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铁路运输应用论文(8篇)

铁路运输应用论文(8篇)

第一篇: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分析

摘要: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改变传统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发展形势,是关于铁路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代铁路运输特点及调度指挥原则的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并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进行架构分析,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更好地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发展要求,实现我国铁路运输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调度机构

前言

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如何改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从而形成科学化、效率高、较灵活的调度指挥系统,是铁路运输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对现代铁路运输特点及调度指挥原则的分析,设计出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进行基本构思和架构分析,从而更好地研究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

一、现代铁路运输特点及调度指挥原则

与外国相比,中国国土幅员辽阔,中国铁路路线长、密度大,高速铁路网覆盖了我国所有的重要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中心城市与邻近省会城市甚至形成了一至二小时的交通圈。中国的铁路在全国形成统一的网络,开行方案复杂,且存在高速与普速协调、客运与货运共线的特点,容易给旅客造成换乘的麻烦。此外,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列车在起点站和终点站的立体化运行容易受到干扰,不利于铁路的运输[1]。受现代铁路运输特点的影响,铁路运输调度指挥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安全原则,由于铁路网密度大,列车运行速度高,一旦火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调度指挥体系需要能够及时掌握列车的设备状况以及运行时的情况,在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列车的运输安全和铁路线的正常通行。其次是服务原则,调动运输体系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客运与物运的运输需求,针对特殊情况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目标。此外是高效原则,在中心城市与邻近城市之间实行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从而满足地区间的大容量运输需求,调度指挥体系通过对管理范围、内容及相关人员机构实行动态化管理,从而不断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

二、铁路运输的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一)设置调度机构

通过对上述铁路运输特点及调度指挥原则的分析,铁路组织可以设置相应的调度机构,如设置铁道部调度中心,依据国家的相关指令,制定相应的运输计划,统一安排运输任务,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协调全国铁路运输。铁道部调度中心之下设置区域调度中心,依照铁道部调度中心指定的运输计划,制定相应的运输运行图,管辖范围内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运列车的运输指挥,负责铁路运输维修作业,及时组织事故救援,定期汇总上报各类指标。地方上设置基层站段调度,按照上级命令调度各类作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直接办理本站作业[2]。

(二)设置车站调度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车站虽然拥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大型车场,但在运行过程中通常存在各车场互相干扰、咽喉区共用的问题,不利于旅客的出行和铁路的运输。因此,在区域调度中心下,应设置相关的大型车站的调度,对本站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列车进行调度控制。车站列车调度员对车场间接发列车等相关事项进行相关调度,行车人员服从调度员的指挥,从而避免各车场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保障旅客的出行。

(三)设置动车基地(段、所)调度

在各重要城市设置动车基地调度,从而保障动车的安全运输,在动车密集运转的高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中心城市,设置动车维修基地,在动车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整体维修,从而保证动车的正常运行。针对列车频繁出行动车基地的现象,实行严厉的时间控制,从而保障列车的行车安稳和有序运转。在对动车运转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可以将动车运转调度设置于动车基地,担任动车在基地与车站往返间的调度,并可以延伸到动车客运专线的调度。

三、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架构分析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现代铁路的运输存在速度高、效率高和安全性高的需求,然而,传统的铁路调度指挥模式主要以监控为目标,难以满足现代铁路发展的需求。因此,构建现代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必须变传统的监控为主为集铁路运输方案编制、过程控制、结果分析为一体的现代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以高速度、高质量、高品质的现代铁路服务水准,满足客户的运输服务要求。通过计划制定、运输管理、数据分析三个部分的协调工作构建整个铁路运输调度体系。依据铁路运输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市场需求,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制定计划运行实施,利用相应数据的统计,做出及时的策略调整,从而促进铁路的运输发展。传统的运输调度体系包括调度指挥、路线控制和列车控制三个部分,不同的部分由各自的系统进行控制,在现代的铁路运输调度体系架构中,将传统的调度指挥和路线控制合并为一,从而强化对铁路的控制管理,提升对列车的路线控制效率[3]。

四、结语

在现代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铁路部门应依据我国铁路运输的特点、铁路调度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通过设置铁道部调度中心、区域调度中心、基层站段调度等调度机构,对大型车站和动车基地设置相应的调度等措施,不断完善我国的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架构,从而适应现代铁路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促进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腾涛,刘志明.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5(04):1-6.

[2]牛晓勇.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浅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4(12):400-402.

[3]沈涛.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27):244.296

作者:吕世奇 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

第二篇:铁路运输行业市场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与改革,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铁路运输作为陆上运输的重中之重,是一种必不可缺的运输方式,其良好运行直接关系到市场大量货物的运输效率以及为乘坐人员带来舒适的体验。在新形势下,铁路运输行业要想最大化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求,就必须敢于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进一步对铁路运输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运输;市场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铁路运输作为我国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运输职能,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方便社会大众的生活出行。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铁路运输工作至关重要,它为国家经济发展运输大量物资和人力资源。然而,随着航空、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运输市场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铁路运输必须打破传统行政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端,加速铁路运输行业的改革步伐,不断优化铁路运输服务,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中国铁路运输量

1.铁路客运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为21.06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2.04亿人次,同比上升10.8%。其中,国家铁路旅客发送总量为20.75亿人次,增长10.7%;非控股合资铁路旅客发送总量为0.24亿人次,同比增长15.0%;地方铁路旅客发送总量为0.07亿人次,同比增长18.4%。2014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3.2亿人次,同比增长11.09%。而2015年,国家铁路的旅客发送量为25亿人次,在2014年增长11.9%基础上,又增长了6.07%,旅客的总周转量为1.20万亿公里,同比增长3.45%。如图1所示为2014~2015年铁路客运量与同比增长率[1]。

