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金坛区;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1农业园区概况

金坛区现有农业类产业园区23个。按产业分,有渔业类9个,茶叶类2个,水稻类1个,畜牧类3个,花木园艺类8个。按级别分,有省级3个,市级14个,区级6个。

2产业概况

2.1水稻产业

金坛区是常州市粮食主要产区,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在常州各区(市)均处于第二位。近5年来,全区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小,总产量趋于稳定。2018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32万hm2,总产量12.47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66.5%。近年来,优质糯稻种植面积较大,软玉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水稻品牌已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金字塔式结构。“黄金村”牌有机软米获评全国百家农产品品牌,与“苏”牌大米等农产品畅销省内外。2017年度“金坛大米”续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2茶产业

金坛区茶叶种植面积约为0.14万hm2,总产值1亿元,产量2133t。茶园集中在薛埠镇、茅管会,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96.5%。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0.06万hm2,占茶园总面积45.4%。2018年,金坛区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区分为科技展示区、茶企加工带、名优茶叶基地、林果种植四大功能基地。全区目前有经营茶叶的公司、茶场上百家,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2017年,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和江苏茅山青峰茶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级标准园创建单位。

2.3花木产业

目前金坛区花木生产面积0.86万hm2,花木总销售额达3亿元。该区花木种植集中分布在尧塘和薛埠,东部以容器苗及花卉育苗为主,西部以乡土树种繁育为主。金坛花木产业经营模式为“公司+经纪人+农户”,全区共有7000多名花木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全国的花木市场,70%农户种植的花木由经纪人向外销售。目前有省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一家。

2.4特色园艺

2018年,金坛区蔬菜播种面积0.63万hm2,总产量达19万t,与往年基本持平。食用菌生产规模约为57.2万m2,销售额0.8亿元。目前,金坛拥有蔬菜产业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4家,一号农场入选江苏省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和省级蔬菜品种展示中心建设单位。当地的建昌红香芋、朱林无节水芹,具有地方特色且较为有名。红香芋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17年荣膺“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并续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坛”牌无节水芹生产基地创建为全国首个水芹出口一类示范基地。2013年,金坛无节水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果种植面积0.11万hm2,年产量2万t,主要品种有葡萄、桃、梨、薄壳山核桃等,其中葡萄多次在江苏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获得金奖、银奖。

2.5畜牧产业

2018年,金坛区畜牧业总产值10.67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4.15%,呈下降态势。2018年,生猪存栏9.79万头,家禽存栏636.22万羽,生猪出栏16.32万头,家禽出栏1680.39万羽。金坛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带两主”的发展格局,即以指前镇为主的畜牧产业带,以家禽和生猪为主的养殖品种。除牛奶、牛肉和禽蛋产量外,其他畜禽产品在满足自给需求外还有一定的对外输出能力。

2.6水产业

河蟹和青虾是金坛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在业内有“全国河蟹看江苏,江苏河蟹看金坛”的美誉。“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获2009年江苏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12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全国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奖”。近年来,金坛先后荣膺“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2.7三产融合

近年来,金坛区大力实施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工程,打造了“山边、城边、水边”休闲观光农业带和“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蟹、冬养生”的四季名片,开始了最美田园、早春赏花、长荡湖美食等精品线路,举办了长荡湖湖鲜美食节、金坛雀舌茶道会、水果采摘节、乡村旅游节、乡村年俗体验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活跃农村经济。2016年,金坛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认定,久红农业生态观光园、长荡湖水街、花谷奇缘、一号农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上阮村、仙姑村、谢桥村获得“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品牌竞争力较弱

在一些特色产品上,金坛区拥有了如“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建昌红香芋”等公共品牌,但和其他地区的品牌相比,公共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不强。

3.2组织化程度不强

金坛区缺乏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水产、花木、蔬菜等主要产品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不利于品牌化经营。

3.3生产成本上升快

在种植业中,除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外,茶叶、花木、蔬菜的机械化水平仍较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

3.4设施化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金坛区设施农业面积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设施农业面积达0.74万hm2,但设施较落后,以简单的大棚、中小棚、防虫网等为主,工厂化种植、温室较少,造成园艺产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3.5产品附加值偏低

金坛区的农业产品多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在产品的包装、分级及净菜加工方面还存在不足,农业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3.6三产融合度不足

近年来,虽然金坛区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起步较晚,对于资源挖掘、产品创新还不够。资源优势未能较好地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产品和休闲目的地,与周边的溧阳、句容、宜兴等地相比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

4发展建议

4.1坚持品牌创建,驱动产业发展

全面实施金坛农业品牌化建设战略,聚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农户力量,全力打造“金坛”和“长荡湖”地理品牌,构建金坛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4.2坚持培育主体,提高组织程度

充分发挥好土地流转平台,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达6.6~20hm2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为骨干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以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强化集中育秧、机械服务、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4.3加强科技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指导,把用于农业示范田、高效丰产田的技术扩大、推广到普通农户,用科技支撑农业发展。同时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机专业化服务水平,助推粮油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普及和高效设施农业轻简机具推广,加快提高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4.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规模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和精品农业区,生产优质、高档、精致的农产品。树立农业全产业链的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加强农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4.5坚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绿色导向、生态导向,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同时,要将科技融入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产品,将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村生态经济优势,为金坛城乡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2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文化体制;文化产业;改革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辽宁文化产业略成规模,呈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六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多者达到12%。2013年,辽宁省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产业相对发达地区。

根据辽宁省政府2010年出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到2015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5%,产业增加值年度平均增幅不低于20%,并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辽宁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大量需要解决的迫切性问题。

