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工程新工科人才产教融合育人改革

生物工程新工科人才产教融合育人改革

摘要:产教融和育人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以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强调了综合实习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传统实习存在的弊端,介绍了产教融合实习改革的措施及路径,总结了产教融和育人的成效。

关键词:新工科;生物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综合实习改革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国家实施的“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1],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高素质复合人才[2]。加快推进了新工科的发展,加大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迫在眉睫。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工科是对当前工程教育问题的全面反思和提升[3]。工程教育的基础是工程实践,而综合实习是工程实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综合实习过程对促进新工科的改革尤为重要。

二适应新工科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习的意义

我国已明确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4]。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工程技术兼经营型的产业化人才。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及管理等知识,具备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实施、生产运行和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产业从事生产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故“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工程专业教育须以工程教育为核心,工程教育围绕实践进行,综合实习教学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实习存在的问题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传统专业实习分为二个阶段进行:第七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和第八学期3周的毕业实习。这种专业实习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实习教学时间短,缺乏工程实践

以实习指导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生产现场收集生产工艺资料、绘制工艺流程图、了解掌握生产原理与生产方法,内容单一,这种“只看不动”的实习,学生仅只了解了表面知识,很难深入系统学习产品生产、设备结构、质量管控、经营管理等内容,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缺乏工程实践的训练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实习效果不佳。

(二)企业参与度不高,接受企业实习指导受限

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集中完成实习教学,因实习时间短,企业参与实习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加之企业要承担管理成本与安全风险,企业也仅停留在提供师生实习场所、安排技术人员生产现场简要讲解、开设讲座等较浅的层次,并没能真正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接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及实践经验。

(三)评价形式单一,不够全面客观,学生兴趣不高

传统实习的考核以教师为主,结合学生的出勤、平时表现、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总结等情况,按一定比例构成了学生的实习教学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所掌握的工程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学生为完成实习报告撰写,拼凑字数与页数,缺乏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习兴趣。

四基于“新工科”培养目标的生物工程专业实习改革措施

依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校外传统的实习体系局限于自身的有限力量,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保障体系,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提高,不符合“新工科”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通过与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产教融合育人,逐步建立起基于组织运行保障、强化工程实践培养、管控评估的校外实习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延长实习周期,突出专业实习的中心地位

改革课程体系,细化培养方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二为一成为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实习时间延长至4个月。该学期基本为专业实习专用时间,突出实习的中心地位与作用,不再安排其它教学环节,让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实习教学中去。

(二)改革实习模式,突出企业指导实习的主导作用

实习时间有保障,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实现了“五个转变一个结合”,即,实习目标与内容由过去的面向点转变,由浅向深转变,由窄向宽转变,传统的实习笔试检查向实习现场的口试考核转变,传统的指导教师指导向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转变;传统的指导教师实习现场总结向企业举办各类专题培训、专题讲座转变;现场参观、现场查定、现场测绘向生产案例教学、岗位操作转变;并实现综合实习与专业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实习过程中,强化、突出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实习教学的主导作用。较好的实现途径是将学生分配至原料预处理、发酵、分离纯化、制剂、包装、QA、QC、研发等各个工段、部门,实行培训、顶岗操作,定期进行轮岗。学生完全融入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收集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料,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还在各自岗位上动手操作,充分挖掘与利用了企业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指导发挥辅助作用,保障实习纪律与秩序,按照实习目标与要求批阅、检查学生的实习笔记与进度,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沟通与交流。

(三)建立校企双向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实习结束,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学生在各个岗位的表现,逐项进行量化评分,并给出实习评价和评语;并开展实习学生的评比,评出优秀实习学生加以奖励、表彰。实习指导教师返校后批阅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以企业的评分为主,结合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及质量,给出最终的实习成绩。

五实施效果

(一)学生专业实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

由于增加了实习实践,学生在企业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实习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校企双向实习考核评价体系较为公正、客观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实习能动性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促进和监督作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精神状态饱满。

(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明显,缩短了就业后的职场适应期

综合实习改革后,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对象紧密结合,毕业设计体现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能进行较为复杂的工艺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和较全面的产品市场分析。通过对近四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76.2%的学生在生物发酵、生物制药、生物资源开发等生物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从事加工、制造、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强,上手快,适应性强,适应期短。

(三)学生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实习时间的延长和实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融入实习企业的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如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时间观念,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6]。学生用心去感受创业的艰辛、创新的不易,易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作者:余旭亚 赵鹏 韩本勇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