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乡村支教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支教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支教背景

第1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贵族化的特点,普及性不强。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城的加快,乡村旅游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者新的体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世界各国政府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救传统农业经济活动的衰退、解决农民就业、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北京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4个阶段,实现了由最初的自发式发展向规范式标准化、由单纯的“农家乐”向类型多分布广的“乡村游”、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想内涵式提高的三大转变,形成了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分工、定位清晰、社区营销、基础完善、融资创新、标准管理”的乡村旅游的北京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民短期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理想方式,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类型趋同、缺乏特色和创新、服务质量不高等不足之处。这些成为制约京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中服务质量不高又是其软肋之处。服务质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京郊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以适应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

旅游是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这一概念也一直是界内研究探讨的热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试图给出一个明确规定,却仍未达成共识,探讨还在继续。但对于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是大家所逐渐认可和接受的。

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下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2]。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3]。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乡村旅游作为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其本质在于满足游客寻求平衡和解脱的心态,满足他们从喧嚣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简单和平静的生活体验[4]。所以,开发形式多样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注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日常生活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通过个性化的参与过程获得美好的心理感知和享受,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回顾

对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虽未达成共识,却也极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

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中永久性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5]。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6]。纳尔第(Nulty,2004)指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涵盖了很多要素,其中心部分是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旅游依赖于提供旅游场所的农村地区,它的遗产和文化,乡村活动和乡村生活。”[7]

杜江等(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8]。王兵(1999)则认为,“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农民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9]。肖佑兴等(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0]。

在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旅游的本质,笔者尝试为乡村旅游做这样一个解释:既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以及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民俗为基础,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对象,来满足游客寻求平静、求职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三、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结构体系逐渐完善。随着游客消费意识愈加成熟,京郊乡村旅游也正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基于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始逐步出现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各区县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和农耕体验产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乡村景观、民俗旅游村(户)、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构建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一村一品彰显特色。从2007年起,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组织专家调研,明确了各区县的旅游特色定位。比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一色”的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经营,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为乡村旅游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3.沟域带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

虽然北京乡村旅游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品牌、产品层次较低、服务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游客从中获得的服务和精神感受层次并不高。

1.缺乏品牌,主题性不强

在游客心中建立恰当的地理品牌个性,可有效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11]。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主题性不强已经成为北京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虽然北京市旅游局通过“一村一品”对各区县的旅游特色进行了准确定位,但是从实践来看,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仍然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赏花摘果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层面,甚至出现了乡村旅游等同于饮食游的倾向,造成乡村旅游地品牌定位趋同化严重。只有少量的艺术采风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客人以度假的方式留宿在爨底下和遥桥峪这类古文化村落。

2.服务意识淡薄,影响体验氛围的营造

郊区农民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仍然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虽然搞旅游接待使他们成为商品经济中的卖方市场,但观念、意识的发展变化迟缓,对旅游市场需求不太敏感,仅凭原始的乡村待客常识提供服务。即使是开发的其他体验项目,也是经营户服务程序简单,服务态度消极,大多需要游客提出服务要求时才予以提供。这种状况与村落离城区或景区的距离成正相关,即离城区、景区越远,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程度越低。

3.产品层次性较低,市场细分不明确

北京市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为主。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旅游的产品升级转化[12]。要引导乡村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动发展,既丰富游线内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又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4.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新的推动力和亮点,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夏普利(Sharpley,2003)指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满足本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鼓励地方工艺品生产,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3]。然而京郊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非本社区居民,当地居民并没有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本地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游客也不能从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身上感受到当地风情的热忱和当地的人文气息。

5.商业化污染严重,部分传统乡村民风民俗消失

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在京郊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民俗村为了迎合部城里人的需要,把传统的木制门窗换成了铝合金,漫地青砖都改为地板砖,红砖外墙贴满锃亮的瓷砖。这种土洋结合的结果是游客完全不能体验到真正的“乡村味”。因为缺乏特色,一些民俗村逐渐对游客失去吸引力,失去自身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与对策

面对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它的发展前景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品质,以促进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准确定位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如果缺乏鲜明的主题,无法给游客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体验性行业,其产品定位应集中体现在主题上,即体验主题化。主题性不强直接导致了游览和活动项目设计时的混杂,市场定位和营销工作难以开展,从而难以对潜在游客产生足够的拉力,前来旅游的顾客对服务的整体感知也不能满意。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多做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提炼其体验主题,通过细节强化主题,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中、低档乡村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有感召力和参与性,体现各自本土化的特色与文化,以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附加值的提升,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农家乐趣,为他们带来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体验,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二)重视旅游地宣传,塑造品牌形象

乡村性一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推销的整体核心和独特卖点[6]。但从长远看,只有将市场对乡村性的诉求和认可凝聚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上,才能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获得游客忠诚,以实现长足的持续发展。作为品牌对应消费群体情感需求的核心,旅游地品牌个性如何取得游客认同,形成游客忠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旅游地应立足本地特色,在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体验产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地宣传,塑造旅游地品牌形象,以获得游客忠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能否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现在的自发性、自觉性、无序性的服务,甚至缺乏诚信性和欺诈性的服务时有出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也应自觉学习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服务品质,以此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第2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活动主题: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一、活动背景:

乡村建设越来越快,市目前小商品集散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乡村,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也随之由乡村来到乡村。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人们关注。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差收入不稳定,不能在其子女学习、生长过程中给予其稳定的支持,致使其子女们不能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寒暑假期,更是由于父母们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往往会发生很多令我痛心的意外事故。外来建设者子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临时的城乡分治导致了城乡经济差异、教育差异、文明差异,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别和尊严差距。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使许多民工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和乡村建设者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以及使他子女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社会对他报答。让我奉献一份爱心,暑期抽出一点时间,帮帮这些渴望学习渴望融入乡村的孩子们真诚奉献,爱心支教。

二、活动目的:

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对乡村建设者们得回报。协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减少暑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意外事故的发生。让他乡村里也能感受到一份温暖。让幼小的心灵懂得爱与感恩。也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心与奉献精神,让我用所学知识和力所能及的行为回报社会。让他过个充实的有收获的快乐的暑假,同时也让父母们减少担心,这就是本次暑期实践的最大目的.