一、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和旅游文化,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拥有源远流长的史前以及汉、唐、辽、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拥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具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各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为8处、11处。近几年,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若干政策的通知》、《辽宁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整体上看,辽宁的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文化企业众多,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话剧、歌剧、评剧、京剧、杂技、曲艺、新闻出版等发展较好。但由于文化产业起步晚,在体制机制、思想认识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化产业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呈现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上看,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制现状制约产业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把各类文化资源和市场分割成为条块明显的状态,各类资本、人才、信息上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配置。同时,文化行业管理单位与部分文化经营单位管办不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符合需求的科学规范管理体系还未形成。

(二)缺乏规模化的市场主体。辽宁的文化产业经营机构规模偏小,而且在分布上缺乏规划,集约化程度低导致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不强,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

(三)产业发展政策还不完善。多元化投入发展文化产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引进资金、合资合作、股份制经营等渠道还不够通畅,文化产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四)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由于消费习惯使然,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尚未成为居民普遍的消费倾向,在文化消费方面支付能力趋于保守,文化产业的经营水平也有待提高。

(五)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辽宁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对其开发明显不足,商品转化率低。无论从管理,还是经营的角度,都缺乏市场的眼光,产业意识差,对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较差,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六)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在产业结构方面,辽宁省文化产品实物产品所占比重很大,以文娱为主题的抽象文化产品发展较为落后。从区域分布上看,辽宁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广大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这种重城区轻农村、重大城市轻小城市的布局严重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优势,难以统筹协调产业发展。

三、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辽宁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针对存在问题,还要进一步确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发展的重点项目。

(一)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深化改革,是辽宁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的唯一出路。要降低进入文化市场的门槛,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施行管办分离,使政府与中介组织、经营主体分离。加快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文化企业发展环境。

(二)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以印刷出版、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形成特色明显、主题突出、结构合理的发展态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利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优势,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实现创意创作要素的聚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结合辽宁丰富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把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开发具有辽宁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特别是在工艺美术、演艺娱乐、艺术培训方面,以名牌产品和优质服务开拓国内外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会展服务,定期举办文化会展,促进辽宁与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对外交流合作。

(四)培育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辽宁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出版传媒集团、七星影业公司、民间艺术团、古玩商城、辽宁大剧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重点建设好沈阳棋盘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除了以上重要领域、重点项目以及体制机制的突破,还必须通过优化宏观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辽宁实际,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因地制宜地解决辽宁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大做强辽宁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实现从辽宁文化到“文化辽宁”的嬗变.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0月.

第3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为践行国家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建立城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行服务社区居民、农村农民、小微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自身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暨金融服务网格化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下简称本活动)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全面开展,总行特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总行董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各部(室)、各支行负责人组成。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业务拓展部,办公室主任由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检查和考评。各支行要成立本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支行活动的组织开展、统筹协调及考核管理。

二、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21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

总行专项领导小组牵头,以各支行区域的物理网点为基础,虚拟网格为依托,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支行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自身网格范围,内部划定二级网格,每个网格落实到人。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训员工营销技能。

第二阶段: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总结精准营销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找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攻坚克难,推动提升网格化精准营销工作措施再完善、任务再落实、业绩再提升。

三、主要目标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引导各网点人员树立主动营销意识,精耕细作当地金融市场,打造本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打造本行金融服务品牌,构建基础金融不出社社区(村)、综合金融不出街道的服务体系,全行实现信用贷款、农户贷款、小微贷款分别达到亿元;个人授信覆盖率达 %,授信户数达 户(2019-2022年)。

三是采集完善客户信息,通过引导各网点建设金融服务网格,持续开展客户走访与回访,登记完善客户信息,不断积累本行的数据资产,及时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不对称问题。

四是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通过对采集信息的持续追踪,充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金融需求,带动本行业务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是量化目标。整合客户资源,对细分的实体网格和虚拟网格进行网格调研、信息建档和产品营销,实现本行发展战略目标落地和存款、贷款、金燕e贷、电子银行等渠道产品等关键性经营指标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步骤

按网格化营销理念,立户建档,筹备区虚拟网格、城乡结合部整村授信,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行业授信,区域内通过消费品协会、餐饮协会、装修协会等合作为客户授信,以三条主线推进网格化营销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总结沉淀,归纳细化,进一步做实做精做细,不留盲区。

(一)外环区域

老城、增福支行,城乡给合部,该区域以农户为主,住户较为集中,采取整村授信形式进行集中授信。此部分客户以增加授信户数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额度控制在5-20万元以内,产品对接以金燕E贷为载体,具体工作方法可参照成熟农商行整村授信方案进行。

支行需要依托周边社区,以辖内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对沿街商户、小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切实提升区域内客户与我行业务的合作度和粘合度。同时,结合在周边市场、商场,将初步对网格营销和整村授信方面进行逐步推进,通过广泛宣传,建档立案,重点对社区有影响力,典型的创业商户开展授信,以点带面,逐步全社区覆盖计划在5月底前做一个行业手心,6月中旬做社区或整存授信。

(二)中环区域

解放路、营业部,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区域,以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为主要群体的区域。对该区域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加工厂、批发商和商品商进行授信服务。此区域内客户以集中宣讲,重点授信为方式进行授信。一是与专业市场对接,如家具市场、水果市场等,力争通过集中宣讲的形式,让入驻商户了解我们的产品,然后再对有资金需求的商户进行重点授信和用信,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商易贷”,金额最高20万元。二是对于部分职工收入较高的公司可对其员工进行集中宣讲授信,为职工提供消费贷产品。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可取名为“精英贷”,金额最高20万元。三是对于区域内的小微企业进行授信,授信以“税信通”为载体。根据近两年纳税额度进行测算授信。此区域客户群体的有效用信户数会较高,预计可增加授信客户1300户以上。

