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

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

摘要:英语教育工作被高度重视但教育效率较低,成为教育工作开展的限制性因素,如何解决效率较低且要求较高,成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外国文学名著教学内容的意义,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原则与可行性,继而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有效解决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学习功利化、教学工具化及教育缺少人文性等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外国文学名著;渗透路径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大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能力、思维方式、文化品格及学习能力等,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作品,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首先,借助外国文学名著的内容渗透,将传递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感、语言运用的技能。如,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可充分了解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运用方式。其次,通过对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及分析,可充分锻炼学生的推理判断、理性表述的思维能力,是增强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及路径。第三,外国文学作品中,包含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比较中英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充分吸收外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建立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最后,大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含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即学生的认知能力、交际能力及情感能力,学生通过了解及阅读英语文学内容,可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积累更多英语素材,对于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习惯是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积累下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及阅读心得,即在阅读活动中需要的阅读方式与思想模式。首先,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更便于学生吸取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通过对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英语文化思维模式,继而增强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其次,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查阅相关的资料、字典、词典等,并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在长期的阅读行为之中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并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积累素材,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需要高质量教师作为支撑,引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及英语文化。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符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发展应优先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能力提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落实。高等院校开展选修课程,并对英语文学选修课程进行设置,是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及路径。与此同时,丰富教师的英语教学内容,可增强教师创新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调动学生的责任感及教学使命感,使得教师获得教学满足感与成就感。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路径,将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四)有利于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英语教育的新要求,需要教师教学与时代相适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及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学生通过英语文学内容可获得更多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及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设英语选修课程较为符合高校英语教学的需求,继而构建出具有自发性、灵活性及多样性的教学氛围,打造具有高校英语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优化原则

(一)英语教学目标优化原则

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优化,需要明确英语教学活动中组成的若干成分,继而制定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课程建设目标。基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及英语课程优化理论研究,课程目标的优化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基本发展、个人与社会协调及个性与共性等。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优化原则进行具体划分,学生的基本发展主要反映出英语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的优化,即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结合至英语课程的优化目标中,确保英语课程建设的目标具有完整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及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设定,是英语课程目标设计的最低标准,在给予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空间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相结合。

(二)英语课程内容优化原则

高等院校的课程内容优化设置,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课程内容是否完成、课程内容是否影响学生的认知。首先,高等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及构建,学生能力的提升范围不仅局限于英语专业技能,其中还包含英语文化知识及英语使用技能,涉及的内容广泛,有自然科学、社会知识、人文精神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需要确保课程设置具有完整性,学生可全方面地提升英语能力。其次,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缺少针对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内容兴趣不足。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使用,主要采取教材内容与个人喜好,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需要确保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三)英语教学方式优化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教学方式优化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学习的主体对象、完善各类学习方式及采取层级匹配教学机制。首先,多数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效率较低,主要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知识的被动接收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不足,并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滞后,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不足的主要问题,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已产生抗拒的情绪。最后,多数高等院校的外国文学名著渗透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未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分层,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的方式。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可行性

(一)创新教学内容,拓展课程资源

现阶段,多数院校采用的教材内容年代较为久远,且缺少院校自主编写的教材。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多为英语工具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缺少完整的文学语篇内容,并且教材内容的创新力度不足。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教学课程资源方面的拓展得到技术支持及社会环境支持。网络平台及移动网络的普及化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完成,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查找到丰富、大量且全面的英语文学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其次,网络互动平台的发展,为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师互动交流提供了便利,可充分整合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在各方合力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并积极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二)创新教学方式,本土化阅读教学

传统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为信息的传递,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过多地灌输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不足。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打造本土化的阅读模式。首先,教师在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活动中,可充分借助现代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并采用具有趣味性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课程开展前,为学生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且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傲慢与偏见》时,教师可截取相应的电影片段进行播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活动开展,教师可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并借助网络互动平台下发学习任务,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及教材资源等,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阅读任务。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创新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培养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创新,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吻合,为教学理念的革新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持。首先,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对于具备英语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理念创新发展,成为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及发展,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于高校英语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推进对于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传统的理念式教学模式无法切实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需要教学活动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理念创新,具有客观环境的支持。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主要路径分析

(一)四种课型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四种课型教学模式主要为任务展示课程、读写实践课程、综合分析课程及欣赏表演课程,针对这四种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于英语文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实现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相互写作及体验欣赏。第一,任务展示型课程主要的特点为课外学生自读、课内互相分享。具体教学策略为:教师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其中小组成员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独立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小组在阅读活动及讨论活动结束后,选择一个课程主题进行展示,其中包含展示文稿、展示课件或是展示海报等,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在课堂环节进行集中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此种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英语阅读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摘录、分析、评价及判断等,并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二,综合分析课程。综合分析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师生共读、共享作品。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针对不同英语阅读作品的内容,进行讨论与分析、出声朗读、角色扮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并鉴赏其语言运用的魅力,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可成功的优势在于,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作品的形式与语言,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学生英语阅读后期的语言输出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读写实践课程。读写实践课程的特点主要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通过摘抄、朗读、分析英语阅读文本中的词语及句子,并在空白之处进行简短评论的方式夯实了英语语言基础。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鉴赏能力及创作能力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读后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模仿文学作品中较为精彩的内容。或是读后感、书评等内容。此种课堂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第四,影视表演课程。影视表演课程主要的模式为读演相互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影视表演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选取与文学作品相关的电影内容或是其他艺术形式的片段,学生在观看后选取其中的片段进行表演。影视表演课程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并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高等院校可采取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大学英语文学阅读课程体系主要包含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为英语名著的简写本,其中包含优秀英语文学名著30篇。英语文学阅读选修课程主要分为两种课程类型,即英文原著及人文素养类作品。英文原著包含《老人与海》《瓦尔登湖》《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人文素养类课程主要包含《西方哲学简史》《西方经济史》《西方饮食文化》等内容。

(三)自由自主阅读方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可采取自由自主的阅读模式,主要为在学生群体中构建“英语文学圈”,即英语文学作品阅读俱乐部的形式,主要的理念为群体分享阅读体验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在英语文学圈中,学生将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选择阅读的内容。详细的活动环节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及阅读后。首先,阅读前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并自主选择分享的内容;阅读中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并具有针对性地阅读;阅读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经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大学生对于英语文学作品的了解较少,不利于学生英语总体能力的提升,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结合英语文学作品,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等,增强学生英语的实践使用能力,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李永兰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