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乡村振兴思考全文(5篇)

乡村振兴思考

第1篇: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小学教育;创新

当前,我国农村开展的小学教育工作中依然存有诸多不足,由于这些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致使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仍旧停滞不前,不仅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提出与实施,教育成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实施基础,其教育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如何有效弥补农村小学教育中存有的教学短板,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帮助农村小学走出教育困境,已然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正在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探析。

1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小学教育存有的诸多问题

1.1农村小学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落后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理念依然较为固化,缺乏一种自主意识,也不善于对自身的教学工作理念进行创新,始终是上级下达什么指令,其就遵从指示内容来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教学工作缺乏灵活性。而且,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都过于重视追求成绩,实施任何教育手段都是为了追求理想的学习成绩,甚至可以说在农村小学成绩就可代表一切,而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农村小学的教学思路就变得十分单一刻板,也未意识到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重要性,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受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家长也就十分注重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会以成绩来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多方向发展,在这种家庭教育氛围下,农村小学生最终将难以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难以有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发展。因此,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落后与陈旧,将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

1.2教育资金匮乏、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条件也要落后很多,而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通常都是来源于农村本身,所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就难以为农村小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长期下去,农村小学就面临着教育资金匮乏的窘况。农村小学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比城市差很多,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设施建设仍旧不到位。当前,好多农村小学都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小学生也没接触过计算机课程,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引进实验设施和运动器材,所以无法开展各种课程,致使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十分单一。由于农村小学硬件条件的不足,因而难以有利于促使农村小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现状也完全与乡村振兴战略方针背道而驰,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农村小学生数量逐年递减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面临着学生数量不断减少,每年招生时的招生数量都不理想,甚至有的班级只有20几个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为了能够陪伴孩子,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就导致每年有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在农村上小学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2]。

1.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综合素养低

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有很多小学教师自身能力还远远不足,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很多农村小学中多数小学教师年龄都过于偏大,并且受年龄限制其也难以参加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刻板,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因而其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手段也非常落后低效,继而致使小学生很难有兴趣地去学习,最终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创新学习发展。还有,由于农村生活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教学条件也很落后,因而很多年轻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即使来了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去城市任教。所以,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长久发展下来就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最终无法掌握到丰富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知识。此外,有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较为低下。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的落后,因而有很多能力强的小学教师会努力考到城市上继续教育工作,而没能走出农村的小学教师工作随意性大,在进行教学时也不够严谨,总认为混一天是一天,工作态度散漫,不具备职业责任心,对学生也没有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久而久之,小学生也会受这种教学氛围的影响,在学习上变得懒惰、随性,在小学阶段难以掌握到更多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最终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发展。

2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小学教育的提升路径

2.1转变农村小学教育理念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完全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转变农村小学的教育理念,令其摒弃看重成绩的教学思想,指导其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不可再将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也将促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得到高效提升。农村小学应定期举办一些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发掘自我潜力的学习意识,例如可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手工比赛活动、举办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促使其形成团结互助精神,继而有利于小学生得到全面性、综合型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农村小学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才能促使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得到高质量发展,从而将农村小学生培养成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现阶段,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整体素质偏低,因而在学习上难以给孩子提供很多指导帮助,更无法正确发挥出其自身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基于此,农村小学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多多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家长的教学意识,提升其思想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能将自身具备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

2.3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乡村振兴视野下,政府应深刻意识到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还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农村小学走出教育困境。为了能够给农村小学足够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此来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提升了当地经济,才能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农村的教育工作。此外,当地政府应加强农村小学教育设施的建设,帮助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室,购买相关的设备器材,完善农村小学的硬件条件。只有帮助农村小学配备了各种教学工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继而促使农村小学教育获得高质量地发展。

2.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小学应明确意识到教师对于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要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教学难题。当地政府部门应相应地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将一些评优指标优先考虑农村小学教师,让农村小学教师树立起工作自信心,这样一来其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另外,学校针对那些年龄大,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教师,可定期组织其参加在职培训来提升其教学水平,通过培训也能促使其教学理念还有教学方法得到革新,帮助其掌握更多新的教学技能,这样一来不仅有益于教师,也能为农村小学生创造更多优质的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庄郁香.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路径思考——以泗阳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1):96.

[2]燕林,周学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5):292-293.

