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

第1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优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基层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乡镇面貌的改变日新月异,乡镇规划建设资料的数量及种类也随之大幅增加,乡镇管理对规划建设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怎样收集和管理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直接形成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等文件材料是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源自乡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单位,直接形成于规划和建设乡镇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乡镇规划中产生的大量规划建设文件,即为编修对乡镇建设独具指导性作用的具体控制性规划与总体规划,需广泛开展必要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并申请、审批,以此所形成的反映乡镇地名、经济、水文、人口、气象、资源、测绘、地质勘测等情况的乡镇基本资料;利用乡镇土地的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整治土地的文本及图表等档案。二是乡镇设计与建设中产生的工程项目档案,主要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乡镇规划选址、用地及规划许可、设计勘测、征地动迁、申请审批等各种各样的前期材料;定位测量资料、鉴定、验收隐蔽工程的材料、复验试验报告、变更设计的通知、验收现场质量的记录、竣工图及验收资料、结算审计报告等乡镇规划建设项目的施工、竣工档案。三是形成于市政管理的大量档案材料,涵盖乡镇排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电讯等地上与地下管线工程的材料;道路、桥梁、防洪设施、涵闸、相关配套工程等档案;小型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档案;公共厕所、广场、环卫设施等乡镇公共建筑物档案。

二、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优化乡镇档案管理体现时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甚至广泛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意义之深、规模之大、道路之艰难让人无法想象,这就对如何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文明、记录历史、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等特殊作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喜迎挑战的乡镇规划建设意识,跟随时展步伐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更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适应时展需要。

(二)更好地满足乡镇规划建设提出的高要求。乡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在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务必要真实记录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它是纵深推进乡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参数和参考依据,对创新、传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乡镇规划建设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把一些工作经验及成就永久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把践行乡镇规划建设的瞬间变成永恒,以便为后人观察、研究乡镇规划建设的历史、探索规划和建设乡镇的规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为综合改革农村提供真实的记录及参考。乡镇规划建设不仅能推进对农村的综合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还能促进发展农业农村的档案事业,使档案管理变成乡镇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改革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基层政权建设、组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山林土地经营、社会保障等真实的历史记录。这些全面的、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对综合改革农村具有很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所以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不但能促使农村综合改革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迈进,还能使后人充分享受发展农业农村档案事业的成果,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三、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乡镇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主要的工作任务,而作为乡镇规划建设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编制乡镇发展规划时就应占据一席之地,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与乡镇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同步发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应成为乡镇整体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整体要求及建设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干部队伍等作出明确部署,从而为推动实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更好地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促使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任务、每一个具体措施都紧跟乡镇规划建设步伐,使档案管理工作贯穿于乡镇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乡镇规划建设的同步发展。

(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完善化。乡镇政府要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制度,为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装备、落实奖励措施等,其中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以此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成功调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具体可按照乡镇实际建立档案基地,包括集中统一管理各种载体的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保管中心、收集档案和提供服务的档案利用中心等,并加快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及时配备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设施、实用性软件、安全防护措施等,通过完善和升级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软件兼容性、系统安全性以及数据共享性,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如某村就成立了档案室,并成立村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用铁皮档案柜、温度湿度测定仪等设施,完善村档案室基础设施,落实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防盗、防火、防潮等工作,提高村档案管理水平。乡镇政府可建设包括保管室、展览区、查阅区以及开放区在内的档案中心,并配备大批刻录机、复印机、密集架、计算机等基础设施,把建设乡镇档案馆变成现实。

(三)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是当下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它是开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建馆档案质量。在指导业务的过程中要将传统业务指导模式打破,确保业务指导更主动、更超前、更灵活。一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时间,按照乡镇规划建设工程的特点主动上门了解各规划建设单位每一年的规划建设计划,提前上门服务,及时指导和纠正档案收集环节存在的问题,保证竣工档案的质量。二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内容,及时把档案案卷内容、排列顺序、编制要求以及整理组卷要求等告知建设部门,使施工单位在开工后及时收到相关资料,落实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的工作。三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地点,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从办公室向工地现场前移,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

(四)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把控材料形成关。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相当繁杂,不能开展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形成材料、文件,所以要将用脑子想、用嘴说、用本子记录的工作思路、办法等变成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并做好归档保存工作。二是严格把控材料收集大关。在收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有关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落实档案归集管理工作,保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完整、齐全。三是严格把控档案立卷大关。如某村档案室在成立之后及时健全村档案管理制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规划建设档案分类大纲,编制档案室简介、档案数量统计台账、档案检索工具、档案利用以及档案安全及温湿度登记表册,为规范管理规划建设档案奠定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收集齐全与否、案卷规范与否都会对档案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及立卷要求全面落实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各阶段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保证档案立卷准确、系统。

