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性化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探析

人性化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不断创新,各种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方面,教育管理方式不完善,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基于此来探讨人性化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意义与具体应用,对高职院校怎样优化教育管理进行一系列人性化的探讨。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市场为了满足人们更高标准、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再加上新时代下各种高科技以及智能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标准和要求是非常高的。人性化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高职院校是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院校,对于自身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研究以及教育管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1人性化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意义

近来,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使得学校学生人数增多,学校管理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1]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向是一项特殊而漫长的教育活动,因此通过相应的管理理念让管理人员和学生保持密切的互动和联系是必要的。

1.1促进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主动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竞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化、标准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生的学习和管理中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这些特点的实现,激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管理,也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鼓励学生自觉组织教育活动,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贯彻人性化的理念还能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以此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2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高职院校实践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实践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技能。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当学生为主体时,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学习和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如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性化”的理念,以学生为主要需求群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的学习,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质的人才。

1.3有利于增强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特色性

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设置上是相对不完善的,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老师教授多个科目的现象,高职院在教师队伍的配置与设置上是不合理的。除此之外,许多职业院校老师虽然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但是实践技能是相对缺乏的,对于高职院校这样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的发展来说,是不具有优势的。再者,高职院校自身在课程教材的安排上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依据市场的发展对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此造成了其在教学质量上的劣势,再加上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正呈现着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化。职业院校进行提质培优有利于职业院校适应当下社会经济或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态势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性化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

2人性化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学分制

这一制度虽然在高等职业院校早已采用,但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框架内,学分制获得了更加人性化的内涵,代替以前的系统,学生可以使用具有合格积分总数的系统,这种系统需要学年的学分,通过共享学分,学生可以专注于他们喜欢的科目,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每个科目都必须合格的旧教学方法。[2]这将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并将他们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2.2弹性学制

该系统的关键是招生的灵活性和分阶段管理学习和毕业的能力。学生不需要按时完成规定的课程。学生自行或以其他方式完成学业的,即使学时超过规定标准,也有权完成学业。它还允许某些领域的残疾学生在未毕业之前分阶段完成学业。

3人性化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如何优化教育管理

3.1着力完善人性化学习评价体系

落实人性化学习理念仍然是关键,即全面推行人性化学习评价体系,因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习体系,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进行评价,如果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僵化,人性化教学改革将面临两难选择。对此,人性化学习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和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学习为重点的教学评价主体应作为学习评价的主体。学生将从动机、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这是评价的指导思想。[3]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其旨在教师理应具备专业的职业素质以及实践教学经验,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而高职院校的教师理应重视对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样,教师才能建设成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对于校方来说,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上有了有利的条件以及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接收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更好地成为企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教育事业都在不断地发展中。高职院校也在不停地通过比如“校企合作”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在发展,因而高职院校对于教师队伍要求也越来越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校企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学校深化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条件之一。而在目前,对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执其词。“双职称”“双证书”“双素质”等都是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与要求的认定称谓,但是现在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来规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是什么样的。[5]因而,双师型这一规定对教育事业有利的标的认同感较低。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标准主要是以“双证书”来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标准的。然而在以“双证书”作为认定标准的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其是否符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要求。

3.3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对于自身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研究以及教育管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淬炼出来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性。[6]“工匠精神”同样也是职业生涯的标准,是职业高品质、高标准的体现。虽然大多数的职校学生在毕业之后,是会对他们的学历、专业方面的认可度和信任度相较于其他更高学历水平的学生来说是相对较低的,学生毕业之后在职业岗位上都是比较单一的如,服务业、建设以及一些管理工作方面,而这些行业都是社会现在的一线行业,学生以后在从事这些行业领域之后,很多人就是一线行业工作者。因此,职业院校学生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更高、更完美、更优秀的工匠人,促进自身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提升。

3.4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会面临着:“招生困难、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水平不高以及经济效益状况不好”等困境与难题。而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招到生源,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知道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锻炼学生,提前让学生认知到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的标准是什么样的,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来源以及学生专业素质水平,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的创收也会随之增长。[7]目前许多的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社会经济下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进行相应了解,因而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开设与开展上是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而学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相应的社会经济方面的相关经验,成为一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其次,高职院校的老师在经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后,会更加明确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通过实践经验不断对学校的相关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学校的课程与时俱进,不断成为培养学生的“有力工具”。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学到的知识,提前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学生在自身的独立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技术的操作以及运用上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与锻炼,“校企合作”对于校方与企业两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8]对于校方来说,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能够促进校方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推进实践教学;并有效改善校方的教学质量、稳定学生来源以及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创收的增长。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为自己的企业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及基础,节约了很多的人力资源所需的成本。而对于双方在共同利益上来说,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学校与企业相互连接起来,让学校与企业在合作的情形下共享双方的资源,从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达到互利共赢的理想效果。比如,学校与合作的企业可以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合作的时间年限、合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来到企业之后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应的保障具体有哪些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推进与深化“校企合作”。使双方都能达到理想的互利共赢的效果,不断促进对学生专业素质技能的培养。

4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化。人性化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管理有利于职业院校适应当下社会经济或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态势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与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管理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然而当下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生源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以及自身的教学发展上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因而高职院校可以在:注重人性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着力完善人性化学习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及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准确应用“人性化理念”从而推动教育管理的有效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鲍玮.人性化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研究[J].2021(2017-6):60-61.

[2]郭瑞杉.人性化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研究[J].2021(2018-17):94-95.

[3]王颖.简析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8):5.

[4]彭波.“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000(011):60.

[5]肖丽平.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分析[J].智库时代,2019(31):2.

[6]王迎洁.浅论以人性化管理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体系[J].2021(2014-3):108-109.

[7]徐徐.人性化视野下高职素质教育危机审视与发展变革[J].2021(2012-14):29-30.

[8]邓如涛.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2021(2017-6):56-60.

作者:吴伟 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