2.铁路货运量

根据我国历年的铁路货运量来看,货运总量呈现下滑趋势。2014年我国铁路累积货运总量为38.1亿吨,同比下降3.9%,整个铁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8.7%,为历史最低。2015年铁路的货运量仍然为下滑状态,全年国家铁路货运量为34亿吨,同比下降10.53%;全国铁路货运周转量为2.42万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2%。根据行业结果分析来看,导致铁路运输货运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原先粗放发展方式需要大量煤炭、矿石等原材料(“黑货”)的状况将逐步改变,这也导致占货运量90%以上的“黑货”运量出现下滑,总体货运量下降[2]。

二、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现状

1.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与其他国家仍有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较为落后。2015年,美国全年铁路“白货”(除“黑货”以外的各类货物,包括集装箱运输的货物统称为“白货”)的运输量占比达到了40%,而我国仅仅占比9%左右,国内的铁路“白货”运输市场具备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在铁路建设技术上,相较于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以及美国等,我国的技术缺乏创新,要善于汲取发达国家的铁路建设经验,大力发展高度铁路[3]。

2.国内铁路货运市场短期难有起色

由于我国铁路运输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致使其市场服务观念淡薄,铁路运输服务功能单一,仅仅局限于运输、保管以及装卸搬运等传统货运业务,因而在货物运输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客户的物流需求,脱离了现代化物流市场的发展方向,服务水平落后于其他运输行业。国内的铁路货运市场在短期内势必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通过长期的改革,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3.国内铁路客运市场持续增长

相比铁路货运市场,国内铁路客运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铁路出行。铁路出行价格都在游客所能承受范围内,同时运输速度相较于公路也更快。因此,在当前的客运市场中,铁路客运占据着重要的份额,铁路运输行业需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加强高铁运输建设。

三、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1.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铁路运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运输行业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首先要政企分开管理,要明确政府在铁路行业的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严格监督管理铁路运输相关管理部门[4]。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好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的主体地位,要努力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有效实现铁路运输的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以及事企分开,要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合理进行减员,建立专业的货运和客运公司,实现铁路运输的现代化建设。铁路运输和谐稳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行业中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监督作用。

2.实行多元化融资方式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建设基金、外资借款、发行企业债券以及社会企业直接投资等[5],其中铁路建设资金主要还是依赖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加大铁路的建设力度,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要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要加强政府与社会投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民间资本。通过有效改革铁路融资体制,不断吸收民间资金,加大铁路建设力度,促进铁路高速发展。

3.高速铁路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铁路运输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运输行业要想最大化满足社会企业和乘坐客户的需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输效率。铁路行业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缩短乘坐人员的旅途时间,带动我国旅游消费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铁路出行,但是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同时,也要保障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货物的财产安全。

四、关于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见解

1.管理结构与制度改革

国家铁路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铁路运输管理结构,完善铁路的管理制度,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发挥出自身在运输市场的优势,加强与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促进运输行业的良性竞争[6]。政府要打破铁路运输传统的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端,加强铁路运输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合理设置铁路运输价格,注重运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去带动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进步。

2.采用互联网新技术

未来铁路运输行业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还要大力推进铁路运输的自动化管理,加快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建设。要积极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新技术,改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让社会各个行业能充分了解、掌握铁路运输动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铁路运输路线。通过向社会大众提供互联网铁路运输信息平台,能让人们及时获取自己想要的铁路列车出发信息,方便人们的出行,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3.针对市场满足需求

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季节性运能紧张问题,每当在节假日,特别是我国的春运期间,铁路运输量急剧增大,往往无法满足大众购票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铁路运输行业必须适当增加列车数量,提高运输效率,最大化满足铁路客运的需求。与此同时,在铁路货运上,要根据市场其他运输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优化铁路运输结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铁路建设经验,不断优化自身铁路管理结构,完善铁路运输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铁路在运输行业中的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振法,赵坚.规模经济、组织成本与铁路企业边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2]高慧君.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3]荣朝和,张梦龙.铁路改革必须重视相应产权关系的重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3.

[4]良春,姜琪.双侧市场势力、非对称竞争与改革路径选择——论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3,(4):45-48.

[5]张志坚,张诚,于兆宇.铁路生产效率测定及其技术经济因素分析——基于DEA-模糊物元-Tobit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2,(10):78-83.

[6]于华阳,于良春.行政垄断形成根源与运行机制的理论假说——基于制度需求供给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8,(1):51-53.

作者:刘佳 单位: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

第三篇: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设计实践

摘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所有的设备支持着运输过程的安全。铁路设备的安全性能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部分,所以其检修工作十分重要。分析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及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提出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期望检修自动化系统能从根本上提升铁路运输过程中的故障自检能力。

关键词:设备检修;串口通信;图层查找;符号查找

0前言

铁路运输承担着繁重的客运和货运任务,长时间超负荷运行车站的各种辅助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对铁路运输设备实现自动化检修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对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探讨。

1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铁路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铁路线路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一个大的铁路运输网。在运输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对铁路运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检修方法是工作人员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但工作效率低并且检修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人的肉眼判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看不见的地方没法检测出故障。利用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能够精确地检测设备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针对性的维修,提高铁路设备检修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2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2.1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

铁路运输设备检测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设备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利用软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相结合,需要有特定的应用层协议,硬件和软件遵循特定协议才能使检修自动化系统稳定正常的运行,有效的解决铁路运输设备中出现的问题。

(1)硬件系统结构。整个设备系统检修过程中主要是对硬件部分和各种运行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进行检测,检测结构是由控制锁和保护盒组成,还有部分相关的设备共同支撑整个检测系统的运行。所有的电子设备的控制主要都是由单片机和辅助的电路完成,所以单片机的正常运行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支撑整个硬件结构运行,保证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2)软件结构。检测设备的软件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硬件收集到的各种数据,经由软件进行处理,并且完成收集数据之后的所有工作,所以系统的安全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是整个系统的保障。

2.2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1)硬件运行环境。通常情况下硬件运行都是在220V电压的环境中,然后经过转换变成5V和12V直流电,其中5V电压主要供给单片机使用,还有部分电路,而12V电压主要保证继电器的正常运行。由于电控锁需要通电,所以在停电的情况下,控制锁无法运行,这时可以采用人工巡检。

