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明中的雾霾治理解析

生态文明中的雾霾治理解析

【摘要】雾传统上是一种大气现象,其中灰尘,烟雾和其他干燥颗粒掩盖了天空的清晰度。世界气象组织的守则手册包括雾、冰雾、蒸汽雾、薄雾、烟雾、火山灰、尘埃、沙和雪等类别的水平遮挡分类。雾霾颗粒的来源包括耕作(在干燥的天气里耕种)、交通、工业和野火。从远处看(例如靠近飞机),根据太阳观看的方向,雾气可能呈现褐色或蓝色,而雾气则呈蓝灰色。而霾往往被认为是干空气的现象,雾的形成是湿空气现象。然而,雾状颗粒可以作为凝结核以用于随后形成雾滴;这种形式的雾霾被称为“湿霾”。本文主要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对雾霾治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雾霾治理;环境保护

前言

在气象文献中,术语“雾度”通常用于表示湿型的能见度降低气溶胶。这种气溶胶通常是由于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转化为硫酸的小滴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在阳光,相对湿度较高和气流停滞的情况下,反应会增强。湿霾气溶胶的一小部分似乎来源于树木释放的化合物,如萜烯。由于所有这些原因,湿霾往往主要是暖季现象。覆盖数千公里的大面积雾霾可能在每个夏季生产。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而雾霾是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的环境问题。只有治理好雾霾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

1雾霾的产生

当灰尘和烟雾颗粒积聚在相对干燥的空气中时,经常产生雾霾。当天气状况阻止烟雾和其他污染物的散布时,它们集中并形成通常低悬的寿衣,从而损害能见度,并可能成为呼吸健康的威胁。工业污染会导致浓雾,这就是所谓的烟雾。自1991年以来,霾已成为东南亚特别严重的问题。雾霾的主要来源是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发生火灾。针对1997年东南亚的阴霾,东盟国家就“区域霾行动计划”(1997年)达成一致。2002年,所有东盟国家都签署了“跨界烟雾污染协议”,但今天污染仍然是一个问题。根据协议,东盟秘书处设立了专门治理雾霾的机构。在2013年东南亚烟霾期间,新加坡的污染水平创历史新高,3h污染标准指数达到了401的历史新高。由于通过雾度颗粒的光散射的影响,这导致对象的对比度损失的视觉效果。由于这些原因,日出和日落的颜色在朦胧的日子里显得柔和,夜晚的星星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在某些情况下,由雾霾造成的衰减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日落之前,太阳完全消失,才会到达地平线。雾霾可以定义为Tyndall效应的空中形式,因此与其他大气效应(如云和雾)不同,雾霾在光谱上是选择性的:较短(蓝色)波长散射较多,较长(红/红外)波长散射较少。出于这个原因,许多超远摄镜头通常都配有黄色滤镜或涂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红外(IR)成像还可以用于穿透长距离的雾霾,使用IR-pass光学滤波器(例如Wratten89B)和IR敏感检测器的组合。

2导致雾霾的因素

雾霾是空气中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污染物可以是天然来源或人造的。主要污染物通常是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或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二次污染物不是直接排放的。相反,当主要污染物发生反应或相互作用时,它们在空气中形成。地面臭氧是次要污染物的突出例子。有些污染物可能是一级污染物和二级污染物:它们都是直接排放的,是由其他主要污染物形成的。

2.1硫氧化物(SOx)

特别是二氧化硫,一种化学式为SO2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是由火山和各种工业过程产生的。煤和石油通常含有硫化合物,其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的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NO2的存在下形成H2SO4。这是使用这些燃料作为动力源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之一。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特别是二氧化氮,会从高温燃烧中排出,也会在雷雨期间因放电而产生。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上面的一个棕色阴霾圆顶或城市顺风的羽流。二氧化氮是化学式为NO2的化合物。它是几种氮氧化物之一。这种红褐色有毒气体是最突出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具有特有的尖锐刺鼻的气味。

2.2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但无刺激性的气体。它是天然气,煤炭或木材等燃料的燃烧产物。车内废气有助于大部分一氧化碳进入我们的大气。它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烟雾型,与许多肺部疾病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破坏有关。在2013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一氧化碳超过一半来自车辆交通,燃烧一加仑的天然气通常会排放超过20磅的一氧化碳到空气中。

2.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VOCs是众所周知的室外空气污染物。它们被分类为甲烷(CH4)或非甲烷(NMVOCs)。甲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温室气体,有助于加强全球变暖。其他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因为它们在产生臭氧和延长大气中甲烷寿命方面的作用。这种效果因当地的空气质量而异。芳香族NMVOCs苯,甲苯和二甲苯可能是致癌物质,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白血病。1,3-丁二烯是经常与工业用途相关的另一种危险化合物。

