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民族下的声乐教学理念

中国民族下的声乐教学理念

摘要:一名民族声乐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一名又一名德才兼备的音乐艺术人才,声乐教师是学生在学习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教学方向直接反映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要认真思考教学方向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邹文琴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都十分重视教学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追求唱歌的最高境界,即:自然的歌唱,这就是邹文琴老师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理念;邹文琴;解读

所谓教学理念,是指对认识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的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邹文琴老师经过自己在民族声乐的多年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自然的歌唱”,这是她所追求的民族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邹文琴老师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这些成功的典例,都体现了她教学理念的正确性[1]。

一、邹文琴教学理念的内容

“自然的歌唱”,这是邹文琴老师所追求的民族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邹文琴老师的教学理念。邹文琴老师教学理念中说的自然的歌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里所说的自然的歌唱与最原始的那种苍白、随意的白嗓子是完全不同的唱法和概念。民族声乐中讲的自然地唱法不是那种做作而又粗犷的声音,例如一些歌唱者,为了追求浑厚的音色而去刻意模仿,容易出现撑喉、压喉等现象,这都是人为故作的,不具有美感和真实感,是一种不自然的歌唱。这样的唱法唱出来的歌声不具有生命力,还有对声带造成损伤。邹文琴老师讲究的“自然的歌唱”,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顺应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再根据声乐学上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规范且沿革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唱出来的歌曲整体具有协调性,跟着自己的心去歌唱,找到属于自己的歌唱技巧,唱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歌声。用自己心中最纯的声音来歌唱才是自然的歌唱,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作品风格来变换自己唱歌的音色,使歌曲更富有生命力,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的歌唱”,使民族声乐中的最高境界[2]。

二、“自然的歌唱”的实际效果

自然地唱歌就像一个小孩子在无忧无虑自由的奔跑,并不需要去考虑自己要先迈哪一条腿,这样唱出来的歌曲流畅、自然,不受条条框框的技术所约束,这才是歌唱的最好的状态。但是,有很多著名的声乐作品具有歌曲旋律起伏大,音调变化复杂,声音强弱变换交替自然等特点,都具有很大的难度。曾经有人这样评论著名歌唱家吴碧霞的演唱:“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自身条件好”。这就是因为吴碧霞完美地摆脱了演唱技术的束缚,用自己最自然的状态来演唱歌曲,加上她自身具有的纯净、优美的音色,完美的诠释了作品中要表达的感情。这是邹文琴教师的教学理念成功的真实案例[3]。

三、如何达到“自然的歌唱”的状态

想要达到“自然的歌唱”的状态,需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4]:

(一)发自本能的随意歌唱

这里讲的随意歌唱,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演唱者,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唱歌的原理,技巧,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是自己对唱歌的喜爱,随意的哼唱,或者是模仿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星的唱法。但是他们也有可能可以登上演唱的舞台,获得一些荣誉奖项,这一类人属于自由爱好歌唱者。

(二)专业性的规范训练

很多专业歌唱者都会经过专业的声乐规范训练,培养歌曲的整体协调性。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常常会打乱自己原有的唱歌的感觉,失去平衡,即新的感觉还没建立,但是原来的感觉已经被破坏了。唱歌是总觉得不对劲,唱得不流畅,在这样的情况下歌唱者可能会觉得迷茫,甚至会失去唱歌的信心,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打好基础,建立正确的歌唱理念,这样才能够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摆脱技术的束缚

想要唱出好的歌曲,必须要摆脱硬性的歌唱技术的束缚,这样才能够在歌唱时自由的歌唱。只有在第二个过程的时候打好基础,掌握正确的歌唱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摆脱技术的束缚,让听众听起来有一种轻松、顺畅、自然的感觉。将硬性的歌唱技巧转化成自己非意识状态下的歌唱感觉,才是真正的自然的歌唱。

四、结语

当今社会,各种流行歌曲应运而生,民族声乐受到冲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邹文琴老师依旧遵循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出了“自然的歌唱”这个歌唱的最高境界。自然的歌唱是顺应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结合严格的训练,最后唱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歌曲。

[参考文献]

[1]朱筱.论邹文琴民族声乐教学特点及其贡献[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曾诚.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理念解读—以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为例[J].歌海,2012,02:98-100.

[3]孙艳红.“自然的歌唱”—邹文琴声乐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张国琴.技艺精湛德艺双馨—论邹文琴教授民族声乐教学[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104-105.

作者:陈好建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