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媒介使用变化启示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媒介使用变化启示

[摘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公众对于新闻媒介使用呈现出三个变化。新媒体重塑了公众对新闻媒介使用的时空情境,赋予其“随时随地”浏览新闻信息的可能性。公众“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导致新闻媒介使用呈现碎片化、个体化的特征,并促使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边界的模糊。新媒体赋权公众参与新闻事件的叙述,使其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角色发生变化。新闻媒体应加强对新闻事实的核查与深度报道,提供多元化的报道,搭建公众参与新闻生产与对话的平台。

[关键词]新闻媒介;参与式受众;媒介使用

新媒体是当前社会中被提及频率极高的热词,它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包括公众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角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有96.3%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获取新闻信息是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诉求,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96亿。[1]与此同时,近年来传统媒体逐渐意识到利用新媒体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媒介融合等方式进行转型。“两微一端”是它们抢占网络空间的重要实践。新媒体不仅仅改变了媒介生态,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新闻媒介使用习惯,并对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与形态产生了影响。

一、新闻媒介使用时空情境的变化:此时此刻与随时随地

新媒体对于公众新闻媒介使用的一个直接影响在于其改变了他们运用媒介浏览新闻,获取新闻信息的时空情境。对于前者而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压缩新闻事件传播的时间,使公众同步接收来自现场的信息成为可能。过去那种先有现实生活,再有新闻叙述的模式正逐渐被重塑,人们对生活与新闻的无缝对接产生期待,并由此产生一种与外部世界同在的“在场感”。这种在场感又会提高公众对于新闻事件进展的关注,激发他们参与新闻事件传播与讨论的热情。近年来,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视在直播中与公众进行互动,尝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鼓励公众参与互动,生产内容,例如媒体利用微博与微信与公众进行互动。在这样的时空情境下,公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期待也随之提高。[2]这也是近年来直播形态节目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技术在不断提高新闻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在弱化传统媒体的中介作用。新闻媒体对于事实核实的时间正在减少,这增加了其对新闻把关的难度。因此,如何平衡对新闻时效的追求与对准备的把握成为了专业媒体工作者在新环境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挑战。与“此时此刻”相对应的另一个关键词是“随时随地”。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曾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区分了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偏向,后者指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3]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就具有这样的优势。事实上,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电视直播已经能够实现新闻与现场的同步,但彼时观众往往被束缚在固定的空间中。例如,晚饭后全家人常常围坐在电视前,一起收看《新闻联播》,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往往相对滞后。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电视直播技术还主要应用于具有较大关注度和历史意义的事件。卡茨与戴扬就将电视媒介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竞赛(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征服(如宇航员登月或一次具有挑战性的出访)和加冕(如皇室婚礼、就职与颁奖典礼),都是部级事件。[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这样的局面。由于公众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参与新闻事件的直播,此时直播的对象既包括重大事件,也涉及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事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公众了解新闻的场所更加多元化。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私人住所、工作学习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都成了全天移动互联网使用度较高的空间。

二、新闻媒介使用状态的变化:个体化、碎片化与公私边界的模糊化

移动互联网赋予公众不受时空束缚,“随时随地”浏览新闻,接收新闻信息的便捷性,公众对于新闻媒介的使用呈现出一种个体化的状态。除了在移动状态下独自浏览新闻之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让人们可以在固定空间中也接入网络,关注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例如,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在亲朋好友聚会、吃饭时,有很多人常常捧着手机,关注各种各样的新闻,出现一种“在场的缺席”现象,即在物理空间中的家庭成员正在关注其他空间发生的新闻事件。库克认为,在一个技术社会中,个体会对自我空间的塑造发挥更大作用。有研究发现,即使在家这样的固定空间,公众的新闻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客厅是家人一起观看电视、了解新闻的主要场所。然而,如今更加私人的卧室也是公众新闻媒介使用的重要空间,人们在卧室中的移动互联网接触率(26%)甚至高于在客厅的接触率(22.6%)。他们在两个空间中的媒介使用呈现不同的特征:在卧室中接触频率高,但接触时间短,而在客厅中不仅接触频率高而且时间较长。[6]此外,公众的新闻媒介使用个体化趋势与新技术的发展相关。当下基于大数据的精确推送、个体化定制新闻会定期提醒公众接收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使其不断查看手机,保持对各种新闻的关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公众新闻使用的分化,将公众标签化为有不同兴趣与喜好的小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对新闻媒介的选择呈现出“代际差异”。根据皮尤中心2016年1~2月之间对美国民众新闻使用的调查,在18~29岁人群中,有54%的人表示更倾向于数字媒体新闻。而在30~49岁、50~64岁的人中,分别只有38%和15%的用户更喜爱数字新闻。在移动端新闻消费上,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呈现出更大的差异。70%的18~29岁人群称他们倾向于仅仅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在30~49岁人群中,该项比例下滑至53%。在50~64岁人群中则跌至29%。[7]由于传统媒体与移动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代际差异”又会促使公众在接收的新闻内容以及接收方式等方面的分化。与过去那种在固定场所,预留出专门时间的“仪式化”观看行为相比,当下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接收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人们更倾向相对短平快的阅读体验。新的时空情境可能会导致公众新闻使用品质的降低。[8]伴随公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时空情境以及阅听状态的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也不断被重塑。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家庭成为个体阅听的重要空间。人们在私人空间浏览新闻,获取新闻信息,导致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网民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的空间中讨论公共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的讨论使其私人生活被公共议题挤占。有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即使是那些偏爱娱乐的人也会更多地接触新闻。[9]因此,在网民的个人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充斥大量对于新闻事件的讨论,普通公众也成为新闻事件的主动叙述与评论者。

