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产业发展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产业发展内容

第1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要素。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内涵,促进新型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降耗治污的绿色城镇建设。因此,必须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地方与政府加强和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规律,更好的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有效地提高领导能力的科学性。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端正认识,充分了解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历程从农村起步和突破,改革开放又推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农副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相比较,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体制不顺。受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前的基础设施情况也大不相同。经济好的地区基础设施会健全一些,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要多一些。有些地方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中,没有组织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导致规划脱离实际,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规划与施工脱节,建设中无人监管和指导等现象出现。

②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缺乏持续动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还要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赢。当前,多数乡村存在着生产生活垃圾随地乱放、化肥农业实用过量、非法占有耕地等现象。部分乡村为了优先发展经济,任由非法开采矿山破坏土地,接收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等。虽能短时间发展经济,但破坏了环境,不能持久存在发展。

③农民主动性不能调动,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要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怎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都应该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建议,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如果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再好的政府规划,再多的政策扶持,再大的资金投入,也难发挥长久有效的作用。

④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制约突出。制约建设美丽乡村因素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乡村生态面貌的改善与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面型高素质农民进行管理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能把生态、文明、持久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⑤基础设施管理难解决,服务理念缺乏。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责任划分不清,党群干部服务意识缺乏,常常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后,有人使用,却没人管理的情况。如乡村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基础设施,因为长期没有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出现了坏损和荒芜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也将面临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事业管理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任重道远。要求各地方与政府,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工作细致入微,保障美丽乡村。

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要立足改变村容村貌,通过整体规划和环境整治,配好相关公共设施,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基础保障,创新和推进环境长效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把当地实际情况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融合,健全责任分工和经费保障体系,深入参与建设一线中,从整体上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②重整产业结构,增强持久发展动力。美丽乡村以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美丽乡村就不可能持久发展下去。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现有资源,坚持环境优势与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农业,开发特色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鼓励乡镇、乡村投资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③增强农民活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这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强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只有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形成建设美丽乡村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

④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人才制约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下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

⑤健全保障体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美丽乡村的管理与维护,村里应设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处和保洁队伍,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卫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旧面貌。各政府应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经常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农民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困难,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形成良好的干群氛围。

四、结语

第2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中央一号文件;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

1.发展背景分析

1.1农业发展背景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基于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有效供给不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绿色生产缺失、国外低价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竞争力不足、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新动能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竞争力不够。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

1.2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并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扩大,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亮点。中国乡村旅游虽然时间很短,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大,转型速度很快,已开始呈现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一批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众多旅游景区中独放异彩。例如,黄山市以旅游立市,为实现该市“三最”(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目标,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目标是把乡村旅游业作为该市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新突破,使之成为“黄山旅游’'之后又一世级的品牌。

2.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城乡经济的融合;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可见,二者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全新的突破口:一是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改造农村和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剑欢是可与加快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成为一些地区的旅游优势和品牌。三是可使乡村旅游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样板,成为实现五个统筹的最佳载体,形成特殊产业,减少城乡差距,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3.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乡村旅游强调当地社区和农民的参与,通常一个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就是当地农民直接参与旅游业发展、改变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

3.2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极不充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有总量剩余,也有季节剩余。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可以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再业。例如,在节假日展开的乡村旅67睁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居民周末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既保证了农民在农月羁时也能够获取收益,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也消除了不安定隐患。

3.3提高农业附加值

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可以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适时解决了当地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难题。旅游需求还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提高了农业附加值,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4改善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部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给排水建设、美化洁化、道路改善、住房改造、卫生厕所建设、活垃圾处理等生活细节的处理,从而使当地居民客观上享受到现代化生活。

3.5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对接

在旅游过程中农户必然参与到游客的高品位精神神追求中去,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有些地方为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接待礼仪、外语口语会话和其他旅游服务知识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4.结论

第3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47-03

Study on th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U Wei,WANG Hong-ying

(Architectural Art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Institut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could not adapt to the modern life and production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what rural landscape to construct is an urgent subject to be solved. The theory researched and practiced of th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t home and abroad had got some progress. Based on the excellent experience and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modern rural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as discussed.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landscape pattern which consists of r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ural production landscape and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w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It promoted to guid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scientific theory, to build rural landscape pattern which ha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isted with resources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to found sustainable rural inhabited environment, and to advanc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habited environment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科学地规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政策指引下,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 国内外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国外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如德国Haber等[1]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为基础,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策略系,在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和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上起了重要作用[1]。此外,美国Forman[2]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规划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保护耕地和传乡村景观也起了决定性作用[3]。在韩国,分布于丘陵沟谷和河川平地之间的传而安静的乡村群落和规划有序的梯田稻田、人工草地和果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优美景观大大推动了本国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1.2 国内乡村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学者对城镇化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公路“村村通、户户通”,农民增收管道进一步拓展,农村居民新楼房、新院落层出不穷,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面貌。