第2篇: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一、三明市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第一,政策配套支持。三明市相继出台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明市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健康教育”等列为发展重点,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第二,体系基本构建。2020年福建省的《大数据视角下福建省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三明地区老年教育网络初步形成,现有老年大学13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71所、村(居)老年教学点614个;老年学校和教学点专兼职教师914人、志愿者5726人;参加学习者达66361人次。三明电大系统已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开设多门教学班,丰富乡村老人文化生活。

二、农村老年教育突出问题及剖析

第一,农村老年教育意识相对淡薄。老年教育作为非正规和非学历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具有强制性,显得更不被重视。在调研走访时,有的被访者表示“没有听过老年教育”“不懂哪里可以接受老年教育”,甚至有被访者觉得“如果政府要补助我学习,还不如增加我的新农保和新农合”。从社会层面看,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营造普及乡村老年教育的社会氛围;从家庭层面看,年轻人对老人教育认识不到位,多数农村年轻人认为父母年事已高,只要在家享天伦之乐即可,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学习,更没有意识到老年教育对老人提升生活品质及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作用;从个人层面看,老年人自身对教育的意识欠缺,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主要责任是帮忙照顾孙辈,加之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担心学习跟不上会被人笑话。第二,教育产品供需不够匹配。相比城市老年教育的形式多样、体系完整、内容新颖、规模大,农村老年教育供给则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一是特殊人群被边缘化。三明市域方言众多,有些老年人只能听懂当地语言,如尤溪县有些乡村老人只能听懂尤溪话,对于普通话听不懂。另外,一些居住偏远自然村的老人,由于交通不便,无法真正及时接受教育。二是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多样化需要。在调研中,部分接受过教育的老人提出,农村老年教育通常都只是在一个固定场所进行简单的宣传手册讲解,老年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看成“任务”而非“事业”,达不到休闲交流、培养兴趣的目的,无法坚持学习。三是教育形式不能满足需要。当前的农村老年教育活动,传统课堂授课、讲座占主流,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较少,教学组织形式无法达到多样化。四是师资不足缺乏管理,乡村老年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为主,他们虽有热情但未经培训,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第三,基层重视程度差距明显。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老年教育从体系建设、经费支持、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要求。但在落实工作上,基层更多将精力放在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没有把老年教育的经费、人员配置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农村老年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缺乏足够认识[1]。目前,全市尚有约三分之一的乡镇和40%左右的村子未建立老年学校和教学点。由此可见,推进老年教育全覆盖任重道远。第四,管理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老年教育涉及教育、老干、民政、文化等多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在资源建设、信息和平台共享等方面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这种多头管理现象导致老年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权责不清、业务上互相扯皮等问题。经费投入和各项保障不足,虽然党委政府制定了相关实施意见,但在经费落实上受地方财力限制,经费拨付并不能足额或在时限内完全落实。

