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乡村文化艺术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乡村文化艺术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乡村文化艺术

第1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一、观点形象,内容丰富

该书案例内容丰富,讲述观点经典、形象,其中生动展示了雄壮高山、峡谷洞穴、湖泊泉池和沙漠戈壁等各类景观,向读者生动讲解、揭示了乡村景观的展示形态,阐述了我国各地区、各类型景观的发展形态、艺术特色,从而对我国各类景观特征形成了全方位认识。现代乡村油画艺术是以乡村文化、乡村形象为独特创作素材的艺术形态,在当前研究该艺术形式时,可以从以下视角出发:第一,现代乡村油画诠释了独有艺术格调,为当前大众营造和呈现了浓郁的乡土艺术审美氛围,是当前大众了解农村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部分乡村油画作品描述了景色秀美、构思巧妙、色彩清爽的乡村景象,为大众诠释了观赏效果极佳的艺术作品。第二,乡村油画艺术能够以“原汁原味”的方式生动呈现乡土景象,使大众充分体验乡村气息的美好内涵。现代乡村油画艺术是以乡村文化为基础,通过凝聚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中大众共同的价值追求,生动诠释了自然乡土气息,也展示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第三,在油画所营造的乡村气息画面中,通过使用丰富、多姿的油画艺术,画面艺术整体意境深厚,既展示了美丽、生态的乡村景色,也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实现优化艺术的最佳展示效果。

二、论述新颖,贴近实际

该书论述观点新颖,贴近中国乡村景观的生态实际,该书立足复兴、传承乡村文化,在系统讲述各类乡村景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的美学特征、发展内涵,着重论述了我国广大乡村景观的设计理念。通过向我国自然生态景观进行生动展示,既有助于扩大读者的研究视野,从各类乡村景观中汲取设计、创作灵感,也有效改善了读者对乡村景观的美学认知,提升了读者的艺术审美层次。在当前借鉴现代乡村油画艺术作品时,可以依托本书观点从以下视角出发:一方面,鉴赏现代乡村油画艺术,需要从其中蕴含的乡土审美和农村文化出发,通过积极尝试和实践探索,既有效鉴赏现代乡村油画艺术,也为当前农村文化艺术有效传播提供客观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想要真正有效鉴赏乡村油画绘画艺术,不仅需要感受我国乡土气息、乡村景象的真实生态,也要充分体验其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通过选择良好的情感品鉴视角,从而实现该艺术传播与展示的最佳效果。

三、案例丰富,揭示规律

第2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点。

(一)两者的相同特点

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也包含一部分民俗文化内容,与社会功能相结合,两者作用相同,通过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结合,能提高社会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认知。如通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调和群众关系,通过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提高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群众的民族凝聚力。两者还能在群众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强化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浓郁的群体性特点与社会性特点。

(二)民俗文化能推进群众文化发展

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发展时,需要明确其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影响,随着时代变迁,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民俗文化对群众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群众文化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三)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

我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群众文化经过长时间实践与积淀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两者都给群众提供服务,与民族及区域特色结合起来整合文化资源,强化民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民众之间的沟通效率。群众文化发展本身与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如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时,逐步发展形成特色民族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特色,推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限制其长远发展,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俗文化受众群体有限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匮乏,人们对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民族民俗文化逐渐融入艺术创作中,这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和基础。但在新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

(二)民俗文化的创作力不足

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创编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涉及动作的设计、服装的设计以及民俗文化内容和风格的设计,这些都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古代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大都是以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情况为基础提炼形成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由于地域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正是由于创作者的人数较多,创作规模较大,使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但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研究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学者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这导致民俗文化的创作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三)民俗文化的民族特色丢失

现代社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实践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是盲目传承,照抄传统的民俗文化,从动作到服装设计以及音乐场景都没有明显变化,这种传承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受众的变化,难以让现代人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过度融合,导致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不够明显,在群众关注民俗文化本身的同时,感受到的民族底蕴越来越模糊,这不利于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数字媒体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深度融合