三、活动对象:市外来建设者子女(2-6年级小学生)

四、支教内容及形式:

本次暑期实践除了日常的课业辅导、作文训练、英语辅导等日常教学外,还针对当前国家时事政策和社会焦点问题进行一系列活动1.特色活动如下:

①校园安全防灾集训营

活动背景目的:近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故,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身体和心里都产生了诸多不好的影响。对于民工子弟的子女们,由于家长常年忙于工作,往往对孩子疏于教育和管理,特别是缺乏对孩子人身安全的教育。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得知,外来民工子女安全事故频发,沉重地敲响了我们的安全警钟,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学生相关安全教育成为此次教学的重点。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

活动亮点:利用网络以一种新颖而非传统灌输的形式给孩子们带去真实体验与正确反应做法。邀请专业护士给学生讲解及演示相关安全知识,带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要求专业消防员为学生以小学生喜欢参与的消防演练运动会形式模拟逃生现场及正确灭火方法,对其处理相应的事件有很大的帮助。

②仲夏“循环我们的爱”

活动背景目的:爱心公社“爱心书包漂流”活动开展四年来,在全国范围都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已经成为了市一大“爱心品牌”项目,我们想让参加夏令营的受到帮助的流动花朵们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让他们用自己微薄的爱关注更需要帮助的山区的贫困儿童,循环我们的爱。

活动形式:我们志愿者得到了爱心人士彭老板赞助了470多个环保袋。彩色铅笔工具(还在等着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赞助),让流动花朵们,画出心中的梦想。手绘环保袋,义卖环保袋。利用休息时间我们志愿者将会把手绘的环保袋拿到的绣湖广场上进行爱心义卖,第一宣扬环保,让市民了解一些环保知识让环保袋循环利用起来,第二是宣扬大家的爱心让大家加入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我们会将环保袋义卖所得的善款以流动花朵们的名义来认捐一批爱心书包,由爱心公社负责把爱心书包漂流到今年的主漂流地四川大凉山。循环利用环保袋,就想我们的爱心一样一直循环着。

③我爱我家

活动背景与目的: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体谅正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主要途径。通过各种形式亲子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让家庭充满爱。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人幸福,而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父母亲与孩子间的爱升华,另一面还可以让我的爱传递给孩子们,使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让平时因为工作繁忙而与子女沟通不够的外来务工人员兄弟与孩子有一次亲近的机会,让家庭更加和谐,生活工作更加幸福。

亮点:我们借由明信片的方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向父母吐露心声的机会,形式新颖,让孩子与父母之间能够真正的听到“连心之音”。通过孩子的绘画和文字,拉近他们与思念的亲人朋友的距离,记录外来务工人员的一天,感受其忙碌与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爱,形式新颖。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

1.连心之音——我想对你说“爱你”

形式:让孩子用自己的绘画和文字记录对父母或远方亲人、朋友,用明信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写给远方亲人朋友的由孩子放到邮箱,写给身边父母的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2.生活光影——父母的一天

形式:在孩子和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组织2—3名队员随孩子回家,让孩子将明信片亲手送给父母。队员针对孩子父母在的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问题其对进行采访,并摄录其一天的生活过程,将录像制作成感人的CD。

④爱在仲夏——文艺汇演

活动背景目的: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为了让这些流动花朵有一个深刻的暑期生活,在闭营的前一晚我们志愿者会与流动花朵们举办一场主题“为爱上色,圆你童梦”的演出,让家长与孩子们有一个难忘的夜晚。也同时让我们志愿者有一个难忘的支教经历。

时间:月日周五

地点:暂定绣湖广场

活动流程:我们志愿者会去找礼仪公司赞助我们搭建舞台,联系一些暑期艺校班,来友情演出,我们志愿者也会与我们的流动花朵们精心安排个节目,使这场演出充满欢笑与快乐。演出中我们还会播放我爱我家活动中的短片,拉近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其他观众有心灵的触动。

2.课程设置:

各年级课程由各年级学习情况具体确定,初拟于下:

语文:给同学们读一些优秀作文,初高中精品文章,一些杂志上富有启发性的文章,并讲一些作文技巧,在课堂写作文,点评作文,以提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和阅读水平。并开展情景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数学:讲授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做一些趣味数学题,寓教于乐。

英语:教学生们英文单词,课文,儿歌,动物名称、简短的对话、小故事等。

自然:介绍奇妙的大自然和一些自然常识

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们要爱祖国、爱人民;要讲卫生、讲礼貌;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3、集体做运动

开展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教学生们基本的动作。

踢毽子、跳绳、跳橡皮筋等运动,把奥运会精神送到我们可爱的学生中间去。

做游戏,支教人员通过学习,教一些简单游戏。这不仅让我们回到童年时代,也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完美生活。

五、地点:务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

六、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七、活动负责人:

第3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学号:

院别: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20xx级临床心理学

活动地点:XxXx县Xx乡Xx小学

活动天数:14天

活动目的: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报告日期:20xx年7月27日

目录

实践报告题目

调查背景

实践目的

实践内容

一.教学总结

二.数学总结

三.素质总结

四.心智发展

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艰难求学路.教育体制

调查背景:

根据20xx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

暑假里,在XxXx县Xx乡Xx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第4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还原一下事件经过大致是这样:

“崔永元公益基金会”打算在今年8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此前已经举办了5期,共有甘肃、贵州、四川、黑龙江等省约700名乡村教师接受过培训),然后发邮件请湖南省教育厅帮忙发文件或通知等,湖南省教育厅回复说“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于是,6月11日,崔永元对其进行“怒斥”。

在公共领域,支持崔永元的有些声音怀疑,湖南省教育厅是不是怕崔永元打了自己的脸,因此不支持?可以让人联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多年前一个德国的志愿者卢安克在广西农村义务支教,扎根山区,给失学儿童上课,但有关部门却处处刁难,最终这个原本该“感动中国”的人物梦碎于中国,只能离开。

“自己的事情不去做,别人做了还要去干预、破坏!”是很多人跟着崔永元一起愤怒的现实背景。

但被“怒斥”后,湖南省教育厅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对于民间公益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应由该组织依法依规进行组织,它作为政府机构,依照自身的职能职责不宜代替民间组织直接发文和参与组织。另外,也有人说,公益组织做事和政府部门做事,谈不上谁就一定要配合谁。

就此而言,这件事情的本质是:湖南省教育厅,有配合崔永元公益基金会,帮忙发文件、选拨、公示的道德义务吗?