三、推进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

第一,在舆论宣传上发力,营造浓厚氛围。首先,要强化全社会共促共为意识。通过持续开展“9·28终身教育活动日”“全民阅读月”“重阳节”“三八妇女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全民终身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对典型经验、案例、做法和成效进行宣传,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知晓率,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入心入脑。其次,用文艺熏陶提高老年人参与度和教育影响力。对接乡村需求,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流动舞台车下乡巡演、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非遗展演展示、文化赶圩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文艺惠民活动常态化。再次,组建老年红歌会、广场舞社、太极拳队等团队,定期开展赛、合唱比赛等文艺汇报演出活动,激发老年人自主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从而把学习当作提升个人素养与生活品质的手段,通过个人的发展助推家庭、乡村、社会的整体优化,助力学习型社会创建。第二,在课程建设上发力,满足实效需求。农村老年教育在内容上要多点开花,有所突破,就要懂得“引进来”,汲取智库力量。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围绕“三农”这一核心,开发适合农村老年教育的课程资源,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实用化学习需求。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将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乡村治理、生态保护、家庭理财、乡村旅游等与农村老年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入课程中,加大学习兴趣,增强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持续性。要懂得“走出去”,推行开放式教学,多带老年人见识和感受乡村外的先进理念,激发老人对新知识的渴望,提升老人对事物的认识,增强老年人对外界变化的适应力、社会参与和生活掌控能力,使其更好地投入乡村振兴建设中。要懂得“沉下去”,坚持需求导向,因材施教强化教育力度。比如针对低龄老人,选择与农业技术和数字技能培训相关的教育内容,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提高老年农民收入,提升受教育者获得感;针对空巢老人,开展既能学知识又能发展兴趣的教育内容;针对居家带孙的老人,选择隔代教育、育儿健康相关内容,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吸引到学习的队伍中,提升其解决困境增进幸福的能力。第三,在体系建设上发力,统筹协同发展。国家已经从战略高度对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提出目标和要求。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应对老年教育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农村受教育老年人群年龄降至50周岁,把老年教育办成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民生事业。一要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实现老年教育在农村区域全覆盖,构建农村老年教育组织架构,完善机构制度与人员配置,并对老年教育工作加强督导评估。二要鼓励和支持培育终身教育服务主体,注重引导社会福利设施、职业场所和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参与以及配合终身教育活动[2],有效整合乡村教育文化资源,发挥中小学校、文技站、农家书屋、文明实践站(所)、宗族祠堂、敬老院等现有资源的作用,建设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家风家训展示馆等文化设施。三要建立“城乡老年教育联盟”,鼓励发达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在农村建立分校或办学点,有针对性地面向农村老年教育选送教师、免费开放学习资源,为农村老年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在机制保障上发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强自我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等村民自约社会规范在农村老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成立“议事小组”,形成居民自我管理的新格局,助力乡村治理。另一方面要强化师资培养机制。鉴于韩国对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采取从业资格考试,实行准入机制的做法,市政府可委托本地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教育专业,培育师资力量,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与素养培训,注重从乡村教师、返乡大中专学生、驻村干部、非遗传承人等各方面优秀人才中发展一批老年教育志愿者,培养一批“留得住”的乡村老年教育骨干队伍。此外,要注重建立激励机制,每年遴选一批具有特色品牌的示范学校、教学点及学习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奖补,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农村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志华,郑绍红.新时代农村老年教育的基本问题及发展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8(9):113-117.

第3篇: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思考;乡村振兴视角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乡村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背景,提出新的要求。群众文化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如何顺应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每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一、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状况和分析

(一)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加大了投入,强化了领导,基层文化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坚持文化为民的工作导向,以活跃基层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也取得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群众文化场所建设不断完善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是必需的重要条件。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或场所设施陈旧,曾经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的提出和推进以及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实施,基层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肥西县为例,自2013年7月省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联合在全省推行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工作以来,肥西县先后投建34个农民文化乐园,2016年已建成31个,包括省级3个、市级18个、县级10个。按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方案“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建设要求,各乡镇及村依托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农民文化乐园建成为农村群众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必要场所。2.构建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构建不同层级,不同方面,不同时间(常态化与不定期),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近年来在构建这些平台时,文化部门注重活动平台的常态化、网络化、特色化,注重活动的覆盖性、参与性、公益性。初步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的网络化。例如,安徽合肥市的几个县区。肥东县创新举办全民文化月活动;肥西举办了农根文化节、紫蓬山庙会等丰富活跃的乡镇文化活动;长丰县全面开展“走群众路线•圆复兴梦想”百场文艺进村居巡演;包河区承接了全省广场舞大赛;蜀山区的“放歌蜀山”、瑶海区的“邻居节”、庐阳区的“市民眼中的庐阳民生”摄影作品展、巢湖市的“巢湖民歌传承展演”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品牌效应。(二)经过多年的努力,基层群众文化开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善加解决,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硬件建设,轻视管理、使用等机制性建设花巨资建设的基层文化设施大量闲置。以肥西县为例,在已建成的试点村中,礼堂、讲堂及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规模不同、格式各异,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均已配备了各类用品、器材,具备使用功能且装修精致、条件优越。但据了解,因为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创业、打工,家中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基本上没有人参与讲座活动,也很少有人借阅图书、上网浏览,造成“堂”、“室”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只有广场在晚间为大妈们的广场舞活动提供了方便,利用率较高。据了解肥西县这些情况在其他地方也较普遍存在。2.基层缺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文艺骨干、教师等人才。在基层文化专干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一些宣传文化干部在观念上趋于保守,缺少开拓创新精神。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局面,缺乏新思路和新举措,存在着观望和“等、靠、要”的思想。在基层文化讲堂、文艺活动中同样也缺少各类专门人才,导致许多活动无法开展。

