正确时态、语态、从句等的使用,再到句子之间的衔接,要求步步提高,使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兴趣,专业英语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课时的不足。地方性高校转型后,理论学时被大幅缩减,但内容不能缩减,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课外的加倍学习来弥补课时的不足。专业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兴趣小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均将英语放入考核内容,要求不断提高。如大一时,可让学生用中文解释英文名词;大二时可出全英文试卷,学生中答;大三以后,全英文试卷,可以考虑部分题目用英答。并且,加大平时作业的检查力度,将平时作业的成绩纳入最后的成绩评定。

三、结语

通过构建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框架,经过四年的系统训练,将专业英语融入所有专业课程中,使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对国际研究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逐渐加深,专业素养层层提升。在此新框架下教育出的毕业生也必定会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社会的需要,为创新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崇仪.试论美国“新经济”发展模式[J].财经科学,2001,(02):41-46.

[2]王春法.新经济: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03):36-43.

[3]谢恩魁,黄天柱,张俊杰.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与人才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2002,(02):58-61.

[4]王宏广.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06):42-45.

[5]《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6):6-10+82.

[6]梁书杰.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独立学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234-235.2016-8-29.

[7]杨龙.知识型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16,(03):84-85.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under the New Economic Era:A Case Study of Bioengineering

JIANG Ning,LIU Xiao-peng*,XIANG Ji-qian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Hubei 445000,China)

第8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反思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建设实践,总结收获与不足,以利于监控改革,相互交流,改进实践。  

 

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日趋细化,不同行业岗位对于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有所提高,且差异甚大。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高级一线技术生产/服务/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因而需要因时而动,在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渐走上职业和道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岗位英语实训的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体系,这四个阶段的英语各开设一个学期,由英语教师担任职场英语、行业英语教学,专业教师担任专业英语、岗位英语实训教学。授课教师时时保持沟通合作,共同建设职业化英语课程。反思近两年改革的实践,将所做工作归结为课程界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手段等五个方面。 

一、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界定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指将现有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统合成一个英语课程群,加强英语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的职业化建设,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工作情境中实现处理未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高,促进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发展。 

第一阶段:职场英语,以高职生未来在各行业最可能遇到的英语情境为载体,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职场通用英语综合技能,面向我院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 

第二阶段:行业英语,又称职业英语,面向我院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我院设有电气行业英语、机械行业英语、汽车行业英语、it行业英语和商贸行业英语等,分别对应电气类、机械类、汽车类、信息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行业英语以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和动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语言特征把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设有公共项目和选择项目,供不同专业班级英语教学选择。 

行业英语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典型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例如汽车行业英语通过对汽车维修工、检测员、维修保养业务接待员、销售员、维修企业管理人员等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6个主要工作任务:售后服务、市场调研、车型分析与设计、汽车制造、质量控制、汽车销售,通过9个学习单元完成这6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典型汽车维修、汽车问题检测技术简介、汽车常规保养技术简介、汽车维修质量投诉及处理、汽车市场调查、车型分析与设计、汽车制造工业、汽车生产质量控制、汽车销售活动等。学习情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 

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英语教师完成,专业教师和兼职的企业人士作为辅助力量协助。 

第三阶段:专业英语,面向某单个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授课内容以某行业中某专门岗位工作需要接触的技术资料和相关文书的阅读理解和翻译为主。专业英语密切配合专业内容,是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述。 

理论上来讲,一个专业对应一门专业英语;现实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和某些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岗位涉外任务较少,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并不太多,通常不够专业,一般为几个相近专业的学生开设,有些专业根本不开专业英语。我院大力推进英语课程建设,目前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有cad/cam专业英语、数控维修专业英语、焊接专业英语、电子通信专业英语、农机专业英语、营销专业英语、物流专业英语、模具专业英语等,只对某一专业开设。 

第四阶段:岗位英语实训,穿插在专业课程实训过程或者顶岗实习进行,面向某专业学生,指导学生在完成专业实训或者岗位任务过程中,应用英语完成其中的分任务。岗位英语实训不是在教室授课的,需要在专业实训场地或者真实企业职位上,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制订任务完成方案并实施方案生产产品的工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当用英语完成的涉外工作中能顺利使用英语完成,该课程的设置意在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在做中用、在用中学。 

专业英语与岗位英语实训的授课教师主体是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和企业人士协助。 

二、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涉外工作环境中进行商务交流、技术对话、技术服务与管理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成长为行业专家奠定语言基础。 

其中职场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在工作情境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行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某个行业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具体指培养学生就一般性业务话题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理解或者填写业务信函或表单、传真、合同、电子邮件、说明书、通知或者便条的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和借助于词典阅读、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专业相关业务的英语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和新技术新产品,了解专业科技文章结构和体裁,培养业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岗位英语实训的培养目标在于,结合某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以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从中发掘和形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毕业生在岗使用英语的预演和实操。实现了这一培养目标,高职英语的存在意义方得以具体展示。 

三、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挂钩,因市场而动,与时俱进。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典型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目前我院各门英语课程内容以校内讲义为主,参阅教育部规划教材。 