(三)市区支行

西关、和尚桥、建设路支行

1.紧围绕“深耕社区、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开展精准营销,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网点。举办各类引客手段,进行存款精准营销;培养员工营销主动性,按区域、按行业、按商圈等多层面展开外拓服务,开展针对性的扫街式营销;以支行为基点,展开定点辐射式联动营销;电话营销、老客户带动新客户等一系列营销方式作为补充渠道;与各类平台,包括各类专业市场、工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以及政府发展基金等开展合作,推动小微企业批量营销,提高批量授信水平,为各类组织成员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与辖内商超合作,为其推荐的下游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与记账公司合作,为其推荐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异业客户,外出集中宣讲。推进对各类批发市场、建材城及周边沿街商户等商圈客户进行资料进行收集及预授信,进行结算账户开立、结算渠道等综合营销。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寻找合作方式,营销社区居民客户。

(四)农区支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作

各支行的试点网格化营销探索,逐步确立我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网格化金融服务思路,探索切实可行的符行我行实际的网格化营销实施细则。

四、配套措施

(一)设计产品组合

金融网格化实行客户综合化营销,存贷联动营销,争取做客户的主办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特点,通过以下产品进行一揽子营销。社区网格:通过许昌都通卡、社保卡等业务切入,主推金燕e贷和存款类、手机银行产品,主打存款类产品和家庭消费贷款;商区网格:通过金燕e付作为切入点,主推贷款产品和电子银行产品;园区企业网格:通过贷款产品作为切入点,顺势推荐工资、高管理财、员工消费贷款产品。公共服务机构网格:以金燕e贷作为切入点,主推存款、手机银行等产品。

(二)打造特色服务

为全方位场景化服务客户,搭建本行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根据各支行组织活动需求,制作相关业务产品、金融知识宣讲课件,培训内训师,为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业职工向广大客户介绍金融知识、防诈骗、珍惜信用、安全用卡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深入社区,提高我行知名度。

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包括上门走访、健康体检、上门开卡、便民服务、关注亲子教育,提高我行惠民度。

(二)加强宣传造势。

1、设计宣传用语,在本行网点所在的主要交通要道、社区和村组张贴或悬挂宣传标语、宣传牌,银行网点电子显示屏上要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2、丰富宣传方式, 总行以及各支行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对本行金融服务整村授信战略进行宣传,提高本行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宣传形式包括不限于:1、大平台宣传,比如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宣传;2、发挥网点优势,利用网点的LED屏、电视机、海报进行宣传;3、户外媒体宣传,比如汽车车身广告、墙体广告、路牌广告、三轮车车贴、员工汽车贴等;4、充分利用线上宣传渠道,比如短信、微信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

五、工作需求

(一)强有力的推动督导部门。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办公室,督导关注进程,确立定期总结分析会议,逐步建成思路清晰、执行力强,接地气的实现方案。

(二)狠抓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本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有机衔接,确保本项工作与其他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强化协同配合。落实总行领导、部室、支行三级管理体系,合力推进本项营销工作。对支行提出的诸如礼品设计、订购,活动开展,总行给予大力支持。

(四)及时进行总结。相关支行要深入查找本项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总行专项办公室反馈,包括但不限于好经验、好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与情况、下步工作计划及建议等。总行将定期编发简报予以推广普及,以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第4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基层教育;教师队伍;教育现状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为6.74亿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人口依旧占据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基层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依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次研究以河南省汝南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为对象,分别制作了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79份,采访学校中层领导92位,在分析问卷时综合多个维度,以期能对基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个全面了解,并提出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解决办法。

二、关于基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问题也日益凸显,甚至开始尖锐化。

1.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由表1可以看出,汝南县基层教师队伍中,46岁以上的教师占总样本数量的将近一半,31~45岁之间中坚力量薄弱。

本次调查包括小学教师752人,占抽样总样本的58.8%。初中教师共计527人,占抽样样本的41.2%。调查结果显示,在基层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不合格,即使同为中学教师,教师学历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本次调查中,男教师406人,占总数的31.74%,女教师873人,占总数的68.26%。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男教师。

2.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第一,基层教师构成结构失衡。笔者在采访农村中小学学校领导时,几乎所有领导都表示师资紧缺,工作很难安排。某些乡镇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甚至比在编教师的人数还要多。究其原因,我国的教育人事权一般由当地的教育局和财政局把控。然而,这些部门又很难真正全面客观地掌握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这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良性引进。

第二,基层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1条指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本次调研发现,汝南县某省级示范性高中许多教师的年收入仍不足2万,其他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年薪2万,对于肩负着“养家糊口”重担的男性来讲,实在有些窘迫。因此,越来越少的男性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这就造成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从而阻碍了学生良好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基层教师年龄结构与学历水平失衡。由汝南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表可以看出,46岁以上的教师占总人数的42.3%,这些教师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即将退休。而且这些教师大多学历较低,思想固化,很难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高学历年轻教师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及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机会更多的市区工作。根据调研和访谈发现,占样本总数33.78%的年轻教师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只是把教师看成一种临时性的工作,心不稳,随时准备离开农村,以谋求更好的工作环境,教师队伍出现断档趋势。

第四,基层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基层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大部分由语、数、英等几大主科教师构成。而从事素质教育专业的教师,例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非常缺乏。其实,在农村中小学主科教师数量已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缺的是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这些副科常常由主科老师兼任,课堂形同虚设,随时为主科“让道”。跨科目跨年级教学,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长此以往,还会影响教育水平,降低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2)基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滞后。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及与时俱进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调查了解,部分学校尽管已经具备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使用率却不高,多数教师只掌握一些简单的使用功能,平时教学也不善于利用,仅在参加竞赛性公开课时才临时“抱佛脚”。

由于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相对滞后且流于形式。相较于城市教育资源,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一些专业培训及学习多在城市开展,再加上一些地理交通和资金问题,被派去参加培训学习的一般是行业的佼佼者,而那些真正需要学习机会的教师则是行业的弱势群体。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络教研与学习的开展变得更为丰富。但由于一些资源和技能的限制,这种继续教育形式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培训作用。