二、乡村振兴对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今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总指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对乡村群众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求实施乡村文化人才战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尤其是人才资源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更是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要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多措并举,挖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二)乡村文化振兴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造成“堂”、“室”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文化惠民工程疏于长效管理、发挥效果不好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经费投入不足。基层政府因达标要求,投入资金建了硬件设施,但对基层文化设备的更新、管理及文化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基层文化硬件建设有形,而群众文化活动却无实。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全面落实乡村群众文化开展的经费保障。(三)乡村文化振兴要求抓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文明的“乡风”。“乡风”是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寄托了群众乡愁记忆,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对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同样,在传统的乡村文化中,也有一些“陋俗”,需要我们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尚,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乡村文明。

三、乡村振兴中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第4篇: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1农村旅游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村旅游经济有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优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种植者的耕作观念比较保守、农村环境封闭等因素,导致种植作物和畜牧的类型无法根据市场做出有效的调整,导致农村的经济结构和模式单一,农民的收入不稳定。在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村人口可以迅速改变自身的种植经营观念,迎合市场的需求,提升自身农场品得附加值,并改变单一的种植作物。使农业种植和生产得到调整和优化。此外旅游经济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和外界交流的便利度,使农作物的种植对交通的依赖度降低,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种类优化。2)农村旅游经济有助于农村人口的经济增收。农村旅游经济带来了大量的观光游客,农村人口由此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以及收入的增长。此外长期的旅游活动,有助于在农村形成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使农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更加成熟,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保持长期稳定。农村旅游经济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综合性的收益,能有效激发农村地区的潜在价值,促进地区的发展。

2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延长农村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提升农村的旅游经济服务质量。随着农村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旅游业应该向更长的产业链延伸和发展,使游客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农村风管和生活,促进农村旅游经济的成熟。例如一些农村定期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农家乐和鱼塘的结合经营、采摘和踏青活动、特色美食文化等。除此之外,农村的旅游产业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规范和服务质量。在市场活动中,保持合理的价格规范,防止恶意的竞价和抬价行为。最后是基础设施的广泛建设,使保持游客在观光中的满意度[1]。2)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农村旅游活动的宣传。在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旅游更多的是吸引当地城镇的游客进行观光和游览。对此,在发展农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当地城镇的交流和宣传,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融合。政府可以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和农产品展示活动。具体的农村旅游宣传办法包括新闻媒体的报道、张贴广告海报等。总之,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城乡之间的广泛交流,政府应充当积极的组织者角色[2]。3)在农业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农村自然神态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的。在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行政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该对当地的生态保护提前做好规划。使旅游经济带来的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环境遭破坏等问题得到合理的规划解决,避免农村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外还需要做好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对旅游的游客和当地的人们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提醒,防止旅游景区被严重破坏,导致农村的自然资源遭到损害和浪费。4)农村旅游经济区内的人,可以成立一些互助组织和机构,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更有效的组织和建设。例如互助会的成员可以组织起来对自身的旅游特色地区进行宣传,提升本土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互助会成员也可以协调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效合理。互助会的人员,还可以联合商议分析当地农作物的种植计划,使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推广度都得到一定的保障。总之,农村旅游地区成立自身的经济服务组织,有助于旅游经济的高效发展,防止个体能力有限,对经济的发展无法做出有效的贡献[3]。5)政府在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给当地人民制定一些扶助措施。政府在人才的储备和经济支配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政府应该对发展旅游的农村区域予以一定的扶助。例如帮助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组织旅游方面的人才,对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和风景地区进行调查和评估,帮助当地人口建立特色化的旅游村落。在农业种植中,鼓励农村种植高价值的作物,并安排相关部门的人员对种植技术进行指导等[4]。

3结束语

农村旅游经济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旅游经济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机会。对此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参与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去,使农村的农业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芬.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498(14):73+85.

[2]赵丽丽.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376(8):41-43.

[3]王俊友.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83.

第5篇:乡村振兴思考范文

关键词:财政对策;乡村振兴;资金管理

提出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属于我国重要的战略,财政属于国家治理的主要保障,通过在农业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职能,都需要给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保障。不过在进行乡村振兴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此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一、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生长速度难以满足三农的发展需求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中,经济持续进步,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其中比较容易产生政策性减收的情况,在之后财政收入很难得到保障,因为存在收支的矛盾,因此在未来财政支出难以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

(二)财政注重资金投入,忽视了财政治理作用的发挥当前财政对支农资金投入侧重农业,以提高相关产量和注重生产效率为基本目标,而忽视乡村多元化和全面发展,忽视了乡村治理结构的培育和构建。“向上型”治理结构使乡村自我治理功能受到极大削弱,乡村治理主体和机制缺失,导致财政下乡资源或项目的公共性极大地丧失,财政政策资源被基层精英所把控,从而造成“精英俘获”,进而使农村社会分化加剧,普惠性的制度变迁难以在乡村社会内部发育维持。