回答是:有。

先来看一下,培训乡村教师,以便更好地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否属于作为政府机构的湖南省教育厅的份内之责?明显是的。这是它的政治义务,背后是农村学生获得较高教育质量的权利。

也就是说,有一个政治和道德的“命令”,要求湖南省教育厅必须做好乡村教师的培训。如果不做,要洗脱“不作为”的嫌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超出了它的能力。

道德哲学有一个原理叫做“应该蕴含着能够”。把这个原理反过来推导:如果做某一件事情是一个人的道德义务,那么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他必须去做;只有在他没有能力去做的情况下,我们才说他这是“非应该”的,但“非应该”只是说在他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谈不上该不该去做,而不是说他就“不应该”去做。

再来考察:假定湖南省教育厅的确是没有能力去培训乡村教师,它的政治义务就豁免了吗?没有!

不错,崔永元公益基本会也可以去培训乡村教师。但在这类事情上,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行为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培训乡村教师是政府机构的政治义务,而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它是在“帮”政府机构的忙,是一种美德而不是道德义务。而履行政治义务,以及道德义务,对于发扬美德来说,是逻辑在先的。

这意味着,虽然公益组织和政府机构可以“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但在这件事情上,有两点决定了湖南省教育厅“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态度违背政治伦理。

第5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活动主题:为爱上色 ,圆你童梦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一、活动背景:

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快,许许多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也随之由乡村来到城市。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差收入不稳定,不能在其子女学习、成长过程中给予其稳定的支持,致使其子女们不能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寒暑假期,更是由于父母们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往往会发生很多令我们痛心的意外事故。外来建设者子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分治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和尊严差距。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使许多民工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建设者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以及使他们的子女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社会对他们的报答。让我们奉献一份爱心,在暑期抽出一点时间,帮帮这些渴望学习渴望融入城市的孩子们。真诚奉献,爱心支教。

二、活动目的:

减少暑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对城市建设者们得回报。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让他们在城市里也能感受到一份温暖。让幼小的心灵懂得爱与感恩。也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心与奉献精神,让我们用所学知识和力所能及的行为回报社会。让他们过个充实的、有收获的、快乐的暑假,同时也让父母们减少担心,这就是本次暑期实践的最大目的.

三、活动对象:市外来建设者子女(2-6年级小学生)

四、支教内容及形式:

本次暑期实践除了日常的课业辅导、作文训练、英语辅导等日常教学外,还针对当前国家时事政策和社会焦点问题进行一系列活动1. 特色活动如下:

①校园安全防灾集训营

活动背景目的:近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故,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身体和心里都产生了诸多不好的影响。对于民工子弟的子女们,由于家长常年忙于工作,往往对孩子疏于教育和管理,特别是缺乏对孩子人身安全的教育。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得知,外来民工子女安全事故频发,沉重地敲响了我们的安全警钟,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学生相关安全教育成为此次教学的重点。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

活动亮点:利用网络以一种新颖而非传统灌输的形式给孩子们带去真实体验与正确反应做法。邀请专业护士给学生讲解及演示相关安全知识,带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要求专业消防员为学生以小学生喜欢参与的消防演练运动会形式模拟逃生现场及正确灭火方法,对其处理相应的事件有很大的帮助。

②仲夏“循环我们的爱”

活动背景目的:爱心公社“爱心书包漂流”活动开展四年来,在全国范围都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已经成为了市一大“爱心品牌”项目,我们想让参加夏令营的受到帮助的流动花朵们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让他们用自己微薄的爱关注更需要帮助的山区的贫困儿童,循环我们的爱。

活动时间:7月14日-8月16日

活动形式:我们志愿者得到了爱心人士彭老板赞助了470多个环保袋 。彩色铅笔工具(还在等着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赞助),让流动花朵们,画出心中的梦想。手绘环保袋,义卖环保袋。利用休息时间我们志愿者将会把手绘的环保袋拿到的绣湖广场上进行爱心义卖,第一宣扬环保,让市民了解一些环保知识让环保袋循环利用起来,第二是宣扬大家的爱心让大家加入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我们会将环保袋义卖所得的善款以流动花朵们的名义来认捐一批爱心书包,由爱心公社负责把爱心书包漂流到今年的主漂流地四川大凉山。循环利用环保袋,就想我们的爱心一样一直循环着。

③我爱我家

活动背景与目的: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体谅正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主要途径。通过各种形式亲子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让家庭充满爱。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人幸福,而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父母亲与孩子间的爱升华,另一面还可以让我的爱传递给孩子们,使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让平时因为工作繁忙而与子女沟通不够的外来务工人员兄弟与孩子有一次亲近的机会,让家庭更加和谐,生活工作更加幸福。

亮点:我们借由明信片的方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向父母吐露心声的机会,形式新颖,让孩子与父母之间能够真正的听到“连心之音”。通过孩子的绘画和文字,拉近他们与思念的亲人朋友的距离,记录外来务工人员的一天,感受其忙碌与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爱,形式新颖。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1.连心之音——我想对你说“爱你”

形式:让孩子用自己的绘画和文字记录对父母或远方亲人、朋友,用明信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写给远方亲人朋友的由孩子放到邮箱,写给身边父母的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2.生活光影——父母的一天

形式:在孩子和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组织2—3名队员随孩子回家,让孩子将明信片亲手送给父母。队员针对孩子父母在的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问题其对进行采访,并摄录其一天的生活过程,将录像制作成感人的cd。

