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应用型保险精算人才培养实践

应用型保险精算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我国保险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转型升级的结果是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应用型本科的保险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文章认为,职业操守、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未来保险专业教育的主导方向。文章提出了6条人才培养思路,并分析了我校培育基地作为实践案例,希望能为我国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保险人才;保险课程

1研究背景

不少高校的保险专业教育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保险人才,相比于学术型学府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这能有效调节人才的供需矛盾,也自然承担起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毫无疑问,我国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思路应当从实践出发,应当脱离书本,加大高校人才与行业的合作与联动,不仅要培养保险理论的专业知识,还应当重点指导职业操守、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思路

2.1科学制订保险人才培养计划

保险人才的培养应当制定一套长效性、科学性计划目标,要解决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问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保险专业的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应当紧密和行业现状结合,让教学内容充分吸收行业内的新发展和新动态,并且制订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动态机制,以应对保险行业的迅猛升级。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2018年以来建立了互联网创意保险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基地项目,通过企业招聘和课外活动的紧密集合,为学生提供了一套职业生涯的培养计划,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学生能够从保险科创竞赛、职场体验营、企业观摩、实地调研中得到现代化培养,并通过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并改善教学大纲内容,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2加强保险课程与行业的结合面

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在课程中设置行业前沿知识的教学,案例库也应当持续跟进市场发展动态,不能让教学内容滞后,才有助于保障学生的理论素养。鉴于社会成本,高等院校的保险人才培养更多还是以在校学习为主,所以任课老师应当承担起为学生开阔视野的重任,加大对行业现状案例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更多了解近年来发生的行业动态。同时,学院也应当组织学生前往保险公司实地参观,由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提供体验课程,提高学生获得课外教学的频率,参与体验保险公司的工作实践。另外,基于保险行业的复杂性,对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导致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所以也应当在保险课程中增加其他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医学、法学、会计学、金融数学、编程等,努力培育复合型人才。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在与中华财险的产学研合作中,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人士来为学生开设有关保险业最新发展态势、前沿知识,通过讲座沙龙来为学生开拓视野。同时,针对低年级同学,举办了中华财险职场初体验观摩活动,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校外实践基地项目的意义作用、保险公司运作,业务岗位情况等。另外,保险学院与中华联合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共同召开“互联网创意保险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基地”校内观摩和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电销和理赔岗位的实践。

2.3促进保险人才的职业能力

保险行业对于人才沟通表达、实操能力与职场礼仪都有较高的要求,这都属于保险行业必备的职业能力,而这方面在校期间得不到有效培养,必须通过专项实践教学才能得以提升,能更快适应保险行业的实际工作。根据我校以往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如果学生的沟通表达、实操能力与职场礼仪更为突出,那在未来职场中的晋升速度也会更快。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针对大四学生的暑期专业实习中,推出了“睿保•菁英”中华财险职场体验营计划,在大三升大四的年级中安排一场40人规模的专项招聘,总共择优录取25人,分别分配带教老师亲自指导,在电销管理部、市场部、业务部、理赔部等岗位轮番实践,提前接触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4培育保险人才的创新能力

如今,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职业发展高度,人才培养应当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自主创意设计的机会,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建设中,响应国家创新立国的号召。从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展业途径、路演方式来看,人才创新思维决定了项目成果,要彻底打破保险市场同质化竞争,消除人们对保险营销的负面印象。相比之下,大学生人才将是保险行业的中坚力量,培养保险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当下保险业的重要课题。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2017年11月开始举办“信保杯”保险创新创意大赛,在比赛中邀请了专业教师与行业从业人员,通过严谨的初赛、复赛和决赛选拔,让参赛大学生对当今时代出现的新现象新事务设计保险方案,运用所学理论与创新思维,主题紧扣保险科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热点,为展示创新才能提供了重要平台。

2.5推动校企合作研讨机制

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大两方的参与合作,学院应当派专任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学习,并且开展研讨会来共同思考人才培养方式,两者建立加强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多方面的良性互动。对于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便利的就业渠道,并且为学生导师提供行业挂职锻炼,建立起学生与企业的窗口,让更多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进一步围绕探索实践育人、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合作,基地建设中定期进行座谈研讨,为明年的培养机制提供经验借鉴与改善路径。

2.6建设开放立体的交流平台

高等院校总结保险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经验,以人才为出发点,建设院校相互学习观摩的活动,就人才培育基地项目进行互动交流。依托于交流平台,不同院校能够取长补短,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并加强不同院校的培养合作,共同分享国家和社会对保险人才需求的看法与经验,提高培养路径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可以深度开拓学院人脉,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协同共进和资源共享的促进作用。以我校保险学院为例,在2019年10月23日、12月6日,互联网创意保险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基地项目建设组先后赴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校外实践基地观摩学习,找到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对提高学院基地建设管理水平,以及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随着我国对创新创业的号召,新型保险人才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决定了我国保险行业发展。高校保险专业是保险行业人力资本的源泉,也是未来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培养机制必须迎合行业需求,加强与校企的产学研合作,解决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问题,从计划、能力、课程、研讨等多方面制定策略,学习成熟的培养经验,打造未来保险业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勰.保险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90-291.

[2]吴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容优化研究———以唐山师范学院保险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5).

[3]沈丹,徐爱荣,张敏健.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保险人才培养初探———基于上海21家保险公司调研报告[J].上海保险,2017.

作者:乔琪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