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浅析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浅析

摘要:研究对商业银行会计的具体风险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点包括会计业务操作上的风险、会计运行监督风险等,原因则表现在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会计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工作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针对以上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够对商业银行财务工作的开展和监督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会计;商业银行;风险点;措施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业务活动中存在的由于银行的财会人员主观性错误而导致的一系列风险,包括银行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达标、素质不高、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体系不够完整、银行会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风险等等。商业银行的很多经营业务活动都涉及会计工作,一旦银行的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控制监督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商业银行就可能会因此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给大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失去了大众的信任。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表现

(一)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银行会计结算在商业银行中介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票据结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诈骗风险,银行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票据业务的办理和检查如果不到位,都存在着提高诈骗风险的可能性。再者由于造假票据手段不断提高而银行识别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如果真的发生了诈骗的情况,财务工作人员很难分辨得出票据的真假。还有汇票贴现业务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有些情况下,银行对于贴现的金额是收不回来的。有票据贴现的风险,那么也必然少不了票据承兑的风险。出票人的账户资金在票据到期后,是没有足够的金额去支付的。还有就是账号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账号结算风险主要包括对于开户客户的信息的掌握情况、涉及的大额交易等的风险。如果银行财务工作人员在账号结算的时候操作不合规,那么可能导致违法行为的产生。在操作上出现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内控制度,然而却大都流于形式。因为即便是有内部控制,银行会计人员是缺乏内控意识的,内部控制的落实自然是有一定的问题的,特别是一些不易注意到的细节,往往是风险发生的原因。例如银行会计人员对于凭证、票据、印章的保管,主观意识上没有很在意。对于银行会计工作的交接,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认真仔细交接,有的时候,就是走个程序,实质交接的很多细节都没有格外注意。自然而然,风险由此产生了。

(二)会计运行过程中存在监督风险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监督对于整个商业银行的内控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会计监督这一步做好了,才能够减少银行业务工作中的错误和舞弊。由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自然会计监督这一个环节也是不完善的,这就增加了其他几个风险发生的概率。事后的监督工作起到一个查错、查舞弊的作用,如果会计监督到位,即使是业务能力不强的财务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也能够在信息披露之前,查出其工作的问题。同时会计监督还包括定期对银行财务信息的一个披露的监督。不定期披露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可能会使得财务信息始终“不见光”,久而久之,其中的真实性会受到影响。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商业银行对其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到位

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其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在商业银行里的财务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整个银行的生死存亡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因为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而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尽管商业银行在招聘财务工作人员时的条件苛刻,但是如果后期不定期对这些财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和考核,那么他们的会计风险的意识就会逐渐的减弱,甚至到最后没有会计风险的意识,这对于会计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财会人员根本就不太在意这些容易发生风险的点,自然而然就容易出问题,使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在这一步出了问题,可能不仅仅是造成损失,有时候甚至涉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后期培训的缺失,会使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降低,加大了银行会计核算错误的风险;再者财务工作人员自身如果没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在面临领导打压或者其他具有威胁性的情况时,很容易就会迫于压力私自篡改会计数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如果财务工作人员没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忽略掉一些细节,也可能会把商业银行的信息泄露出去。有些商业银行自身的监管制度也不够完善,使得那些心存侥幸、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财务工作人员有了可以对财务数据造假的机会。

(二)银行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会计制度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约束。有一个良好的会计制度,是做好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前提。随着银行会计的普及与发展,社会对于银行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构建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也是大势所趋。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一般要做到:银行的会计组织要相对独立、银行的会计岗位职责要明确同时要相互牵制、银行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实行定期轮岗,即要求银行的会计人员定期轮岗,这样既能使银行的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也能满足实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但以现在的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是不能做到定期轮岗和职责分离的。但如果在银行会计分工这一块没有做到职责分离,那么可能会使最终的财务数据失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会计制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但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上,都没有做到真实性和及时性。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受众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对于外部来说,大部分是面向大众,所以如果出现了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不真实的情况,会影响到大众对于商业银行的信任程度,进而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很大损失,这将制约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内部来说,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及时,是否具备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高层的预测和决策,同时也可能成为出现财务风险的导火索。