(2)软件的运行环境。软件运行其实也需要依靠硬件的支持,所以软件的运行环境比较严格。然而,为了使软件运行正常,对于软件和硬件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同的操作软件对CPU的要求并不一样,所以硬件的CPU应该保证在最佳状态,支持计算机中要求最高的软件需求。内存的大小也会影响软件的运行速度,就像计算机中的C盘内存越小运行的速度就越慢。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支持Windows软件,这种系统支持的软件种类比较多,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并且在软件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占用的内存会越来越小[2]。这样通过满足软件运行条件能够有效提高运行的效率,保证铁路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

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设备的数量众多,因此在检测显示时呈现出一个非常复杂的状态。在复杂的状态下要提高设备检修的有效性,在设计一个合理的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外,还要有效的将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有效的应用到实际中,这就需要利用到很多科学技术,以实现检修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1利用绘图技术实现检修自动化

绘图技术在检修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是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绘图技术发展必须依靠地理、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大多数都在使用新的绘图技术,相比传统的工程图绘制,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使用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中的软件进行绘图,能够大大简化绘图的步骤。简单的描述绘图软件的操作就是将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编入相应的程序,通过使用者输入对应的数据生成相关的图形。并且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建设设备测绘数据库,这样方便以后铁路勘测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到铁路运输中设备出现故障的具体方位和位置,便于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3.2地图设计功能在检修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中地图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改变其背景颜色,默认情况下背景一般都是黑色的,根据用户习惯进行任意更改,整个制图过程比较简便、高效。然而,根据操作习惯,在放大很多倍之后会出现图片失真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况的图纸设计进行区分,提高设计质量。其中设备状态图层,在设备检修的时候显示状态的图层符号是隐藏状态,若发现设备问题才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状态显示出不同的知识,可以是信号灯闪烁的频率不同,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显示,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设备符号层中显示的是不同的设备,每一种符号都代表着一种设备,它们的数量众多,所以并不能放在同一层里面。整个图纸上如果放不大很难进行选取,所以增加放大功能以后就可以清楚的辨别道路的岔口。对各个设备进行标注的图层在每个设备符号旁边都标注有该符号的名称,设备的名称一般是设备类型的拼音的首字母,再辅以设备唯一的编号。通常上行设备和下行设备的编号按奇偶分开。

3.3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应用十分广泛,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桌面制图技术在桌面制图系统中通过利用相关的数据和用户进行交互[5]。大部分的桌面制图系统的功能不完善,有的限制桌面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能力和个性化设置比较差。所以经过不断的改进,建立起PC机和Macintosh等小型的工作站,支持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工作。同时计算机中CAD系统的研发也将检修自动化设计方法简化,利用CAD设计需要有固定的生产模式,部分需要提前设定某些部件的安装方法,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对设备检修状况进行分析。CAD的功能还在不断的扩大,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管理大型的设备数据和线路的地理数据,并且精确的分析。

3.4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实现资源配置

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中能够合理的对有效资源进行分配,这项功能不仅在铁路检修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利用自动化系统将救灾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资源配置合理。对于铁路的检修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铁路运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对铁路运输的情况进行评价,对每段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进行评价,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对污染消减和分配进行决策。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就是为了解决土地的利用问题,空间的决策问题和完成空间统计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功能性,扩大使用的范围,为人们提高更好的服务。可以根据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综合考虑资源配置,合理的分配市场资源,通过系统调配铁路运输的方式,结合铁路条件、环境影响,在区域范围内完成配置工作,选择最佳的位置,这一功能是铁路运输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够综合利用系统功能,发挥其空间分析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会更加广泛,其目标的实现与地理信息的分布和共享,支持国家铁路的发展,保证其安全和运行畅通。

4结束语

在铁路检修过程中自动化检测设备应用必须符合铁路的运行特点和条件。对于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提高车站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检修就是为了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铁路的检修工作十分繁琐,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检修人员工作负担,并且提高检修精确度,从而提前检测出铁路所存在的问题,保证铁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石邦柯:随铁路建设发展壮大———访黄石邦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凌[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18(01):71-73.

[2]杨景玉.铁路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甘肃科技纵横,2014,34(03):33-34.

[3]刘太雷,陈铁钢,张仲义等.射频识别技术在轮轴车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12(2):16-18.

[4]权凌.8mm测速雷达便携式全自动综合测试仪[J].铁道通信信号,2013,41(8):16-17.

[5]黄超华.论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分析及应用[J].广东科技,2011,22(4):122-123.

[6]杨卫国.变电所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05).

作者:王雷 单位: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铁路运输领域内物联网应用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阐述物联网应用于铁路运输领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及工作原理,探析了其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并思考了物联网技术今后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铁路运输;物联网;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体系越来越完善。其中,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社会的物资运输、人员出行提供了较大便利。并且,由于铁路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其逐渐成为社会公众优先选择的运输或乘搭方式,使得铁路运输存在的运营密度高、客流量大特征越来越显著。在此情况下,如何缓解铁路运输中高密度与高人流量造成的困扰,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效率,成为当前铁路运输行业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而物联网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应用,通过对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铁路运输服务的工作效率,推动了铁路运营的自动化发展进程。因此,物联网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及工作原理分析

物联网的构建,主要依赖于现代互联网通讯技术。而在物联网内,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电子标签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通常情况下,RFID系统包含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两个部分,电子标签主要用于对相关物件的识别,需要安装至其物件上,而阅读器主要用于数据的读取,由相应的存储器结构与技术所支撑。电子标签为了实现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主要将一些重要模块集成于同一芯片内。在芯片中,通过容量大小不同的EEP-ROM完成对相关数据或识别码的存储处理。通过连接天线或安置电池于芯片,便可用于货物的标识及相关人员身份的识别。电子标签还具有适应性强、远距离运作、运动目标识别等较多应用优势。在大部分RFID系统内,阅读器在限定区域内将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出去,而在电子标签内存在相同频率的LC串联谐振电路。在经过此区域时,电子标签内的LC谐振电路便会对同电磁波产生共振,进而让电容内充满电荷。紧接着,电容内产生的电荷便会通过另一端的电子泵传至别的电容内进行存储,在存储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为各个电路输送工作电压,担任电源的工作,以顺利完成对阅读器数据的接收或电子标签数据的发射。在接收到由电子标签发射的数据后,阅读器便会通过相关装置完成数据的解码及错误校验,在识别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将其以无线方式传输至相关网络上。从实质上讲,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较为清晰、简单,主要就是电子标签进入相应区域,在获取由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后,将存储于芯片内的相关信息(PassiveTag)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顺利发送出去,或是将特定频率信号(ActiveTag)主动发送出去。阅读器则是将接受到的数据信息解码读取识别后,发送至相应的网络数据处理系统内,完成后续的处理。

