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与网络融合在传播创新中应用

媒介与网络融合在传播创新中应用

摘要:阐述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新形势,确定新目标,灵活选择教育方式,通过整合网络因素、网络管理与网络舆情的教育形式,创新网络育人的新方式。

关键词:媒介融合,网络育人,互联网

0引言

在传播媒介变化的过程中,融合媒介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传播形态以及传播规则,高校应该把握网络育人传播的工作形式,发现育人传播规律,对网络育人传播方式进行调整,从传播话语塑造、传播理念变革、传播重点人群锁定等方式,思考网络传播的关键环节,对网络传播构架进行优化处理,创新网络育人传播方式,提高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

1互联网教育中的问题

目前,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助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协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网络育人本质目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但是网络育人途径在当下因为实施时间较短,对教育工作思考不深入,导致网络育人途径出现不少的问题,下面将对相应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1)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目前,高校利用网络渠道推出各类具备教育属性的作品,虽然发过作品的渠道多样,但是相应作品的质量却出现较大的问题,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品制作者仅从教育领域进行考量与设计,但是没有关注作品的受众群体,没有从受众目标的角度切入进行分析,也没有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分析网络作品设计方式,对学生当下感兴趣的事物与迫切需求掌握不足。因为信息匮乏,没有办法把握学生的心理,难以通过接受倾向定位设计作品内容,使作品主题没有办法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与青睐,大部分学生对作品内容缺乏阅览的积极性,没有办法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目前,高校网络作品数量众多,但是作品内容针对性不足且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因为粗糙制作、单调语言、平庸立意没有办法使网络作品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网络作品教育效果差强人意[1]。

(2)各部门联动程度。高校开展育人工作一般均由多部门一同进行,一节网课的录制也是在信息化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一同协作下进行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第2课堂采取微课等方式,传授学生思政课程知识,团委、学生部、宣传部通过对资源方面优势的合理应用,制作寓教于乐的网络文化作品。每个领域因其具备的优势不同,使网络育人途径呈现出与其相符的特征,在各部门开展网络育人教育工作时,发现各部门各行其是,协调配合程度较低,难以在通力合作下整合各自在资源方面持有的优势。每个领域的网络育人途径都有各自的生命特征,但因为联动程度不足,使得内容过于单一,进而导致服务工作没有办法整合各自的优势,借助网络作品将育人教育价值显现出来,降低网络作品的育人效果。

(3)教育队伍。网络育人工作的实施主体为学校的辅导员、专业课程教师、学生部门宣传部门的工作者。在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对数据分析技术掌握不足,所以使网络育人途径教育没有办法达到设想的工作效果。目前,网络教育团队的人才构成并不科学,在人才团队中缺乏技术性,人才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没有办法在作品后对作品的反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因为传统网络育人团队结构不科学,没有数据统计技能的人才,所以在网络育人工作期间只是单方面输出,没有形成输出-反馈-分析-再输出的闭环工作体系。在单方面输出的育人模式下,网络育人工作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足,不清楚作品的教育效果,没有办法对作品内容进行调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2]。

2网络育人方式的创新策略

提高内容的针对性。网络育人工作开展需要确定网络育人教育的内容,应该在作品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合教育内容同时需要明确教育主题,由此引领网络文化。在网络育人过程中,所有的创作手段以及应用技巧均是为教育内容而服务,为提高育人效果必须对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提高内容的针对性,使作品内容主题鲜明透彻的说理说事。对网络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促使作品核心内容拥有明确的立意且使内容贴近学生,由此可以吸引受众,达到育人教育和宣传的效果[3]。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在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期间以“四史”为主题,设计《选择》《追寻》的系列微课,将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指导教育方面具备的价值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得到良好的培育。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浓缩在网络作品中,让作品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相应作品快速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获得最大的育人教育效果。构建育人教育平台。高校应该在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期间引入长效机制,将其作为网络育人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网络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将其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保障措施,建立权责清晰、责任划分明确的管理机制,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促使负责网络育人工作者可以确定各自在工作中的责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管理机制体系下对网络育人涉及人力、设备、经费进行合理的管控,作为网络育人工作的基础完善管理制度,按照《二级网站管理办法》《校园网新闻宣传管理》等文件要求,在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期间确保育人途径规范严谨,得到合理的应用。通过评价、考核等活动的开展,保障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网络育人工作效果,在激励机制以及评价体系下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合理的应用政策保证网络育人按照要求进行,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4-10]。优化育人队伍结构。目前,高校应该对网络育人团队结构进行优化设置,育人工作的开展会对不同领域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必须保证相应领域人才均在网络育人教育团队中。部分学者指出人类的社会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测的,利用大数据可以对人类行为后面隐藏的模式进行拆分、解析。在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期间,收集受众群体在行为方式方面的数据,确定育人目标,对育人方式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借助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提高育人教育的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搭建合理的人才架构,使高校可以利用性构建的教育团队,完成网络育人工作,补充信息化技术人才。此外,对其他领域的人才进行技能培训,让网络育人队伍的工作成员掌握现代化传媒技术手段,根据育人工作需求合理应用新方式、新手段,对育人活动进行设计,推出网络教育作品,完成作品后期的反馈数据整理工作。

3结语

高校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必须快速确定网络育人工作的执行方法,同时考虑教育需求对网络育人途径进行优化、升级,完成对育人管理团队内容的合理设置,确定网络育人教育目标,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互联互动达到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可以朝着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发展,为社会国家培养具备良好品格的人才。

作者:王珊珊 单位: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