然而,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村庄特色丧失,偏远地区的古镇古村,老房子,老胡同,都面临着被改造,被遗弃的命运。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地域文化景观。

2 现代乡村景观的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致力于人类聚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实现乡村环境生态系的最优结构和持续发展的途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有效筹城乡发展,在城市环境生态恶化的形势下,乡村景观建设能够美化人居环境,使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乡村景观规划的目的是协调乡村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景观规划是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乡村景观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败。乡村景观规划是将乡村建设成既具审美功能,又能保持环境生态健康发展的需求。现代乡村景观建设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地方经济

新农村建设对农、林、牧、副、渔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2009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农作物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油料总产量增长17.8%;家禽存笼数,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鲜鱼增长16.3%,获得了最好的经济效益。湖北宣恩县李家河乡产业结构调整使全乡烟叶面积保持在333.3 hm2以上,烟农种烟收入超过1 100万元,为财政提供税收在200万元左右。“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以展示民族风情和民俗农事为特色,提供休闲度假和餐饮娱乐为活动内容,以旅助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2 合理利用资源

乡村景观规划把乡村环境视为一个完整生态整体,在把握环境整体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景观生态系的最优规划与设计。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同步进行,集约利用一切乡村环境资源,使新农村建设能够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林业、牧业及渔业等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现代概念的乡村景观。2008年冬以来,湖北宣恩县李家河乡在海拔较高的上洞坪、黄柏营、田坪等村发展适宜的黄金梨果园种植100 hm2,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2.3 传承民族文化

乡村景观是人类接触传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保护乡村风貌特色与环境资源,传承地域文化。乡村景观规划对乡村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如建筑理念、艺术装饰、文学作品都能够强烈地传承民族的文化一样[4],乡土建筑景观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唤起民族历史记忆的纽带,凝结于建筑中的文化。

3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内容

3.1 乡村景观概念

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多种土地单元组成的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人类以农业特征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和人为特征的综合环境[5]。

3.2 乡村景观的内容

乡村景观由一定范围的农田、林地、牧业、种植和养殖业及村落等综合构成,是有着稳定的运动规律和健康平衡发展的复杂的生态系。乡村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的内容。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环境等自然因素对乡村景观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社会因素对乡村景观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不同地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资源状况的差异,乡村景观的内容亦各有所侧重。

3.2.1 乡村自然景观 乡村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自身的面貌,如地质地貌、气候特点、水文特征、土壤结构、动植物群落等,是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自然景观体现出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理景观特色,其内容丰富多样。广阔的农田、秀丽的山川、原始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或交错的水乡等等,随着四季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幻。

3.2.2 乡村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指特定地域范围内各种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是人类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现象。如聚落、农田、工业区、工农业产品、通讯运输网络。乡村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包括村庄聚落特征,街道布局、建筑文化、民俗民风、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反映一定历史和地域范围内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4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的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4.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4.1.1 平原乡村景观 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规划中根据平原地区地域特色,将平原大尺度地域景观与季节相结合,打造各季节农田种植物主体景观,塑造大地景观风貌的同时更体现出农田景观的多种生态功能。如农田生态安全维护、农田生产力的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化和体验休闲。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6]。

4.1.2 山地乡村景观 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古人选择山地环境聚居生存,一些原始古村落因崇尚依山傍水的风水理念而受世人称道,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5]。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既是严重水土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植物的生长条件受到气候的限制,高原地区多以植草为主而进行农牧活动,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草原景色令人神往。

4.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6]。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4.2.1 乡村种植业景观 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管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发展健全的自然面貌和相对稳定协调平衡的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植被品种繁多,在土地利用、生物和时间资源(如发展冬季农业)等方面综合考虑,利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丰富的色彩和质感特点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植物群落景观。保持一定的乡土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群落、农作物为本地植物材料,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他观赏植物。