(3)基层教师职业幸福感较弱。首先,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心理落差大。工作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容易消磨教师工作热情。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容易产生较大心理落差,从而不能真正地扎根农村教育。

第5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全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切实加强对集中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迅速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及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局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支部书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指定了一名干部专门负责活动各项工作,为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制定了活动方案。根据《县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县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县科学技术局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单位暨集中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发放到了每一名干部手中。同时,对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股(室)、中心,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三是召开活动动员会。3月27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集中整治活动动员会,对集中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统一了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增强了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组织理论学习,提升了干部理论水平

我局始终把学习放在活动首位,力争集中整治活动学习教育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集中整治活动与“四化”建设和区振兴相结合。围绕抓作风促发展这一主题,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按计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市、县《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动员大会精神;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增强了服务“四化”建设和推动区振兴发展的意识;学习了《廉洁准则》、《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等,增强了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意识。二是坚持与“弘扬苏区精神、树立模范作风、推动苏区振兴”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了“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专题集中学习,购置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学习读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苏区历史简介”。组织党员干部赴兴国、瑞金等地瞻仰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馆,重温革命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真心感受苏区精神的伟大力量。在全局开展了廉政文化月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了全县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开设了廉政党课,集中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了廉政读书活动,组织《廉政准则》知识考试,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意识。三是坚持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我局编印了理论学习读本,局领导干部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学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每名干部职工撰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并采取闭卷形式进行理论考试,考试分数都达到九十分以上。四是坚持开展活动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各股室、中心根据各自工作的特点,结合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科技入园入企工程和科技进乡入村工程,着重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企业认定、专利申请等科技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转变作风,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五是坚持集中整治活动与风险廉能机制建设相结合。在提升机关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了风险岗位的管理,认真查找了重点岗位的风险点,及时开展了群众评议和接受了社会监督。通过坚持“五个结合”,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三、创新宣传载体,营造了活动浓厚氛围

我局通过创新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一是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立了一个集中整治活动宣传专栏,及时宣传本单位集中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在县科技网上设立了集中整治活动专题,大力宣传活动目标、内容,宣传活动的先进典型;三是在醒目位置制作了有关作风整治的横幅标语。四是积极向新闻媒体报送有关信息。积极向《县之声》、《县手机报》、《效能简报》等新闻媒体报送活动信息8条(篇),其中县纪检监察网刊登4条,《科技》采用1条,为集中整治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四、广泛征求意见,整改了作风突出问题

我局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届意见,认真查摆作风突出问题。一是设立了意见箱。在我局办公室醒目处设立了征求意见箱,积极收集社会各界对我局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二是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利用利用加密网和上门的方式向全县各单位及企业征求意见,收集意见建议12条。三是开展了个人自查自纠。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等形式,对照“局集中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自查自纠的主要问题一览表”从存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整改措施三个方面查摆问题,形成了自查自纠书面材料。领导班子及成员采取“自己找、相互提、大家评”等方法,通过开展专题会、谈心交心活动、组织民主测评、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围绕“五查”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了领导作风“假浮蛮”方面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工作。四是开展了大讨论。围绕“如何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全局开展了大讨论活动,为找准和改正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五是进行梳理汇总。我局对查摆出来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汇总,主要存在理论学习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严、深入基层不够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六是制定了整改方案。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逐个明确整改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和整改时限,建立了问题整改台帐,做到逐个整改,逐个销号,全体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

五、建立完善制度,形成了作风长效机制

通过推行“三簿”制度,长期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投诉、不定期对全局干部作风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记录在案,作为干部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之一。

第6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2.县级剧团本身就是一个县的窗口,代表着一地文化的形象,更是城市与农村文化传统的纽带和桥梁,由其是对广大农村来说,县剧团是担负着为农民朋友提供文化娱乐功能的重要载体。县级剧团的主要市场在广大农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在追求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剧团生存的基础在农村,服务的对象也在农村,因此,农民是不可忽视的对象。它即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解决农村看戏的问题,又可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前景,同时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实施小康文化工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唱大戏是农村的传统习惯,每逢庙会、节日、喜庆丰收、物资交流等重大活动必唱戏以助兴。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农民对唱戏的兴趣和热情日益增涨,以由过去的乡镇、村集体组织演戏发展到庙会或个别人承包。可是由于专业文艺团体的停、转、散造成了演戏难,唱好戏更难的局面,现在的农村更多地出演戏成了草台班子的天下,质量差、水平低、可是要请外地的专业文艺团体价格高又难以承受,这就给农村看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县如有专业文艺团体,这些将迎忍而解。

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老少连穷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制约,急需有人为他们牵线搭桥引进资金,开发资源,早日脱贫致富。而一场大戏的演出,恰恰能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使农民群众达到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物流通、资源宣传、科技推广、推动经济杠杆的作用,而这些恰恰需要县级剧团来完成。

3.现在县级剧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到以下几点:

(1)人员老化、设备陈旧、资金短缺。面对诸多艺求门类的冲击,戏曲市场越来越小,观众的欣赏品味确越来越高,如果不采用新的形式、新的水平、新的设备、起用新的演员,排练出新的剧目,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完成以上目标,就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培养新人、聘请名师、加强创作、更新设备等方面的工作,这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这些靠县级剧团自身是难以解决的。

(2)师资匮乏、编导奇缺。县级剧团要想生存,就要提高剧团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基础是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演奏员和编导人员,这些恰恰是县级剧团所缺乏的。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不愿到县级剧团来(更何况是民营剧团),聘请名师又付不起高额的费用,自培养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所以造成水平越来越低,观众越来越少,编导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演员和编导,提高艺术水平,保证演出质量就无从谈起。