三、新闻媒介使用者角色的变化:从受众到新闻生产的参与及对话者

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两端分别是媒体与公众。媒体是新闻的采集、生产与传播者,而公众主要是新闻的接收者。受众这个话语就表征了公众在新闻生产、传播与接收过程中相对被动的地位。虽然霍尔提出了三种受众解读模式,他认为公众并不是全盘接受经过媒体编码的新闻报道,他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视角对新闻的意义进行解码与协商,但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公众很难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新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参与式受众”的概念,他认为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媒介化现实一方面提供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10]纵观当下新闻传播实践,公众可以通过线上互动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与评论,从而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参与式受众”的崛起,不完全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前文提到,与传统PC终端相比,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解放了时间与空间对于公众新闻媒介使用的束缚。在物联网的视野下,人与技术的进一步互动与结合使人的身体也成为了网络中的组成部分。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公众在新闻现场提供的信息。公众参与新闻事件的叙述,打破了新闻媒体对于新闻生产的垄断权,提供了区别于代表政府、商业集团利益的另一种声音。此外,在由公众参与的新闻事件中,不同身份、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的非职业新闻工作者对事件的叙述与评论,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生产的规模,另一方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框架,特别是一些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的参与,可以促进对新闻事件中专业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医患冲突事件中,有大量专业医学工作者利用社交媒体对事件中的医学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促进了专业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当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转发与评论时,由于字数限制等问题也会导致新闻再生产的“去语境化”,从而可能造成虚假新闻以及导致公众对新闻误读等问题的出现。伴随线上参与式新闻的兴起,公众的新闻生产实践呈现一种社群化的趋势。具体而言,在网络空间中,不同网民因为其线下的关系以及相似的身份、背景、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形成线上的圈子和社群。线上关系网络与圈子成为网民筛选、过滤、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路径。这一方面促进新闻信息在社群内的快速聚合与传播,使碎片化的声音在公共领域中呈现;另一方面很可能导致不同社群之间的疏离,出现“回音壁效应”,甚至舆论极化。

四、讨论:媒介使用变化对新闻生产的启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压缩了从新闻现场到公众获知新闻消息的时间,但直播技术、现场新闻的广泛运用也加大了新闻媒体对于新闻事实核查的难度。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反转新闻”一定程度说明了新闻媒体面临的把关压力。1.加强新闻事实的核查与深度报道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媒体需要兼顾时效性与真实性。新闻媒体在积极探索直播、现场新闻实践的同时,也需要重申真实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新闻事实核查的投入与力度,例如建立面向使用网络新闻源的核查规范,运用新的事实核查技术对新闻核心要素以及有争议的事实进行核实。此外,新闻媒体需要加大深度报道的投入,在追求快新闻的同时,注重对新闻背景、争议性事实以及与新闻事实直接相关的衍生性事实的解读,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性、全方位的报道。2.提供多元化的新闻报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重构了公众新闻媒介使用的时空情境,导致新闻信息接收场景以及新闻样态的多元化。新闻生产者需要顺应新的趋势,提供面向不同公众、不同接收场景的新闻报道。一方面,针对大量公众使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提供篇幅精短,适合在移动状态下浏览的新闻报道,满足他们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当前新闻使用者分众化的趋势,提供不同垂直领域的新闻报道。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者往往将传播对象当做没有差别的整体对待。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公众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主动搜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分众化的趋势得以凸显。新闻生产者可尝试提供不同垂直领域的新闻报道,例如专业的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并在多平台上传播,满足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此外,新闻生产者可以借助大数据算法,分析不同使用者的新闻媒介使用习惯与偏好,向他们推送可能感兴趣的新闻,并通过公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推送的内容。3.搭建面向公众参与新闻生产与对话的平台面对新技术对于公众的赋权,新闻媒体应提供面向公众参与新闻事件叙述与评论的平台,获得来自公众提供的内容,呈现关于新闻事件的多元声音,实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公共性。新闻媒体通过与公众的对话,实现对消极舆论的引导。具体而言,新闻媒体可以开设面向公众参与新闻叙述与评论的栏目,收集公众提供的线索、内容与观点。针对事实性信息,新闻媒体需要仔细核查,并通过对多种信源的验证与引用,完成新闻报道。对于意见性信息而言,新闻媒体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与意见,将其在新闻中呈现,从而实现不同社群、不同意见的对话,呈现更加多元的声音。针对争议性事实以及消极舆论,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事实的核实,或通过为专业人员提供发声平台,使他们直接在公共领域中发表意见,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与传统大众媒体时代受版面、时长限制相比,新媒体为专业人员的发声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保证不同参与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持续探讨和充分对话。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卞冬磊.再论媒介时间:电子媒介时间观之存在、影响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1)

[3]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4]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0

作者:刘双庆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