4.2.2 乡村养殖业景观 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如为避免人为的干扰,在林中开辟空地,在道路两侧设立保护带;保留不同树龄的植被,保证动物的越冬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活动的场所;渔业景观是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具体应包括海洋、滩涂、内陆水域和低洼荒地等,适当开挖人工水域,保护水源并提供鱼类生存的场所,能达到丰富乡村景观的目的。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让人们认识乡村并体验乡村田园的生活,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乡村生态环境,体验抓捕鱼类的刺激和精彩,欣赏鱼、虾、鳖、蟹竞相争食的画面。

4.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陈志华等[7]编写的《新叶村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的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考虑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在住宅造型方面选择符合地方民居的建筑色彩和风格,乡村聚落的民房住宅、道路水系、绿化种植均应注重场所精神。以彭一刚[8]的《传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村落的研究,对乡村景观进行了分析。在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下,乡村聚落形式需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力求沿袭本地的传特色,完美实现继承传、发扬现代的使命。

5 结语

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特色风貌的乡村景观才更能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新的乡村景观格局需要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综合构成,是现代乡村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倡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乡村景观规划,构建资源禀赋与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格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FORMAN R T T.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 于真真.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莱芜市王石门村为例[D]. 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 冯淑华,方志远. 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J]. 江西社会科学,2005(3):11-34.

[5] 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3):15-36.

[6]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3):12-26.

第4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乡村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调查,迄今已有至少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亮点,但其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国内很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已把兴办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部分地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规律,造成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开发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投资主体的市场认识狭隘,过于注重现实需求,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只进行表层开发。有些地区急功近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原生态文化和民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有些地方为建设观光型农业科技园,盲目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效益不高;有些地区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均在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产品类型和内涵都有待加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位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例如,部分以农事活动为依托的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产品,仅停留在游客入园摘果、采茶和赏花上,可供游客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不够;部分以民俗风情为依托的乡村文化游,仅限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游“民俗村”,知识性和趣味性不强。

从经营管理来看,由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经营者更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

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行业的一般特征,即劳动密集性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这些特征使乡村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也要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的引领下,乡村旅游应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持久地发挥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提高产业化认识是乡村旅游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中国农村受土地分散的影响,乡村旅游项目类型多,但规模小,没能组建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经营者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重要环节(农业资源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简单认为通过开发现有农田、果园、住宅便能建成一个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是乡村旅游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地政府、企业、农民的产业化认识。

——加强政府主导与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为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规范乡村旅游业发展、扩大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人员业务培训等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各地各级政府的主导。加强政府主导,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既可减少乡村旅游的投资失误,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又可以实现区域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的健康、稳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布局区位的选择,二是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三是乡村旅游的容量确定,四是乡村旅游市场特征与需求的分析,五是乡村旅游地形象的确定。

第5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能够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在增加农村经济收益的同时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而通过挖掘、塑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开发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是第一产业的资源和第三产业的服务结合创造高附加值的探索,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一)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相融合的产物,从乡村旅游的流向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客源——乡村资源”单向度流动的特征,旅游活动主要是以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体验、消费为主,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实现了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发展。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城市旅游者在乡村地区的多元消费,而且加速了设施、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流动和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将传统农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复合型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调整农业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增强乡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并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还可以使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强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地位。

(二)乡村旅游丰富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主要体现在:

1资源性收入。农民是农业生产资源的最大所有者。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土地以及土地上拥有的资源,如林果业资源、花卉苗木、建筑设施等获得直接的经济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以租金的形式兑现。同时。当前各地正在实践的农民旅游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入了股份合作的理念,将农民转化为持股人,实现股票分红收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服务性收入。广大农民是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务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开办农村餐馆、农家旅馆、旅游土特产品商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部分收人主要以旅游经营收入或工资的形式实现。

3农产品收入。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产品消费融入到游、吃、购、娱、住的整个过程。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旅游附加值。

4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推动了餐饮、包装、运输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地方财政的增长,这更有利于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直线增加。

随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农民的增收渠道也将日益多元化、丰富化。

(三)乡村旅游加速了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资金的多渠道筹集,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实现了贫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在保存农村传统风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同时,提升了乡村形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方式。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乡村文化内涵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农村中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乡村文化,实现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乡村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当地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从保护整个乡村文化空间的高度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通过旅游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可以拓宽乡村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和渠道,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增强优良文化的实力和渗透作用。

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性要素,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国整体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乡村旅游的提升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得以完善、深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三级体系建设

结合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共包含三级体系:

(一)社区文化体系。

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乡村社区是以家庭为单位。以村为中坚,以集镇为范围的开放空间。乡村社区能够代表一个地理范围内的文化特征(包括传统、风尚、特色等),也能够体现乡村的群体合作,而群体合作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乡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区的参与。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是指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社区群众全面而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不仅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恢复或重建乡村历史文化遗迹和乡村文化传统突出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通过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展现乡村特色,通过塑造社区居民的整体形象和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形成社区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发挥社区文化的凝聚作用。

(二)庭院文化体系。

乡村文化庭院。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乡镇自然村庄的布局结构选择的、能够代表乡村典型文化的农户及其庭院,目的在于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村庄的文化建设。这既有利于对具有特殊价值的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性保护,又能够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庭院文化建设要求充分挖掘乡村价值观、特色产业及生产生活民俗等,并结合旅游文化氛围营造,在赓续、保护乡村传统的同时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模式有主题院落、寄宿农庄和家庭旅馆等的建设。

第6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关键词】村镇;发展;规划

0.引言

在对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我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是为了繁荣农村的经济,还关系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成。因此,为了统筹城镇经济发展与村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快速稳定的发展村镇经济建设,国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为主要内容的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巨大的城乡差异和低下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都将是阻碍村镇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怎样规划经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

1.依照法规,合理规划

1982年国家建委及农委颁布了《村镇规划原则》,我国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1993年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年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5年《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及标准,至1996年底,全国78%的镇, 59%的集镇,18%的村庄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或调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2007年《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8年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进入了完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

2008年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明确,城乡规划中的村镇规划也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现阶段规划中,市(含县政府所在镇)的规划相对来说按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实施进展较好,村镇规划包含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发展相对滞后。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布局。镇(乡)制定规划时,也要规划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指导村庄制定规划。镇(乡)规划的具体要求可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规定执行,村庄规划在新的村庄规划标准实施之前应参照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编制。

2.根据实际,理性规划

根据我国村镇规划编制要求的发展来看,村镇规划已从原来最基本的要求,即满足村镇体系现状图,村镇体系规划图,规划区用地现状图,规划区用地规划图,规划区工程管网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的“五图一书”,调整为现状资料分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各市政工程规划、防灾减灾、环境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一整套内容,所采用的标准也基本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接轨。而且,规划法要求在制定调整规划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城乡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推进,审美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村镇规划的制定与修编将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村镇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2.1产业分析,准确定位

产业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镇规划的依据。因而我们要注重产业定位研究,做好产业分析,找到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重点。村镇在产业定位研究时,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农产业也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产业定位研究的过程。产业定位研究通常由产业规划师进行专题的产业研究,根据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典型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鉴,产业的SWOT分析,确定产业定位,确定总体发展思路的规划产业、指导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产业定位研究中必需进行产业的详细分析,应从产业发展机遇与区位优势,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区产业的对比,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总结中理清产业发展的脉络。通过产业扫描,产业筛选,提出产业定位建议,确定村镇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确定产业定位之后,就可以为村镇规划中确定村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如确定村镇的类型,是区域条件分类的城郊型和乡村型,还是主导产业及资源分类的产业型、养殖型、旅游型、保护型、交通型等。村镇类型确定后也就容易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之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村镇发展之路。

2.2城乡结合,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村镇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在城市层面划定蓝线(水系控制线)、绿线(绿地控制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黄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红线(道路、用地控制线),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乡统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也就使村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使城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7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 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第8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关键词:安徽;乡村旅游;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X32.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6602

0 前言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因而,许多国家亦将乡村旅游称为“绿色旅游”。

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态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他们住在农家,吃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生活增加对自己的认识。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而在日本,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

东欧的波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的特点是参与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到1996年底,波兰全国已有由450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另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就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它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这样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波兰与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典范,指明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诱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内容各有侧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2.2 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2.1 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

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

2.2.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可以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2.2.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2.2.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依靠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发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生态型、学习型和名人故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1985年,安徽黄山西递村农民勇开先河自办旅游,掀起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的新篇章。

3.1 安徽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3.1.1 独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安徽省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还有皖东南的茶乡、竹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3.1.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

安徽省南北两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北方多平地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加上盛行于安徽省各地乡村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及游春踏青、龙舟竞渡、花鼓戏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这些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1.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安徽省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文房四宝、徽派四雕和盆景、徽州漆器、竹编、芜湖铁画、灵壁磬石、青阳折扇等。