第7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农产品的提供、保证农民不断增收、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想增强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水平,还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农业的收益和竞争力,需要利用现代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经营形式以及发展理念。黑龙江省应以农民发展农业为支撑,利用家庭承包经营的模式,通过政府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保证生产、加工和销售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黑龙江省是一个粮食大省,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农”问题有待于解决,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摆脱黑龙江省发展落后的局面,实现加速振兴、加速崛起的客观要求。

一、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乡村两级债务沉重,不健全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弱化的服务功能,不灵活的管理体制机制,这些问题都阻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的投入不够

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发展落后,生产能力综合水平低,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粮食稳定增产难度大;落后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差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想要实现农村协调发展是很困难的。

(三)资源、环境压力难以缓解

不足的耕地资源,而且质量退化,要想保持平衡很难;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旱涝格局也很难改变,洪灾越来越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农业污染、动物疫病对农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威胁,农产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四)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规模很小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发展水平也很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资源优势很难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水平低,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也偏低,对于农村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来说,农村干部还没有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农村干部的做事能力,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很难转化为现代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五)体制仍然突出

较小的农业生产规模,较低程度的农民组织化,较大压力的产品市场竞争,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农业投入没有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深层次的体制障碍也在阻碍着统筹城乡的发展。

(六)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

根据市场调查,近几年来,虽然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旧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还不够活跃;三是农机研制、推广工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黑龙江省重点工程需要重点建设。通过对这些工程的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强化科技支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一)土地保护与土壤改良

黑龙江省被誉为“北大仓”,不但有大面积的耕地面积,而且还有肥沃的黑土资源,这些都为我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光要使用单项技术创新,还要结合于技术组装集成的方式,充分实施“藏粮于土”战略,恢复黑龙江省黑土的土壤质量,努力做到不再出现土壤退化的现象,最后实现改造中低产田400万公顷,中低产田面积每年以5%向上一级质量耕地转化的目标。

(二)完善水利工程

黑龙江省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的质量也很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重点建设一批防洪、灌溉、除涝水利工程。

(三)培育优良农产品

黑龙江省具有农业发展科技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生产大省,提供出优良品种的农畜,不断地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种植业。要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优良品种的种子,要勇于创新,利用黑龙江省的现代高新技术,建立现代种子产业体系。

2.畜牧业。开发出新的畜禽品种,并对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对胚胎切割和性别控制的技术进行完善,实现胚胎移植工厂化、产业化。

(四)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则是农业机械化。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对农机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作业进行完善,实现农业增产、稳产,提高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

(五)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依托一些农业大学和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加强一些基础性研究,将应用技术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依托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

(六)促进农业产业化

在市场的指引下,充分发挥黑龙江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粮食、畜牧等优势主产区,重点培育大型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的自主品牌,促进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将黑龙江省农业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实施策略

(一)转换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过去黑龙江省主要追求粮食产量的块速增长,以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要转变增长方式,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会达到目标。

(二)加强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黑龙江省的耕地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在不断恶化。因此,黑龙江省一定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草场、湿地、森林、生物物种等重要的资源。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发展大省,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政策,有了国家的扶持和帮助,有利于黑龙江省管好耕地。耕地地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要减少风灾沙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尽量恢复原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少耕并合理耕作,保持土壤的肥力,以便恢复耕层土壤环境。为了增加土壤耕层的蓄水能力,黑龙江省应该建立土壤水库,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以供使用。多种树和一些植被,增加覆盖率,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慢慢的恢复土壤的生产质量。

(三)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资金的。不管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农户来说,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来讲,还不具备完全满足投入需要的能力。特别是黑龙江省在过去发展农业时欠了太多账,只有坚持用城市带动乡村、用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更好的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投向农村,在全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更多地依靠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更多依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金,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重新认识

在农业生产安全中,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存在的,只要社会存在,就会有自然灾害发生,对于它我们不要恐惧,但不能说放任自流,我们还是要重视潜在的、深层次的灾难威胁。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灾害。还有很多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灾害实际上也算是对人类构成的灾害。人们普遍认为杀灭杂草、害虫就是在减少灾害情况的发生,殊不知,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会打破原来保持的生态平衡,会导致新的灾难发生。非自然的因素在自然灾害发生之中也是有重要影响的,这些因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很多自然灾害看上去像是偶然发生的,但其实隐藏着必然发生的因素,这正是由于人类不正规的活动长期积累造成的。灾害具有双面性,它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当自然因素之间不和谐时,就会导致灾害发生,但是发生之后又会趋于平衡,使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自然灾害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意识不到,但是环境问题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当自然界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爆发,近几年农业灾害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多,威胁到整个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必须重视农业灾害,对农业灾害重新认识,保证农业发展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五)遵循自然规律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掌握一些环境原理和一些生态理论,遵循生态的发展规律,不要违背大自然,想要减少农业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想要稳产和高产,就需要保持生态平衡。不光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还需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良好的农业环境至关重要,所以要尽量减少污染,尽量使农业发展达到零排放、零废物。对于农业发展环境来讲,保护是不可少的,但同时还要进行改善,而且还要顺天时,农业还要“靠天吃饭”。现代化的发展科技不能没有,但是不能过分依赖,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使人类失去了很多,就像是玉米离开人的管理将不能再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生存和留存一样。

(六)稳定、完善、强化惠农政策

黑龙江省针对农业发展提出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将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上日程,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将这种利益达到最大化。不仅要保证土地要素重新配置发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又要避免无地农民失去可能得到的效益,还要避免低价出租土地的农民丧失本应获得的土地利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广大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来进行土地流转,可以先建立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试点,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长期的土地收益。

(七)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大投入

我国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建设,目的就是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政府帮扶外,采取以奖等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适当投入。