在推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数字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数字媒体和民族民间民俗高效、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打开市场,为广大群众带来体验式享受。首先,在开展民俗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数字影像将广大群众的乡村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风光制作成一幅幅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和生活气息的短视频,在赋予其影视效果的同时展现其艺术魅力,从而勾起广大游客的好奇,引其前往游玩。还可以借助现实虚拟技术,对群众往昔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艺术表演进行再现,为游客展现当地文化发展特色,使其体验不一样的游览经历。除了当地天然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等,还可以引导广大游客针对此地的历史发展、文化古韵等进行深入了解,在宣传并弘扬当地人文艺术的基础上,在乡村建设中融入更多当地民族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对此,可以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在广告宣传的同时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文化,通过独有的舞台表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历史发展以及神话传说等。最好能将其编写成一部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舞台剧或者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借助数字媒体在各大网络宣传平台进行投放宣传。

(二)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辅导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人们生活环境与思想意识也有不同。受此影响,不同地区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对基层群众进行民俗文化辅导时需要体现出区域特色,结合文化差异开展工作。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的民俗文化不同,老年人大多喜欢太极、广场舞等,年轻人则喜欢现代民俗文化。此外,西北地区民俗文化韵味浓厚,民俗文化辅导时可以选择秧歌、腰鼓舞等,选择当地群众喜欢的民俗文化能激发起群众的热情,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辅导主要面向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因此,辅导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辅导模式。比如在辅导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时,需要民俗文化辅导人员结合肢体演示与语言进行指导,降低民俗文化内容的理解难度。辅导人员经常遇到参与者肢体动作把握不准、面部表情不合适等问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进行纠正与辅导,要意识到民俗文化辅导的初衷是培养群众的业余爱好及民俗文化审美能力,虽然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但并不需要向专业民俗文化教学那样严苛,要及时调整辅导方法。民俗文化辅导人员开展语言指导时,要将自身感情融入其中,准确表达出民俗文化蕴含的情感,让参与者能根据辅导人员的语言对自身动作进行调整。如慢动作演示时,辅导人员可以适当放缓语速,保持柔和的语气,参与者也会放缓自身动作。辅导人员还要注意面部表情的控制,通过协调演示做好示范。初始培训时,民俗文化辅导人员需要将民俗文化分成若干环节,比如民族舞蹈的动作和站姿等,各个动作环节的衔接等。因此,在民俗文化培训时,辅导人员要结合语言指导与实际动作演示,加深群众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的培训效果。

(三)丰富民俗文化活动形式

文化馆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文化馆要丰富民俗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摄影可以将各种活动开展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更好地向群众展示各种文化活动的内容,充分表达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文化馆可以将拍摄的图片呈现在群众面前,再用文字对场面进行描述,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相关的活动信息进行宣传推广。文化馆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比如京剧、秦腔、文化知识宣讲等,在为广大群众传播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提升其文化品位,陶冶其情操,也能有效减少和改善个别农村居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现象。这些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在为广大群众找到精神寄托的同时,也能有效拉近邻里关系,促进居民和谐相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相关文化部门也可联合各居民委员会定期组织群众举办书法、绘画和歌唱大赛;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组织群众扭秧歌、包元宵、划龙舟等。同时对社区一些有特长的文化爱好者或者民间艺人,鼓励其组建文艺团体,将社区或者周围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编排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各村进行巡回表演,以此激发居民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

(四)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

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要与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围绕市场的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绿色产业链,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可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休闲旅游的内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乡村凭借优美风光、独特民俗文化及各类农副产品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除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民俗民风资源等,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的有效融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特别的体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研究各种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设计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不同的民俗文化体验。通过开展景区内的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向其宣传主流的价值观念,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乡村旅游资源的受众特点,为游客提供游览学习的机会。对于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既要保证经济效益,也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效益。各地市的旅游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群众的民俗艺术文化互动体验,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可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依托群众文化,实现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这一文化艺术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范围,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28):193-194.

[2]于洪英.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相关研究[J].大众文艺,2020(12):11-12.