2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国内铁路运输领域中已有了初步的尝试,主要表现在货物运输及乘客搭乘的服务及安全保护体系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省去了铁路运输过程中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环节,为乘客出行提供了便利。

2.1火车票售票、检票的智能化应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成熟,物联网在国际高速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快。在国内,物联网技术已成功应用到铁路运输售票及检票系统内,实现了铁路售票、检票的高程度自动化,为广泛的客户群体省去了较多麻烦。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为RFID电子容票,通过自动售票机,满足大量乘客限定范围内的乘搭需求。同时,在检票过程中,主要由制定读写器来快速分析票据上的数据,评定其有效性,不仅便利乘客出行,也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2.2铁路行车中的调度管理信息采集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将电子芯片安置于每个车厢内,以掌握运行中的铁路速度,并通过相关信号系统,实现对其实时调度管理。其中,不仅在具体车厢内安装有相应的电子标签芯片,并在铁路中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安装读写器,以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完整的铁路运行信息,了解火车运行的具体速度、当前位置,为火车的合理调度及安全控制提供了较大助力。

2.3铁路运行车辆智能化监控识别系统

通常情况下,铁路中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包含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复示设备、数据集中管理、车身底部识别标签等五方面内容。其中,地面自动识别装置主要涉及到微波射频装置、列车探测装置、远程通信设备、防雷设备等。在各个站点装设自动识别仪器,自动读取过往车辆的信息数据,并将其传至信息中心,完成相应的数据信息处理。以这种自动识别的方式,将车次、车类型等各类信息及时采集起来,以顺利实现对机车各个时段的有效跟踪。

2.4由物联网技术支持的客运系统

将读写器安置于铁路系统的各相应位置,以实现对车票内芯片的识别,便于乘客管理。同时,通过系统自动统计乘客数量,一旦有乘客进入与之不对应的检票口,则会发出提醒警示。在列车正常出驶后所采集的信息也会在第一时间内送至下一车站,并提供相应的自动化服务,完成对乘客信息的再次确认。

2.5在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而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系统的应用,不仅能让铁路运输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铁路运输的动态,快速核对信息,也能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网络上,客户通过相关信息验证后,便可查询到自身需要迫切了解的信息,以便于客户根据查询信息,作出较合理的决策。

3铁路运输领域内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应用程度也越来越深,铁路运输迈入了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后,物联网技术必将会应用到铁路运输的更多方面。

3.1物联网应用于站车信息的共享系统

当前,铁路的售票系统已实现与网络的连接,但仅包含售票服务,还无法提供补票服务,使得车上补票与车站留有票之间存在较大出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对此,可借助RFID技术的网络信息共享性,连通补票与售票系统,建立一个共享网络体系,使得车站相关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准确的需补票人数,并以及为依据,合理判定需预留车票。而车上管理人员也能及时掌握列车售票预留情况,以帮助相关乘客及时办理补票手续,进而实现对列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2物联网应用于综合安全预示系统

在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方面,今后可构建由物联网技术支持的综合安全预示系统,通过其应用能感应列车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包括操作故障、火灾等,以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3.3物联网应用于仓库管理系统

物联网技术还可应用于铁路运输领域内的仓库管理,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库管理系统,借助其电子标签,实现对各类运输物品的自动化扫描识别,以确认货物在仓库内的安全、无误。

参考文献

[1]赵丽丽.铁路货物运输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6).

[2]崔蓉.对铁路货运发展电子商务的探讨[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4).

[3]张素芳.关于和谐型机车高级修信息管理系统架构[J].科技与创新,2015(20).

[4]魏国华.我国铁路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9).

作者:刘斌 单位:成都铁路工务有限公司

第五篇:铁路运输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铁路运输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电子应用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铁路运输;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开始延伸到各个方面,包括生活、消费、交流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逐渐步入市场的舞台,基于互联网技术,电子化商品贸易的模式开始逐渐快速发展起来。铁路运输作为垄断行业,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给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以铁路运输为载体,构建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已经逐渐成为铁路相关部门的主要研究方向。

1国内外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分析

1.1电子商务是技术和商务发展的又一变革

电子商务是进行商品贸易活动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主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通常电子商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所从事的一切贸易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可以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广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内部商业活动,也就是不仅限于贸易,而扩展至与贸易相关的各类商业活动。总体而言,电子商务是集信息、资金、物流于一体的商业运作过程。电子商务通常是多种计算机技术的集合体,主要的技术核心包含计算机及网络、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安全、在线支付及物流发展技术等。因此,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常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包含买卖双方、第三方金融机构、物流配送机构及政府机构。传统的商务模式往往只需要买卖双方的参与,而电子商务模式由于双方并没有面对面进行交易,必须有第三方金融机构来支撑双方的付款活动,并需要有物流配送机构将交易产品进行传递,同时整个交易活动也必须在政府的许可与监督下,才能变得更加顺利。

1.2国外电子商务发展及应用现状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早,因此已经发展至较成熟阶段,目前其应用系统规模、电子商务系统收益都处于世界名列前茅的位置。美国之所以电子商务能够发展如此快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拥有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物流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让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得更加快速。日本经济发达,凭借着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仅次于美国。新加坡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电子商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有规划、有组织、有计划的贸易形式。