职场英语课程内容由三个项目(求职面试、实习、在职)构成,其中在职项目分为六个子项目:参观接待、技术咨询、产品维护、参加设计、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课程围绕项目所设任务,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讨论、陈述或者海报、心得体会等作品形式,进行通用职场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操练,英语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礼仪等都通过学生“制作产品”的过程和教师的指导得以掌握和应用。 

不同行业对于英语技能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行业英语课程内容有所差异。我院行业英语课程内容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相应岗位(群)对于英语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与发展预期确定。例如电气行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含有两个项目(行业与岗位;操作与技术),其中行业与岗位又分为三个子项目:电气行业发展历程,电气公司、工厂介绍,电气类岗位要求,操作与技术包括三个子项目:新产品、新技术解读,产品、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生产管理。课程内容比较偏重行业背景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新技术、产品、设备的认识,这种选择基于电气类各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对于员工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进行涉外口头交流的任务甚少。相应地,国贸行业英语的课程内容所设项目为国贸行业与岗位,国贸运作流程,其中国贸行业与岗位项目含有四个子项目:国贸政策,国贸术语,贸易壁垒和岗位职责。国贸运作流程项目下含四个子项目:交易启动,谈判与合同,进出口实务,文件归档。课程内容基本以工作流程安排,覆盖面较广,内容的选择既充分考虑了国贸相关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最集中的三个岗位:进出口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在工作过程中阅读理解英文资料和进行进出口贸易相应的英语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需要,又考虑了少数毕业生进入外贸企业从事办公文书相关工作所需要的进行英文文件归档等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行业英语授课阶段,加入了复杂句式的分析、科技英语语言特点的介绍和中英翻译技巧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实用文体英语的理解能力。还加入了职场英语口语训练,含有求职面试、结识同事、请客送礼、参观接待、现场导购、售后服务等项目,各行业英语授课教师从中选出不同专业学生最为需要的项目,模拟工作情境,集中进行口语训练。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以识别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理解翻译专业技术文献和产品说明与使用文书为主,兼顾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阅读理解,少数有口头交际要求的专业加入有关技术问题咨询和协商的听说训练。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为项目化,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如下:数控就业、数控概念、数控基础、数控车床四个项目四个学习单元;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主要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和电机控制、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三个项目12个学习单元;岗位英语实训课程,课程内容即专业实训或者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用英语完成的任务,该课程任课教师即其所加入专业实训的专业教师,或者是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师,只有他们才能做到该课程在做中用、在用中学。 

四、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专业高职毕业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技能要求不同,职业化英语课程任课教师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英语学习环境是教改中教师们所竭力营造的,小组合作是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概述之,交际法在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的口语训练授课过程中使用广泛,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等都是交际法中常用的手段;语法翻译法在行业英语基本项目和专业英语授课阶段效果较佳,情景教学法被应用在岗位英语实训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我院职业化英语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共用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在摸索中,现在我院实现的项目教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步骤:确定项目、组成小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品展示与交流。确定项目包括确定项目主题,目标,内容,将内容分解成子目标,明确评价方案。组成小组,是指合理搭配各项目小组成员,考虑到英语水平、学习习惯、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并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5~8人组成一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组成员的分工和协调,组织成员从教师所提供子项目选取感兴趣的项目题目、完成项目的计划制订、依据计划实施项目、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制订计划指各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如何实施项目,明确项目完成的方法、步骤和作品形式,进行人员任务分配。作品展示与交流是各小组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后,将项目计划、项目作品书面报告和项目口头展示想全班展示,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交流。学生在以己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被极大调动,他们在真实语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将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开口讲英语和阅读理解英语资料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沟通交际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注意到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比课文讲解、听力训练和做词汇语法练习有趣和有用,他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所学有用武之地,感受到了成就和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路和方法,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彼此的了解与知识面。 

五、课程评价方法 

结合职业化英语课程特点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评价由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给予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充分关注,结合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有平时评价、期末测试、企业评价和职业英语水平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业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 

平时评价主要指评价小组项目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计划时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以及资料的查阅和理解情况、作品质量、作品展示情况。 

期末测试包含口试和笔试。职场英语期末口试选题包括:面试、实习、参观接待、技术咨询等,给定学生话题,两人或三人一组,由任课教师和另一英语教师主考。行业英语期末口试选题主要有介绍公司、谈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探讨售后产品的维修问题等,给定学生中文提示,两人或三人一组,编制对话并演示,由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主考。专业英语考试除了个别专业(如汽车销售、国际贸易)外,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写作工作报告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以平时评价为主,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过程中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由企业和专业教师给出评价。岗位英语实训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写作英文实训或实习报告而非期末测试形式进行。 

六、结语 

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的选取,到课程评价方案的确定,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均指向职业化,不过,高职英语职业化的实践为时尚短,英语与专业的结合内容、方式因各专业的人才英语需求不同而复杂多样,最能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内容和方法需要在摸索中变更和完善。可以相信,随着工学结合的逐步深入,英语课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的或者真实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在高职行政部门的重视与科学规划和管理下,在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乃至社会相关人士和部门的帮助下,终将越来越接近完成它应完成的任务,为社会奉上具有合格英语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韩旭.2010年后高职英语教材的展望[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 

[6]王丽蓉.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之现状、成因及发展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09,(2). 