(五)提高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乡镇档案部门要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平台,坚持进行乡镇档案员的集中培训,要求参训人员带上档案资料,通过倾听理论讲解、观看实战演示、亲自动手操作等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参训档案员的业务工作水平,培训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能手。对于新的档案员应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一对一培训手段,让业务人员下到基层单位或新档案员带着资料到档案局培训,使大多数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得到轮训,基本掌握收集、整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确保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科学分类、合理组卷、整齐装订、准确编目、规范排列,让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优化。另一方面,要按照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确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把部分乡镇列为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示范乡镇,有针对性地指导示范乡镇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培植示范典型,并组织档案员到示范乡镇参观学习,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四、结语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新定位,明确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及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水平,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孔冰冰.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J].档案天地,2016(06):48-49+42.

[2]吴宝龙.对乡镇基本建设档案规范管理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4(11):34-36.

第2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第3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利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到2013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农村居民,符合农村实际,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

二、基本原则

(一)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各乡镇街要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开始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二)农民自愿,积极引导。根据各乡镇街、村(社区)的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群众健康需求等方面的特点,积极开展建档工作。要坚持农民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医疗服务中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建档和有效使用健康档案。

(三)规范建档,务求实效。所建档案要符合《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要求,保证健康档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实用性。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健全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完整、规范的记录居民健康问题及其处理过程,逐步体现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相关卫生服务活动,保证健康信息动态更新且连续,使医疗服务有据可依、有证可循。

三、主要内容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具体内容和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康档案。在县建档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各乡镇街组织乡镇街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各乡镇街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要指定专人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

(三)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各乡镇街卫生院要加强对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并于每年12月1日前报县卫生局。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制定全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建档工作。

(二)全面实施。利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到2014年底,在全县所有村庄(社区)逐步实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村居民建档率100%的目标。各乡镇街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配档表,组建农村居民建档领导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村委会(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居民建档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乡村医生负责健康档案资料的填写和录入。按计划实施建档工作并做好自评考核工作。

(三)考核评估。组织专家对全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全面总结分析居民健康状况及形成因素,并实现对全县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做好迎接省市卫生局检查验收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等工作。各乡镇街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工作班子抓好落实。各职责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县卫生局负责建档工作的技术指导与督查;县财政局负责建档工作的经费保障;县公安局负责农村居民的户籍认证;县计生局负责农村孕产妇的孕期计生技术指导;县民政局负责农村社区的设置与规范。各职责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全县建档工作圆满完成。

(二)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管理等工作制度和以实施农村居民健康管理为导向的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街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保证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第4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乡村,规划许可,宁波鄞州

1 乡村规划许可相关法规解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宁波市乡村地区规划实施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总共五部。

1993年起开始施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该条例的行政许可方式为“一书”,即规划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对项目的选址从规划角度进行审查,而后续管理缺失。

《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于1998年开始施行,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该管理条例的行政许可方式为“一书一证”,即“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和“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该条例的施行一方面从源头上杜绝项目选址不符合规划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项目开工前通过核发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对具体建设行为进行把关。

2008年起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第一次明确了实行“一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乡村规划管理制度,针对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制定的规划管理办法。“一证”虽然改变了过去乡村规划许可管理无统一许可方式的情况,但规划管理规定较为原则性,涉及的内容较少。

2010年《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增设了“规划要求”这一环节,起到了“选址意见书”的相似作用。另外,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需审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从“规划要求”到“设计方案”,再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省条例对城乡规划法提出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予以落实深化。

《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于2012年开始施行,市条例对乡村规划许可管理的规定严格依据省条例执行。

乡村规划许可制度虽然已上升到法律层面,省条例也增加了具体的办理程序,但具体操作规程依然缺乏,规划许可申报要件、内容、审批流程等方面没有详尽的规定,依法行政仍存在很大盲区。

2 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统筹发展概况

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鄞州区下辖17个镇、1个乡,431个行政村。

鄞州区是浙江省唯一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的县(市)区,2011年,全区城乡统筹目标实现度超过90%,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荣膺全省“四连冠”。鄞州区的规划管理部门也立足地区实际,在规划体制上进行不断创新,通过设立基层规划管理站所,强化镇村规划管理,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3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初探