④ 爱在仲夏——文艺汇演

活动背景目的: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为了让这些流动花朵有一个深刻的暑期生活,在闭营的前一晚我们志愿者会与流动花朵们举办一场主题“为爱上色,圆你童梦”的演出,让家长与孩子们有一个难忘的夜晚。也同时让我们志愿者有一个难忘的支教经历。

时间:7月14日

地点:

活动流程:我们志愿者会去找礼仪公司赞助我们搭建舞台,联系一些暑期艺校班,来友情演出,我们志愿者也会与我们的流动花朵们精心安排个节目,使这场演出充满欢笑与快乐。演出中我们还会播放我爱我家活动中的短片,拉近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其他观众有心灵的触动。

2.课程设置:

各年级课程由各年级学习情况具体确定,初拟于下:

* 语文:给同学们读一些优秀作文,初高中精品文章,一些杂志上富有启发性的文章,并讲一些作文技巧,在课堂写作文,点评作文,以提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和阅读水平。并开展情景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 数学:讲授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做一些趣味数学题,寓教于乐。

* 英语:教学生们英文单词,课文,儿歌,动物名称、简短的对话、小故事等。

* 自然:介绍奇妙的大自然和一些自然常识

* 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们要爱祖国、爱人民;要讲卫生、讲礼貌;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3、集体做运动

开展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教学生们基本的动作。

第6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一直一致地反映山村教师数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颂扬其“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情操,倡导勤奋坚韧奉献的主流社会价值。无论是本地的教师还是外来的支教者,都苦行僧式地全身心付出,包括物质、精神和情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本地老师解决不了教师身份,兑现不了劳动所得,提供不了教学资源,但他们却始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有自己的老母亲需要照看,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经营,却为了山村教育放弃人伦之乐。《大山深处的保尔》根据甘肃庆阳模范教师张学成身残志坚、植根讲台的真实事迹改编。师范毕业的张老师,执教第一天因救悬在崖上的学生憨娃而不幸落入山谷,双腿残疾。年轻有为的韶华、蓄势待发的才能在一瞬间几乎被泯灭,在医院时特写镜头记录下了他的伤心落泪,回家后他歇斯底里地发泄。这样的“前史”,注定了张老师的执教之路要比常人艰辛得多。《庄子•德充符》里通过兀者王贻、叔山无趾、申徒嘉等身残而德全的人,说明形骸并不重要,而品德才重要。此处遗形骸而取德,以张老师身残志坚的形象凸显出其师德高尚。《麦积山的呼唤》中老校长的地方普通话和对飞机仅有的认识遭遇着学生们的挑战和怀疑,但他甘愿拿出自己的养老钱为学校办事。《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念不对“千里迢迢”,说“夏老师念啥,我们就念啥”,体现出专业的滞后性,但她却无意识地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敦促孩子们求学上进。在这些影片中,西部教师凭着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感动了家长们,甚至更多地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试图用情感去弥补学生在教育硬件资源配置上的不足[1],坚持着乡村教育,他们以不完整的躯体、不够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不够完善的知识体系书写了光彩的教师人生,充分体现出他们那高尚的师德。不过还应进一步努力之处在于,这类题材影片需要根据当前观众新的期待视野和主旋律的新发展而进行适度调试,从想象力的高度达到今天观众所接受的新的艺术真实水准。[2]

戴锦华教授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世界艺术影坛上,伊朗电影以其体制内、低成本的温情故事取代了九十年代初精美的中国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第三世界电影景观。因此,世界门槛上的中国艺术电影,便继豪华冷艳的画屏式人生展现转而盈溢起苦涩柔情”。[3]而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讴歌平凡生活中的温存真情成为其艺术追求中的一个崭新亮点。《上学路上》以一种充满温情的目光关注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率真的方法实现自己上学梦想的全过程。宁夏同心县13岁的王燕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想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开始了卖鸡蛋———卖钢笔———卖小羊———卖枸杞的生意旅程,目标就是挣够下学期自己那24.8元钱的学费。面对这个看似苦难的行程,编导真正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并尽可能地靠近他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从儿童的视点出发表现生活,展现他们在艰难生活中的柔情。[4]王燕劝说同龄的好朋友三花不要早早嫁人,用背素数表的方法激发她上学的信心;三花出嫁时,王燕一路狂奔,就是为了送给她一支笔,留作她对少女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纪念。王燕用糖豆激励弟弟们帮她养羊,她馋得舔了一口,却不舍得吃完;当糖豆越来越少时,王燕将其切开省着喂弟弟们吃。在窘迫的生活中,小王燕依旧以那如潺潺流水般的友情和亲情,滋润着身边的同学和亲人。《背起爸爸上学》同样展示实现梦想过程中的苦涩温情,甘肃庆阳石娃考上省城的师范学校,可瘫痪的爸爸却面临无人照料的境遇。爸爸曾投井自绝被石娃救起;爸爸想当五保户,由村里轮流照顾,而五保户的条件是无子无女。石娃最终背起爸爸上学,他要实现自己的上学梦想,但也要承担照顾爸爸的责任,给予爸爸温暖。编剧王浙滨写到:“我想写苦难对人的磨炼。苦难和贫穷不是耻辱,关键是如何面对;我想写人在逆境中的自强;我想写生命的转换,父子的亲情。”[5]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部少年特殊的生存智慧和穿越苦难的童真温情,接触到了可爱而非可怜的西部学子,体味到了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久违的阳光灿烂,并为之肃然起敬。

叙事结构的多项选择

较之于以往的西部教育题材电影,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在叙事结构选择方面也由单一走向多元,不仅采用强化冲突的顺序式结构,还采用时空交错的复线式结构,因而在摇曳多姿中,令人顾盼生情。