[3]侯丽娜.关于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78-79.

[4]扎西东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6):146.

第3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传承及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关键是做到后继有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对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多种因素渐渐失传,这实际上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民间艺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并鼓励乡土民间艺术家,激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建立好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培养农村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名人,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特别通过农村的民间艺人,用艺术表演效果去感染并影响农民,提升农民改变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造就并培育农民身边的多样文艺能人,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办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挖掘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潜能,通过民间文艺队伍工作当成切入点。乡村文化广场是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彰显地方特点,要让文化艺术传承人主动担当民间文艺队伍组队、管理和培训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秧歌队、小剧团等,同时,还需要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间队伍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组织领导作用。三是,发挥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倡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广泛参与到各类比赛中。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来激发广大群众的自我提高机能,并以此作为示范,进行积极推广,培育民间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此外,乡村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净化民风的作用。通过编排一些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广泛宣传民间艺人在保护民俗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群众能感受到身边的优秀文化,以此来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文化在农村的走向与发展过程来看,文化产生的力量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开展生产与经济建设中的自觉运用与创造。但是,从农村文化艺术传承从创造到运用、发展来看,这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导农民去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使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开放意识。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创新性意识培养。确立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意识,能让农民在文化层面发挥其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开发农民创新意识,打造农民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三、总结

第4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1西北乡村民宿露天空间设计效果图

乡村民宿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空间意境构建的合理性,借助特色民宿设计实现区域文化的渗透,从而增加游客对于乡村民宿旅游产品的粘度。该乡村民宿露天空间建筑主体外立面的装饰色彩继承了西北地区建筑特色,且实木框架与茅草铺顶的设计保持了原生文化空间。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特点与中间偌大的泳池形成了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反差,在满足乡村民宿旅游产品中多元休闲空间营造的同时,也能够使游客对区域自然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2转角茶室设计效果图

新中式文化美学主导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强调不同文化元素的综合应用,基于差异化的空间结构,在文化元素的组合形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多变的特征,从而构建与人们需求相—致的艺术空间。该茶室位于室内转角位置,在设计中则分别在左右两侧采用了中式圈椅与坐塌两种中式家具,强化了室内空间设计的传统文化氛围。左侧墙面的中国国画的应用,进—步丰富了该茶室的文化元素,烘托了空间文化氛围,地面与墙面的装饰灯具在空间艺术环境的构建方面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3半开放茶室设计效果图

空间结构对新中式文化美学元素的组合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该茶室采用了典型的半开放式结构,新中式家具在选材上延续了中国传统家具普遍适用的实木材质,造型上继承了西方所特有的风格,原木色的配色突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清幽、淡雅的艺术氛围。室内右侧的圆形镂空影壁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较为典型的元素之—,在丰富空间视觉层次感的同时,还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作中的借景手法,进—步提升了空间视觉艺术效果。

4会客区设计效果图

新中式文化美学主导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在遵循空间结构与文化组合形态相适应的基础上,还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的基本功能定位。该会客区的横向与纵向空间跨度较大,根据现代建筑设计中艺术美学空间构建的要求,新中式家具的轴对称摆放,在满足空间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也营造了更加庄重、严肃的空间环境艺术氛围。左右两侧实木置物架的盆栽设计将自然元素融入其中,使会客区的空间文化元素组合形态更加丰富,这与空间功能需求之间具有良好的—致性。图中丰富的储物空间将室内空间进行了分割,不同装饰元素的组合将实现新中式文化美学的空间导入,并营造更富有文化气息的室内艺术空间。

5前台设计效果图

以文化美学为核心的建筑空间设计更多的是围绕空间结构与装饰设计展开,在空间结构布局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装饰设计方案对文化艺术空间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前台设计采用了形象化的艺术语言,吧台后部空间通过撞色设计优化了视觉艺术美学下的空间效果,而吧台主体的异形结构与软包设计突出了室内设计中新中式风格不仅具有中国传统装饰设计文化的特征,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室内设计中非对称艺术空间的构建思想。左侧高脚凳的设计,在视觉效果上具有较好的层次感,色彩上的偏差与吧台主体空间的配色,丰富了空间视觉艺术特征,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室内空间体验。