宁波市鄞州区作为领跑全省城乡统筹水平的县(市)区,其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较强,基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不断。在《城乡规划法》和省条例未出台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然而乡村与城市建设类型毕竟存在差异,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既符合《城乡规划法》、省条例的立法精神,又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实施效率。

3.1适用范围

在鄞州区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等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其余范围无论国有或是集体土地的建设项目均实施城市规划许可制度,核发“一书两证”。

3.2 办理程序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划审批具体包含核定规划要求、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核实确认书四个程序。

3.3 许可要件

3.3.1 规划要求

除常规的申请表、地形图电子文档、建设项目意向总平面外,根据省条例第三十七条,还需要所在村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国土部门土地初审意见)。另外,属于地质灾害区的项目还应提供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3.3.2 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除规划要求复印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等常规要件外,乡镇企业项目还应提供发改部门的备案文件,其他项目还应提供发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或咨询文件。另外,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项目还应提供新村办初审意见。

3.3.3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要件包括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放线资料、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建筑施工图及电子文档,以及气象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等出具的相关意见。其他要件还包括日照分析报告、经济技术指标复核报告、村民代表大会意见等。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等项目还需初步设计批复或可研批复或核准文件。

3.3.4 建设工程核实确认书

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的申请要件包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原件、集体土地使用证明文件、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原件、竣工测量资料、房屋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等。

3.4 审批流程

以乡镇企业项目为例,具体审批流程如下:

(1)建设单位首先需征得村民委员会同意意见,再报乡镇人民政府予以审查,获得同意后报国土部门初审。

(2)建设单位持上述三部门初审同意意见及相关材料报规划部门,规划部门依据乡、村庄规划提出建设用地位置、允许建设的范围、基础标高、建筑高度等规划要求。

(3)建设单位持上述批准文件及相关材料报国土部门办理土地预审手续。

(4)建设单位持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规划要求等相关材料报发改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5)建设单位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规划要求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6)建设单位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及发改部门备案文件等相关材料,报规划部门进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7)建设单位持相关材料到国土部门办理供地手续。

(8)建设单位依据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到审图公司完成施工图审查。

(9)建设单位持前述申请要件报规划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0)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核实,符合规划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

4 案例实践

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决定在新村建设1号地块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由童一村经济合作社出面,在获得村民委员会和东吴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以及国土部门初审意见后报规划部门出具规划要求。规划部门根据《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村庄规划》,提出该项目用地位于现状老年活动室北侧区块,总用地面积4660平方米,另带征道路用地554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1.5,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室外地坪标高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目前建设单位正在办理相关土地预审手续,下一步将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

5 结语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是对农村建设的政府管制手段,深化与完善乡村规划许可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规划实施途径。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对象,从适用范围,办理程序,许可要件、审批流程等方面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波.杭州乡村规划许可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

第5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者喜欢的旅游方式,乡村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面对旅游人数的增加,乡村旅游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被确立,需要对乡村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要避免开发模式雷同,没有特色的现象,首先要对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和主体机构进行分析,不同的主体机构来承担不同的规划责任,根据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来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一、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分析

(一)空间范畴

1.单体区域空间。单体区域空间是指独立运作的单一经济体或组织。乡村旅游中的单体区域空间不以面积作为划分的标准。运营者能够自主运营属于自己的经济空间,例如,一个农家乐的经营者经营的场所就属于一个单体区域空间,经营者对这一空间具有控制权。具有共同特征的乡村旅游运营者形成的聚落也可作为单体区域空间,如一个村落,乡村的管理者对本区域空间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单体区域空间的经济体便于管理者的控制与开发,具有独立的特色,相同或不同特色的单体区域空间相互联系与共同协作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内乡村旅游空间。

2.跨区域空间。跨区域空间是指具有不同特征的单体乡村旅游空间并存的空间范畴,在跨区域空间内的乡村旅游区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带动形成一个统一体。在跨区域空间中独立的单体区域乡村旅游项目各具特色,形成一个整体。在跨区域空间中,有多个管理者负责本区域的乡村旅游规划。

(二)资源范畴

1.共享型资源。单体区域空间和跨区域中间中共同享用的资源称为共享型资源,这些资源不隶属于某一个体。共享型资源是包括乡村旅游中的公共资源,如道路、水资源、电力资源、通讯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共享型资源服务于本区域内所有乡村旅游项目,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2.独有型资源。独有型资源归属于某个体或组织,具有专利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独有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等。例如:乡村旅游中的非物质遗产、技术性遗产、乡村经营者个人的创造与发明等。