1.3国内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发展及应用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较晚,起步于上个世纪末,开始时主要以商品订货系统、交易中心及网上广交会的形式存在,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物流运输业作为支撑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铁路运输作为垄断运输体系,对于发展电子商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的阶段,相关的技术与服务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对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垄断地位。

2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设计

铁路电子商务系统通过整合运输、仓储设备及信息网络资源将有助于实现对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全面整合,最终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服务信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基于以上的背景显示,该铁路运输电子商务系统通常应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是基于TMIS建设,并进一步对货物电子商务系统全面扩展至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用全面的信息链,把供应商、物流管理商、运输商、铁路相关的所有综合部门(公路、水运、航空)、装卸换装、银行、保险、收货人等各个参与物流供应链的有关部门串联成为一个综合全面的整体,最终确保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所有信息的全面交换和全面融合,实现对用户各种信息的嫁接,并全面完成对所有信息请求的全面处置等功能。为发货人全面提供与货物供应相关的一些信息与资料,通常包含电子信息系统比较关注的货物与车辆的全面信息等。集装箱运输电子商务专业系统的全面功能建设。全面构建集装箱电子商务体系,可促成境外的集装箱通路的形成;对国内延伸到集装箱运输的各个联营企业、最终用户,为全面构建集装箱“门到门”提供信息服务,促使铁路集团的整个供应链全面覆盖集装箱运输相关的各项运输流程,形成涉及到货主、货运、船公司及船、港口码头、储运场站等全面综合的部门和单位之间互相交叉配合的运输网络。旅客运输电子商务专业系统功能:铁路旅客运输电子商务着重完善和提高旅客购票前、后的服务质量,同时与其他行业协作,为旅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综合服务,其服务类型主要是企业对消费者(B2C)的电子商务、与旅行社等的联合服务也可以开展企业对企业(B2B或者B2C)的电子商务。快运(小件)电子商务专业系统功能:基于货件的直接接受机构,不仅需要直接面向生产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或配送中心)、银行保险业,同时还需要面向最终用户,电子商务系统应该全面结合客户的需求或者相关的要求,通过对供存、运、销的一体化方案的设计,以实现对不同的运输工具的整合使用,最终达到最优化的分配方案。确保最终的物流方案的咨询服务、网络预约及门到门服务、快运过程的实时查询监控、运输过程中途变更、网络支付与在线结算等多项功能地全面实现。

3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结构

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站:实现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的重要接口,通过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网站。铁路电子商务外部网:主要是针对用户,只有在网络状况下才能实现网站的联通以及银行的支付活动,因此外部网络将是用户实现购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由铁路内部信息系统构成的铁路内部网络:是目前铁路部门在进行不断研究的网络系统,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与内部信息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连接。铁路电子商务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一个安全防护,确保用户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购物。支付网关接口:主要包含电子支付网关、网关接口应用、铁路电子商务系统与银行之间的通信通道3部分,通过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将有助于满足客户的支付需求,为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支付提供一定保障。安全认证中心(CA)接口:确保安全认证中心接口对于客户身份的有效性地全面检测,确保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的不可抵赖性和完整性。

4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不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与发展优势,只有通过有效地整合多个资源,才有助于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将有助于为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业内的相关专家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最终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军.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文岗.电子商务时期的第三方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3]宋玲.电子商务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作者:吴琰 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信息技术所

第六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趋势分析

【摘要】铁路运输是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运输安全质量不仅关系着铁路运输效率,也将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现如今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与落实脱节的现象,铁路运输安全又是运输管理部门运输管理不变的主题,本文以一部分规章制度为切入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本点,以提高人员素质为关键点和以强化设备质量为根本点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如今许多工区把安全生产搞成形势主义,盲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工区设施管理,线路设备调查,弄虚作假。心里想得都是如何蒙混过关,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主要表现:①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基本准则认识度不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对待安全工作总抱有侥幸的心理。②基层管理人员做事不务实。有些人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没能对安全生产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做全面高度的分析。作业过程过于简化,盲目更换失效设备,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严重浪费劳动力的后果。管理者脱离职工队伍的思想越走越远,没有安定团结的工作环境,想搞好安全生产简直是无稽之谈。

二、铁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各级领导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比较高,安全检查考核要求得也比较严,但基层的一些管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性不够,处理问题时仍然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一)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班组管理有待加强

有些干部管理的思路不清晰,缺乏创新意识;还有相当数量的职工文化素质不高,对遵章守纪不够自觉。班组领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安全管理在车间、班组领导与职工三者之间两两产生断层。检验一个人的素质是否过硬,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管理能力都是关键。

(二)行车主要设备投资和维修保养的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行车设备没被修理是因为维修费用不足,新设备没有较为完善的修、管、用制度,责任制尚未落实,对设备的保障程度也缺乏评估定性和相应措施,对于事故的分析,只停留在表象上,缺乏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原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急于下结论,忙于进行经济处罚,没有对设备原因进行分析,更没有实施解决设备投入、更新、改造的措施。

三、安全管理的趋势分析及对策

(一)建立和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部分,是发展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同时也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为了能够真实贯彻和落实好该工作,使企业人员由上至下都能够竭尽自己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

(二)加强对班组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

班组作为该企业的组成细胞,更是进行安全生产所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对于安全生产,班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单元,安全工作针对的就是班组,生产必须要在安全管理工作有保障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做为“带头人”的班组组长,他在安全管理知识这方面了解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好坏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及其特殊的地位,因此提高班组长对工作的负责程度是安全生产当中的必要步骤,如果搞好该工作,那么安全管理工作与生产第一线紧密结合,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对班组长的要求:

(1)作为班组组长,首先要积极按照单位制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领导组员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和求知精神:了解班组成员当中每个人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疏导,从而将“安全第一”的思想灌输给全体组员,对上级嘱咐的工作,如果有些不符合安全条例的规定,要及时汇报给有关部门,强加抵制,确保不做口头上的安全生产,一定要有具体行动;

