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明和谐理念及实现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和谐理念及实现路径探析

摘要:生态文明为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世界范围内频频显现生态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的伟大开拓,有利于我国实现社会建设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实现路径;可持续发展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也造就了轰轰烈烈的工业文明。这种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人类对资源掠夺的基础上的。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及不断出现的生态困境,预示着工业文明短板时代的到来。这激起了人们的反思:工业文明的这种生产方式和价值理念是否符合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经济发展转移到生态环境上来,试图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生态的诘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演进的新征程,在以协调人与自然异化了的关系为着力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人类发展全过程的新的理论形态。生态文明的出现,必然在全世界掀起一场“绿色”的变革。当然,生态文明的提出,并不是为了摆脱工业文明,而是基于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果来解决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生态负面问题。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启程多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权重。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论断,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思想、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提出的宏伟战略,是我国解决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生态文明的和谐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探讨的核心,二者不平衡式的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关系的异化,而要摆脱这种异化,就要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里的“和谐”,强调的是一种质与量的适度关系,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维持在“平衡”的范围内,只有在这个范围内,人和自然的关系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才会达到一种平衡的境界,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自然生态这个体系框架内,“和谐”涉及的方面十分广,包括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中的和谐,人与社会统一中的和谐,以及作为自然客观存在物之一的人自身的和谐。1.人与自然的和谐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就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一科学命题。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双方互依互通,自然为人类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料的支撑,这是人对自然依赖的体现,自然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是本原的制约性的体现,而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核心就在于二者的统一性问题。马克思所说的“统一性”,就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既是人与自然关系最初的形态,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形态。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是有共通性的,是在遵循“生态底线”的原则下,使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阈值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组织安排人类活动。这种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一致性,对于解决生态问题的日益锐化,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2.人与社会的和谐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且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即“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他指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2]因此,马克思认为,不仅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此我国学者也指出:“人们在承认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也是一个自然范畴。”[3]人作为自然界的客观产物,在此基础上而形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人和自然本质的统一,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又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好坏归根结底又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我国生态改革之路也充斥着各方利益矛盾,这就更加凸显了公平与正义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作为上层建筑是基于人与人的关系发展起来的,有利于缓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自然界的社会化的本质和社会的自然化的本质是同时被理解的,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因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与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3.人自身的和谐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价值体系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核心理念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这套价值构造模式随着工业进程的轰轰烈烈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和张扬了。在以资本积累为背景下培育出的这种价值形态必然难以舍离利益至上的资本性,趋利性成为了驱动资本主义社会这台精密机器运行的第一原始力。在社会利益的驱动下,人类的目标转向了对自然的无限掠夺。我国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刘思华认为,“人就是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有机统一体”[5]。人作为自然发展历史上对自然进行改造的主要外在动力源,强加给自然的任何超越它本身承受范围的主观意志,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种主动性的来源十分广泛,典型的就是为了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改造自然的活动。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意识活动和外在行动都依赖于自然,作为集二者统一于一身的人,自身的不和谐必然招致外部的连锁反应;因此,人自身的失衡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要解决生态难题,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就要求作为构成社会单位最小个体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一个健康的个体循环系统。

二、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经过多年的生态化探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初现成效。现如今,世界各国在解决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也在探索各自的发展之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早已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我国近些年来取得的生态成就和逐渐成形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新模式,令人倍受鼓舞,这不仅是我国实现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求索之路,也为解决世界生态难题提供了一套中国方案。1.思维方式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化,是指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理念来改造工业文明,尤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反生态思维,使之逐渐转变为同整个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化思维的,动态的历史过程。[6]思维方式生态化,不仅要求我们要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思维的对象加以考虑,更要求我们不要把生态当作谋取短期利益的手段,当作机械的、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人的意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道路上,要做到的是转变思维方式,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无限开采到节约资源转变,逐步培养“生态人”理念。扭转以前只求发展、很少考虑环境问题的这种反生态思维,只有从思维上认识生态问题,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我们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发展,要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实践活动中,改变之前不合理的资源消耗方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化建设的深入,人们的生态思维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种对生态环境中实践活动主体思维进行转变的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2.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引擎,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与自然是互生互利的统一体,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触碰了二者平衡的红线。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化之路都是遵循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虽然在短期内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导致了很多的生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生产力与自然都存在着双向制约,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二律背反”的恶果。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目的,就是为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创新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为了摆脱以往不可持续式发展的老路,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在二者之间达到动态的平衡。例如,我国现在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循环经济道路,我国实行的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等措施,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之路的改革举措。面对这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唯有实行各方面的生态化变革,才是长久之理。因此,实行经济转型是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3.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也随工业进程的全球化逐渐蔓延,尤其在工业文明之火最早迸发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也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当人类在面临自然的一次次反击与责难束手无策之时,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将关注点重新投向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以求通过百余年前的经典理论学说重新窥探现时代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终极奥秘。反观如今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是基于早期马克思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融合、凝聚、升华而成的。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结合现在面临的生态问题,也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方向性引导作用,回顾我国近些年来的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当前的生态文明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自然观回顾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在我国生态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形成和完善,又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实践经验再次上升为理论,逐渐融合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伟大框架,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依据。我国近些年来的生态建设经验启示我们,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加快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发展模式,是急切且必要的。

三、结语

在几百年工业文明的辉煌中,不可持续式的发展必然落下帷幕。生态文明这扇人类文明转型的先启之门已经打开,这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是时代变革的先导,面对全球性频发的生态事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式的共同发展,已经逐渐得到了全世界的共识,这个“绿色共识”席卷了全世界,涉及了各个领域,也唤起了人们对于创建绿色生存环境的关注。我国在多个外交场合多次提出了关于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无论是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还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到推动《巴黎协定》的签订,我国都对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提出的伟大畅想,更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为解决面临的生态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我国自主探索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基本问题的发展模式,是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共生共息的平衡点,中国的成功经验,必将为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经验,成为推动生命共同体、共建和谐世界新家园的东方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4-3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

[3]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10.

[4]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

[5]刘思华.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207.

[6]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7.

作者:杜邦 单位: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