(三)规划意图范畴

1.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保护与延续,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某些乡村旅游资源正在逐渐的缩减,尤其是农牧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例如传统的民俗资源,随着乡村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资源正在消失。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就是要及时地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在规划阶段、工程阶段、运营阶段都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例如浙江永嘉就对本区域内的220个古村落按照“修旧如旧、修古如古”的要求,对已列入省级重点的历史文化村落,重点开展抢救性保护。

2.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9月9日至11日,国家旅游局在宁夏举办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提出了旅游扶贫上要有突破和旅游富民上要有突破。自2016年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县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日前,国家旅游局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以鼓励全国各地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其目的之一是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

二、乡村旅游规划的主体结构

(一)政府主持型

乡村旅游的核心管理主体是政府机构,他们负责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方案与措施。在规划乡村旅游的方案中,一级政府会利用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组织专家,举办系列讲座,传播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性,介绍乡村旅游规划的示范成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使不同意见达成统一,通过立法、制定规章制度鼓励与规范乡村旅游的行为与活动。政府中也会有特殊的机构负责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管理,限定乡村旅游项目规划的基本理念、达成目标、具体行动和最终评估。

(二)政府主导型

1.乡村旅游规划会由一些非政府组织来制定,但是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完善,而公众对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意识不全面,因此由政府部门主导,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规划。非政府组织通过创建论坛、沙龙等方式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讨论,与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协商与探讨,为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并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为了全面开发区域内乡村旅游的建设,政府部门会主导社区广泛参与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举行不定期的民间讨论,引导公众对乡村旅游的热点问题有所关注,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政府的主导下,区域内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规划,对影响乡村旅游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协调,政府广泛动员各界力量进行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投资商

投资商制定的乡村旅游规划侧重于项目开发规划和旅游产品规划,投资商可以委托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等机构来根据资源条件与投资商的要求制定旅游规划的设计方案。

(四)独立机构

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与咨询机构,如旅游规划设计院,负责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审视,为研究制定规划方案提供学术咨询和支持;参与中长期规划效果评估,发挥外部评估作用;对影响乡村旅游的破坏行为与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并为乡村旅游的降低负面影响和杜绝破坏提供技术咨询。

(五)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收集企业相关的意见与建议,汇总后反映给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公共部门建立联合关系;协助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成员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

三、乡村旅游规划主体机构的运作

(一)复合型运作

1.跨区域空间范畴的应用。在大众旅游时代的热潮中,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具体要实现几方面转变:如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等,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这就代表着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成为我国开发旅游的新模式,这种跨区域空间范畴的旅游规划往往是由多个规划主体共同负责,就需要多种规划机构共同运作来完成。例如海南万宁在发展全域旅游时就借助自我的资源禀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搭建起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的战略,在食、游、玩上做出了各种规划。

2.共享型资源范畴的应用。在乡村旅游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解决乡村道路中最后十公里的问题,道路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方针政策保证乡村旅游的建设能够实现共享。因此,共享型资源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障,多为政府主持型与政府主导型模式。

3.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意图的应用。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措施往往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禁止在乡村旅游保护区内的非法搭建建筑物,乡村景观应保护原始景观和环境,大规模人为建筑物会改变乡村的原貌,也会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将乡村景观遗产和遗址区与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场所分离开,或通过高科技建设乡村景观的仿真场景,以便对乡村遗产和遗址的保护。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监管,同时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需要专家的参与,才能提出更加科学地,具有持续性的规划方案。因此,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规划主体是复合型的,多元组织的,是在政府领导下,各规划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

4.旅游开发与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8月11日,国家旅游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央的号召之下,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组织与实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提出各自的乡村旅游规范与发展方案。部分政府机构努力引进外资,利用本地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与投资方合作,共同开发本地旅游项目,投资方根据市场需求与资源特色建立相应的规划开发项目。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来规划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往往是由政府主持或政府主导的规划模式。

(二)单体运作

1.单体旅游区域空间范畴。单体旅游区域拥有唯一的或相同特色的旅游资源,他们的规划是由主体管理者来制定。例如陕西袁家村,过去,在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带领下,袁家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为陕西首个万元村,现在,在新一任村支书郭占武的带领下,袁家村人利用当地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的称号,具有独特体验感的袁家村旅游模式又再次吸引我们的眼球,塑造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袁家村模式。像农家乐这样的单体空间的内部规划也由经营者自身来规划设计。

