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称谓泛化社会学思考

教师称谓泛化社会学思考

摘要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现代社会中,教师称谓的泛化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对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通过三个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交往行为理论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对教师称谓泛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此而论,教师称谓泛化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教师称谓泛化社会学思考

1现今我国教师称谓泛化的现象

古往今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教师的称谓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教官、教习、教员、教师都曾用来称谓教育者。古代一些文人志士因为优秀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对民众形成一种自然的吸引力,于是便担负起了古代教师的职能,行使着教化民众、培养人才以及研究治世之道等职责。但是,作为一个以教书育人为生存方式的专门的职业群体,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得较晚,只有在晚期封建社会“废科举,兴学校”,建立起近代学制,甚至可以说只有在师范教育开始兴办以后,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才获得了身份的自明性。如今,“老师”的称谓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中专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育者,而是变成人与人交往中向他人表示尊敬的代名词,类似于“同志”“师傅”“先生”之类的称呼。相较于古代的老师称呼,如今的老师称呼的使用有两大特点,一是突破年龄、学识上的限制,地位决定谁是老师。古往今来,人们常说长者为师而无幼者可为师一说,传统理念中老师就是头发花白、带着眼睛、手握戒尺的形象,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改变,教师的称呼不再是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专属,任何稍微有点地位的、有些影响的人都可以被称作老师。二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老师不仅存在于学校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老师”的称呼。现代社会发展中,教师称谓的泛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专业性,所以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2称谓泛化: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2.1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教师称谓泛化

角色(role)一词原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eorgeH.Mead)把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一般认为,角色是个体因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而产生的行为模式,如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等。[1]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2]老师的角色和医生以及律师一样,都是拥有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相匹配的一整套的规范在约束着他们,而且老师也拥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从备课、上课到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以及复习,整个的过程是先计划再实施的。社会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总是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的,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是角色的内在根据。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尊称别人为“老师”而非“医生”或者“律师”,因为“老师”的称呼是一个褒义的词语,自古以来都暗含学识渊博的意思。因此社会角色下的“教师”与“学生”正体现了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交往中,有些人尊称别人一声“老师”,并不是因为此人的学问真的相比较自己高出很多,而是社会地位的不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称呼社会地位低的人为“老师”,一是降低自己的身份,将自己暗示成“学生”表示谦虚,二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2.2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教师称谓泛化

哈贝马斯认为,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交往行为和策略行为两大类型,二者的区别在于直接目标的不同:交往行为的直接目标是利用语言沟通、寻求交往行为者相互间的理解与共识;策略行为的直接目的是行为者实现自己的某种功利性的目标。不过,这种区别仅仅在直接目的的意义上才是成立的。[3]一般情况下,人们开展言谈沟通总是预先就认为自己的话能够被听懂、相信和接受,并且开展沟通后又一定会力求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所以可沟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既是有效性沟通的预设前提,也是保证沟通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交往中,言行举止都是主张谦逊的,“老师”作为一种尊称被人们广泛的使用,这也体现了交往行为理论的两大交往类型,相识多年的熟人间称呼对方为“老师”可被看作是一种交往行为,它直接的目标是利用语言沟通、寻求交往行为者相互间的理解与共识。即使不被叫作“老师”,换做其他的一个大家习惯的称呼也不会太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相处模式。但是不太熟悉的两个人相处则是一种策略行为,它的相处直接目的是行为者实现自己的某种功利性的目标,称呼对方为“老师”,一是能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减少沟通的障碍,二也能够显示自己的尊重与谦虚的态度便于沟通。

2.3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称谓泛化

赫伯特•布鲁默提出符号互动理论。他认为,社会互动作为最基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过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首先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我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互动,而互动依赖于各种社会符合等的沟通手段,所以通过对社会互动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微观社会世界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支配人日常各种行为的作用机制。[4]互动有三个前提:第一是人类针对某些事物所采取的行动以事物对他们所具有的意义为基础。第二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或者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第三是这些意义可以通过人们对所遇到的事物进行处理的解释过程得到运用和改变。[5]这三个基本前提中,事物的意义性是核心的问题。人与人的相处,通过一些行为、言语的符号进行一种有意义的相处,“老师”的称呼在很多人的交往中使用,并不是人们不知道这个词语所蕴含的意思,而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将“老师”一次泛化,不仅仅代表在学校中教授课程以及知识的学者,还有可能代表他们的父母、朋友、他们尊敬的人以及他们崇拜的人。任何对于他们有重要意义的人,在相处过程中都可以尊称为“老师”,因此在个人的主观概念中将“老师”的涵义进行扩大。

3教师称谓泛化的反思与前景展望

社会历史的更替使得人们对于教师的这个称呼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但是,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有着专业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称呼一样,应该是专属于一个群体的,为什么人们在尊称别人的时候不会使用医生或者律师呢?这应该值得我们去反思,教师称谓的泛化折射出了人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不了解,他们认为只要是比自己有地位、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尊称为老师,这其实是对受过正规师范教师的教师群体的不尊重,而且不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任何人都能称作教师那么也就是任何人都不是称职的教师,一个职业应该拥有与其他职业所区别的特点。未来教师的称谓泛化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能因为地位的高低而错乱使用教师的称呼,教师在社会角色的层面应该是属于传授知识或者传授经验的人。更具体的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所以泛化问题应该得到控制,教师的称谓应该与律师和医生的称谓一样更具有专业性。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使命相当重要。而教师就是一种精神唤醒与引导的力量,启蒙人们走向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指导人们过上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教师的称谓应该更加具有专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43.

[2]王俊明.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3]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9.

[4][5]边燕杰,陈皆明.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3.

作者:冯婷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