(一)强化冲突的顺序结构

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的大部分作品,以教师的教学生涯或学生的求学经历为主线,顺时地组织主人公在遇到种种困难时冲突激烈的情节。这种以“开端、发展、、结局”为结构形式的影片,不仅能够因让观众沉浸在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剧情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还如同为观众奉上的糖葫芦,甜脆可口。以《大山深处的保尔》为例,张学成老师执教第一天,就因为援救掉落在悬崖边的憨娃而双腿残疾。在这样一个巨大冲突之后,接二连三的戏剧冲突顺序展开:双腿残疾后,他依然坚持去教书,于是,行走在去学校的六七十里山路上,他拄着双拐走山路从山间滚了下来;因为自己的残疾,他不敢接受寡妇白富秀的爱情,最后在村长的撮合下,两个苦难的人走到了一起;二蛋爹不能够正确教育孩子,也不让二蛋上学,他想尽一切办法劝服二蛋爹让孩子上学、正确教育孩子;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坚持在炕上教学……由此,一位典型的扎根乡村教育的模范教师形象跃然纸上。同样在以贵州“跪教”36年的残疾教师陆永康为原型创作的《水凤凰》,也采用了这种强化冲突的顺序结构方式,跪行山路———用父亲的寿材修缮桌椅———在偏远地区和雨中多次劝学———与女护士结秦晋之好(打破族内通婚的规矩)———得到表彰和腿部治疗,每一组情节都安排了来自自然环境的、伦理族规的阻碍,凸显主人公的艰辛,张扬好人好报的普适价值。

(二)时空交错的复线结构

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还展开了时空交错式复线结构的探索。较之于顺序式结构,时空交错的复线结构避免了顺序结构的单调乏味,故事情节在诸多线索中交错发展,在纵横开阖之中凸显艺术张力。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影片在叙事中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又增加了影片表现生活的容量,在现代电影的创作中成为一种具有很好艺术效果的结构样式。[6]。如《血脉》打破了教育题材传统顺序式的叙事结构,首先在故事中为我们展开了三条同时行进的线索:一、北京记者要在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到的会师地会宁进行采访,被安排在了会宁一个村的小学校里住宿,除要完成采访任务外,她还要完成曾经在会宁驻扎过的姥姥的心愿———向会宁乡亲归还被子。二、城里来的龙文波被爸爸送回会宁老家的小学学习,以期受到苦难教育、锻炼心智。三、村里妞妞的自立勤奋、体恤母亲的学习生活经历。三条线索,在一个山村小学交汇,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叙事视角:妞妞的生活学习经历是由记者在龙文波的作文里发现的,龙文波的进步是在妞妞的眼中看到的,而记者的寻人活动则是在姥姥的回忆里完成的。这种交错的视角避免了全能全知式的第三者目光,提供了一种互文的丰富性。同时作品通过外来观察者(记者)、外来体验者(龙文波)、本地学生(妞妞)三个不同视点,展示了会宁教育的现状。姥姥的回忆把观众带到了20世纪20年代,会师时的军民鱼水之情,被姥姥天天织纳的鞋垫和被子深深包裹,成为记者采访寻人的内驱力。与此同时,会师的不惧艰难险阻,在今天的会宁教育中被传承为“苦教”、“苦学”、“苦供”的三苦精神。红色历史和当代教育的结合,使得会宁教育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样的叙事结构中,三条线索在空间中交汇、今昔传承紧密相连,犹如为观众奉上的大麻花,口口酥脆,笔笔生花。《麦积山的呼唤》结尾处秦聪聪问大家:“高老师回不回来,你们清楚”,这一开放式的结尾,既避免了用道德方式和学生苦情“绑架”支教者继续在山村支教的尴尬,又将支教者教学时间不稳定的现状巧妙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结尾,令我们对支教者高老师的何去何从拥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影像画面的西部气质营构

由于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创作者注重以当代意识关照西部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故而在摄影、构图、色彩等艺术表现手段的创新上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9]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充分发挥环境造型的隐喻作用,并以纪实风格营构影像画面中的西部气质。

首先,充分发挥环境造型的隐喻作用。西部的自然地貌丰富多样,多以大山、大河,高原丘陵为主,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些影片中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单纯叙述情节、塑造人物的背景,而成为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深厚审美意蕴的银幕形象……这些自然景物的造型和影片所要阐释的思想内容,同创作者的哲理追求与情感态度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大多与情节、人物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整体统一的和谐。[7]《背起爸爸上学》中七岁的石娃每天要趟过半腿高的马莲河才能到达学校。影片中出现了多次的马莲河记录下了石娃成长中的困惑与收获。开学第一天父亲目送石娃过河,清晨的马莲河在朝阳中熠熠闪光,金黄色的影调让河水和黄土地浑然一体。然而一日下暴雨,河水猛涨,蓝紫色的影调下马莲河气势汹汹,石娃披着一大块塑料片挡雨,而撑着七色彩虹伞走在河中心的红衣女生却突然消失……马莲河水上漂起的书包、翻滚在河面的彩虹伞、随波翻腾的红衣服等三个空镜头剪辑在一起,强化着滚滚雷声下剧情的悲剧色彩。目睹了这一切的石娃惧怕河水,逃课三天。生气的父亲第二天把石娃送到马莲河口,阳光下的河水折射出凌厉的光芒,令人炫目,前景中的石娃大吼一声以突破红衣女生溺水的心理阴影,奔向河面。远景中石娃怯生生地站在河中央,大面积的河水和弱小的身体形成强烈的对比,那是深深的恐惧束缚住了孩子的脚步。父亲心疼地背起孩子趟河,在面向朝阳的马莲河远景镜头中渐渐走出画面,生生不息的马莲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父亲的教导“马莲河有涨有落,但学得天天上”,质朴无华,却成为石娃坚韧坦然面对困难的精神动力。马莲河水最后一次出现,承载起石娃成长后的坚实脚步。考上师范的石娃决定背起瘫痪的爸爸去省城读书,在整个村庄尚未苏醒的清晨,一个移动镜头从泥泞的河滩脚印缓缓地捕捉到了河畔的父子。石娃背起爸爸坚定地走向金色的马莲河,渐行渐远的拉镜头将逆光拍摄的父子背影越化越小,定格的背影消散在马莲河滚滚前行的历史感中,并叠化为一个俯拍的流淌在群山中的马莲河的全景。马莲河几次出现时有涨有落,有阳光和暖,有雷雨肆虐,但每一个镜头中缓缓流淌的执著,都雕刻着西部学生面对困境的坚韧;马莲河的几次出现隐喻着西部学子求学的道路和人生之路的艰辛,衍生了与自然生命、天地宇宙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意,张扬着生生不息、坚韧勇敢、顽强奋进的生命气概。在这里,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调、天地河流与人类生命之间相互吞吐、相互依存的关系,使马莲河水有了人的气息、情感和精神,使环境空间在表层情节的叙事中拥有了深刻的象征内涵,使人能够在对作品的理性思考中获得关于生命整体意义的把握。[7]