2.自创型资源范畴。部分投资商具有自身的规划设计专利,拥有自创型资源,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他们负责自营体的规划与经营。

3.上级政府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良;主体单一,盲目效仿,特色不强;经营不规范,恶性竞争;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服务水平不高,没有规范的服务准则等,

4.为了获得地方或国际机构的资助。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乡村的景观遗产需要保护,行业协会往往承担起对乡村景观遗产的维护与监督工作,一些地方或国际机构会对这些遗产提供保护的基金或费用。

5.对特定问题进行解决。乡村旅游规划主体中的独立机构在解决特定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独立机构往往是由一些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能够完成规划中的技术与文化背景的分析,更加专业地解决问题。

第6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第一步,发现推介典型

村级档案管理,是牵动档案人脑筋的热门话题。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市芷江县新店坪乡和原怀化市盈口乡就进行了“村档乡管”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没有坚持下来。进入新世纪以后,中方县铜湾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村级档案建设,他们在县档案局的配合支持下,采取“统一经费、统一整理、统一保管、统一利用”的措施,创造性地建立起了“村档镇管村用”的模式,将全镇15个村、2个居委会历年来的档案归档整理,全部上交镇档案室统一保管,共整理上交档案1157卷,村级建档率100%。镇政府确定了一名档案员,按月发放档案员津贴,每年还安排了档案业务经费1500元。实行村档镇管村用5年来,共接待群众查阅利用2600余人次,复印档案500多张,市重点工程铜湾电站建设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其中有113起利用过村级档案化解矛盾,显示了这一管理模式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作用。市档案局领导与该县有关领导一起在铜湾调研总结,认为该镇的经验很有典型示范意义,于是达成共识,把中方县作为全市的试点,当年全面推广。

第二步,中方县全面推广

中方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陈同炳在参加铜湾调研后,立即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支持,随即成立了以陈主任为主任、由县政府办、民政、财政、农办、经管和档案6个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中方县实施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领导小组,县“两办”及时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做法、组织领导和时间要求等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从而在全县范围内很快行动起来。至年底,全县22个乡(镇)211个村,100%建档,100%实行了“村档乡(镇)管村用”,共整理归档历年来各类文件、资料、报表、图片13720卷(件),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积累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档案,乡村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得到更好的体现,过去那种有村无档没人管,或者年年建档不见档,被村干部个人据为己有的现象没有了,大大提高了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的水平,干部群众有疑问、有需要,可以直接到乡(镇)档案室免费查阅档案,受到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充分体现了这种管理模式的生命活力。怀化市委办公室《情况交流》全文推介了中方县委、县政府总结的开展“村档乡(镇)管村用”的经验。

第三步,全市范围内实行

第7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2019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已基本完成。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改革。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今年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最后一年,我们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通过“周通报、月调度”、“奖先罚后”、“一对一包村指导”等工作方法,协调各乡镇和各作业公司,全力加快确权颁证进度。截止目前,我县应确权的456个村,开展确权工作比例为92%,完善家庭承包合同比例为97.8%,建立登记簿比例为97.8%,权证发放率为92%,综合完成指数为136%,确权数据已通过省级验收和农业部初检,在全省排名第7位,全市排名第2位。二是启动了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为基础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献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已制定下发,全县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铺开,目前进程过半,年底前可基本完成。三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今年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有关规章制度,完善了相关工作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流转指导价格。截止目前,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3万亩,流转率达到45.6%,在全市排名第四位,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四是今年以来,牵头起草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关于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献县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三农思想、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方案》、《落实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空心村治理实施方案》等多个改革文件已制定下发,《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已征求完意见,近期常委会审议后即可下发。我单位承担的4项改革任务已完成3项,1项正在实施中。

