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管理创新模式实践探索

校园管理创新模式实践探索

摘要:阐述烟台理工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集基于学生教育、学风引导、行为指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的六位一体校园社区管理运行长效机制。

关键词:校园社区,创新模式,行为指导。

0引言

烟台理工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集“学生思政教育、学风引导、行为指导、文化育人、服务保障、安全防范”六种功能集合的“六位一体”公寓社区管理机制。

1校园社区管理

社会进步和高校发展的要求。自1990年代起,高校逐渐扩招,大学生群体规模日益扩大,整体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较以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传统教育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高校高速发展的形势需求。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中,过于强调整体的调控作用,注重校园的安全和稳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工具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然而学生个人素质中的社会经验和道德素养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既然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都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那作为学生公寓社区来讲,只能更加注重社区的稳定和安全,这就与高校社区全面育人的功能相违背了。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烟台理工学院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独立学院)于2021年专设而来。学生数从最初的400余人逐渐发展并稳定在14000人左右。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公寓楼也从一开始的两栋逐渐扩建到八栋,每栋公寓楼设置3名值班员,每两座楼设一名楼长,负责所在公寓楼的安全、卫生、维修、校园卡充值等工作,每天基本忙于事务性工作,根本无法承担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由于课堂教育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社区工作人员的繁杂工作导致了文化活动的缺失,致使大多数的学生在多数时间下无法得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校也失去了一个提供全面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学校管理工作理论研究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社区的管理模式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学校—学院—系—专业层次负责的传统管理模式,一种是将公寓管理外包给社会机构的物业式管理模式,还有就是类似于古代“书院式”的管理模式。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单独“拿来”或者借鉴其中一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虽然国内不少研究者对高校社区管理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者还进行了实践。但是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作为烟台理工学院来说,建校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招收本科生的层次相对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刻苦性需要及时的引导,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制定一种符合学院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公寓社区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2“六位一体”校园社区管理模式的实施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社区工作体系,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荣誉感,打造思想教育平台。成立了隶属学院党委的社区党工委、公寓社区管理科、大学生公寓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管会)。每栋学生公寓楼派驻4名社区辅导员,各公寓楼分别成立以本楼住宿学生为主的社管会,协助社区辅导员老师进行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作用,公寓社区管理科负责社区与学院的沟通交流以及工作督导,同时通过走访、专题教育、宣传板报等形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将学风引导贯穿于生活之中。从社区起步引导学风,以特色激发学习动力,(1)典型激励,树严谨学风。利用学生干部到各系、班级宿舍走访,收集考研、考公务员、留学的典型材料和线索,然后组织采编,推出“宿舍的故事”宣传栏,如考研天团、学霸宿舍、offer收割者等故事。用丰富的文字图片吸引同学们观看,以此激励大家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奋进。有一位新生看了以后说:“大四时,我也要上这个专栏”。(2)利用板报,开展学风教育。新学期伊始,提醒同学们收心,专注学习。临近期末,提示同学们抓紧总复习,倡导诚信考试。(3)当好教学咨询员。组织社区辅导员学习学生手册,掌握教学方面的管理知识,为同学们解答有关问题。四是设立晨读长廊,推出“学习经验谈”专栏,为大家创建社区自学与交流的好环境。将行为指导落实在一言一行上。社区辅导员率先垂范,紧紧抓住值班室这一个窗口,开展微笑服务,对待学生耐心细致,百问不烦,以自己的文明言行带动和影响学生。个别宿舍的卫生差,多次做工作均不见效,社区辅导员就亲自为她们打扫卫生,用个人行为感动学生,就此成为卫生标杆宿舍。组织值班员带领学管会干部夜间巡查,发现吵闹、矛盾及时进宿舍做工作,化解紧张解决问题,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教育。将文化建设打造成社区育人新品牌。大学生社区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基础空间,以精神文明引领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特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由学生共同参与、享受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氛围。建设文化长廊,征集励志劝学怡情等书画作品;制作了心愿墙,同学们都踊跃参加,许下各自的心愿,激励自己不断奋进。并相继推出“美育之窗”“名著美文荐评”等专栏,为美育教育在社区开辟一席之地。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美育素养,也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将生活服务送到每一个宿舍。到家服务的理念贯穿社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在点点滴滴中将优质服务送到每一个宿舍,送给每一位学生。规定每位社区辅导员必须热情待人,倡导文明用语,不用反问句;开辟温馨提示、生活小常识专栏;设立意见簿,针对学生的反映,当天修正;设立学生信息服务栏,刊载学生转让或求购课本、书籍、生活用品等,便于同学们的日常用品交易;设立就业信息专区,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服务;设置生日祝福的“历史上的今天”,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将安全防范落实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作是公寓社区乃至整个学校的重点工作,因此扎实做好应急预案,将防范工作提前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成立安全工作小组,认真做好安全教育,每学期做一次消防知识专题教育,每次重大节假日利用板报做安全教育。对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存在安全隐患行为,社区辅导员认真与违纪同学谈话,用案例讲解为主要教育手段,使学生切实受到教育从内心接受并改变;制定公寓安全预防十二条,将学院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汇总,制成图板悬挂于走廊,让大家抬头及看,转身及见,防微杜渐。

3结语

“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突出作用:(1)补齐了高校育人功能的“最后一块拼图”。将党的建设落实到基层,培植“正能量”的特定社区文化,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在成长中受到启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引领作用。(2)激发了学生对公寓社区“主人翁”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学生自治管理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将公寓作为自己的家,爱护它、保护它。(3)打造了社区文化育人阵地。社区对学生的关怀,提供的各类服务和保障,是学生能否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六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社区为学生打造了全面人性化的关怀,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高,学校能够通过这些关怀,牢牢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节奏,形成社区文化育人阵地。

参考文献

[1]贺小林,刘建璇.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创新与模式探索——基于转型时期危机特征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3(07):14-17.

[2]赵燕.基于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5-16.

[3]胡桔州,曾伏秋,胡清洁,杨刚,罗毅辉.基于数字校园的高校管理创新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5):35-39.

[4]刘同利,许盈.构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76-78.

[5]潘兰.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4(29):182.

作者:杜娟 单位:烟台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