其次,以纪实风格显现真朴美。从《一个都不能少》所采用的群众演员当道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开始,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学生演员的选择走上了非职业化道路,以展现西部教育的原生态真实。《美丽的大脚》延续这一特点,使用宁夏学生杨佳和本色出演王大河,让西部学生的镜头形象真实而具象。巴赞的纪实美学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不切割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长镜头舒缓展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马莲河蜿蜒前行,采摘枸杞的山路“道阻且长”、庞大坚定的黄土坡寸草不生。这种保持生活“透明度”和“多义性”的长镜头,成就着一种以自然力量为主的西部纪实画面风格。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还采用切合当地实际、符合当时情境的灰暗影调和逆光镜头展现出人物的挣扎心理。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故事中,面对自然困境和家庭窘境,老师、学生、家长都在挣扎中处理生计和教育的矛盾,因此整体的影调偏暗以暗合叙事的整体风格。用杨亚洲的话说:“因为在西部那个地方,影调不可能调出其他的颜色。”[8]《背起爸爸上学》中,爸爸转动铜勺的镜头是逆光拍摄的,此时爸爸和姐姐坐在炕上、背对着窗户,木头窗框里泄入的光线把他们雕刻成两个剪影,这样的布光极为符合情节:父亲极不情愿地使用转铜勺的方法来确定哪个孩子能上学,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只能以黑暗来掩饰为父的无能;姐姐没有得到铜勺的青睐,她在黑暗中独自难过;弟弟则坐在面向光线的一面,得胜的他激动得跳了起来,光线下他面庞的绒毛都根根可见、笑容灿烂。《水凤凰》中卢老师家访水秀、劝其上学的情节设置在一个多云阴暗的傍晚,远景中阴云压顶的天空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残疾的卢老师跪着行走在泥泞的山间,这就使大面积的灰暗天空和弱小的身体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中的阴云密布和水秀父亲的辍学决定相印而生。最终一场疯狂的暴雨肆虐而下,卢老师跪在水秀家的院子里朗读《卖火柴的小姑娘》,任雨水狂泻、湿透衣裳;水秀感动地打开窗户,一起朗读;水秀爸因内疚而热泪盈眶。西部的教育就在这样与环境相符的灰暗影调中奋力挣扎,默默生长。

民俗叙事的丰富表现力

“在西部电影所展示的民俗仪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祖先的尊敬、对行业的敬畏、游戏中的狂热欢快、人际间的仁义和谐、技艺上的专诚投入……”[6]就影片的观赏价值而言,民俗奇观的确是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商业卖点,但这些影片中诸多民俗事项的采用,因其对地方色彩的凸显、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情调的营构而升格为审美创造的中心,有效地丰富了影片的视听感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物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得以升华。

(一)以食为天民俗事项的效能

因为西部自然条件的贫瘠和生活条件的艰苦,西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食为天,西部子民们在不同的饮食民俗事项中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着与不同人的情感沟通。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这些来自民间的舌尖上的美味既有独立的表意功能,又参与叙事,在成为西部教育困苦背景之色的同时,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陇东的困难家庭里,常常通过旋转舀水舀饭的铜勺来决定一个孩子能否上学。在《背起爸爸上学》中,勺把停留在石娃一面,从此戏剧化地剥夺了姐姐上中学的权利,并赋予了石娃上小学的幸运。在贫苦人家,勺把象征着吃饭的权利,一碗饭的多少由掌勺者决定,一家人的生计也由掌勺者决定。掌勺者成为一家人物质生活的支撑者和精神支柱。对于铜勺的尊敬,反衬出家庭生计的困顿,进一步凸显上学的艰难。在会宁,适龄儿童如果吃出莜面饺子中的豆子就意味着无缘上学。而《血脉》中,妞妞妈为了让孩子上学,根本没有包入一颗豆子,梦想上学的妞妞战战兢兢吃完五个饺子后,开心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背后是妈妈坚持“苦供”的辛劳。“转铜勺”、“吃莜面饺子”的民俗丰富了西部教育题材的叙事情节,使得能不能上学的理性判断,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深爱,转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令人潸然泪下。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地方食品,它们成为西部人情感沟通和人物情调设置的重要道具。《血脉》里城里娃受不了学校一日三餐的“羊”、“鱼”、“蛋”,即顿顿吃洋芋蛋这样简陋的食物,校长为他单做了一碗浆水面。浆水是通过野菜发酵后制作成的,以此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配在面条里吃,既有酸汤的味道又能省菜,是西北农村常见的食物。而在会宁的山村小学里,中午能吃上一碗浆水面也成为一种奢望。城里娃龙文波受到穷孩子们坚持梦想、刻苦学习事迹的感召,主动提出不用校长的特殊招待,要和其他的孩子一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浆水面一样成为待客名片的食物还有《爱在塬上的日子》里款待女大学生的臊子面,《麦积山的呼唤》里款待天津支教老师的天水呱呱。这些当地人最喜爱的民间食品看似简单,却是他们表达对教师和客人尊敬的极好礼物。