6前厅设计效果图

第5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一、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民族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山片区,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很多都被申报成了国家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遗存,由相关的实物载体、行为方式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所体现,包括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口头文学及其表述的语言、美术和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及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艺、礼仪节庆、体育和游艺活动等。如土家族织锦技艺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由湖南省凤凰县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舞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踏虎凿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打溜子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咚咚喹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挑花(苗族挑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服饰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四月八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梯玛歌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于2008年6月7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哭嫁歌由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申报于2011年5月23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古歌由湖南省花垣县申报于并列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由湖南省永顺县申报并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纸扎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蓝印花布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国家主席充分发挥有关大专院校在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高校进行传承对于湘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尤为显得重要。

二、民族高校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开发现状

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一旦离开了教育,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将无法进行。而在传承发展方面,又有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既要学习本国的主流文化又要保留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文化地位的不平等和文化交流上的主动与被动情形,正是因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边缘化,很多民族高校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就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而言,在民族高校的传承发展状况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对其深层的认识与开发尚停留在浅层次上,没有更进一步地发掘与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课程的传承开发尚带有自发行为,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

笔者就湖南民族地区高校进行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且民族特色不够明显,虽然也在艺术专业和通识课中开设了展示民族艺术形式、体验民族风俗与节日等课程,但这些探索也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因而教学的评估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建立,有时甚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历史、体育等方面,没有囊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2.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开发途径的单一性和低层次性。

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往往都是互为联系和多维度的,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则多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架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种附加式或补充式的介绍,例如在反映中国工艺美术史就是整个汉族工艺美术史的课程结构和框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则是以汉族历史的编年顺序进行单一层面的附加说明,从而将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学科内容中,没有涉及到多元文化课程中所要求的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所以其开发的途径停留在浅层面上。

三、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

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生活方式课程资源。涉及本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当地生产生活经验、本地区生活文化、民俗宗教和伦理生活等,可以说这些地方性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与开发价值。

1.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体验并传承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诸如“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中国•花垣苗族民歌节”“中国•吉首武陵山民族民间工艺品大赛”“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大型的民族品牌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从而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民族文化艺术的流布和依存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具体的文化空间,民族高校领导和教师可引导大学生把目光瞄准湘西两个核心保护区,即以酉水流域为主的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和以腊尔山台地为主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在政府设立九个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圈和重点建设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武陵山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园和200个特色村寨、168个传习所进行基地实习和调研,这些对民族高校师生全面研究保护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地之一,现有3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8人,省级传承人44人,州级传承人有131位;民间工艺大师30名;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同时,还建立了“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建设对于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和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验基地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承并发展湘西民族文化艺术。

2.深入乡村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开放式系统学习。

地处民族地区高校的广大师生积极深入乡村进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文字和多种类型的设计资料,并且下乡向传承人了解和拍摄原生态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方式,通过田野作业分析民族生产生活、民居建筑、风俗文化、社会历史等现状,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信息,充分感受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同时,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对湘西民族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承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并且也以课外活动等形式传承湘西民族文化知识,即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舞、民乐)等,通过《民间艺术采风》等相关课程的开发,引导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直接或间接接触丰富的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甚至是直接参与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首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艺作坊,充分和民间艺人交流,认识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其次,通过向民间艺人学习,了解各类民族音乐与体育的韵律、竞技之美。并且感受湘西民族民间美术的工艺美和技巧美。最后,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各方面地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炼其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展示民族精神风貌为主,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知识的传承发展。由此来看,民族高校大学生通过《民间艺术采风》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进行学理性研究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展开对湘西民族人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并对该课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和课程总结,无疑将促进湘西民族大专院校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发展。另外,在通识课程中教授学生欣赏和了解湘西民族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图腾崇拜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湘西的乡村民间及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了解湘西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传承与发展的双重目的。

3.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创作和学术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