(2)作为班组组长一定要积极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操作学习培训,提高自身和全体组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班组长既要组织员工学习生产操作技能,又要领导他们学习各种涉及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研究讨论设备、检修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提出合理的建议,令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与运输生产的发展同步进行;

(3)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制度,班组长要按此制度对自己严格要求,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影响全面,要把检查并督促班组执行此项工作的情况作为自己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使班组作到每一个人都遵章守纪,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

(4)对基础建设工作的加强,积极推进标准化,使以往的习惯性违章作业得到改变;学习怎样标准作业,练习怎样熟练地进行标准作业:班组组长不但要带头学习,更要带头练习,同时还要充分发动班组全体成员互相学习、互相练习,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共同贯彻执行。推行标准化作业必须接受严格的考核。实行按岗定职制度,按其职责定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进行考核测试;

(5)做好班前预备班后总结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个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好坏,是班前班后会议开得能否成功的一个考核标准。班组组长在谋划、检测、总结、评选生产的同时,一定要按照谋划、检测、总结、评选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6)在生产过程中,班组组长如果发现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以及有关部门汇报。作为基层,应本着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意识上积极树立了一种认真严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思想。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安全体制改革

在铁路机构改革的设计蓝图中,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不能以一时的心血来潮根据眼前的一点点利益做出什么不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因为当这类方案付诸实施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此在制定改革计划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运输安全管理中反反复复的波动因素的存在,要建立科学的高效的铁路安全管理系统,与此同时还应做好解决改革中一定会出现的安全隐患的应急措施。

(四)做好加强铁路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的工作

要竭尽全力去改善安全管理人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要吸引文化程度高、技能技术条件好、懂得怎样进行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大对职工进行安全管理教育的投入,这样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会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当中“一风吹”、“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弊病。

(五)规章制度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科学、团结、规范和专注”的准则制定出准确无误又广泛适用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法则;正确认识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铁路相关部门必须把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放正,采取有效措施,尽力防止规章制度和铁路法规太过繁琐复杂,避免出现自相矛盾从而不能执行的错误。一定要根据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及时予以修改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六)严格贯彻并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消极个人予以惩罚处理,是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手段。实践证明,奖励有利于激励个人,惩罚既能教育本人,也能警醒他人。要想落实该工作就必须做到:一是制定一个从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三全”都必须符合生产标准的考察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到每一项工作的环节当中去;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奖惩制度结合,提高干部职工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觉悟:三是奖惩分明,在制度上做到一视同仁,公开、公正、公平,大力维护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四、结束语

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吸取行车运输安全事故教训和经验,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特点和地域特征,开拓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运输新思路,对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瑞华.健全干部包保制度促进铁路安全管理-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2).

[2]杨广春.浅谈如何加强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

作者:孙毅 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第七篇:铁路运输节能技术应用

摘要:分析了铁路运输中能源消耗的现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节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为广大铁路运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节能技术;现状;应用

引言

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铁路运输行业不断发展,相关能源的消耗和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是极其巨大的。作为我国至关重要的国民经济命脉,铁路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不可或缺,想要对能源进行节约或控制,只能合理应用节能技术。故此,对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中能源消耗现况进行分析,并探究节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具体应用意义重大。

1铁路运输中能源消耗现况分析

根据国家铁路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从2003年到2008年的能源消耗。我国铁路运输中,能源消耗始终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截止2008年,其能源消耗换算为标准煤已经达到近1 700万t。对比2003年,增加了近150万t,其增长率为9.7%。自2008年以来,我国又进行了好几项铁路工程的修建以及运营,可想而知,其能源消耗对比2008年之前有着怎样的飞速增长。单从能源消耗的绝对量分析,铁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是相当巨大的。因此,铁路运输是节能行业中的重中之重。

2铁路运输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2.1车体轻量

从物理角度分析,列车的运行只能算是一个客观现象,是列车在牵引动力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下,对运行阻力进行克服,从而达成前行目的的物理现象。众所周知,物体所受阻力与其自身质量呈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列车自身质量越小,其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小,这时牵引动力系统做功也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实现节能目的和效果。因此,在对车辆进行构造和设计时,可以尽可能地减轻车体自身质量。可以通过减少车体非必要结构,使用轻质量设备等方式进行车体轻量化处理。通过CAMDS(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可知,就普通的旅客列车而言,其座位平均每个400kg至800kg不等。而某些特别的高速列车,比如德国制造的ICE2列车,其座位平均每个可达1 100kg。对比分析,国外很多国家对车辆轻量化处理已经作出了很多贡献。例如,日本的新干线车体就比常规车体轻了很多,已经降低至每座537kg,哥本哈根的郊区铁路列车车体更轻,其每座仅为360kg。通常情况下,对列车车体进行轻量化处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对车体的各部分组件进行轻量处理;其二,对车体进行整体结构优化,使其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车体内部组件的质量[2]。

2.2损失转化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其具体的能量转换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发动机作为能量转化效率的主要决定者,对能量的消耗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首先,对电力机车而言,变压器是影响其发动机运行功效的主要因素。然而,传统的变压器效率与其自身质量呈现的是比例关系,故此,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必须对变压器效率及其自身质量进行正确权衡。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列车牵引组件进行创新处理。也就是说,通过对各个牵引组件的智能控制和联合控制,达到提升牵引模块整体效率的功能和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其次,对内燃机车而言,主要适用的节能技术是改进喷油器。例如,对列车进行增加喷油孔,或者进行二次喷油等,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喷油压力,使其能源燃烧更加完整。整体而言,上述措施均能将内燃机的能源燃烧效率整体提升15%到20%不等。

2.3再生制动

总体来讲,电力机车与电传动内燃机车一样,都是依靠牵引电动机进行驱动的。对列车进行制动时,其电动机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变成可以供电的发电机。这时候,列车上的动能也会自发转换成为供给列车使用的电能。然而,在应用节能技术后,这些电能有的会被吸引到相应的储能装置中,有的会被集中反馈至牵引电网之中。这样,就实现了电能的二次应用,也就是所谓的再生制动。这种再生制动技术通常适用于列车停站数较多的运行模式,例如行程较长的城际轨道交通。这种运行模式的能源消耗总值最少可以降低15%,最多则可以降低30%,是非常有潜力的节能技术。