(八)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生产

从实际出发,利用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到农业农村,解决政府和农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因为“三资”进入到农业投资领域,不仅能带来充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带来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层级。

(九)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离不开服务业,要有效地将服务业和农业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综合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增加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这种机构推广到全省乃至是全国,建立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农民技术服务组织以及积极改善农民技术人员制度。对动植物疫病要有效进行防控,对农产品的质量也要进行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完善的重要部分就是要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将这种服务作用到农业发展中。在生产经营服务方面,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建立专业技术协会和服务公司,寻求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等等。

在生产环节,标准化的农业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大生产的标准化;建立农产品监测和标识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达标;在产权保护方面,农产品的注册商标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一定要保护好;在质量监管方面,对农产品的生产、收储运、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管,保证每个环节不能出错,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农业市场,建立质量监管责任制。

(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在农业发展中,市场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结构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市场体系达到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状态。在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发展、农资经营的方式中,不断鼓励商贸、医药、文化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加入到其中,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不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的进度,稳定市场,促进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常荣.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3)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3]程怀儒.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

[4]陈年安.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思考[J].长江论坛,2011(5)

第8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针对目前禹州市开展农村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工作。近期,禹州市规划局组织了对禹州辖区内部分村庄的实地调研,现把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禹州市村庄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村庄现状

禹州市全市域面积1461平方公里,辖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颍川办、夏都办、韩城办、钧台办),18个镇(神垕镇、方山镇、顺店镇、无梁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火龙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郭连镇、范坡镇、朱阁镇、浅井镇、张得镇、花石镇、方岗镇),4个乡(苌庄乡、小吕乡、磨街乡、山货乡)。共657个行政村,2056个自然村,5100多个村民组,每平方公里约1.4个村庄。全市现有总人口约130万,常住人口113万人,流动人口约17万人,城镇化率42.8%。

禹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00余处,**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禹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针对全市657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局已统筹考虑,充分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已制定实施方案,对于每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将采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实地调研和深入座谈的基础上,以村规民约为指导,正在科学规划编制各村庄规划。目前正分批次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67个(含传统村落,其中传统村落共52个:16个已完成评审,25个完成规划待评审,11个正在编制)。

(二)村庄改造提升的特征

禹州市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红薯烟叶种植、三粉加工、中药材种植),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类型多样,水资源较为贫乏。

农业地区村庄现状按照特征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①村庄数量众多,空间分布不均,西部山区村庄建设分散,自然村较多。如:鸠山镇李村就包含14个自然村;②部分现状“空心村”现象明显,土地浪费严重,有的村庄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如:张得镇、小吕乡、范坡镇,以及西部山区;③煤炭开采区村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已经实施了村庄的整体搬迁。建设的比较好的有磨街乡的大涧村、孙庄村、玉泉村,方山镇的庄沟村,鸿畅镇的李金寨村等。④沿路建设时有发生,受长期以来马路经济的影响,部分村庄沿路建设情况比较严重。如:张得镇、小吕乡、花石镇;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居住环境较差。如:一些山区村庄,一些相对偏远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村庄。

(三)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

近年来,禹州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揽“美丽禹州”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启动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文殊镇陈南社区、神垕镇凤阳山社区、褚河镇小刘社区、磨街乡玉泉社区等12个新型农村社区,这些社区大部分已经建成投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农村村庄以整治提升为主,着重进行村容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提升,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共打造人居环境先进村290个,美丽乡村117个,美丽乡村群10个,创建省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村29个。我市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我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总规纲要》省级评审,《市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对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庄优先编制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优秀民风民俗,正在编制历史文化民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村庄有4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问题是当前农村改造提升建设的主要瓶颈。由于村庄的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也使得大量的村庄没有经济能力去进行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村人口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农村村民的规划意识较差,规划宣传少,乱盖乱建、不服从规划管理现象较为普遍。

(三)乡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乡镇的规划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较为欠缺,难以形成高效的指导,且乡镇分管领导更换较为频繁,总体业务素质相对较低。

(四)有些村庄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困难。部分村庄地处偏远,村庄所处位置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其规划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修建困难。

(五)整治空心村办法不多复耕率低。虽然也有一些村庄在空心村整治中创新了一些办法,给予了有效解决,但大部分空心村改造进展慢,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复耕率低也导致了建设用地指标的匮乏。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力度。1、督促苌庄镇、鸿畅镇、方岗镇、朱阁镇、郭连镇、顺店镇等乡镇进行总规修编工作。 2、鸿畅镇、花石镇和浅井镇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初步规划已编制完成,2019年需督促进行评审及其他后续工作;3、对财政局审定的18个传统村落规划进行费用请示、招投标、并督促规划编制进展工作。(18个传统村落包括神垕镇东大村、鸿畅镇冀村、山底吴村、无梁镇王家村、龙门村、高垌村、张得镇张西村、方山镇方山村、鸠山镇天垌村、魏井村、朱阁镇大庙村、磨街乡黄沟村、关庙村、青山岭村、苌庄镇莱沟村、五坪村、古城镇狮子口村、浅井镇麻地川村)4、申请财政资金对未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的村庄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5、督促需做村庄规划的乡镇积极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结合国家和省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按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坚持“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原则,根据村庄所处的处置及产业等,结合禹州市村庄发展实际,将村庄划分为城镇化改造型、重点提升型、整治完善型、建议搬迁型和特色保护型五种发展类型,制定异质化发展路径,以“配套提升为主、改造重建为辅”,分类指引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村落。对城镇化改造型村庄,按照城镇社区或城市居住区建设要求,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以改造重建为主,为城镇和产业发展腾让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对重点提升型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搞好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整合现有资源,调整完善功能布局;对整治完善型村庄按照传统村落建设要求,整治空心村,改善村容村貌,以配套提升为主;对建议搬迁型村庄,迁入附近的城区或乡镇、就近并入中心村建设,或合并部分迁并村进行异地新建;特色保护型村庄,在保持村庄现有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对村庄环境进行美化。