二、抓示范。一是抓好河街镇周官屯、垒头乡沈于村两个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目前,周官屯新型社区已建成楼房8栋,入住7栋206户;沈于村产业园区已投资0.8亿元,中医培训理疗基地已初步建成。二是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共安排128个村(含农场)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118个,其余正在施工扫尾。通过三区同建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了样板,探索了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三、抓整治。一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自3月15日以来,按照省市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攻坚月”、“提升月”、“百日攻坚”等活动,到8月上旬,全县501个村(含农场)基本完成垃圾集中清理工作,初步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在省市考核通报中,我县在全市排名第2位,《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为规范运行秩序,我单位牵头起草了《献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暂行)》,分清责任,严格考核,以确保全县城乡干净、整洁的良好形象。二是努力做好改厕工作。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改厕完成3000座。我们与县卫计局紧密配合,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认真宣传发动,目前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三是抓好乡镇政府驻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县18个乡镇,除乐寿镇驻地位于县城以外,其余17个乡镇政府驻地有8个已列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其余9个为永久保留村,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四、抓发展。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种养加项目18个,总投资1.2亿元;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市级龙头44家;新增农产品品牌13个,总数达到200多个。二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9家,家庭农场132家,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041家。针对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政策业务水准参差不一、功利思想短期行为较重等问题,我们采取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方法,强化指导作用。目前,我县现有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25家,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引入规范发展轨道。三是积极跑办引进扶持资金。今年以来,先后引进中央和省市上级扶持农业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1700多万元,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和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五、抓稳定。今年以来,结合信访百日攻坚行动,我们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深入摸排,全面化解,大力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特别是针对确权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遗留时间长、矛盾纠纷大、调处化解难的问题,我们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充分利用村情、乡理、县法等各级力量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各种手段,不解决矛盾纠纷不罢休。今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135件,其中省市县督办件8件,调处成功率64%,促进了农村稳定局面。在全省上半年纠纷仲裁考核工作中,我县获良好位次,在全省排名40位,全市排名第4位。

此外,完成了扶贫脱贫、防范农民合作社非法集资、固定资产投资入统、招商引资等责任目标。

明年工作计划:

第8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列入工作日程。相比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乡镇政府、县级相关部门更重视新农村硬件建设,上有文件对硬件设施的考核,考核力度大,责任强;下有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得到实惠的期盼,从而上下一心,积极参与。因此,诸如道路建设、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都能顺利到位。但有的领导认为,只要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去了,与之相关联的档案工作无碍大局。因此,没有将其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2.档案经费投入不足,“八防”要求未落实到位。部分乡镇和大多数村经济十分薄弱,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相比显得严重不足,缺少独立档案库房,档案柜架不规范,保管保护设施设备不足。大多数村没有专门的档案柜。档案管理“八防”要求难以达到。

3.档案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工作岗位不被重视,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杂务缠身,有的甚至安排工勤人员或临时人员兼职。档案工作岗位人员变动频繁,有的人员刚刚经过培训,对档案工作刚入门,就被换岗或调走了,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而村里一般由村文书兼任档案员,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因村委会换届而变动频繁。4.乡镇对村级档案的监督、指导、帮扶不够。大部分乡镇未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未对村级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村级档案无统计台账,人员变动未进行档案移交,造成个别档案不知去向。部分乡镇未对村里兼职档案人员进行培训,导致村级档案人员业务不熟悉,文件材料未及时收集、整理,分散在村干部手中,管理混乱。

二、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档案业务指导、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乡镇职工会、村干部会、送档案法律法规下乡、举办档案法规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乡镇、村级干部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乡镇、村干部依法治档意识。

2.加强协同配合。县级档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通过试点示范、规范化建设等措施,探索和总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以点带面,现场观摩、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主动加强与民政、农业、林业、国土、环保、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引导村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抓好农村经营承包、流转档案、社会保障档案、农产品档案、林改档案以及村镇规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和建档工作。

3.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乡镇及建制村档案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体系,着重在领导意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等环节上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培训和帮扶。每年深入各村检查评比,通报批评完成任务差的村,并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

4.规范村级档案收集整理。各村应将档案工作列入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建立村级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制度,指定人员负责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工作。着重从村级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级事务管理等方面收集档案,对于散存在离任村干部手中的档案资料,要通过召开会议或亲自上门等形式收集,做到收完收尽、年代不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村委会换届时应进行档案交接,履行移交手续。要为村级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没有档案设施设备的村,应委托乡镇代为保管档案。

第9篇:乡村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二是整理不规范;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省委农办、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级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一)完善机制,统筹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县档案行政部门要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县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要制定和出台《××县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县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发展。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二是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三是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四是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二是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了解本乡镇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理顺关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三是要创造条件,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室建设解决好经费、库房、设施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四是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对乡镇机关、基层站所、村委会(社区)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以服务为宗旨,依托乡镇综合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咨询、利用等服务,为农民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建档升星级工作。村委会(社区)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村委会(社区)文书要担负起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二是各村委会(社区)要积极筹措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好的要建成档案、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组档案箱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级验收的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还未开展升星级工作的,要按照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升星级验收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政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