2.4列车运行阻力

通常情况下,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本阻力,另一种是附加阻力。形成基本阻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即空气与列车表面接触的摩擦力和轮轨间的相互摩擦力。而附加阻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需要在特定时期或特定环境下,才会产生相应的附加阻力。比如,列车在上坡或下坡时,由于环境坡度的原因,就会产生相应的坡道阻力。同时,列车在隧道穿行过程中,也会受到相应的隧道阻力。从专业角度理解,人们常常将空气与列车表面接触的摩擦力称为空气阻力。这种空气阻力的大小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列车外部的几何形状,二是列车表面的光滑程度。以高速列车为例,其空气阻力的70%都是来自于车轮、车顶、车侧以及转向架等产生空气摩擦力,而车头和车尾所占空气阻力的比重相对较低。因此,减小高速列车阻力时,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对列车车头进行流线型设计。对车轮、转向架等进行遮盖处理,并对整个彻底进行包裹处理。这样,列车运行时,其空气阻力至少可以降低10%。相应的,其能源消耗也会随之大幅度降低。除了空气阻力外,列车运行的基本阻力还包括轮轨摩擦力。轮轨间的相互摩擦力是与列车自身质量成正比例关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减轻列车的自身质量,就是减小了列车运行中的轮轨摩擦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列车车体添加润滑剂或润滑油等方式,从根本上减小车轮在侧方向上的相互摩擦力。这样既减小了轮轨间的相互摩擦力,又起到了能源节约的作用和效果。

2.5列车节能操纵

在列车的整个运行过程中,能耗会随着操纵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差异。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行使时间内,如果列车停站的次数一样,那么其能量消耗会随着速度加减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列车而言,其最理想的运行方式是低匀速。然而,在列车的现实运行中,受自身性能、乘客需求、工程限速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列车无法按照理想中的运行方式工作。通过模型和理论的双重研究分析发现,当列车的运行以最大加速—匀速—惰行—最大减速模式进行操作时,其能源消耗就可以达到最低状态。如果个别列车因为其离散型的控制级位或线路陡坡等情况而无法进行匀速行驶状态维持时,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列车速度为准匀速。对列车进行上述操作时,其能源消耗总值最少可以降低8%,最多可以降低15%。由此可见,增加列车司机的节能意识,使其按照最优方式进行列车操作,也能取得非常好的节能效果。

3结语

我国铁路运输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是,针对该领域进行的研究却不是十分深入。为了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水平,节能技术研究者应该积极深入铁路运输行业,对其工作的全程进行详细了解,从而找出能源消耗的根本症结,并对其进行正确处理和解决,以实现能源使用的高效化和理想化。

参考文献

[1] 周方明,毛保华.铁路运输节能技术与节能管理研究[J].综合运输,2010,2(8):29-34.

[2] 徐鸿燕.铁路运输节能管理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3):87.

作者:刘堃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公司

第八篇:润滑油铁路运输损耗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为了降低成本,润滑油散装供应模式被越来越多客户认可;散装运输虽然明显降低了产销成本,但却不可避免地给双方带来了计量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损耗标准,多少为宜,说法各异;其次是计量方法、器具要求及铁路罐车容积误差等因素对运输损耗的影响。文章从方法标准入手,以实践数据为例,分析探讨铁路罐车发运损耗原因及对应方法。

关键词:铁路罐车;运输;损耗;计量

0引言

中国工业基础的迅速发展,使润滑油的应用领域与范围越来越广,大到每年用数千吨油品的合成橡胶企业、变压器生产企业、钢铁公司,小到作坊式生产单元,无不希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对润滑油储运而言,油品的中转、运输、出入库过程,都存在客观的和主观的损耗因素,油品的损耗率,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与客户的相互利益,处理不及时,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

1铁路发运计量现状

目前,国内铁路罐车容检按照《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JJG140-2008标准执行,采用几何测量法。按铁路管理要求,所有自备罐车在初期投用或者厂修后必须进行容检,并修订表号,容检证有效期5年;一方面,由于采用人工检尺测量方法,容检精度无法有效提高,使得对罐车容检仅成为车辆正常运行的程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制造技术限制,早期制造的铁路罐车罐体不十分规则,进一步加剧了容积偏差。按照《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标准规定,准装高度范围内,铁路罐车容积不确定度不大于0.4%,而从实际对比结果看,由于以上两方面问题,导致许多铁路罐车在准装高度范围内计量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部分车辆容检后容积差值已远远超过了标准要求。对使用方而言,由于对铁路罐车表号值的检定结果是否准确,只有在实际装车后检尺计量和过磅量出现偏差时才能判断标定结果的准确性,重新标定又受到时间、地点、费用限制,大多数车主单位只能被动接受检定结果,对于偏差较大的车辆只能与客户沟通,采用过磅值进行交接,给收发双方带来了许多不便。在现行容检标准与技术条件下,利用不同阶段所得到的容积表号进行计量,得到的计量结果与实际过磅值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可追溯的SY/T5670-1993《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及JJF1014-1989《罐内液体石油产品计量技术规范》两个标准中,都阐明了铁路罐车计量的准确度为±0.7%,以上标准实施至今已20余年,依然没有新的标准及容检方法,铁路货运容检与计量技术急需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2运输过程损耗分析