(三)广开渠道,加大投入。一是充分争取上级资金。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支持民生项目建设,要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加大力度,及早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对符合上级投资政策的项目进行整合,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建设的盘子,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已经争取到的上级资金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二是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新增投入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对上级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按时足额拨付;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

(四)重视宣传,加强引导。新农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必须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是加强新农村政策宣传。向群众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加强规划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三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使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加快农村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注重培训,强化管理。积极组织对乡(镇)领导干部及从事村镇工作的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介绍好的思路和理念,学习借鉴外省、外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理念、好思路,重点培训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新农村规划建设。每个村都要确定相对固定分管村规划规划建设的村干部,经培训后,负责管理本村庄内的规划建设工作。

第9篇: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反思;适度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5-0060-05

一、对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之路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效,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3.73%,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标准看,目前中国离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按现行统计办法计算,城市化率虽逐步提高,但统计城镇常住的农民工人数中有1/4的人尚未取得市民待遇,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住在城镇,却享受不到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中国乡村城镇化开拓进程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突出,城镇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及其整体功能仍然不能适应从“化”字上求实效的这一要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珍视和发扬成功经验,又要正视和分析客观存在的差距,在充分肯定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有必要对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反思。

1. 过去较长时期里,中国乡村城镇化往往是注重城镇建设总量、注重城镇发展进度,注重城镇建设中各项指标落实

把城镇增长的速度,新增城镇的数量与发展相等同,片面将城镇建设指标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主要考核内容。城镇建设沿袭我国大城市人为扩容的粗放模式。城镇规划区大幅度地扩展,忽略成本、忽略质量、忽略效果,以行政手段“越位”推动城镇的扩张。不注重人民生活水平、不注重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注重老百姓的满意度,不注重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注重城镇化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实惠。虽然这几年中国的城镇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系我们是个大农业国而现今还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国情来看,现在全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仍然在乡村。按照脱贫新标准,目前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仍然达到了1.28亿人。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城镇的整体功“短板”效应突出,即“减少农民”与“致富农民”不相呼应。

早在2 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上比农村更美好的生活。正因如此,以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为标志,人类走上了城镇化的道路。如若大量的进城农民工并没有转变为市民,而且在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老“三农”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老人农业、空心村、失地农民的新“三农”问题,试想这样的“城镇化”有意义吗?我们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使人民生活更美好。如果把城镇化作为终极目标就会在实践中走偏。历史的正反经验都表明,城镇化的核心和本质应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人能过上“美好”生活的城镇化。因此,粗放式发展模式可能带来只增长不发展的情况,老百姓未必能够从这种城镇化模式中得到实惠。

一般而言,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结果而非源动力,让农民由穷变富才是城镇化根本动力。健康的城镇化需要健康的工业化发展来支撑。工业化的过程一般会迅速带来GDP的增长,带来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然而,工业化是不是一定能够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社会进步,是不是能够一定实现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则取决于以什么样的发展观为指导、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可以带来GDP高速增长,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高额的财税,但未必一定能够带来人民收入水平的相应增长和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近年来一个普遍现象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总量和GDP,进行“血拼式竞争”这种传统发展方式的极端体现。如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财富之母”、是农民命根子。自然村大批消失,土地快速城市化,集体土地变成国有,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土地出让金,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现行征地制度有直接关系。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实现暴利,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却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寸土寸金,住房价格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长期闲置的土地资源没有办法利用。农村土地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没有突破。依照我国现有法律,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才有可能转为建设用地。在此过程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行为和土地征用价格与实际出让价格的严重背离造成了对社会公平的损害,助长了地方政府大规模征用农村土地的风气。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以“以人为本”为指导,这些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对于城镇化发展并没有正面的作用。

2. 中国乡村城镇化没有摆脱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老路

不少地区更多依赖土地、水、煤等相对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城镇化发展,而很少顾及资源的承受能力,以不惜消耗大量资源换取城镇建设速度,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对资源和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建设从土地平整到道路、给排水、供气、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所等配套建设,再到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用房、办公楼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和有规模的投资过程,由此可拉动多个行业共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大且持久的潜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无法离开工业化的生产和产出。当一个农民转换为“市民”时,他所依赖的生态足迹将成倍激增。将村落联成片、建立乡镇,首要问题不是盖楼、造房子、造马路,而是就业,农民离开土地变成城里人,就要靠工业化来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从生产还是消费的方式来讲,城镇都远比乡村来得更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即便在城镇化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确权,也不会改变城镇化有赖于工业化的基本逻辑,改变的只不过是城镇化的机会成本。而工业化生产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与依赖。

从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由于农耕文明的落后,大家更多的是看到工业文明的积极因素,而对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的破坏认识不足。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工业文明的这种价值观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已经把人类文明送上了山穷水尽的不归之路。

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面临着要在更高的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进行城镇化,环境资源形势已成为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源利用不够集约,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及分布不合理,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环境容量弹性小、上游污染物下泄等主客观制约因素的存在,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放在表面,盲目扩大城镇化的数量和提升所谓的城镇档次。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小城市具体产业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农村城镇化建设规模普遍偏小,使得优质资源并不愿流入到乡镇,而周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又不足以被吸引到城镇,导致城镇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还弱化了城镇的聚集效应,对城镇经济无法起到带动作用,反过来又影响了城镇的发展。此外,城镇规模偏小,也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它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或有城无产,或有产无城,导致空间布局失序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

推进乡村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乡村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3. 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尚未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化

