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建设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问题及对策

乡村建设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历程中,财政支农资金一直是农业发展的有效助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开启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量支农资金下拨,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阶段,尤其是近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和支农资金使用实践中也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但在支农政策落实期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支农资金的管理分散等问题。文章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乡村振兴中各项财税制度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更加科学,以高效率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在实践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农业经济。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关系着人们基本生存和日常生活,没有农业不用谈发展。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大量投入农村,而县级财政在此过程中起基石作用,县级财政支出中农业领域的消费金额所占全部支出的比例大小直接反映了地方是否看中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有着自身特性带来的局限性,如农业产品的脆性、不独立性等,需要财政资金扶持以稳定投入和供给。那么,如何在加大对农业支持的同时加强干预管理力度,保证支农资金效率能够显著提高是相关部门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只有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做到有的放失,进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才能真正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并有效促进美丽乡村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和财政支农资金相关概述

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帷幕,这是国家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所制定的重要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党的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这一目标,上至国家,下至每一个相关单位和基层人员都在竭尽全力为之努力。一项项支农政策落地实施,一笔笔支农资金拨付到位,各财政单位都在有规划、有制度、有保障地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各基层单位更是加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宣传指导,科学筹划、认真研究并进行专项部署,以此加强农村地区、农业建设投资力度,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经过努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确实取得不错的成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但是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农村环境问题等,需要财政支农资金的持续支持。财政支农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为促进农业发展拨付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国家举办的农业建设支出、科技费用、事业费和帮助农村生产建设等费用。自2004年以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逐渐增加,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在不断推进,支农资金在“三农”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县级财政来说,财政支农资金来源广泛,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农(牧)民自筹和其他投资主体,且资金数额大,同时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农业保险、粮食规划、农业发展资金、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牧草良种补贴资金、退耕还林及饮水安全、扶贫发展等各个方面。因此,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既包含中央及各级财政部门与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横向流动,又包括自中央向地方各涉农部门的上下级的纵向流动,提高资金投入灵活度和使用效率,确定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使财政支农资金能够精确聚焦于“三农”工作,从而确保农业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是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科学等问题,使农民不能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实惠,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工作滞后,支农资金也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在农业项目中,种类繁多且事务复杂,很多工作都是由当地行政单位和各乡镇具体负责,管理部门职级存在交叉现象,财政支农资金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使用效率大大折扣。除此之外,在地方上仍然存在挤占、挪用专项支农资金的现象,更有甚者虚假上报项目套取支农资金从中牟利,使得财政支农资金没能发挥特定的使用价值。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混乱从目前情况来看,参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部门较多,从国务院部委来看,就有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粮食、国土资源、扶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财政等十几个,支农资金又归属不同部门,从上到下,管理机构较多,管理办法也不尽相同,很容易导致资金管理混乱。以项目资金审批发放为例,有些项目审批不够公开透明,还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甚至出现同一项目重复申报现象,而在项目论证上也不够科学,为争取资源仓促编报项目时有出现,而当资金通过审批分配下发后,则出现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不够,草草组建了事,对工作细节和责任落实不到位,支农资金支出缺乏专业、科学、合理认定,不但造成国有资产浪费,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不利于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三)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有待提高国家财政一直非常支持三农发展,也取得不错成绩,但调查数据发现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缺乏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和监督,对评价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的责任和行为规范不够明确,特别是在县级财政部门中,这些主体很容易交织在一起,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从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要求来看,对区域性财政支农资金的评价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而涉农部门则负责归属于其本部门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评价。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以后,农业财政的工作侧重于时常项目报账和资金拨付,无暇过多进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

三、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创新是不断发展的源泉,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亦是如此。为此,首先要进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发展要求开展资金管理工作,如目前要按照党政统定项目、财政集中支付、乡镇主责实施、部门指导把关、专项专责监管、绩效综合评价的思路管好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做好财政预算编制、项目投向、资金使用配套机制,规范使用程序、严格审查监督等。其次,要进行资金精细化管理,为避免农业项目管理混乱,在项目审核之后会成立专案部门进行集中核算财务资金,进行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格管理支农资金,确保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合理化。再次,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财政支农资金项目评审、验收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对资金使用、项目设立调整、审批备案、审计验收、绩效管理评价等环节的职责分工、操作流程、公示公开等进行规范,特别要关注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有无截留、挤占、挪用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问题。最后,通过开展内部审计等方式,加强对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进一步防控在资金使用、项目申报及评审验收等环节存在廉政风险,定期对上一年度已完成的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内部审计,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综合利用查阅资料、谈心谈话等方式督促整改,全力助推惠农惠民资金充分发挥政策效益。

(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可根据大专项的支持方向,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分别编制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统筹,避免出现资金使用碎片。将先前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建设,形成资金管理合力,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生产技术改进等方面,补贴、扶贫和发展农村经济齐头并进,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例如:2018年河南省统筹中央财政资金4.93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07亿元,合计共7亿元,集中支持“十大基地”建设,其中安排资金1.6亿元支持40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县建设,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当年共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基地400万亩,带动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000多万亩,亩均增收100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8亿多元。

(三)加强农业支农项目管理力度乡村振兴离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支持,支农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业项目建设,因此农业项目应是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应加强农业支农项目管理力度。除做好项目建设期间管理外,还应对农业项目本身展开评估、组织、管理,借此提高支农资金管理效率,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如某省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加大投入,要求市县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其他自然灾害防范,对已经启动实施的畜禽粪污整县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试点项目,做到资金应拨尽拨,全力支持农业项目发展。

(四)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点,使农村问题由输血式扶持到造血式扶持,不仅可以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还可以解决农村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赡养等。发展农村产业要依据当地的优势,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项目,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带增收的格局。

(五)健全支农资金监控体系,强化支农资金监督明确财政支农资金评价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的责任,建立、完善和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约束各级各部门的行为。首先,监督支农资金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等情况,在支农资金支出前期就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价分析,避免出现“形象项目”“人情项目”,减少项目投资和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财政支农资金在严格按照报账制的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成立专业部门进行资金审核和拨付,并进行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实现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项目绩效评价主体相一致,谁主管、谁负责,责权清晰,奖惩明确。最后,加强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工作。

四、结语

财政支农资金对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作用,对支农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各单位应按照“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的总要求,加强组织建设,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思想,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重视支农资金的使用,加强管理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落到实处,发展更多更好的新型农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伍伟.关于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116-117.

[2]王永在.关于完善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9(05):31-33.

[3]罗芬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0(08):49-50.

[4]江山.乡村振兴进程中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94-96.

作者:张敏 单位:遂平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