第7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一.实践背景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物质和精神文明。除了要作为优秀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之外,更应该把懂得发现和观察的心落实到实践上去,让有所学更有意义和真实感。最贴近生存生活,可以让我们去感受大自然,体验自身的地方便是乡村。在接触另一种社会中发现自我和当下所处时代的另一面。在增加社会实践的同时也了解到其他的风土人情,固然是温暖又充满意义的。那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更多是炊烟袅袅小河潺潺的安逸。有了可以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在这样慢节奏生活的地方细细体会,是难得又充满意义的一次体验。作为具有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我们,更应该在这个孕育着难得的淳朴和干净的地方去发挥自己所能尽的力量。

二.实践目的

为了丰富生活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增加自我的实践能力和了解当下农村的现状。使以后的学习活动可以更加切合实际,了解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在面对不同的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积累人生财富。真正做到走出校门,作为以后工作的一个小的提前适应。

三.实践内容

深入农村,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做一点改变,带来一些新鲜的气息留下一些痕迹。

1.前期准备工作;

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村里的大体受教育程度,制定计划主要分为宣传防火防盗,提高法律知识和辨别骗局的能力,做一些支教,看望老人等。

2.具体实践内容;

和同行的几个同学一起,我们提前印制了关于防火防盗防诈骗的简单易懂的传单,在与当地居民有过简单的接触之后我们开始分发传单。不同于平日里发传单的转头就会丢掉甚至不屑于接过,大部分都被分发了出去。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讲解,并不是觉得他们缺乏生活常识才会有这样的举措,而是因为身在乡村,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便是田野间小河旁,可能在回到已经充满一些现代化元素的家时会有一些不是很正确的操作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来得知的这些可以更好的生活的技巧和方式,当然要分享出来。同时不同于充满竞争和利益挂钩的金钱牵扯,乡村里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所以防诈骗的宣传也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上的不发分子常常就抓住人们淳朴的内心和缺乏的警惕之心进行诈骗,在平日里没有年轻人在身边的时候也是很容易被说服上当受骗。

进一步结合自身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当地的孩子们传授一些简单有意思的知识,虽然现在乡村的教育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一些大学生愿意回到自己所生存的地方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份心意。我们拿出自己小时候看的图书和记的笔记送给了当地小朋友,并教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剪纸,可以使过年多点乐趣也可以作为装饰。

最后,我们还特地向当地政府了解到过年没有子女回来的老人,并准备了一些礼品去看望他们,当我们进到这样冷冷清清的家中,看到老人立即向我们迎上来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的温暖但也有一丝的心疼。儿女在过年都不能赶回家中肯定是在外忙于工作,或者自己还处在焦急困顿之中不想回家让父母担心。我们和老人们的相处很融洽,为他们打扫了屋子,他们也热情的拿出瓜果来招待我们,当年华逝去,存在的时候就希望多些团聚,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可以这样努力又美好的生存着,对老人们而言也是一种安慰。

四.实践体会与感悟

在经历了这一个星期的实践生活后我对乡村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以前也只有在过节日时才会在爷爷奶奶家匆忙去一趟。而乡村里的生活,真的是一方乐土,在这里,全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同于手机和电脑的整日沉迷,他们还是伴着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寒冬里也是一样的微笑。在平日里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看到的是邻里之间真正的接触了解,对于他们来说,日子是一起过的,而不是各过各的。他们也在和我们一样,努力追赶着时代的脚步,所以没有什么不一样。

第8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以中国西北甘肃的平原和沙漠为背景,在符号性的视觉语言和民间传说元素的修饰下,以“地、水、火、风”四大抽象元素为段落,讲述故乡四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黄土、黄河、大山、堡子、社火、皮影、秦腔、神婆,有着中国大西北自然和人文景象特色的种种元素布满银幕。作者质朴的仪式化原生态结合大胆的象征、魔幻手法,记录传统的失落和不可磨灭的对故乡的人生记忆。

人人都有一个故乡。

柴春芽回忆曾经的故乡,小时候祖父祖母常常领着流浪者,甚至精神病患者到家里,安排给他们吃喝住所。“他们会把天底下所有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他的祖母还会备上干粮,送他们上路。在支教的草原上当老师时,他说农牧民的祖辈也是如此,会收留照应你。

五年后,他重返藏区。“我发现游牧精神真正的死亡了。我祖父母后一辈的人,无论在汉区农区,还是汉区牧区,他们已经被商业化,被功利化。我祖父母那代人的去世是他们这代人的真正死亡。当他们去世之后,我突然感到内心的孤独。”

于是,电影《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呈现了这样一个图景:中国城镇化运动对乡土文化的破坏和重陷。几乎是中国的现代性没有完全展开时,传统伦理和道德体系便消亡了,十年来的城镇化运动几乎全部颠覆中国乡村的家庭观念和伦理道德。

于是故乡的衰败并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死亡。柴春芽的电影关注的视角,是中国乡村精神的死亡。

他说,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我们经历一个急剧的变革,当中国农业文明的这一套文化符号、价值观,重新跟西方文明接轨时,发生了很多的断裂碰撞,有时我们发现已经接上了,但实际上我们是处在峡谷地带,断裂地带。这种感觉跟土耳其的现象很像,人人都是一个精神流亡的状态。”

他在同名书籍中这样写道:当今农村的青壮年要么去大城市找工作,要么就迁移到城镇,只有老人还固守着贫瘠的土地。这种固守不是因为热爱,而是迫于无奈。因为离开乡村的青壮年不愿意将老人带去城镇。无论是出于经济窘迫还是道德冷漠,传统价值观已然崩溃,我们都成了没有故乡的人。

较于习惯城市生活的人,他愿意信仰灵魂轮回和天堂地狱来支撑、寻找自己。那一年他离开《南方周末》,选择到藏区支教。“起初,我并不适应藏区生活。骑马行走9个小时,屁股被马鞍磨破;夜晚只身躺在荒野木屋里,心整夜被恐惧攫住;粗糙的饮食;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回归天地自然,他开始对宇宙的惊讶,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时间在向前,当年挣扎的男人,问他如今是否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他语速放慢,“寻找故乡我发现有三种途径:从事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只有这三种途径,是唯一找到故乡的途径,我比较幸运的是我在做艺术创作,同时在进行科学研究,比如最近在琢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当然他忽略了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自之行后形容自己“生活平顺”的重要原因: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与皈依。