3.1.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安徽省因其独特的徽州文化而享誉海内外,徽州民居可谓是古今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如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安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古称芍陂的寿县安丰塘,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3.1.5 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

乡村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在安徽省纷纷涌现出的菜花节、西瓜节、采茶节等一批颇具特色的旅游节庆,就是乡村劳作作为旅游项目的一种体现。这些劳作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3.2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力举措

3.2.1 创建乡村旅游行业规范标准

在2006年,安徽省创建了国内首个乡村旅游标准――《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该标准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强调了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引导与鼓励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突出特色。与此同时,游客在参加乡村旅游时也可以享受到一定标准的服务。

2009年7月,安徽省旅游局编制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推进农业生态游、农家乐、农耕文化和农村民俗游等各种业态的乡村旅游形式健康发展。该标准着重对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景点的卫生环保、体验参与、服务质量等都明确了量化指标,对组织管理、文化注入、人员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2.2 举行大型旅游推介会及乡村旅游摄影大赛

早在2006年,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集团为了响应国家旅游总局推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活动,在南京举行了“江苏百万人,安徽乡村游”大型旅游推介会,引导广大江苏游客走进安徽,充分领略江淮大地独具神韵的民俗风情和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实现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举办“江淮晨报杯”安徽乡村旅游摄影大赛,七百多幅作品见证了安徽省乡村风景魅力。

3.2.3 积极组织专家打造全省乡村旅游规划

从2006年12月安徽省第一个县级乡村旅游规划――《休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诞生至今,安徽省旅游局积极会同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多个重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其旅游发展前景、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的透彻分析,提出积极的发展战略,并对其功能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2.4 打造12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落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2007年,安徽省旅游部门在全省选择120个村落,依据不同村落的旅游资源、客源或区位优势,打造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枢纽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精品。

4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道路问题

安徽省某些乡镇的道路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而交通是否畅通无阻,影响着“乡村游”的发展。

4.2 同质化问题严重

安徽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景点遍地开花,但真正有特色的休闲项目并不多,玩来玩去,不外乎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格调单一。乡村旅游亟待不断创新,只有通过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才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而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换代。

4.3 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环保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多数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档次不高。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增多。部分农家乐大多临河、沟、渠,靠近公铁路,大多没有固定的安保人员,缺乏重点部位的提示性标牌,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济东.波兰旅游业奏响田园交响乐[J].中国旅游报,1997,(3):24.

[2]王兵.浅析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误区[J].旅游管理,1997,(34).

[3]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02).

[4]安徽省旅游局.乡村游标准首现安徽――乡村旅游创建设立三个等级[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6813.

[5]张文洲.乡村旅游年:农业大省安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EB/OL].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06331.

[6]王立武.安徽乡村旅游遭遇“成长的烦恼”[EB/OL].中国经济网,200962.

第9篇:乡村产业发展内容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创新

引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直是中央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未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新农村规划背景的变化

2006 年以来,新农村规划工作从方案编制、实施管理到监督检查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中国农村建设新风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提出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使得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众多因素正悄然变化。

1.1 城乡统筹发展新政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中央政府长期以来,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不断融入农村,城乡一体化不断的深化,城乡之间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社会也走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期。

城乡统筹发展时期的新农村规划,促使乡村社会更加注重综合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一方面,通过新农村的建设保证农民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是从社会、文化、政治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综合发展要求,从关注民生逐步走向深层次民主。

1.2 土地集约利用新规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空间低效、粗犷的外延式扩张,导致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在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基本农田保护总负责。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不仅要求城市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广阔的农村土地利用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宏观政策背景在客观上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的用地方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过于分散的用地模式必须改变。而伴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农耕模式。这种现代化的耕作方式也要求农村居民点和生产用地相对集中,从而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机械生产的高效化。

1.3 规划主体参与新况

在新农村建设初期,乡村空间构成的主要因子――农民,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观改变的意识;以旁观者观察的身份远远多于主人翁参与的角色。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众多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实例,从思想上打消了农民的疑虑,在行动上给了农民极大的鼓舞。乡村社会村容的变化、环境的美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村民“可见的实惠”,改变了生性淳朴的农民固守的观念。新农村建设从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变为上下联动的可行性规划,促使农民从被动地接受规划到主动地迎合、参与规划建设,使得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 新农村规划面临的困境