2.4颗粒(或者称为颗粒物质(PM)

大气颗粒物质或细颗粒是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的微小颗粒。相反,气溶胶是指组合的颗粒和气体。有些微粒天然存在,起源于火山,沙尘暴,森林和草原火灾,生物植被和海水喷雾。人类活动,例如车辆,电厂和各种工业过程中化石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在全球范围内,人为气溶胶(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目前约占我们大气的10%。空气中微粒含量的增加与健康危害有关,如心脏病,肺功能病变和肺癌。颗粒物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对那些已经患有哮喘病的人尤其有害。

3雾霾的危害

①对大自然产生的严重影响。雾霾有可能会导致地区气候极端恶化,从而诱发一系列的气象灾害,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②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目前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雾霾因素导致的。同时雾霾还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感染呼吸疾病中有大部分患者是由于雾霾因素导致的,因此雾霾将会危及人类的健康;③雾霾现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雾霾天气会导致大部分企业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前几年北京市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周边一些城市的雾霾现象也较为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将有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雾霾对环境污染、人类健康、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就需要人类从现在开始来然就雾霾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预防和控制,以确保雾霾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4雾霾的治理方法

4.1雾霾污染控制装置

以下措施通常被用作雾霾污染控制装置。它们可以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消除污染物或将其从排气流中除去:微粒控制;机械收集器(灰尘旋风分离器,多管旋风分离器);静电除尘;洗涤器;挡板喷雾洗涤器;旋流式喷雾洗涤器;喷射器文丘里洗涤器;机械辅助洗涤器;喷雾塔;湿式洗涤器。静电除尘器(ESP)或静电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微粒收集装置,利用感应静电荷的力量从流动气体(如空气)中去除颗粒。静电除尘器是高度有效的过滤装置,其最小限度地阻止气体流过装置,并且可以容易地从气流中除去诸如灰尘和烟雾的细微颗粒。Baghouses设计用于处理沉重的灰尘负载,集尘器由鼓风机,灰尘过滤器,过滤器清洁系统以及灰尘容器或灰尘清除系统(不同于使用一次性过滤器清除灰尘的空气清洁器)组成。微粒洗涤器湿式洗涤器是一种污染控制技术。使用来自炉烟气或来自其他气流的污染物的各种设备。在湿式洗涤器中,被污染的气流与洗涤液体接触,通过喷射液体,迫使其通过液体池或通过一些其他接触方法,以去除污染物。NOx控制包括:低NOx燃烧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NOx洗涤器;废气再循环;催化转换器(也用于VOC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在室温下具有高蒸气压的有机化学物质。它们的高蒸气压是由低沸点引起的,这导致大量分子从化合物的液体或固体形式蒸发或升华,并进入周围空气,这是一种被称为挥发性的特性。例如,从油漆蒸发并从石英等材料中释放的甲醛的沸点仅为-19°C(-2°F)。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众多,多样,无处不在。它们包括人造和自然产生的化合物。大多数的气味或气味都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之间的沟通,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对环境造成危害。人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受到法律的管制,特别是在浓度最高的室内。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不具有急性毒性,但会增加长期健康效应。由于浓度通常较低,症状发展缓慢,因此对VOCs及其影响的研究是困难的。VOC减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吸附系统,使用活性炭,如流化床浓缩机;热氧化剂;催化转换器;生物过滤器;吸收(擦洗);低温冷凝器;蒸气回收系统。

4.2空气污染治理

有各种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和策略可以减少雾霾污染。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土地使用规划可能涉及分区和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土地使用规划是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有利于更广泛的经济和人口,也有利于保护环境。由于雾霾主要是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所以这些燃料的减少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转换清洁风力,太阳能、水力发电等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能源。努力减少来自移动源的污染包括初级法规(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宽松的法规),将管制扩大到新的来源(如邮轮和运输船,农用设备和小型气体动力设备,如线锯,电锯和雪地摩托),提高燃料效率(例如通过使用混合动力车辆),转换成清洁燃料或转换为电动车辆。二氧化钛因其减少空气污染的能力而被研究。紫外线会释放材料中的自由电子,从而产生自由基,分解VOC和NOx气体。

5结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雾霾问题也日益严重,限制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本文主要对我国雾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希望为我国雾霾的有效治理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魏巍贤,马喜立.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

[2]王颖,杨利花.跨界治理与雾霾治理转型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3]韩志明,刘璎.京津冀地区公民参与雾霾治理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5).

作者:韦世学 廖淑君 单位:广西科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