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即农民就地“转型”的问题怎么解决?其中的关键,要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这是许多地方推进城镇化成功之道。反观中国城镇化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形势大多是以半工半农形势出现。农业人口无法真正脱离农村,聚集效应较弱,没有能够满足就近就业的条件,再加上种种保障的缺失,农业人口转移后的生活和就业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水平也较高;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促使农村地区资源集中和有效利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更高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可见,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村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难以真正实现。城镇化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效集约的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越来越需要农业产业化提供城镇大量充足的原料供应及食物产品,对新型城镇化作出的“市场贡献”、“人力资源贡献”、“资金贡献”和“土地贡献”。应该说,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强调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即“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而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化,亦即农村就地城镇化更适宜中国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不仅应当成为乡村城镇化推进的起点,甚至应当成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要对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以龙头企业为重要载体,专业市场为导向,中介服务为纽带,用工业化的方法在产前、产中、产后之间形成支撑、联系,提高综合生产力。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按“人的城镇化”要求,认真总结快速推进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吸取过去的教训。必须看到,无论是传统城镇化还是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城镇化,中国快速城市化,并没有使大量进城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说明这样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是片面的、不彻底的。

二、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建设之路

当前城镇化正面临着扩张速度高于质量、有城镇无产业支撑、农民“被城镇化”、掠夺式开发、社会矛盾加剧、生态成本透支等种种挑战。从目前中国有些情形来看,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产化”为主,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因此,郑重提出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或低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量力而行,不能超前。

1.“适度城镇化”的发展理念

追求人的城镇化,这是“适度城镇化”发展理念。城镇化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城镇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一旦确定较难改变。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否适度,事关城镇化的成败得失。从各国发展情况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城镇化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不同阶段:第一是初期阶段,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在初期阶段,以城镇对农业经济社会的延伸、补充和提升为主,城乡互动协调、互利共赢成为其基本特征。第二是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城镇相对独立于农村社会经济之外急速发展,经济社会资源大规模地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过度集聚,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城镇化的集中极化发展带来城乡分割。第三是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超过70%,城镇进入稳定发展期。后期城镇化阶段,城市通过高度的集聚发展,资源要素发生溢出需要,与之相伴出现城市向农村的空间扩张和资源要素扩散,城乡融合趋向将更加明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城镇化这种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城镇化和城镇从根本上改变并不断创造着新的人类生产生活,不断集聚集成、提升创新着优质的经济社会要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进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社会财富急剧积累,充分体现和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实现美好新生活是城镇化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城市病”: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医疗等公共设施不足、建筑强度大、城市空间被压缩、生活紧张焦虑、邻里亲情交流缺乏等。这也使得人们对城镇化的价值产生动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向往。

因此,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矫正目前的二元化机制,实现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提供对所有居民无差别、全覆盖,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中国大体处在中期城镇化阶段,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很多因素正在消失和改变。况且在中国已经实现的所谓城镇化率还有很多不真实的因素,需要让其逐步真实起来,让符合条件落户的农民工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以及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这可能比单纯追求提高城镇化率更重要、更有意义。

2.“适度城镇化”的必由途径

走“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这是“适度城镇化”的必由途径。乡村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美丽”建设之路。什么是“美丽”建设?简言之,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的图景。就是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城镇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使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道路通畅的美好家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改善自身所处环境的迫切需要已使得“美丽建设”内生为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诉求。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过程回应和满足内生于当下社会的“美丽乡村”建设诉求已属当务之急。然而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中国乡村城镇化如何与“美丽中国”建设相协调和兼容。笔者在此强调: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握大基准,即低工业化的城镇化或适度的城镇化。

中国一些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城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空气和水体遭到污染,噪音超标,设施基本功能缺失,资源消耗系数较大,可循环系数偏低,宜居水平较差。一些中小城镇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明显下滑,生态优势在下降。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及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事实和民意基础。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乡村的现实区情。就是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始终紧扣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的主题,谋求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将新型城镇的产业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生态模式;紧扣城镇地方特色,形成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美好的新型城镇;这样的新型城镇对于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消化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是从当前城镇化面临的困局而提出的一种战略构想,也必将成为中国乡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适度城镇化”的现实抓手

“就地城镇化”,这是“适度城镇化”的现实抓手。城镇化转型的一个新特征,是使更多的农民及其后代实现 “人的城镇化”,不仅在城市可以实现,在农区也同样可以实现,也就是说,不能只走“人口转移”的城镇化道路,也要同时走“结构转型”的城镇化道路,引导和组织一部分农民就地就近实现“人的城镇化”。

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底子薄,因此城镇化发展应进行“三步走”多元化的安排,即第一步让需要转移的农民小部分向大中城市“农转非”;第二步让相当多的人向小城镇集中;第三步让余下的人离地不进城镇,仍散居在广阔的乡村。这样既可避免“城市病”的出现,又能达到实现城镇化的目的。

笔者始终认为不恰当的城镇化将继续加大耕地、生态压力,且农民上楼后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必将后患无穷。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应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或者说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应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小镇”建设。将村落发展成微型城市,建设美丽小镇,意味着必然要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传统农民转型。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中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农业。政府可帮助农民统一解决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网络、电力、电话、银行、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农民不必上楼,既节约了土地,又方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稳定种粮大军,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农户散落在农田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为食物生产者没有离土,人勤地产,就可以少用化学办法乃至转基因控制病、虫、草害,杜绝食物生产的多种危害,同时带动粮食生产、食品加工、花卉、宠物生产、休闲、物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养老、保险、教育、金融、电信等产业的深入发展,带动就业。

再比如,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发展适度的合作化,将农业补贴资金直接与粮食产量挂钩,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完善监管机制。除保留少量的化肥外,抛弃或限制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应用生态农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减小劳动强度,让耕者有其利,享受国民待遇。更多的人口分布在食物生产的第一线,避免了过度大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发展生态农业,在食品生产、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从而使已有的城市化人口得到较为满意的食品。

[参考文献]

[1] .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 马凯. 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