2.1 规划主导思想模糊

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生产发展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有效支持,新农村规划――“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核心思想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而短时期内最能体现新农村规划成果的恰恰是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新农村规划更多的偏重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空间的梳理。这就造成了新农村规划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的矛盾,规划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中徘徊。

2.2 规划实施进展较慢

当前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着力点是依据镇村布局规划,推进村庄居民点集中布局,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的特征,为了便于农业耕作,农民在建房时基本选择与其“责任地、自留地”相邻。这种分散的居民点格局和农民对传统宅基地的留恋、地缘的集聚等在主观上为宅基地的集中形成了障碍。同时,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在客观上延缓了农宅搬迁的步伐。这一方面造成了新农村规划实施进展较慢,规划效果迟迟不得体现。另一方面,农村在经过一轮轮规划编制过后,农民却享受不到新农村规划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农民主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农村规划建设整体实施。

2.3 规划基础资料缺乏

“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实践所总结的基本方法,每一项规划工作都离不开详实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虽然农村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规模,但现状村民的户数、宅基地的数量、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仍是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相对于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和资料的储备而言,农村社会的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未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加上基层农村组织的经济水平有限,基层的建设部门难以提供出充足的资料和数据。如部分村庄居民点甚至是1960 年代所测绘的地形图,规划的编制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示和标识作用等等。这些规划基础资料的缺乏是新农村规划实践过程中时常面临的困境。

2.4 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虽然已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经验,一直没有固定的规划模式可循,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从规划过程到成果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笔者在参与的几次新农村规划成果交流会上看到,规划成果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五花八门,少的仅有村庄现状、总平面布局等几张主要图纸和两三页说明文字;多的则包含了规划结构图、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环境保护图、建设时序图等达三四十页内容。同时,由于目前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是由城乡规划设计院及部分建筑设计院来承担,在其他市场业务的压力和新农村规划低价的资金瓶颈约束下,各编制单位对新农村规划既缺乏足够重视,更缺乏相关研究,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平良莠不齐。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其最终结果便是造成新农村规划在“低价”和“低质”之间恶性循环。

3 新农村规划的创新

3.1 规划思想的创新

3.1.1 树立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有机统一的主导思想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改善生活是新农村规划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两者在内涵上不是对立的,生产发展可以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生产的再发展。因此,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中相辅相成的工作,新农村规划建设不应教条地将两者割裂开来。

规划应明确新农村建设实施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始终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导向,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增长,从而达到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机平衡。

3.1.2 建立与资源禀赋、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差别化规划思路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城市化总体水平已超过了40%,但目前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对于幅员广阔的农村而言,由于区域位置与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已达小康,而西部地区部分村民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因此,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忌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教条地将规划标准设定为一种模式,否则,势必将产生一些生搬硬套、缺乏特点、劳民伤财的现象,这无疑会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相背离。新农村建设应针对不同的地区,根据当地具体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特色以及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赋予村庄不同的功能和特色,制定与村庄功能特色相一致的规划建设标准。新农村的建设也应以发展生产为基础、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时因地,建立与资源禀赋、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差别化规划思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

3.1.3 切忌过分追求“农村景观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化的集中体现。乡村则是城市的后花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二元结构不是中国特有,新农村建设是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将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更趋合理化,这个“合理”,就是农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差距将消除,留下来的是农村生活分散、城市生活集中的形式差别。简单来讲,就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能过分追求“农村景观城市化”,而要将城市化的职能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中。从空间、政策上实现城市人才、技术、资金向农村的有效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村庄的内涵与特色,保护乡村的风貌特色与环境资源。

3.2 规划实施的创新

农民宅基地过于分散、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和农民“脱地”后缺乏相应的保障是新农村建设实施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在明确规划主导思想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规划实施的创新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3.2.1 经济发展层面――产业发展带动规划实施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应理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行动策略。城市拥有技术、人才、文化、资金等众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农村的建设应抓住城市向乡村空间拓展的机会,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乡镇企业进入园区规模化生产的步伐,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农民住宅由分散向集中的有序过渡,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乡村内部,针对不同村庄的定位,采取差别化的发展思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外因是物质变化的辅助推力,内因才是物质变化的主导力量。城市社会发展的规律已证明,工业产能的提升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农村的发展需要城市外力来拉动,但农村在利用城市技术和人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乡镇企业内涵的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解放了乡村大量的劳动力;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为这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人口和空间的有效集聚。