[7]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8]彭真.论职业教育项目化的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j].职业,2010,(24). 

第9篇:语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双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67-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上海理工大学作为第二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工程学院遴选出最具学习潜力的学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努力将该班学生培养成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工程能力较强的创新人才。同时立足上海的地理优势,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在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试点,采取双语教学的模式授课,以培养胸怀世界,能够理解、接受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毕业生为目标,以体现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特色[2]。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课程,它已经从过去的知识普及型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技能与理论并重的专业必修课。其显著特点是知识点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多、技能训练困难等。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非常重大[3,4]。而针对该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具有不小的困难,因此需要重点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课程内容设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广度和深度,无论是国内外的高职院校还是研究型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这门课都是重点课程,同类课程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充分借鉴同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英文课程的资源,针对上海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特色,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自编教材,难易适度。课程必须符合本校学生基础,以最大限度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降低了学生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和工程应用,由于不适应导致的教学风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本校往年常用的教材为纲领,依据其内容重新组织教学素材,编写新的讲义,同时选定最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资料,这样对于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兼顾到。实际教学中,以新编讲义为核心内容,同时参照中英文教材,以提高学习效果。

2.重视基础,兼顾前沿。对于任何课程来讲,基础知识按照课程要求,将本课程设置为48学时的课程,每周一次三节课。课程核心内容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引导,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为主,同时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最后再介绍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关CAD的内容,具体包括矩阵变换、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方法、CAD三维造型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占总课时量的50%。尤其是在造型方法和产品设计理念方面,需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对前沿技术的兴趣。有关CAM的内容,包括CAM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相关软件,占总课时的20%。

3.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如果仅仅空泛地讲解概念和技术,将会大大削弱本门课程的实际价值,因此在讲解各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后,各种技术都以某种三维软件中的对应模块来具体演示,本课程暂定Pro/Engineering,Solidworks等学生容易上手的软件来讲解各种技术的实例,使学生有直接认识,将大大加强课程的实际效果。在本课程中,上机实践将占到课时总量的25%。

二、课程教学形式

丰富多样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使得沉闷乏味的课题变得生动。双语教学的课堂,同时要过语言听说读写关和课程讲解技术关,要注意两者的充分结合。同时课堂教学和课堂外的时间充分结合也是继续发挥课程教学潜力的环节。

1.提升兴趣。学生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学会某样技能,这个过程并不能由教师来完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关键。使学生明白接收双语教学的优缺点,以成为国际通用人才作为动力,以动力引导积极性。在经过遴选的学生基础之上,使得大部分入选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英文听说读写基础和较强的英文学习热情[5]。对于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盲目地进行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将是事倍功半。另外入选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还要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2.方式灵活。由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课程内容广、概念多、实践性强,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双语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对学生来讲,科技英语不同于日常英语,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尤其重要。学生应提前进行预习、提前阅读讲义和参考书、查阅资料。学生应形成用外语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习惯。对于老师来讲,双语教学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双语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加大教学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实践中,进行小组讨论、组际交流、主题陈述等主动的、合作性的学习[6]。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专业双语课上成一门专业词汇课。

3.环环相扣。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操作、课外作业。双语课程教学系统,需要使学生可以在外语的环境下完成设计和制造的相关操作,使学生感受国际化工程操作与技术交流的真实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都非常重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通过上机操作掌握技术细节,通过课外作业加大专业英语的阅读量,通过课题讨论,调动学生的专业语言应用能力。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设置,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英语专业环境的熏陶之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考核形式

双语教学课程对学生的考试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查(编程作业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合成,其中平时考查成绩占30%(编程作业成绩和上机实验成绩各占15%),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成绩占70%。通过增加上机难度,笔试中出综合应用试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实现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种方式收到了平时难以达到的强化训练效果,实现以考试为手段、提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试采用全英文的试卷形式,要求答题也采用英文,为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减少主观题的分量。由此全面的双语形式,有力保障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教学质量由学生、教材、环境、教法和教师五个因素确定,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还要求用英语准确,流畅地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课后教学文本如教学心得与教学反思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检查这些文本文件既是对已授课老师的一种总结,也可给新开课老师提供很好的借鉴。学生问卷调查和交流文章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也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参考[7]。

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双语教学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方向,是我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面向卓越工程师班级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直接阅读前沿外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大大提升机械专业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师资力量的逐步增强,教学方式的逐渐优化,将带来越来越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给予总结和推广。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的推广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有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

参考文献:

[1]何波,李思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

[2]欧阳柳章.本科双语教学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3]董霖,周利平.模具CAD/CAM双语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4]仲梁维,陈龙,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5]任小中,胡东方,韩建海.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9,(04).

[6]凌丹,庄万玉.机械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