我享受拍电影现场'

柴春芽的本质属性,是属于作家行列。14岁开始写诗,十年前转向叙事文学创作,在经过多年的小说写作后,他转换角色,选择了不需要太多对白,也没有太多障碍的世界性语言——电影。

强烈的表达欲就是驱使这种转变的最大动力。“我之前写了五年小说,那些小说只能在汉语世界里交流。和别语种的人们交流时有很大困难。后来,我发现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对白,也没有太多语言障碍。”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电影离拍摄结束一年有余,除了获得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首作奖。目前多个国外B类电影节向其发出参赛邀请。今年年底,他又将赴英国、温哥华等多个欧洲国家的电影之旅。

说起第一次拍电影的经历,柴春芽脸上扭作一团,各种复杂的记忆涌起。第一件便是技术问题,开拍时摄影师问他,“你的分镜头剧本呢?”

“什么叫分镜头剧本?”

最终他只得去买《电影手册》,看国外的剧本怎么写的,然后模仿着写。最后拍摄过程就在他跟摄影师边探讨边脑子里模拟一遍情景,第一个怎么拍,第二个怎么拍。研究完了后他记录下来,就这么完成了拍摄。

除了技术麻烦,与各种人打交道才是最大难关。首先是演员,“群众演员他们跑过很多电影,那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圈子,会欺生。我怕他们会欺负我,在现场很容易发现技术漏洞。好在指导表演他们还认可。”

地方官员的介入使得拍摄遇到很多阻挠,便衣查封没收设备,“当我利用人脉关系保证电影顺利进行时,我突然发现我很悲哀。我本来应该拿法律来捍卫我艺术创作的自由权利,但我仍然又落入到中国俗人的一套,用自己的关系去解决问题。”

拍完这部电影,他十分庆幸自己10年记者生涯,与各种人打交道练就一身人际本领。“真的无法形容,就是向全世界的导演甚至是烂片导演致敬,哪怕郭敬明拍出《小时代》这样的烂片也要向他致敬。”

当然他却不介意其作品是否有观众。在中国独立电影和文艺片没有生存空间的电影生态里,其诗意电影的坚守有点“清教徒”似的抗争。《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是柴春芽的“故乡三部曲”第一部,探讨死亡;《蜂王的夏天》讲述生命关怀;第三部将探讨“爱与宽恕”。

第9篇:乡村支教背景范文

(一)城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科技上的引进等各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面临教师资源缺乏,学校条件艰苦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倡导大学生去支教,然而,这毕竟只能是一时的办法,不能解决长久问题。城市中的学生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享受更优秀的教师团队的教育、丰富的学习资料和高科技的学习工具等,农村的学生想要享受如此待遇则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

(二)城乡教育的选拔结果上不公平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许多农村学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择校问题上又面临了不同的境域。许多地区实行地区保护政策,报考分数均有户籍限制。由此,要想与城市的学生进入共同的大学,农村学子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育结果上的公平要求达到学生的学业上实质性的公平,教育质量上和目标层面的均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二、文化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归因

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没有在实质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如不解决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违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寻求造成不公平的原因,想出解决办法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近年来,研究此方面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各学者分别从经济、政策、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其中文化因素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部分,在文化方面,根据环境的不同,有学者按照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视角进行剖析。总体上来看,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都影响着我国教育的现状。文化对城乡教育的影响重大,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事业全面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行为、认知等各方面。首先,总体上看,在研究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文化根源时我们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中教育理论相对薄弱。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首的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尤其孔子的教育思想更是传延至今,“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尊师重道的和谐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纵观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其次,具体而言,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状态之中,文化传统中等级制度分明,讲求秩序的同时忽视了公平的重要性。受缺少民主的文化传统影响导致我国城乡教育中本身就缺乏公平意识。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尊重权威思想与现代文化中提倡的自由、民主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传统文化强调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促使国人养成了保守、忍耐的文化理念。

(二)城乡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城市与乡村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生活圈,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大不一样。受不同的地理环境、乡土人情、生活环境等的影响,二者的差异和异质性特点是形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现实原因。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二者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城市文化具有崇尚理性、重视革新、思想开放的特点;乡村文化中有着较强的风土人情气息,思想保守,重视经验的特点。与城市文化相比,乡村文化中更富有传统文化韵味。城市中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远远快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的率先使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缓和。相反,农民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使用、生活来源单一、收入较低的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出现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困难的尴尬局面。与城市居民的不公平待遇,塑造了农民是弱势群体的心态。由此产生的城市文化优于乡村文化,处于文化之中的农民学子将自己划分为劣势的一方,成为“心理弱势者”。

(三)家庭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从结果上看,城乡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学生所处生活文化环境的不同。在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个体发展面临三个重要环境。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受到家庭文化、学校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生存发展最重要的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农人数的增加,农村中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的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导致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在农村,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子女失去学习兴趣,还没有成年就加入了进城务工的队伍。从长远上看,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

(四)学校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学校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教育资源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第一资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全国城镇初中生均经费3479元,农村初中生均经费2190元,相差1269元。农村初中生均经费仅为城镇初中生均经费的60%;全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2855元,农村小学生均经费1847元,相差1008元。农村小学生均经费不足城镇小学生均经费的70%。教师的城乡配置状态也不容乐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总体上仍然存在教师编制过紧、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偏低等问题,尤其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师资缺乏。

(五)社会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长期以来,城市和乡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严重缺失的体制原因。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教育信息建设无力顾及,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社会文化更多体现的是精英文化主导的主流文化,而这种主流文化更多以城市文化价值观为主导,乡村文化价值观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位置。比较而言,城市文化能够较快吸收、体现、适应社会文化,而乡村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反应相对迟缓,往往呈现出与社会文化的种种不适应。如农村学生从学校转入职场所需转型时间比城市学生明显偏长,适应社会能力明显偏弱。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