规模不断扩大的乡镇企业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和生产要素的补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后续动力,从而在乡村社会内部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 技术管理层面――弹性与刚性相结合

规划实施和受益的主体都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来。农民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强化其主人翁意识,使农民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在规划成果中充分的体现,从而保证规划的实施在主体层面上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规划管理和编制的技术人员,更加注重规划指标制定的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刚性指标在原则上对乡村生活环境、居住质量作出硬性规定,是规划实施必需达到的指标,是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基本保障。在村民住宅搬迁、拆建时序以及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则根据农民的意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弹性管理。

通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实现规划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快规划实施的步伐,是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3.2.3 政策制度层面――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民主高效、法治健全的新型社会中,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农民的主动积极配合。农民最朴素、最现实的要求是能够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礼记・礼运》之《大同篇》中有这样的描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希望在新农村建设所要得到的最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滞后,缺医少药状况突出,很多地区基本停留在家庭保障,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深入到农村。针对农村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等推进速度较慢、覆盖面不全的现象,导致农民在思想上对包括新农村建设在内的新兴事物难以接受,客观上导致了新农村规划实施进展较慢。

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思想上解放农民,从行动上帮助农民,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考虑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差别化实施社会保障项目,从实际出发关注农民“民生”,从根源上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清除障碍。

3.3 规划方法的创新

3.3.1 政府组织、农民参与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监督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有序组织。2007 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更是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一法一条例”统称为《城乡规划法》,在突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基层政府在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着宏观调控、领导协调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农村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坚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建设办公室,积极协调基层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规划从立项、编制到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是农民,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服务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新农村规划应在政府组织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从规划项目的立项、现场调研到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都应该做到“尊民意,顺民心”,以确保新农村规划能够切实地为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服务于农村发展。

3.3.2 依法编制、科学规划

新农村规划主要是在现状散点分布的自然村落基础上,考虑到今后农村发展和村庄拆并的可能,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村庄环境有序梳理的行为。这项有序建设行为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层面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观层面的镇村布局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等都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依据。在编制新农村规划时,应以此类上位规划为基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空间作出合理的布局。

3.3.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传承地方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是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每项规划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规划设计方案往往因为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千城一面”而为人诟病。当前,编制规划的村庄都是经过镇村布局规划后保留和兼并的,都代表着一定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亦或体现了地方环境特征。这就要求规划因地制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寻求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在住宅选型方面选择符合地方民居特色的建筑色彩和风格,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应以经济适用为原则,植物配置应以本土经济树种为主……,从多方面体现新农村规划的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避免在农村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更不能出现“农村城镇一面化”的局面。

3.4 规划表达的创新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规模和性质决定了其与城市规划的差别,两者虽然都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城市规划在市场行为方面的要求远远复杂于农村规划。同时,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要求,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城市规划的成果内容往往较为复杂,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要求都有详尽的阐述。新农村建设规划则更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要求规划设计成果对村庄的建设、布局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新农村规划成果内容应以简单、实用,能够科学指导规划实施为主要目的。

3.4.1 新农村规划的类型

从新农村规划的内容看,有历史文化名村、乡村地域风情等多种不同特色的村庄。但就规划的类型而言,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上可归纳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平面布局规划两大类,它们在规划编制方法与成果内容的表达上亦存在一定的区别。

(1)村庄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主要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大、有一定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较复杂的村庄”开展的较为详细的规划。由于其现状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规划成果应是在村庄现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村庄总体布局,并对现状村民住宅的处置、村庄的水电、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工程作出明确的规划,从而切实地指导规划的实施。因此,规划成果内容通常包括现状分析、总体布局、建筑处置和住宅选型等图纸以及简单的文字说明。基础设施及工程管线规划内容则针对村庄性质、地域的不同,有选择地进行规划。

(2)村庄平面布局规划

村庄平面布局规划主要是针对镇村布局保留的村民集聚点,近期村民有建房需求的村庄所作的规划工作,其主要内涵是为村庄划定建设空间,指导农民按规划合理建房,引导村庄建设空间有序发展。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划定村庄范围的基础上,梳理村庄道路骨架,确定村庄内不同的建设空间,并为村庄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在规划成果表达上,应力求简单明了,主要包含村域范围、现状图、规划图及简单的文字说明。

4 结语

新农村规划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规划总体目标虽已初显成效,但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注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新农村规划应明确主导思想,总结问题和经验教训,创新规划思路,加快规划实施的步伐。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力度,坚持城乡联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