(三)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管理对于降低风险至关重要。管理机制的要求不明确,银行会计工作的落实就很难实现,监督自然也就缺乏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管理包括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和银行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此处的会计工作管理指的是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首先要明晰商业银行负责人对本银行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其次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够,可能会导致在银行的内部运营过程中,会计工作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会计工作管理不到位还体现在银行内部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人才,管理工作应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会计工作中。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还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一定对于会计监督有一套单独详细的程序。同时会计监督对于管理机制能起到一个完善和补充的作用。如果二者缺少其中一个,就可能发现不了银行会计工作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久而久之,问题会越来越大,从而任由风险发生,制约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培训,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商业银行大部分岗位的发展和提升相对较慢,薪酬较低。进入到商业银行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大都没有相关的财务工作经验。首先应当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训,建立一套考核与绩效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降低财务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犯错的可能性。在考核的过程当中,考核人员应当要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进行考察和评价。在培训之后,对于那些专业技能不及格的财务工作人进行淘汰。同时要招聘新的财务工作人员,注入新的血液,使得进入商业银行工作的财务人员都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人,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财务工作的风险大大降低。要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让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成为整个银行的一把尺子,来作为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完善会计制度

首先,根据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机构或人员。相对较大、业务较多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置会计机构,相对较小、业务较少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主管人员。无论是否设置会计机构,相关的机构和人员都应该保持相互独立;其次,对于银行内的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分工要非常明确。这样不但有利于工作业绩的考核,而且在财务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还应该实行回避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银行内部人员合伙非法挪用资金等违法行为出现;最后,可以实行定期轮岗,对授权批准进行控制,权限进行统一,同时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要职责分离。完善的会计制度也包含着会计核算体系。在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一个好的会计核算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会计科目,并且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要求来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此外还需要对银行的各类会计档案进行及时的归档,同时做好会计核算流程记录,以便后续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操作过程中的内控控制力度

在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而降低银行财务工作人员在操作上的风险。第一,应该提高内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即内控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发现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降低风险的能力,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经验。有了一个素质卓越的团队,就有了内控的基础;第二,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并要求做到职责分离。银行的财务工作者因当各司其职,定期进行岗位的轮换,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这也是对银行的财务信息起到了一个保护的作用;第三,要结合计算机科学来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对监督进行检查,可以利用内控软件,来帮助银行实现内部控制的工作;第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受到银行管理层的认同和保护的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存的监督检查机构;第五,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内控评价机制,不断找出银行内部控制的缺点并完善,让内控的效率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内控体系。

(四)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

在做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同时,一套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也要与其齐头并进,二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会计工作出现纰漏。会计监督是针对财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一个监督。首先,要让银行的财务工作人员具备会计监督的意识,也就是要明白会计工作的风险并具备防范的意识,对于一些敏感的业务,例如涉及账号开户、大额交易等业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细致工作,及时对其中的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检查和监督;第二,会计监督要有主次,对于那些容易出现风险的业务,要着重进行进一步的复查和监督,如在票据的管理这方面,要重点对票据上面的信息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采取向当事人取证的方式来验证票据的真实合法性;第三,要对现存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手段进行革新,在如今这个高科技主导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将这些高科技运用于我们的会计监督工作中,这样才能顺应银行不断开发新业务,对会计核算和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趋势,同时还应加强会计监督的力度,让商业银行各级的经营状况都能得到实时的监控。

(五)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普通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相对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想要完成预期的会计管理目标,首先就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要保证有效,具有针对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案和机制。对于制定出来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要严格地执行。在年度末,还要对本年度会计工作的管理进行评价,找出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这些建议适当的采纳;第二,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进行实施的监控,要时刻让会计工作的管理保持一定的有效性,同时要让管理层认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将监督工作具体落实和规划,加强监督力度。

作者:张佳 赵雪虹 姚俊宇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