(三)财政资金缺乏整合,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从项目看,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扶贫支出和农村综合改革支出等支出中,项目多有交叉重复,支出项目内容相似。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条块分割严重导致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制度合力。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乏力,资金配套不到位、专项资金被挪用和被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考评机制,资金使用效率难以保障。

二、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合理方法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财政需要持续增加投入的力度,而且需要持续改善支出结构,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显示出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价值,如此能够更好地使用财政资金,设置多样化的投入制度,持续增强对于涉农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可以发挥更加显著的效益。财政投入借助增量来进行提效,给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大的保障,如此农业农村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一)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文关怀1.高度重视人们的需求现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投入就是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地方政府比较重视那些外观建设,不够重视人们存在的各种需求,而且很难显示出这个地区的特点。由于过度重视硬件的投入,因此对于人们的投入较少,虽然资金投入总量较多,不过很难显示出一个良好的效果。所以乡村振兴的投入,需要高度重视对于人的重视,最开始需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针对人们的基础社会保障,政府部门需要仔细地进行落实。接着就是乡村振兴的硬件投入,在进行硬件投入的时候,需要减少相似的建设,乡村建设需要显示出自身的特点。最后就是基础设施,需要更加重视人们的需求,把农民的需求放到首位,确保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2.增强“人”的能力对于乡村振兴来说,需要高度重视“人”的位置,其中可以选择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来落实乡村振兴。为了能够提升人们的素质,就需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重视对于农民职业的培训力度,促进科技人才下乡支教。增加农村的教育支出,不仅需要包括各种硬件投入,而且需要重视对于教师的投入,确保农村任教的教师能够有一个较高的收入,通过和城市的教师进行比较能够看出,可以具备更多的机会,在这个时期需要给乡村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更多的教师来进行任教,如此可以显著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解除传统阶层固化存在的限制。不仅如此,需要增加对于农民的培训力度,其中可以选择借助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等来进行培训,而且要增加农业培训机构的数量,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确保农民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农作。最后就是促进科技人才下乡,政府部门积极进行落实,设置合理的政策,给这些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如此也能够给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3.提升农民的职业吸引力如今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其中乡村振兴需要提升农民这种职业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场所。农村要想获得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就需要确保农民这个职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如今要把脱贫攻坚以及农民增收为基础,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提升农民的收入和农民的地位,确保农民可以变成一个比较体面的职业,可以被人们接受。

(二)坚持政府指导,显示出市场的作用和价值1.显示出政府的作用和价值如今需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政府的作用,而且需要合理地界定政府作用的边界,政府不可以忽视存在的各种内容,而且不可以过度的进行干预各种竞争。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进行指导以及管理,其中可以选择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设置合理的监督评估制度,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接着就是需要设置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制度,确保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农业农村可以获得更多的公共资源。政府的重点内容就是消除市场失灵的情况,给农村提供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给农民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不仅如此,也可以选择增加优惠政策的数量,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2.显示出市场的价值和作用如今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变得越来越健全,不仅需要显示出政府的作用,乡村振兴需要高度重视市场的规律,确保可以显示出市场的作用和价值,其中产业兴旺主要就是市场来进行落实,防止政府直接参与相关的产业项目,影响到市场的秩序,给竞争造成一定的干预。确保可以持续地设置成市场化来促进乡村振兴,使其保持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三、结语

如今需要设置完善的乡村财政制度,全面落实各级组织的保障政策,需要提升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借助财政奖补等方法,积极地鼓励村民来参加农村的公共事业,确保可以显示出公众的需求。如今农村公共事业持续深入,需要提升公共责任意识的参与程度,给乡村协商民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最后就是需要增强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改进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涉农资金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希凤.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J].青海金融,2019(9):4-9.

[2]肖卫东.美国日本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基本经验与有益启示[J].理论学刊,2019(5):55-63.

[3]夏明珠.推动乡村振兴的财政政策研究:以合肥市的实践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9,31(5):65-70.

[4]吴奇修.贯彻“三农”思想和党的精神忠诚履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J].当代农村财经,2018(6):2-11.

[5]张佳丽.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策略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8.

[6]付菊香.美丽乡村建设运用PPP模式的可行性与保障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