对于大多数企业或用户而言,完成一次铁路货运需要经历:装车出厂-公路转运-公铁对装-铁路运输-到站收货对装-公路转运-卸货入库等环节,发货端损耗主要在公路运输中转和站台装车计量环节,而客户端报损主要发生在到站收货计量和入库过磅环节。具体损耗原因在于:发货方:主要负责装车出厂-公路转运-公铁对装-铁路起运这几个节点损耗。(1)控制公路运输损耗:公路运输损耗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路运输两端客观存在的地磅磅差,二是油品黏附在罐壁上的挂壁损失,黏度越大的油品挂壁损失越大,无论发货方与承运方如何分担这个环节的损失,但这个环节的损失不会转嫁到收货方;定期校磅、对磅,卸油尽可能排净底油,同种产品运输减少洗罐次数等,是降低公路运输损耗的有效方法;(2)计量损耗:计量损耗主要发生在公路与铁路换装过程中,即铁路罐车计量值与过磅值之间的偏差;大量的对比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就企业自备车而言,90%以上的铁路罐车油品实际装车数量(过磅值)大于检尺计量值,由于国内铁路罐车发货普遍采用检尺计量法,在现有容检与计量技术条件下,发货方只能独自承担该环节存在的计量损耗。收货方:主要负责铁路到站计量收货-公铁对装-公路转运-卸货入库等环节。收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场管理问题:(1)地磅问题,不少用户都没有自己专业的地磅,一些客户端使用的地磅由于没有及时维护、校验,一方面存在部分地磅偏差大、重复性差,不适宜做终端收货计量;另一方面存在重磅、轻磅异磅计量,容易造成计量偏差。(2)卸车过程中不清底油,导致收货净重减少。(3)部分收货单位产生顶头油,而这部分油品没有计入收货净重中。(4)卸货过程中的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在一些损耗抱怨多的卸货现场,多可见地面有大片油迹和吸收了油料的锯末,以及收集废油的油桶,存在跑、冒、滴、漏现象。(5)短倒车辆运输过程中不施封,亦无人监车,存在失盗风险。(6)人员问题,由于缺乏相关技能或经验,不能正确分析和解决收货方反映亏吨问题,致使许多因计量设备、器具问题、计算方法问题、卸货管理问题成为双方物资正常交接的拦路虎,出现问题,则认为是发货数量不足,影响双方的正常合作。鉴于国内客户端计量器具的精确性普遍较低,计量水平良莠不齐,对此,需要收发双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统一计量方法与标准,制定合理的运输损耗率,在提升双方商务沟通效率的同时,减少发运环节整体损失。

3液位、密度对装车计量的影响

目前,在铁路罐车运行中,装车质量(m)国内执行统一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m=Vt×VCF20×(ρ20-1.1)×[1+3a×(t-20)],装车质量的计算涉及油高(即液位)、油温、密度、罐车容积系数、表号等参数。

3.1液位的影响

液位影响由来已久,业内研究最多的就是装车过程中带入油品中的气泡、气泡释放性能及温度对液位的影响。因气泡与气泡释放性能的差异而影响计量液位的准确性,这一因素主要发生在发货方,不同黏度等级润滑油对装车过程中带入油品中的气泡具有不同的释放性能,这可以通过罐车液位检尺进行分时段实测来确认装车后静置时间长短,各企业均建立了不同的装车标准,以避免气泡对液位计量的影响。到收货方时,经过长时间的铁路运行,油中的气泡基本溢出,所以这一因素对客户端的油位计量影响甚微。但温度的影响恰好相反,发货方装车时油温相对均衡,但到客户端时,因环境温度影响,会存在油层温差,特别是在冬季,许多站台高黏度油都需要蒸汽加热后再进行计量卸油,加热温度是否均匀,油层温差有多大,均会影响计量准确性。对此,收货方在计量测温时,应上、中、下三点测温,取平均值,在冬季,应在加温前完成计量交接工作。该环节问题多为检尺读数偏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检尺浸油后液位痕迹并不明显,特别是对于低黏度油品,在夏季高温季节,检尺附着的油膜稀薄,容易错读,是质量纠纷中常发事件之一,故无论收发双方,液位计量均需要操作人员耐心仔细,而且以两人一组,共同计量为宜。

3.2密度的影响

针对密度对油品计量的影响,通过对A和B两种常规产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测密度和通过20℃实测密度查表换算密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产品实测密度和查表换算的密度值均存在较大差异,而A产品的差异比较显著。数据表明,同温度下两种产品实测密度大于查表换算密度,特别是A产品随着温度变化密度偏差较大。通过反相推算,可分别得到A产品在60℃实测密度对应的20℃密度为890.2kg/m3,B产品对应值为899.0kg/m3,分别比20℃的实测密度高2.7kg/m3和0.4kg/m3,质量差分别为156kg和33kg,这表明,部分产品的实测数据和国家标准中查表换算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带来以下问题:如果发货方整体采用实测结果计算质量,而收货方采用通过20℃标密得到的查表换算值计算,收货方会出现盘亏问题;反之,收货方会出现盘盈问题。建议双方均采用20℃标准密度进行计算,以避免这一偏差。

4结论和建议

(1)铁路罐车在现有容检与计量技术条件下,容检精度差,自备车表号不准确,检尺计量值整体小于过磅值;现用技术标准滞后,难以满足石油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已确认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容检精度,但该技术设备投资及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远未形成行业适用性规范,需要标准制定方与使用方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标准升级进程;

(2)铁路罐车运输损耗贯穿整个货运流程,收发双方均需要认真剖析各自的货运现状、分析损耗因素、判断关键所在,针对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3)鉴于影响润滑油铁路运输损耗因素较多,GB11085规定铁路罐车损耗率为0.12%;JJF1014标准规定铁路罐车计量的准确度为±0.7%,合计最大偏差0.82%,由于损耗和计量偏差的实际存在,对此,在现有条件下,如果不能完全参考这一标准,可协商双方均可接受的运输损耗标准,以便双方物资交接管理。

参考文献:

[1]鄂雪,程新军.重油装车突沸损耗原因分析及措施[J].中外能源,2010(15):72-74.

[2]刘龙庆.铁路罐车液体物料的交接计量方式探讨[J].炼油与化工,2014(4):28-30.

[3]张昕.成品油铁路装车损耗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81.

[4]王建玲,陈彦如,靳一.易腐货物损耗的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8):76-77.

[5]孟海龙.浅谈成品油铁路装车损耗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业计量,2009(z1):58-59.

作者:何天宇1 陈华2 程新民1 单位:1.中国石油克拉玛依润滑油厂 2.中国石油西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